#你知道尛
----------------------------
她似笑非笑的遺容啟發了無數的藝文創作。
----------------------------
1880年代末期,一個溺水的女屍被打撈上岸。根據往例,無名屍會被放在巴黎的太平間公開展示,期待有人能幫忙指認出祂們的身分。
一位病理學家對女屍的面容感到震驚:身上並無明顯外傷的祂,臉上竟掛著若有似無的神秘微笑。病理學家讓模具師用祂的臉建模,將那抹笑用石膏保存了下來。
祂的遺體始終未被人認領,但印有祂的臉的死亡面具(Death Mask)卻在法國造成熱賣、於19世紀末風靡全歐洲。許多藝術家與文學家將這個石膏面具掛在工作室作為裝飾品,並以其為藍本進行了無數的藝術創作。
世人替祂取了個名字:塞納河的無名少女(L'Inconnue de la Seine)或是「溺水的蒙娜麗莎」(drowned Mona Lisa)。
關於祂的故事眾說紛紜,有人質疑溺水後的屍體面貌不會如此清晰,有人認為這是在模特兒生前取得的面具,大賣後被人穿鑿附會成如今的傳說。這些推測,更為塞納河的無名少女增添了一股神秘色彩。
1955年,挪威玩具製造商萊達爾(Asmund Laerdal)及時搶救了溺水的兩歲兒子。後來,當一群醫界人士希望他能協助開發一個可用來示範最新復甦技術(心肺復甦術)的教具人偶時,有過切身經驗的萊達爾答應了。
為避免施救者對人偶產生牴觸,萊達爾將人偶設定為女性,並起名為安妮。(萊達爾的假設是,憂心男性跟男人偶嘴對嘴會感到怪怪的。)
在成功做出真人大小且具有功能的假人模型後,萊達爾開始思索人偶的臉孔。他想起一個曾在親戚家看過的裝飾品:塞納河的無名少女。
1960年代,CPR安妮正式發售,迄今已拯救了全球無數條生命。
#AnnieAreYouOK裡面的Annie #靈感正是源自CPR安妮 #尛編
Source: BBC, the Guradian, Science Alart
➤ 我們的IG https://reurl.cc/A848rK
➤ 你知道尛? https://reurl.cc/4mjkGD
➤ 我們的MeWe https://mewe.com/p/ani3small/
➤ 我們的YT https://www.youtube.com/c/Ani3small
安妮 假人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看完這篇,突然對安妮有點陰影...
---------------------------------
㊙️開啟LINE推播通知!每日熱門話題精選
http://bit.ly/3bTyVIZ
◎329檔期全解析,《風傳媒》帶你看懂2021房市第一局!
https://reurl.cc/V37E6N
安妮 假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人在電視上說:“是不是這個醫生(案838)要再多練習?”
光說不練的叫我們多練習
人家搞不好練習200回的麻醉插管了
就這次比較倒楣,被可能連安妮假人都沒插過的說要多練習,豈有此理。
這是不但不對的示範,同時還是 #迷思。
很多人認為
只要遵循前人擬定的SOP、應對策略都有確實執行。
包含插管的技巧。 還有防護裝備穿戴的過程
還有任何侵入性處置的注意事項和技巧有掌握到
就應該要萬無一失
所以只要發生感染或不理想的處置結果
一定是操作的人有問題
這個觀念,是不對的。
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大自然很多東西是無孔不入,由不得你百分百保證
我們只是設想直觀所能做得到的情況來預防
來降低這些事件的發生,提昇整體品質
所以即便我們穿的再完備都還是有可能被病原體入侵。
可能性多少的問題而已
一千分之一,也還是會發生
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
這代表病毒對環境親合附著力,可能還真的很強
做到密集防護下還是會發生
另外這也是先前 #醫療爭議 時反應出的大眾迷思
很重要一點,醫療有所謂“雙果”
為了好的結果,我們會執行醫療行為
但是同時也承擔壞的結果或必然風險
很多的醫療成效不理想,比方說開刀的結果。
你也不能說這個一定就是醫療疏失。
因為有的時候就是運氣。
你的技術再好
有可能結果仍並非你所預期的
這是醫療場域
在臨床第一線才能夠體會的事情
再怎麼防呆,都還是有可能不如預期的事情。
而我們所做的,就是看重整體的提昇,減少責備個人
希望這些當過長官的大人們,能牢牢記住這一點。
(圖引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