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隨機殺人頻繁出現,舉凡鄭捷、王景玉、曾文欽、黃富康、龔重安等事件。因為隨機殺人會造成民眾「人人自危」恐懼心理,每次隨機殺人事件也都引起相當的社會關注。
事件發生後,因牽涉到刑罰,犯案者的精神狀況,往往是社會聚焦討論的議題。但其實國際研究指出,精神疾病或智能障礙的犯案者比例不高,不會超過10%。換句話說,超過9成以上的犯案者,精神狀態不見得是處在正「疾病」發病的定義下,但某種程度以上的精神困頓應該是可以想像的。
這樣的精神困頓起源從何而來?我讀《英雄:大屠殺、自殺與現代人精神困境》,本書提供了深入的觀點。本書書名原文為《Heroes:Mass Murder and Suicide》,譯版增加了「現代人精神困頓」七字,或更能讓讀者理解本書的問題核心。
2012年7月,美國科羅拉多州奧羅拉市的電影院裡,首映著蝙蝠俠系列電影:《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電影放映到一半,一名帶著防毒面具的男子現身緊急出口。他拿起手上的槍枝,開始對著電影院的觀眾掃射。這場大屠殺中,總共12死58傷。犯案者被逮捕後,警方將他的面罩拿掉時,發現兇手頭髮染成紅色,並宣稱自己是「小丑」。
作者貝拉迪本書中以西方的視角,舉了西方駭人的隨機殺人,包括模仿小丑的電影院殺人事件、挪威布列維克殺人、科倫拜校園殺人、甚至也包含九一一等等事件。
西方的隨機殺人事件,往往死傷人數更加慘重、更加驚世駭俗,因為犯案者通常使用槍枝。犯案者往往在事件後自殺,或有早有自殺傾向;也常見犯案者透過網路直播、宣告、或寄影帶給媒體等等方式,希望除了事件,本身的意圖和想法能夠被注目。
本書中認為犯案者的心理動機有兩個特徵
1. 希望能在公眾上有自我(動機、宣示)的曝光;
2. 達成「自毀」,也就是本書之中的一項小標「借警察之手自殺」。
依上述第二點來看,隨機殺人可看成另一種「自殺」的形式。從這個觀點來看,隨機殺人與自殺之間連結起來,隨機殺人就不僅只是單一或零星個案,而是現代人的整體精神困頓的呈現。
貝拉迪分析,造成整體精神困頓的社會結構面,受到主宰社會秩序的資本主義影響。我整理本書中所提到資本主義形式的影響,有以下三種:
1. 金融資本主義:金融不僅是正向投資而已,更是創造了許多投機性的金融衍伸商品,例如信用違約互換交易(CDS),正是建立在事情徹底崩壞時(例如工廠拆了、工作沒了、人死了等等),反而能得到利潤。金融將賭注放在近似犯罪的投機行為中獲取暴利,其中的絕對逐利和投機性質,瓦解了道德價值,使人成為虛無。
2. 新自由主義下的去管制化,降低投注在社會福利的資源。失去保護後,人們相互競爭,也鼓勵相互競爭。而新自由主義下廣泛的競爭文化,也植入意識層面,也就是強者可以宰制弱者。
「贏一時就好」,若在真實社會中不可能贏,但我能成為一時的贏家,那就是殺人。
3. 符號資本主義:法國哲學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認為,當代資本主義已不是以「生產」作為經濟運行核心,而是以「消費」作為運行的核心。也就是說,現在經濟體系著重在如何刺激人們消費,而不是工廠要生產什麼商品。
消費也不再只是購買物品,而是購買商品中的「符號」,而媒體扮演加強這些符號的主角。媒體廣告常常引導人的潛意識慾望,透過符號的方式,促使大眾來消費。當符號取代物品時,也就是精神(感知符號)和現實(物品)之間的界線開始模糊,也讓虛擬和現實之間混淆,如同扮演小丑的犯罪者。
本書標題提到的《英雄》,也不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勇敢、歷經困難、光榮敘事的英雄;取而代之的,作者以David Bowei的《Hero》這首歌MV為標誌,指出現代「英雄」的意義轉換,是媒體上販賣的符號擬像。隨機殺人,甚至直播或寄影帶給媒體宣告,不僅能曝光,還能夠引來大眾好奇的關注,就能夠成為在媒體上被看見的「英雄」。如同藝術家安迪沃荷所說,「在未來,人人都可成名15分鐘」。
而媒體或科技的數位革命,也深入影響到人的心理。過去,人們幼年學習語言,明白語言背後的其他意涵,不僅是透過言語,更多是媽媽(或照顧者)情感性的表達。當現代人們學習語言時,更多是放在虛擬的機器互動之下,越來越難以學習到感性,也就是對別人的感知產生同理心。少了真實互動下,同理心退縮而消失。
*
在這些因素影響下,造就了現代人的精神困頓,要嘛選擇賴活,要嘛就自殺,或者透過別人自殺。
作者提到印尼一種集體自殺的儀式,叫做浦浦壇(Puputan),當荷蘭人侵入峇厘島,在要攻進宮殿時,峇厘王帶領著臣民靠近軍隊。當峇厘王隊伍停下時,祭司以刀刺死王,接著臣民集體自殺。浦浦壇象徵拒絕殖民的屈服,拒絕戰敗而失去尊嚴;這樣的情境下,自殺即是一種「歸屬」的形式,如同拒絕屈服社會結構面而自殺的人們。
*
作者貝拉迪是義大利的馬克思思想家,本書就是典型歐陸知識份子的作品,內容橫跨哲學、政經、文化、宗教、心理等等領域,蠻多抽象的思想連結,閱讀起來其實蠻艱澀難懂,也較多抽象跳躍連結和論斷的過程。
另外,本書是以西方視角的觀點,無法完全套用在台灣的隨機殺人案件的分析上,但也有許多特徵符合,例如很多犯案者透露有自殺的意圖等等。我認為作者提供了一套博雜也有趣的思想方式,也是提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的路徑吧!
安迪沃荷15分鐘原文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普普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曾說:「在未來,人人都可成名15分鐘。」但在今天流行的「抖音」影音平台上,則變成「在網路上,人人都可以成名15秒。」
最近「抖音」成了許多人喜愛的影音平台,也有不少人投入抖音的創作。這形成了一種什麼樣的現象?我們又該如何解讀這些影音創作的價值呢?
這篇來自【風傳媒】上李明璁老師的文章,帶我們深入理解「抖音」!
--------------------------
抖音熱潮體現中國當前消費主義發展的雙元性:一方面是新世代朝「個性人」發展的積極欲求──任何更有創意及效率地協助個體進行自我展演的媒介,都會被廣為嘗試而迅速蔓延;相對的則是長久以來「集體性」的社會制約──重視他人評價、關係維繫的文化框架,讓多數個人依然必須遵循一定規範或「多數法則」。
抖音就是由此雙元需求共構的機巧產物。每個年輕人都想「做自己」,卻又不敢或也不知如何真做自己,就依網路媒介正在流行的「做自己」方式,安全又好玩地展演一下。換句話說,批評這些模仿影片的拍攝者都是一窩蜂,似乎只對了一半;沒有人會承認這是盲目從眾,因為每個煞有其事認真對嘴或舞動軀體的年輕人,都在透過各種模板練習召喚掌聲的某種「個性」。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