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 -
去年十月,老爸過世了
但其實從四年多前,我們就已經在對彼此道別
小時候家裡經營瓦斯行,老爸從早上八點忙到晚上八點半,平常騎著野狼或是開著小藍貨車在大街小巷中穿梭,穿著最便宜的綠藍塑膠拖鞋在許多沒電梯的老公寓上上下下。
我則偶爾會搭著他的貨車一起去送瓦斯或是到客戶家安裝熱水器瓦斯爐及燈具,那輛送瓦斯的貨車開了很久所以音響喇叭設備就顯得非常老舊,我們在路途中聽著沙啞的廣播,偶爾放著舞曲大帝國的錄音帶。
在陪伴他工作的過程中,尤其像是安裝燈具或熱水器花費的時間較長,我就得在客戶家的廚房或陽台自得其樂,有時客人也會請我們喝飲料或吃飯,我玩累了就睡在熱水器的紙箱裡,保麗龍當枕頭,蓋上紙箱就能睡很好,老爸安裝完了叫我起床還會發脾氣。
因為這份職業,他其實沒什麼時間能陪伴,所以大部分是用買玩具來填充陪伴我的時間,小時候我真的超級多玩具,基本上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小學之前上下學都是老爸接送,那時候很戀家,我時常很不喜歡去學校,但只要上學前去超商外扭一顆扭蛋,就能在學校玩得很開心,
他有時候會因為工作太忙導致我時常會成為在學校的最後一位學生,然後自己在校園內亂晃,等到他來的時候跟我道歉來晚了但我一樣會很不爽,小學時期真的很任性。
很喜歡那時的夏天,因為放學回家的路上他都會載我去買思樂冰,然後配個大亨堡。
_
國中時期我進入了將近兩年的黑暗期,差不多一年級下學期時出了一場小車禍,輕微擦傷的那種,因為這樣那段時間去保健室休息很容易,時常會去保健室睡覺不想上課,久而久之和同學關係就越來越遠,加上班上有個女惡霸,放學時常去公園喬事跟混堂口那種,因為她的惡言相向,班上同學變得更不會跟與我相處,人在最脆弱的時候,如果環境又剛好遇到一個充滿惡意的人,你真的會被推得很邊緣。
就這樣那段日子裡,上午上課我就在教室或保健室睡覺,完全自我封閉和同學隔開,因為每天來學校時書桌都是移位的,桌上的透明塑膠墊也都在地上充滿鞋印,午餐時間就躲到校門口警衛室旁的倉庫自己吃午餐,那時會請老爸送自己想要吃的午餐,但這要求的背後是想要見到他,然後帶我回家,不過實際就僅此在拿到他送來的午餐,他會問我今天在學校好嗎,我都回答很好,然後到倉庫吃午餐偶爾一邊哭。
後期我的狀況更惡化,完全不想待在教室,保健室如果不願意讓我躲,就會打給家人說我身體不舒服,但久而久之父母都覺得我只是不想去學校,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他們的不解與厭煩,之後就會騙班導說老爸下午會來載我,班導會開張離校單,然後我就會躲在校內的某一間廁所等待放學時間在回家。
那段日子的內心很矛盾,因為在當下的世界裡,沒有人能真正了解我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每一天唯一期待的,就是中午看到老爸在校門口等我。
後來那位女惡霸轉學,我們同時也開始實行分班制,我的狀況才好了許多。
高中後的日子很日常,讀了私立的職校,每天在學校睡覺等放學,交交女朋友,週末假日去餐廳打工,回到家跟家人打個招呼就回房度過,高三那年打工下班時遇到米菇
_
當時白天上課晚上在星巴克打工,某天下班跟同事們在戶外的機車停車場聊天,因為當時是夜間下班潮,停車場很多人,後來聽到背後有一陣騷動,仔細看才注意到有隻跛腳的黑狗,在試圖爬上別人的機車踏墊,看她的行為就很像浪浪,後來一路被趕著趕著,她就跛腳到我們這來,同事們互相詢問誰家可以養狗,最後問到我說:「欸你家不是很多隻貓嗎,不差一隻狗吧?」
當時我們家有63隻貓,在國中時本來只有兩隻;但因為家裡是店面的關係,會放些飼料在門口餵浪貓,養過貓的朋友會知道,貓都會休揪互相傳遞誰家有好料的訊息,久而久之貓就來的越來越多,我們也開始將親人的貓收養進來照顧,結紮後在放上貓咪社團送養,當時還不知道這件事就是所謂的''中途之家'',存粹只是家人都喜歡貓然後照顧他們。
回到停車場,當下我超級尷尬,因為這件事不是我一人能決定,但內心的自己也不捨這隻狗勾,所以我先在停車場等待到最後,等到人全都散去了,確定沒有人帶她走,才做下一步的決定,最後的確沒有人帶她,我趴在機車上半思考半發呆,還是撥了電話回家,電話是老爸接的,我跟他簡單說了情況,他說他要跟老媽討論一下,五分鐘後電話回撥
老爸說著:「把她帶回來吧」
這是我們一家跟米菇的初識
——————————————————————
後來的日子,高職畢業大學唸了夜校,白天上班晚上去學校,一整天幾乎都在外面,回家就是休息,一開始對米菇也是偶爾才帶出去散步,老爸有時會遛她或是放她在我們家門外自由行動,她大多都會在對面機車行鬼混,因為機車行老闆會餵她吃東西,然後看到我放學或下班就會奔過來找我,我也漸漸習慣每天晚上帶她出門散步,讓她跟公園的其他狗勾社交玩耍。
大學讀到二年級上學期就決定休學,因為不想背負學貸加上學校太廢,那段時間家裡變動也很大,父母的關係不穩,後來決定簽字離婚,我也支持他們那麼做,對彼此都好,休學後沒多久,決定提前入伍,反正遲早要還。
我的兵役扣掉學校軍訓大概剩11個月,那時自願加入傘兵單位,扣掉三個月在屏東的傘訓,以及後來單位任務的分發,待了高雄、嘉義、谷關,到快退伍的三個月才回到桃園,當兵期間一個月或幾個星期才回桃園,米菇那時請老媽照顧,但因為她沒有力氣去遛她,所以我不在的日子她只能在我房間度過,還好當時的房間有陽台,可以看看風景。
只是每一次我回家就得整理一次房間,年輕的狗精力非常旺盛,他們需要活動,如果無法好好活動,就是啃咬東西來抒發壓力,那時我不懂,只覺得放假回來就想好好休息,她為什麼要鬧事,所以對她充滿了責備。
責備完打掃好後,在騎著機車帶她出去玩,那時週末回家大部分的活動就是這樣,整整兩天都會帶她出門,然後回營後在想著放假要帶她去哪。
當兵期間同袍都會問彼此退伍後要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跟想法,但我就比較奇怪,從頭到尾的答案都是:環島
在過去曾經環過兩次島,第一次騎機車出發最後坐救護車回來,因為在山上騎到睡著自摔。
第二次跟兩天朋友走路搭便車,但好的旅伴比好的伴侶還難找,我們走不到一半就各自散了,接著我也收到提早入伍的兵單。
想完成環島的目標,加上每次回家看到米菇都只在小小的房間度過,我萌生了帶她ㄧ起出發的念頭,讓她和我一起看看這塊土地的每一個地方。
_
退伍後工作了半年多,本來是想存錢但結果還是沒存到,做了安裝洗衣機冰箱的工作以及到花蓮還沒營業的民宿養馬,養馬的經歷也算我和米菇相依為命的開始,當時我們是從中壢一路搭便車到花蓮的,算是一個正式環島前的小練習。
_
開始旅行的第三個月,我們那時在台中,老爸第一次來看我們,當時我們睡在朋友家客廳的雙人沙發上,沙發上面還有一些被朋友家狗啃爆的痕跡,老爸看了我們休息的環境第一句話就說:「你要不要先回家休息一下?」
我當下是直接拒絕
_
米菇因為腫瘤手術我們又在台中待了好一段時間等傷口復原,那時因為報告書說是惡性腫瘤且只剩兩年可活,我也決然的將旅行時間拉到沒有期限,不再回到桃園過著重複沒意義等待死亡的日子。
台中之後老爸也有來花蓮找過我們,那時是他來找我們出的最後一趟遠門,接著他就在一個冬天感冒,後來嚴重到住院昏迷,有救回來但從此之後身體就漸漸每況愈下,很感恩在他身邊的阿姨一路來對他的細心照顧,所以這一路來我的確也不太需要勞心這件事,加上老爸也不打算將這個責任加諸到我身上,這三年多來我和米菇在北部的時間比較長,有空就會去桃園看看他,大部分就是問候彼此的情況,以及他的身體已經不太行,如果掛掉就辦最簡單的然後燒燒掉就好。
他在我學生時期就提過以後的後事辦最簡單的就好,不要浪費錢用那些東西,都只是做給活人看的。
前年他本來要換心臟,結果等到的那天被通知得了骨癌,所以無法更換,他那段時間抑鬱了好一陣子,但過幾個月後就坦然接受了,跟他見面聊天也感覺的出他在等日子,進了幾次加護病房,一次要求我簽放棄急救,他不想插管。
進入化療階段時,只有在剛做完化療那天身心靈很脆弱,但後幾天說話的精神就會變得比較好,打電話回去聽起來也都不錯,去年中秋節我臨時決定回阿公家看老人家,剛好遇到老爸也在那吃飯,殊不知那就是我們的最後一面。
他在十月過世,當時我本來在高雄,正要回恆春去考自由潛水的證照。
收到消息後當天下午搭高鐵趕回桃園,老爸已經在冰庫裡,當下的心情很平靜,覺得終於到了這一天,只是提前的有點快,因為本來化療過程都算有控制住,他那天是吃完早餐睡回籠覺在睡後近一小時喘不過氣,心臟衰竭停止在阿姨懷裡去世的。
喪禮主要是阿姨及阿公在處理,我負責人到場即可,過程之後再分享,當天從桃園騎車回台北,在路途中大哭了一場。
_
人的一生的確不知道在何時會結束,或許你見到的人下一刻就消失在這世上,也或許你們就是最後一面。
我很感謝家人讓我從小就能自己決定很多事,當我提出選擇及安排時,他們都說你自己決定好就好。
以及感謝當時老爸的那一句:「把她帶回來吧」
從遇見米菇的那一刻起,我的人生的確變得很不一樣。
寫完上面那一段,我居然開始淚流不止,或許同時是在處理跟老爸別離的情緒。
我感恩這一切,感恩家人讓我決定自己的一生,感恩在這路途中所相遇的每一個人。
因為你們而造就了今天的我
感恩米菇引領我與你們相遇
本來想在父親節寫篇簡單的紀念文,結果就變得落落長,謝謝你們讀完這些文字。
也祝福大家父親節快樂。
-
照片是之前老爸還健康時載我們去宜蘭搭便車時拍的。
#父親節
#別離
#跟著有其甜 🐾
#米菇 🍄
#FollowThroughTheForce
#Migu
安 恆 傘兵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歷史上的今天 vs 推薦電影】1944-SEPTEMBER-17
市場花園行動 Operation Market Garden /《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1977
.
【諾曼地登陸後】After Normandy…
.
盟軍所策劃的「大君主行動」,以諾曼第登陸戰開啟了西歐戰線,歷經近三個月,直至盟軍從德軍手捉奪回巴黎,取得法國內陸控制權後才告一段落。
.
德軍一路撤退至法國北邊的荷蘭與法國東部一帶,盟軍因為後勤補給的問題,在1944年8月開始出現疲態。盟軍將領也開始因為資源分配問題出現內鬨:包括美軍的巴頓與布萊德雷將軍,英軍元帥蒙哥馬利,盟軍統帥艾森豪等人,都在戰術上出現意見分歧。
.
.
【市場花園行動】Operation Market Garden
.
由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所策劃的「市場花園行動」,分為由空降部隊負責攻佔萊茵河流域橋樑的「市場行動」,以及由地面部隊負責推進的「花園行動」。
.
1944年9月17日行動開始,盟軍在初期獲得了不錯戰果,指遭受到德軍輕微抵抗;但也因為低估了德軍實力,在後期被埋伏的德軍反擊,加上通訊不良、後勤支援不足及情報失誤的情況下,盟軍狼狽收場,德軍仍持續封鎖萊茵河,荷蘭當地更因為被德國報復而物資被封鎖,發生飢荒寒冬。
.
.
【地獄公路】Highway to Hell
.
市場花園作戰中,盟軍空降部隊計畫奪取一座荷蘭阿納姆萊茵河上由德軍控制的「安恆大橋」。若奪下此橋,盟軍將有機會挺進萊茵河腹地提早擊敗德國,卻因為德軍頑強的抵抗,遲遲無法攻下。雙方激戰將近七天,盟軍2984人陣亡,德軍1300人陣亡,是二戰盟軍損失最慘重的戰役。
.
而在荷蘭南部,盟軍原本用來行軍地面部隊的69號高速公路,也因遭到德軍夾擊,通往阿納姆的補給線被切斷,而成為名副其實的「地獄公路」。
.
.
【推薦電影】
《奪橋遺恨》A Bridge too Far, 1977
導演 李察艾登堡
主演 米高肯恩、史恩康納萊、安東尼霍普金斯
產地 美國、英國
.
本片詳實還原了市場花園行動中的阿納姆戰役,網羅了眾多好萊塢當紅巨星參與演出,更動用了三萬名傘兵跳傘的大場面,重現了1944年9月17日的市場花園行動始末。
.
有趣的是,本片雖砸下重金找來名導和巨星製作,卻僅在英國影藝學院獎上奪下最佳攝影、最佳配樂、最佳男主角(愛德華福克斯),在美國奧斯卡上皆未有入圍。
.
.
.
看完這則「歷史上的今天」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討論唷!
.
.
.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
.
#電影 #歷史 #點評 #影評 #知識 #解析 #movie #history #歷史上的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戰 #worldwartwo #WWII #市場花園行動 #operationmarketgarden #奪橋遺恨 #abridgetoofar #蒙哥馬利 #montgomery
安 恆 傘兵 在 林銘仁 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飛行員不是飛爽的 好嗎!
國防部長嚴德發到陸軍601旅,悼念兩位罹難的直升機飛行員,「我們在乎的不是英雄稱謂,而是我們每一天扛著、英雄才努力的責任,做著英雄才敢做的訓練。」部長這段話,是國軍練兵的真實寫照。
因為出事了,所以才要找失事原因,不過這兩天,有連續兩篇、同一人的讀者投書,分別刊在兩家不同媒體,論點很荒謬,軍事同好罵成一片,我看到差點高血壓發作,一篇說空軍不該晚上進行夜間攔截訓練,還有一篇,乾脆要直升機不該飛在人口稠密的區域。
我的結論在這裡:拜託你!不懂要問! (讓我寫個大大的怒字!)
如果這樣的論調成立,那我們的戰鬥機飛行員,晚上遇上任何國家不明飛行物體靠近海峽中線,是該怎樣?開大門給他進來嗎?這位自稱退役飛官的大學老師還說,世界各國沒有夜間空戰的科目,是中華民國空軍獨創,我不知道是不是獨創,但我知道台灣面對的環境很不一樣,對岸高興飛來就飛來,要逼近就逼近,晚上飛行員本來就有夜間警戒任務,隨時都可能要出動,平常不用夜間練一練,難道等敵人晚上飛來、再看看怎麼處理嗎?
直升機這論調也很離譜,台灣就這麼一丁點大,人口密度世界上名列前茅,按照這樣說法,台灣根本不該有空中交通工具、不該有軍用直升機、戰鬥機,反正飛到哪人都很多,我只想問:我們到底要不要國防?
台灣很小,能夠提供軍事訓練的場域少之又少,我們有世界上最小的傘兵空降場,中間還有一條馬路,但傘兵就在這樣的環境練兵。
屏東恆春三軍聯訓基地,是台灣少數可以在陸地上實彈射擊的場地,但他們要面對附近民眾的抗議,要回饋當地鄉親,還要幫忙顧牛顧羊、派人幫忙摘洋蔥,國軍願意做這些,只為了讓官兵可以好好訓練,磨出保護這片土地的能力與戰力。
空軍基地附近也常常有噪音抗議,現在連直升機要移防進駐,大家就先喊聲反對,那我們到底還要不要國防?還是國軍真的只能在無人島、海中央練兵?用膝蓋想也知道這很荒謬。
如果直升機只能飛在海上、山上,那如果有人多的地方需要偵查、救援,甚至戰鬥,等到發生那一刻,大家乾瞪眼嗎?
從結果論反推提出各種反對,這不是軍事專家該做的評論,也毫無專業可言,更對全民建立憂患意識是重大傷害。
我的論點、想法、觀念,不一定完全正確,但如果我不懂,我願意去請教、理解、學習,絕對不是自稱國軍退役就很專業,就值得大肆報導,我只想大聲的說,這些飛行員,不是來飛爽的,這群人是為了讓我們安心生活而努力著!好嗎?
願 兩位飛行員安息!
作者為鋼鐵軍事小組值星官
照片由國防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