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 #國際失智症月,齡予今天看到非常開心的消息:
健保署 砸3.4億!兒童罕見癌、失智症等5藥納健保給付
-
齡予也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齡予的外公高齡九十多歲,過去幾年也逐漸出現一些失智、退化症狀。
一開始是一向很會開車的外公,開始出一些過去不可能發生的擦撞小車禍,他雖然沒說,但車子出現小傷痕。
本來記憶力很好的外公,開始語焉不詳,有些事情交代不清,遇到詢問有時候眼神也有點飄忽,引發家人注意,家人不排斥就醫而且反應很機警,趕快帶外公去檢查,幸運地及早診斷出來。
遍尋適合治療的過程中,外公一度狀況比較嚴重。跟外公同住的外婆,是外公最重要的慰藉,只要外婆不在,外公就會很焦慮不安,因為很多事情很多人他都忘記,記得最清晰的就是這個老伴。
兒孫輩大家放下手邊工作,輪流帶著他全台趴趴走四處求醫,不管新型藥物要多貴,只要夠減緩症狀,都願意嘗試,外公也在大家哄騙下必須要出入過去最討厭的醫院,而藥費確實也是一筆不小開銷。
不管是病患或者家屬都很辛苦。
比較少能回去看外公的齡予在外公的餐桌、客桌下,壓了好幾張主播照,提醒家人要記得開電視聽我播新聞,提醒外公這是孫女,希望讓他有點印象。
可惜這招沒效哈哈,每次再見到阿公,當我指著照片說這是我的時候,他會看看照片再看看我,說不同人,照片這個比較水。
喜歡看孫女有點惱,但也讓我們開心,阿公雖沒以前精明但還是很幽默。
-
全球失智症患者正在快速增加,在台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每12人即有1位失智者,而80歲以上的老人則約每5人即有1位失智者。
推估民國109年12月底台灣失智人口共303,271人,佔全國總人口1.29 %,亦即在台灣約每77人中即有1人是失智者。
-
如今,健保署一口氣宣布五種新藥加入健保給付,包括治療NTRK基因融合實體腫瘤、帕金森氏症等新藥;及2種治療失智症治療藥物於阿滋海默氏病的失智症、放寬成人過動症治療藥品、治療社區性肺炎抗微生物藥物擴增於新生兒及嬰兒。
將分階段在今年11月及明年1月正式上路。
患者跟家屬負擔可以顯著減輕,謝謝政府用心。
-
專家們提醒,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
若家中長輩出現認知功能障礙、記憶力變差、性格改變等症狀,要懷疑可能罹患失智症,建議盡早就醫檢查,因為只有透過確定診斷,評估是屬於哪一類型失智症,病患才能得到適當的藥物與非藥物治療,來改善或緩解症狀,也能維持失智症患者及其照顧者的生活品質。
-
台灣失智症協會Taiwa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ion
有更多徵兆、病程、治療建議:
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
讓大腦年輕起來! 攝取「心智飲食」延緩失智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683483
完整新聞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004377&From=Search&Key=%E5%A4%B1%E6%99%BA%E7%97%87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生孩子自毀前程?女醫師一語點醒鄭弘儀! ► ►https://youtu.be/qrfGkZaCF9E ⭐媳婦好命兒洗碗 廖輝英不捨說出心底話 ► ►https://youtu.be/l0CTbrNP494 ⭐鳏夫驟逝兒女爭產 一封信逆轉最後結局 ► ►https://youtu.be/sF22b...
「家人生病焦慮」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Momos Spoootl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心情] 如果這是妳的朋友-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因為照顧家人, 而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嗎 ... 的評價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會突然很害怕家人生病嗎- 心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家人生病焦慮 在 6分鐘冥想)給家人生病陪伴者/減緩內心緊張不舒服 - YouTube 的評價
家人生病焦慮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痛苦與創傷雙箭理論
【例子】
在感恩節前的那個星期五,湯姆在下班時得知自己被裁員了,他簡直震驚到說不出話來。接下來的週末,他除了擔心錢的事情,還發現自己一直想著:「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真是個廢人。每個人都知道我什麼事都做不好,還是在感恩節就要到來的這個時刻。我真的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
湯姆就這樣沉浸在憂慮和自責的想法中,不但無法好好睡覺,還一直對老婆和孩子擺臉色。當外地的親戚趁著假期來他家拜訪時,他也因為太沉浸在那些負面思緒中,幾乎和對方沒什麼互動。他已經期待這個假期好幾週了,但假期結束時,他完全沒有從中得到任何樂趣或溫情。
……
我們可以用湯姆的例子來說明人類應對生活困境的方式。具體來說,這個故事淸楚呈現了所謂「痛苦與創傷雙箭理論」(first and second arrows of pain and suffering)的概念。
第一支箭是事件本身。我們無法掌控這支箭,在這個例子中,湯姆丟了工作,這種事任誰也不願碰上,所以理所當然會感到恐懼、憂慮和焦躁。人生本來就處處潛藏著各種壞事,像是失業、生病和意外等,而它們也多多少少會讓我們不太好受。
第二支箭就是可以掌控的部分,它是我們碰上這件事時產生的想法。我們可能會過度自責、覺得自己倒楣,或是覺得這一切有失公平。換句話說,這第二支箭是我們根據情況的基本事實,進一步思考得到的結論和推斷;這份結果往往會因為過往的經驗和對未來的想像,把我們帶往一個充滿恐懼、憤怒、不安全感、憂慮、焦躁,甚至是憂鬱的境界。
通常這個反應會深受早期生活經驗的影響,因為當時我們已經透過反覆刺激某些神經迴路,讓那些神經迴路成為我們的基本思考模式。就跟湯姆一樣,第二支箭多半都是對自我的嚴厲批判。對湯姆而言,失去工作已經夠糟了,但他對自己強力指責的第二支箭,更是讓他的處境雪上加霜,使他完全失去了與家人共度假期、好好充電的心思。
有了這個概念後,我們就可以有效強化心靈的彈性,增進復原力。想想你最近碰到的任何一個困難,仔細思考那件事讓你受挫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例如:與重要的人關係緊繃、健康出狀況,或是你正在奮力完成一件大案子。這就是第一支箭,我們可以把它想成這個問題的客觀事實。
第二支箭是你對這些事實產生的想法。舉例來說,與某人關係緊繃可能會讓你冒出「這個人對我一點都不公平」或「為什麼我老是會碰上這種事?」的念頭;健康問題可能會引發你一連串的恐懼,害怕自己會因為這些病痛無法好好工作,或是照顧孩子;工作方面,你可能會擔心別人看不見你在職場上的價値,或是覺得這個案子會決定升遷機會。
在檢視第二支箭的時候,我們可以釐淸自己對這件事產生的擔憂和焦慮,其實都是源自那些不曉得是否為事實的假設。現在就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上述的這些情況。當處於關係緊繃的狀態下,是人與人相處時本來就可能出現的正常狀況,無關乎公平性?會不會後來檢查結果顯示,這個健康問題沒有你想像中的嚴重,不會對你的能力造成影響?另外,你根本不淸楚屆時其他人會怎樣看待你的成果,或是你的老闆是不是很看重這個案子。畢竟,我們永遠都無法眞正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我們在碰到事情時,總會妄下結論,然後讓這些結論把自己搞得一團亂。
你在遭遇困難時,又用怎樣的第二支箭射向自己?
你能看見自己的想法會帶來怎樣的痛苦,會更難化解原本的主要問題嗎?
你會如何重新考慮或應對預設的假設?
一方面,你可能會準確預料到需要擔心的事,但另一方面,你也可能只是杞人憂天。或許你會在完成案子的過程中得到其他人的協助,或是可以想想自己過去成功完成的類似案子,藉此為自己建立信心。也許那個惹你不開心的人並非有意傷害你,或是他只是那天過得不太好。
許多第二支箭對個人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必要的,它只是我們在面對受挫事件時產生的反應。
如俗諺所說:「我在生活中經歷過一些可怕的事,但絕大多數都是自己嚇自己。」以湯姆的例子來說,這裡的重點不是要責備湯姆用第二支箭二度傷害自己,因為我們都很容易落入這樣的狀態;這裡是要請你記住,「使身、心、靈不必承受非必要的折磨」也是我們對復原力的部分定義。
停止對自己射出第二支箭的舉動,可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壓力,幫助你心平靜氣地面對困難。
.
以上文字摘自
《#哈佛醫師的復原力練習書》
運用正念冥想走出壓力、挫折及創傷, 穩定情緒的實用指南
美國正念引導師30年經驗分享
Everyday Resilience
.
作者:蓋兒.蓋茲勒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2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儘管相關的書,我們在版面上分享了不少,這本書依然展現新意。尤其摘文中的理論,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進行覺察,對我們的生活大大有助益。
祝願您,能練習思考的彈性,那能帶來力量與更多可能性!
家人生病焦慮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沒有欠你你也沒有欠我
敏迪選讀 在演講的時候說,看書其實是尋找自己,我完全同意,可能需要100的同意(喔不,1,000個同意才可以),很多時候,在書中看到一段話,被療癒、被理解了、甚至被講出了一直無法說清楚的感覺,就覺得說,看到這本書值得了。
沒錯,看書的方式很多,最常見的是從頭看到尾,但其實這不是唯一看書的方法。一直堅持閱讀完一本書,想來,也可能是一種我執。
今天晚上我突然打開了 楓書坊文化 Maplebook邀請我閱讀的《 #請問覺醒》,是 宇色'靈修世界老師的新書。
宇色老師是誰,就是《請問財富》,這本被 朵希・數字讀心術推坑後,我就推坑給全世界的人的書,讀書會上分享、podcast中分享,看到誰就分享,不知道如何聊表我的愛。
我今天在看《請問覺醒》的時候,採取「隨手翻閱」的方式,就是隨便翻,翻到哪裡看到哪裡,當作是宇宙要送給我的禮物,然後我就看到了兩頁,那刻,我覺得我被宇色老師以及無極瑤池金母深深地理解與療癒了。不得不邊吃晚餐邊寫下了這篇文章。
1.
「當某一件事或某人不斷地引發你的不悅,導致你控制不住自己的嘴,連珠炮似地訴說心中種種不滿時,它他已經在暗示你必須與這些人事切割。」——《請問覺醒》
god,這段話,非常呼應昨天 三樓居酒屋 錄音的時候,提到在《人類木馬程式》中的其中一段話:「許多疾病都起因於不在愛的頻率上,恐懼、憤怒、焦慮的情緒頻率是生病的源頭」,是不是完全可以連結起來。
當你覺得你真的很不悅的時候,當你恐懼、憤怒、焦慮的時候,你必須開始思考切割的計畫,你要感知到,這是宇宙在給你提示,你該離開,因為在這裡,你非常地不快樂。
2.
「當他們的出現再度出發你的心理底線時,請勇敢地對他們說:抱歉!我非常願意好好聽你說,但我此時真的無法承受,讓我安靜一會兒,等我好了,我會再找你好好聊聊。」——《請問覺醒》
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內心想起了一個自己的故事,突然覺得很感動,有種被宇色老師以及無極瑤池金母接住的感覺。那是家裡的一段故事,事件發生後,當然第一時間是和家人一起解決,只是在這中間,我受到了很多的傷害,我知道他們無意,但是傷害就是在那邊,不是髮膚的傷害,是那種在心裡的傷害,但心裡的傷害最難解。
解決事件的當下,非常少人知道,直到目前也是,我秉持的原則是:說了很多次,除了我發洩之外,對事情沒有幫助,所以我說最多的人,是協助處理這件事的專業人士。我不是沒有情緒,我只是很有意識的不發洩情緒。
事情解決後,我有一種,我好累好累的感覺,我無法假裝這一切沒有發生過,我知道我需要靜一靜,我需要一個自己的空間,我需要一段時間(但我不需要多久),於是,我誠實地跟我家人說。
我說「抱歉,我知道你們想要馬上恢復關係,但是這段對我傷害非常大,我需要一個人好好的靜一靜,我沒有要責怪你們,你們與我都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事,但我需要一個人好好的消化,我保證,我會好了之後回來。」
想當然,家人無法理解什麼是「對我傷害非常大」,什麼叫「好好靜一靜」,他們不懂,什麼事情不能說出來討論,什麼事情無法跟家人說,什麼事情無法一起解決,難道有這麼傷害嗎?
我懂,我懂他們的不懂,我也知道這樣說,會讓他們覺得受傷,因為我畫出了一條界線。可是,我無法用言語說明,因為我還沒沈澱,我不知道我要說什麼,但是我不想責怪,我不想說出那些我現在想到就覺得很可怕的話,我不想說出那些只是宣洩我過去刻意壓抑的情緒,因為,我之所以壓抑,就是我知道說出來不會比較好。
我遵守這條界線,我花了一段事件來沈澱,來思考,側面耳聞的有些人曾經私訊我想要我跟他們說說,說說了會比較好,他們可以協助我解決我的心情。但是,抱歉,家人的事,我對他人可以說的不多,因為這件事情,我自始至終,都不需要除了我與我的家人之外的人來解決。(除了協助解決的專業人士之外)
這條線,我不僅畫出了我與家人的界線,也畫出了我跟其他人討論這件事情的界線。
是的,我所需要的是「一個人」針對這件事情好好靜一靜。
我有種直覺,我的不平靜,我的情緒,會隨著事件很消弭,無需發洩在他人的身上,也無需透過言語宣洩。後來,我回去了,我還是我,家人依舊在。
這段故事,我有一陣子沒有想起來了,可是看到了宇色老師寫了這段話,我真的有種泫然欲泣的感覺,因為,過去的事情,竟然在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夜晚,被接住了。
我突然可以想像,如果無極瑤池金母真的是一個人,她會抱著我,拍著我的背,溫暖的跟我說「孩子,幸苦了,你做得很好,你很勇敢,事情都結束了,都過去了。」
是的,我也相信,事情都結束了,都過去了。
我變成更勇敢的我。
3.
「我沒有欠你什麼,你也沒有欠我什麼」——《請問覺醒》
是的,這是今天的最後一句話,昨天在錄音的時候,有個問題是,什麼事情會讓你覺得爆氣,我想想,我最近都覺得事情是鬧劇比較多,可能別人會生氣,但我只是覺得很好笑,是那種,我自己想一想會覺得笑出來的事,很鳥、很drama、很打破三觀、很突破界線,但是真的很好笑。
因此,我就不生氣了,人間一遭, 我們彼此不相欠。
不覺得你欠我什麼,我就不會趾高氣揚,
不覺得我欠你什麼,我就不會低聲下氣。
之前有一個機會,給 桃桃喜-命理大師簡少年看過命盤,他給了我一個建議,原意是用在家人關係,但我覺得非常有道理,至此是我的人生準則之一:
做你可以做的,讓你開心的,
而不是做你應該做的,讓你不開心的。
雖然 我在人間—宇色老師 的新書簽名版已經賣完了,但是,還是推薦大家可以購買:https://pinkrose.info/2sgvM?uid1=facebook
家人生病焦慮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孩子自毀前程?女醫師一語點醒鄭弘儀!
► ►https://youtu.be/qrfGkZaCF9E
⭐媳婦好命兒洗碗 廖輝英不捨說出心底話
► ►https://youtu.be/l0CTbrNP494
⭐鳏夫驟逝兒女爭產 一封信逆轉最後結局
► ►https://youtu.be/sF22bu3UWRY
⭐林正義夢七爺八爺 五字斷言台灣的處境
► ►https://youtu.be/euTgrQ7xMvQ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12點半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
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
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分段重點】
00:00 開場介紹
00:55 蕭彤雯健檢 意外發現肺腺癌零期!
12:35 不菸不焚香 為何還會得到肺腺癌?
15:00 開刀前寫信給兒女 蕭彤雯痛哭?
18:02 子宮肌腺瘤 讓蕭彤雯又動一次刀?
22:07 觀眾看挖挖哇 反而救了自己一命?
25:50 沒有生育過的女人 容易得什麼癌?
28:10 從八字能看出是否常開刀或有血光?
33:05 周映君為何堅持幫家人出健檢費用?
37:10 是癌症高危險群 顏冰心超焦慮?
43:33 自認為很好不會痛 最後胃癌離世?
47:00 顏冰心不舒服 曾厭世想交代遺言?
54:34 許聖梅子宮肌腺瘤血崩 更年才改善?
58:48 驗尿有血反應 懷疑自己得膀胱癌?
1:02:03 許聖梅最怕中年生病 所以不想面對?
1:05:20 常懷疑自己有病 原來是懷孕了?
#蕭彤雯 #肺腺癌 #子宮肌腺瘤 #新聞挖挖哇#鄭弘儀#新聞挖挖哇2021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WXQ_vrkJfU/hqdefault.jpg)
家人生病焦慮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則真人真事。K先生和不少香港人一樣,長期受胃痛困擾,一天他終於難忍痛楚求醫,發現感染幽門螺旋菌,引致胃炎。胃鏡報告上,還有一個古怪的名詞——腸化生。他立即上網搜尋,發現「腸化生」是指胃裏長出了腸的細胞,更是胃癌的先兆。他既驚訝又擔心,究竟出了甚麼問題?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
相關影片:
【港女嫁穆斯林】:瞞家人拍拖4年信埋伊斯蘭教 為巴基斯坦老公學煮咖喱:佢話我Rubbish!(果籽) ( https://youtu.be/xT3rvyE00eY )
【東方昇與狗】沒養狗的愛心狗奴 花約萬元醫治流浪狗:牠有病你不會丟下牠 (果籽)( https://youtu.be/RpvKaDArWrc )
【「猛鬼戲院」金茂坪】情侶放火自殺?睇戲有怪聲?金茂坪荒廢30年重建 觀塘友:鬼故源於山泥傾瀉(果籽)( https://youtu.be/nu03OL8jXzM )
【魚肉燒賣比拼】 點心顧問盲試六大叮叮魚肉燒賣 冠軍有魚香味又彈牙 最差一陣麵粉味連咬開都難(飲食男女) ( https://youtu.be/QsF59sHD3Wk )
【元朗消夜王者】神級鑊氣炒飯檔重開 日賣70盒 $50/盒即叫即炒 老闆炒到手骹移位:冇理由因為賺多啲而一次過炒 ( https://youtu.be/-DjDZdrM1o4 )
#壓力病 #長期胃痛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家人生病焦慮 在 Momos Spoootligh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連續幾天的粉專遭盜焦慮,
至今還驚魂未定的不斷刷新FB😅
之前的回憶都沒啦💦😫
還好檔案都在電腦裡,
有幾篇對我來說很重要的會陸陸續續發回來,
看過的朋友還請見諒啦🙏
就當作是一個複習或小小充電吧!
.
回憶可以再創造,
只要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沒有什麼事能打倒我們的,
對吧❤️❤️❤️❤️
.
曾經失明、曾經站不起來、
因為過瘦被譏笑、
也因為吃藥副作用而臉部浮腫⋯
(拍這支影片的時候剛好是代謝期)
.
今天就先來慢慢的說說一段關於我的小故事吧💪🏻
.
感謝台灣罕見疾病基金會以及德國百靈佳殷格翰台灣總部的邀請,
讓我有機會能參與這個推動“同理心”的活動企劃。
.
如果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要好好感謝你的父母,
如果你身邊有跟一般人比較不同的朋友,
也請用同理用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看待他們,
這些疾病或許罕見,
患者的醫療處境也許艱難得令常人無法想像,
但我們能一起用關懷讓愛不罕見。
#同理的第一步是理解
.
.
.
喔對了,
最後說一下我個人的小小想法,
身體健康固然重要,
但最珍貴的是心理的健康,
無論生活過得如何,
我們都要保持那個善良而單純的初衷,
內心的健康勇敢才是真正的強者。
.
祝福你們都好,
一切順心平安、健康幸福
#我愛我的家人
#我愛你們 #謝謝大家
#謝謝你們一直都在🙏
#我會繼續努力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A1V2syO2xc/hqdefault.jpg)
家人生病焦慮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因為照顧家人, 而失去了自己的人生嗎 ... 的推薦與評價
家庭照護者,是家中最常被忽略的背影, 就算感到疲累、焦慮、怨恨, ... 照顧久病家人前,別忘了先照顧好自己! ... 面對生病的家人時,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 <看更多>
家人生病焦慮 在 會突然很害怕家人生病嗎- 心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有時候會突然很害怕家人生病像是我爸爸抽菸,長期都有咳嗽會害怕他有肺癌 ... 也會怕他去做檢查他檢查報告有問題,但這個擔心是- 害怕,家人,生病,焦慮. ... <看更多>
家人生病焦慮 在 [心情] 如果這是妳的朋友- 看板WomenTal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身邊有個好友
原本我就知道她心理狀況偏負面、不太健康,但是還不至於是生病了。
也知道她和一個男生有比較病態,互相情緒暴力,又相愛相殺的矛盾關係
最近對方看起來像有些厭煩了,於是朋友陷入焦慮漩渦裡
心理狀態越來越令人擔憂
食慾不振,幾乎不吃東西
原本愛交際的她,現在除了那男以外
其他人事物都提不起勁
刻意都要累到極點才睡
醒著時不斷鑽牛角尖問為什麼,又或者急躁的找對方
我看在眼裏感到十分擔心,再發展下去也許就真的病了
除了朋友,親情對她而言是無溫暖的,家人無法給她任何一點點幫助
畢竟我不是專業人士,也沒辦法強硬逼她去尋求專業的幫助
多陪她聊聊,約她出門走走都試過了
我身邊的其他朋友勸我別多管閒事
但我自己也有低潮期過,其實嘴上說不需要幫助,內心都還是渴望有人傾聽、拉一把
想問問版上大家,身邊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的朋友,或是自己曾經歷過憂鬱、焦慮的狀況
會比較希望身邊的朋友做些什麼呢?
有沒有什麼實質的事情是我能夠做的呢?
先謝謝大家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42.18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87620291.A.29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