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的紙幣,這是許多人過去從歷史課本得到的知識。
不過到底為什麼最早的紙幣會在四川發行,又是在宋代出現呢?
宋代紙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條和平、對話的貿易路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探討馬來西亞華人史,首先必須把歷史的源頭拉得更久遠,把歷史的視野放得更大,涉入東西交流史的領域,探討一下那條橫跨亞、非、歐,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1987年至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絲綢之路考察」 (Silk Road Expedition)計劃,其全稱即是「絲綢之路:對話之路綜合考察」(Integral Study of the Silk Roads: Roads of Dialogue)。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各國人民貿易商品交流的友好通道。誠如劉迎勝《絲綢文化:海上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一書中所說的:「在西方殖民勢力東來之前,海上絲綢之路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角色。除十字軍東征和蒙古海外征服之外,東西海路實際上是一條『和平之路』。」海上絲路是跨越國界,跨越種族文化邊界,互涉交流的。在差異及奇異的互涉中,基於彼此間共同的意愿,和平而開放的對話。
就中國史籍而言,《漢書.地理志》卷廿八下就首次正式記載了一條從中國南方沿岸航行,途經馬來半島而至印度的海上航線。與陸上絲路的商品一樣,在當時,絲綢是中國對海外的主要出口產品。
唐以後,尤其是宋元明清時期,中國外銷瓷器更是以強旺活力閃耀於這條海上絲路之上。瓷器與絲綢不同,它笨重易碎,不適於陸路駱駝的承載,而較適宜於船運,很快就成為中國海洋貿易的主要出口商品,且動輒數萬計。近數十年來,考古發掘,東至日本,南至東南亞的越南、加里曼丹、馬來半島、泰國、印尼,過馬六甲海峽,經印度洋上的印度、阿拉伯世界,甚至更遠至埃及富士塔特及東非,都發現了大量中國瓷器的殘片。猶如三上次男在《陶磁之道》中所描述的:「陶磁的破片,宛如做不完的夢境中之魔法鱗甲小片……它姣小的豐姿,寂靜地散落在地面,它們那種毫無虛飾,楚楚可憐的姿態,令人油然隨手拾起,秘藏在其中一部份的美,隨即輕快開始歌唱,潛隱在其中的歷史,也輕盈地跳躍而出」,那是一段古遠生命力的再現。
貿易是雙向的。中國商品的大宗(絲綢和瓷器)運銷出口,交易入華之「番貨」則最主要的是香料。其市場的需求,興起於魏晉南北朝中國佛教始盛之際所引致的「(佛教)聖物朝貢」。至宋元以後,隨著中國市民社會經濟和人文風氣的提升,香料「異國情調」的魅力,遂使其從原有的奢侈品逐漸而成為市井日常的消費品。據考,宋代僅香料稅收一項,最高時竟佔了全國總財政收入的10%。
商業利益的誘惑,並不因此而帶來殖民或戰爭。海上和平之路的開展和存在,更促進了文化的廣泛交流。佛教、興都教、摩尼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僧侶教士的往返弘法,以及印度的語言學(影響中國的音韵學)、阿拉伯的星曆學和醫學的東傳,中國的導航磁針、紙幣之西傳,東亞漢文化圈及華夏秩序禮治天下之朝貢體系構成,等等,都是各地人民在此串聯網絡的場域中,和平互涉促成的。
史籍所載,馬來半島上的古國,如盤盤國、丹丹國、狼牙修、赤土國等,都曾遣使駛船到來中國朝貢貿易。宋元則是中國商人大量出海之時,華人商民揚帆起航,乘長風破萬里浪,趨利而勇敢的來到了勃泥國(今加里曼丹的汶萊、砂拉越等地),來到馬來半島的凌牙斯加、蓬豐、登牙儂、吉蘭丹(以上地名載於宋代趙汝适《諸番誌》);龍牙門(有考是今新加坡或其周遭海域群島)、彭坑、吉蘭丹、丁家盧、龍牙犀角、浡泥國(以上地名見自元代汪大淵的《島夷志略》)。之後,才有明代文籍中的滿剌加(馬六甲王朝)。
這些熟悉的地名,老早就在上一個「千禧年」見於中國史籍之中。它保留和重建了一段可貴的歷史。華人到來馬來西亞的先聲,即源於此:一條和平、對話的貿易路。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宋代紙幣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早的紙幣交子最先出現在四川? 丨 歷史驚奇
古人以物換物,以及用繩結等方式記錄交易,後來逐漸出現了貨幣,例如中原一帶所流通的貝幣,因此不少與交易相關的漢字如「買」、「賣」、「貨」、「販」都是貝字旁的。
貝幣在商代時已經是一種通用的貨幣,不單止有天然的貝幣,在舊都殷墟的遺址中更曾發掘出銅貝幣。那麼隨著物價變化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紙幣又是何時才出現的呢?答案是北宋,而這種紙幣名為「交子」。
繼秦朝統一全國流通的貨幣後,兩宋前的五代十國,南方的喜好以鉛或鐵鑄幣;至於北方就會使用銅鑄幣;蜀地就使用鐵幣,而相關的情況去到北宋年間就轉為由官府鑄造硬幣,高峰的年份就曾生產了600萬串銅錢,每串就有1,000枚銅幣,此舉亦為幣制進行了一次基礎的統一。
銅錢的數目增加,而商業的活動亦更加繁盛,促使紙質票據「交子」的出現。交子的起源,歷代學者都有不同的說法,有指是與漢武帝時的「白鹿皮幣」和唐憲宗時的「飛錢」相關,但真正第一種的紙幣只能從「交子」算起。
「交子」在四川地區的出現並不是偶然,而是社會和經濟發展衍生出的必然結果。宋代的各樣經濟空前繁榮,如農業、商業、手工業、貿易、絲織業等都得到重大的發展。商品的流通加上銅錢短缺,令到對新式貨幣有急切的需求。至於為什麼會在四川橫空出生,原因是和鐵有關。
以往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銅幣短缺,但鐵錢極為不便,重量與銅相差甚遠,不利作大規模的採購,客觀上是需要有一樣輕便的貨幣出現。儘管當時北宋政府嘗試統一全國貨幣,但面對經濟的現實亦只能求變。最初的「交子」是由商人自行發行,以存款的形式再由「交子鋪戶」提供寫上數額的楮紙卷面,這種就是最早期的「交子」。隨住這種形式的「交子」普及,「交子鋪戶」亦在全國多地開設,令到原來類似取款憑據的「交子」變成商人之間大額交易的貨幣,這個時候的「交子」,才正式是民間最早的紙幣。
直至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政府才開設益州交子務,並由京朝官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在「交子上」會有「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這就是最早期的「官交子」。
思考問題:
你認為「交子」在宋朝才出現,是必須還是偶然的結果?
宋代紙幣 在 【走進中國古代錢幣展帶您認識古代錢幣——紙幣】...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宋代 商業經濟空前繁榮,流通領域需要大量的 流通貨幣,金屬貨幣跨區域流通及錢荒問題突顯, 紙幣 因此應運而生。公元1024年, ... ... <看更多>
宋代紙幣 在 重慶大足石刻發現宋代紙幣圖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重慶大足石刻發現 宋代紙幣 圖像(中央社台北11日電)重慶世界遺產大足石刻的研究人員,日前在寶頂山大佛灣石窟的「報父母恩重經變像」下方,發現宋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