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曾于今年七月份邀请辅导员欣慧带领游戏治疗工作坊,让父母或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如何以游戏治疗来陪伴丧亲的儿童。期待欣慧明年再次带领工作坊。
以量
14/10/2015
***
新闻活动报导:(光明日报副刊)
2015年10月8日
主题:助孩子面對死亡‧從遊戲治療開始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循環鏈;生離死別,是人生必經之路,這些,是大部份老師和父母都沒有告訴孩子的一門必修課。
當死亡來臨,每個人自有一套面對它的方式。然而,在面對這些生命功課時,就連成人都未必能夠妥善自我安頓,更何況是成長中的孩子。因此,當孩子面對親友死亡事件後,可借助遊戲治療撫慰他們的情緒,並藉此讓他們認識死亡,以及學會面對死亡。
遊戲,是孩子的最愛,也是孩子學習的一項管道,而遊戲中的玩具和道具都是孩子的語言。
孩子在遊戲中學習規則,也在遊戲中學會了互相尊重。
檀香愛心福利中心主任沈欣慧指出,當孩子還小的時候,表達能力有限,無法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們看到孩子打人、喊叫,這些都是他們有情緒但沒有能力告訴身邊的人時,才會有的行為。”
通過遊戲,成人可以瞭解孩子的想法、感受和情緒,遊戲治療是一種陪伴,讓孩子以自己的步伐來表達和療癒。
“有時候,成人會很焦慮地想做些甚麼來幫助孩子,但其實,成人只需做到全心全意的陪伴和同理,孩子就會在遊戲中療癒自己。”
她提起她曾處理的一個個案。“曾經有一個女孩,在她生日的第二天,她爸爸因發生車禍而去世。過後,她在接受遊戲治療時段,不停地用沙做蛋糕,做了好多次,直到有一次,她終於做出完美的蛋糕,這時,她向我要了幾根蜡燭,然後邀請我一起唱生日歌。那一次過後,她就走出了心裡的陰霾。”
後來,她向女孩的媽媽瞭解事發前後的情況時才知道,女孩的爸爸曾答應要在女孩生日隔天帶她去吃漢堡包,但這個承諾卻隨著爸爸的離開,再也沒有辦法實現,因此,女孩就通過做蛋糕的方式進行自我療癒。
“就好像有些孩子害怕打針,但他們卻常玩`看醫生打針’的遊戲,而他們就在遊戲裡扮演醫生的角色,並在模擬`看醫生’的遊戲中,試著克服自己對打針的恐懼感。”
她說,如果漠視或抗拒孩子的情緒,比如當孩子害怕時,一味叫他不要怕,這只會讓孩子放大害怕的感受。
“家中若不幸有人離世,雖然成人本身往往也會因此而處於哀傷和失落情緒中,但成人卻勿忘協助孩子,或許這並不容易,但成人可以尋求身邊其他成人的協助,如輔導員、老師或親友,以便有人可以陪伴孩子度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面對和處理哀傷失落等情緒的方式,身邊的人需要做的是放下規條,不帶任何批判的陪伴和接納。
患情緒障礙易自虐
沈欣慧自2007年開始以遊戲治療方式接案,至今處理過數百宗個案。
她說,哀傷和失落,不只是在面對死亡時才會出現的情緒,當生活出現重大變故,比如雙親離婚、或關係親密如家人的寵物死亡,也會讓孩子陷入哀傷的情緒當中。
“當我們在經歷這一切時,孩子也一樣,有時候是成人低估了孩子的感應能力,以為孩子甚麼都不懂,但其實,我們有必要協助孩子走過這一段日子。”
此外,她披露,當孩子作出一些不尋常、外顯或自虐的行為時,一般上是因為出現了情緒障礙。
“例如,有些已達6歲的小孩會突然出現行為倒退至三四歲階段的情況,如突然尿床,有些孩童則會常常動手打人或傷害自己。”
她說,情緒累積的結果,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為寵物辦悼別儀式
在日常生活中,可供作為生命教育的題材其實無處不在,父母理應在事發前後主動給予孩子機會教育,而非對死亡等負面課題避而不談。
沈欣慧說,大部份時候,當家裡有人過世時,成人都傾向於不讓孩子直接參與,直到逼不得已,如一些宗教儀式必須孩子參與時,成人才勉為其難讓孩子參與其中。
“一名學姐的家人在住家辦喪事時,她妹妹的孩子就在棺木旁自由走動,而這種情形並不常見,但這就是成人替孩子進行生命教育的機會之一。
“當寵物死亡時,成人也可以帶著孩子替寵物舉辦一個道別儀式,然後再把寵物的遺體處理掉,而這些過程都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對死亡的概念。”
除了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她也建議家長以一些繪本來教育孩子,如《爺爺沒有穿西裝》、《爺爺變成了幽靈》、《一片葉子落下來》等,以便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這些繪本的方式,協助孩子瞭解死亡這回事。
“不要對死亡事件避而不談,也不要在孩子問起有關死亡的事件時壓制孩子,這只會讓孩子更疑惑。”
青少年宜採沙箱治療
沈欣慧說,遊戲治療使用不同的玩具作為工具,其中包括娃娃、玩偶、繪本、畫畫、手工工具或不倒翁等。
遊戲治療的對象是年齡介於3至12歲的孩子,12歲以上的孩子可能會覺得玩具很幼稚,因此,年長的孩子可通過沙箱進行遊戲治療,並增加交談的數量。
一般上,每項療程都有6個時段,每個時段約佔30至45分鐘,而且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和日子進行,這是為了替孩子建立安全感。
每次完成6個時段的工作後,治療師都會和父母討論所觀察到的結果,接著再決定是否繼續有關遊戲治療療程,或是就此結案。
此外,她披露,雖然在遊戲治療時段裡,完全是由孩子作主導,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可以為所欲為。
“界線很重要,若沒有為孩子設限,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就好像在一間完全黑暗的房間裡找不到邊際。”
因此,在遊戲治療室裡,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也是不被允許的,與此同時,蓄意破壞玩具的行為也會被制止。
在設下界線之前,她都會先做到設法同理孩子的部份,接著再設下界線,進一步提供其他選擇,讓孩子不會感覺被拒絕或沒有選擇。
發泄情緒改善關係
沈欣慧披露,由於她允許孩子在遊戲治療室裡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一些孩子有時候會說出一些令人聽起來感覺不太舒服或暴力的話。
她說,孩子在治療室裡宣泄情緒後,反而不太會在日常生活中顯現情緒化行為,這是因為孩子已在參加遊戲治療的活動中清除掉累積已久的情緒。
“有一名男童和他那長得很可愛的妹妹的關係,長期處於競爭狀況。當男童進入治療室後,他每一次玩賽車遊戲時,都會讓妹妹的汽車發生車禍。”
後來,她在追蹤和瞭解男童的情況後發現,自從男童數次在治療室裡玩賽車遊戲,並導致代表妹妹的汽車發生車禍後,他和妹妹的關係反而改善了。
她指出,孩子在遊戲中表達他對某個人的不滿或厭惡,甚至是做出看起來是傷害性的行為,大部份時候其實是起因於他們對對方的不滿,而不是他們真的有意傷害對方。
“只要通過遊戲治療把情緒垃圾倒掉,現實情況就會獲得改善。”
孩子主導遊戲全程
遊戲治療是以孩子為對象,因此,這類遊戲應由孩子主導,治療師只在一旁陳述所見和給予陪伴。
也因此,沈欣慧在提供遊戲治療療程的過程中,不會為孩子所使用的道具命名,或對有關遊戲及孩子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
“比如孩子拿了一個機器人,我不會說這是一個機器人,因為在孩子的心裡,那機器人很可能是他自己,除非孩子自己說那是機器人。”
同時,她也不會直接參與孩子的遊戲,除非獲得孩子的邀請。
“這是因為我要讓遊戲的主體――孩子來告訴我,我可以怎樣幫助他。”
治療後情況可能更糟
沈欣慧說,遊戲治療結束後,有些參與的孩子看起來比原來的情況更糟糕,但這是正常的現象。
“這樣的情況一般上會發生在那些個性比較內斂的孩子的身上,由於他們之前一直把情緒收起來或壓抑著,經過遊戲治療後,這些情緒就爆發出來。”
她指出,在這種情況發生後,成人就需幫孩子作調整,並把他們拉回中間的位置。(光明日報/副刊‧報道:何欣瑜)
(源自于:http://www.guangming.com.my/node/269564?tid=9#.VhiV74SfVMc.facebook)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