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孩子的背後,或許是傷痕纍纍的大人】
這是一篇舊文,不過值此疫情期間,多數的母親們又要工作,又要招呼孩子的吃喝和課業,辛苦與壓力翻倍,情緒都在緊繃邊緣。
希望我們都能試著進入母親的內心,或許外表堅強的母親在心底深處,都藏有一個比誰都渴望受到撫慰的內在小孩。
..........................................
正午時分,我在五樓的公寓趕稿,樓下中庭出現非常兇狠的潑婦罵街噪音,一句比一句急切,一聲比一聲尖銳,大約罵了十來多分鐘,還沒有停止的打算,反而突然爆出一個小孩痛哭的淒慘聲音,我趕緊挨到窗邊看個仔細,一個大爆走的年輕媽媽和一個拖著沉重書包的小女孩。
我來不及換掉有點邋遢的居家服裝,當機立斷衝下樓去,正當快要接近這對母女時,對面樓上不知哪家窗戶傳來好幾句不甘示弱的粗暴謾罵:「喂,不要一直罵小孩,吵死了!你可以閉嘴了嗎?」
沒想到這位青筋暴突的媽媽被這麼一激,不僅沒有停止,還上前一步作勢要揍小女孩,小女孩本能的往後一退,哭得更淒厲,全身瑟縮躲在角落。
媽媽背對著我,不知道我在後頭,我則猶豫著,是該上前抱開小女孩呢?還是先把媽媽拉開呢?說實在,當下,我真的最想做的事情是:發出比樓上那位鄰居更大聲的怒吼,好好教訓眼前這位像瘋狗的媽媽。
但是,我打住了!
•
養育三個男孩的我,也失控過,也咆哮過,我知道,在那失控的當下,做為父母的,可能都知道到自己有錯,也可能多多少少意識到自己的言行會傷害孩子,
但是,自己辛苦帶孩子也有一肚子的不平與委屈,有誰能體會?有誰能安慰?堆積了滿腹的壓力與疲憊,此時若再被不相干的局外人不明就理地指責,只會讓失控的父母更加痛恨眼前的孩子,讓情況雪上加霜。
於是,我收起食指,百般壓抑自己想要變成正義化身的衝動,伸出了溫暖的胳臂彎,輕輕摟住了年輕媽媽,一面輕拍她的肩膀,一面輕聲細語的不斷奉上這句話:「媽媽,你辛苦了!」,「我知道你有不得已的苦衷,你真的辛苦了!」
神奇的是,這個媽媽馬上閉上兇惡的嘴巴,隨著我的手臂牽引,一路走到旁邊的椅子坐下。
•
媽媽的青筋馬上消退,換上一臉的疲憊,立刻爆出一句:「我的心好苦啊…」接著淚流不止,也不管我是誰,媽媽像是抓到一塊浮木般,連珠砲訴說著:
「她考不好沒有關係,但是不要騙我,為什麼撒謊?我最怕她撒謊,因為她爸爸就是滿口謊言,才把我從中國大陸騙到台灣,然後,家裡連個像樣的床都沒有,拋家棄子,從來不付生活費,從以前到現在,都是我要自己擔起養家的責任,一路騙騙騙,我的女兒也開始騙,我好擔心啊……」
「原來是這樣,你一路走來真的辛苦了,也難怪會有這麼多情緒……」我耐著性子傾聽,我知道,此時,這位滿腹辛酸的母親最不需要的就是苛責。
•
我也擔心著小女孩,找一些空檔回頭關注她。只見她淚眼婆娑,一臉不知所措。
在媽媽一長串情不自禁的訴苦後,我拿出衛生紙壤她擦拭眼淚,在很短的時間內,她就和緩了很多,完全變成另外一個面目。
於是,我才敢走到小女孩身邊,我沒有說半句話,只是緊緊的抱著她,不斷的輕撫她的頭,就這樣足足抱了十分鐘,而我看到媽媽像一個大女孩一樣在另一端低頭無語,和剛才的猙獰潑婦判若兩人。
小女孩收起了眼淚,我又走向媽媽,她比小女孩還像一個無助的孩子,繼續說著她目前的困境。
於是,我從一個「孩子因為爛成績而向她說謊」的單純情節,一路聽到了一個大陸新娘應付艱難生活的辛酸身世。
原來,她還有一個高中的女兒,從小在中國大陸長大,去年把她接來台灣後,因為不適應又被霸凌,又跟她不親,所以竟然偷偷摸摸自己買機票回中國,並且斷絕和媽媽的任何聯繫,這讓她日夜難安,
但她的先生永遠把爛攤子丟給她一個人,不聞不問,她一人挑起經濟重擔,又碰到這麼多棘手的教養問題,幾近崩潰。
•
近年來,探討「家庭會傷人」、「童年傷痕」等將孩子偏差行為歸罪於大人的傷害、家庭的陰影與扭曲,成為一股顯學,再加上,「正義魔人」的出現,往往我們看到大人偏差的教養言行時,便會毫不猶豫地指著這些爸媽痛斥,再加上網路的擴大與渲染,「十手所指」就變成了「千萬夫共唾棄」,
這些爸媽或許只是一時之間的昏鈍與失控,卻在網上無所遁逃,成了人神共憤、萬惡不赦的大惡魔。
•
天下當然不可能有「無不是」的父母,而許多新聞事件背後,我們的確看到言行很難被原諒的爸媽,認為都是成人了,罪行難以原諒。
但是,我好幾次和柔腸寸斷、失了心的爸媽促膝長談,深入他們的故事之後才發現,有不少父母也是帶了傷痛長大而不知所措的「大人小孩」,或許他們根本不知道如何消化創傷,又要面對當今艱難的生存環境,因此衍生出他們招架不住的各式壓力。
追溯一個冷漠無法愛自己孩子的母親,才發現她來自缺乏愛的失衡家庭;
一個不斷對孩子施加高期望的爸爸,原因可能是長年失業所累積的自我批判;
一個動輒踢打孩子的爸爸,原來小時候也遭受過頻繁的虐打;
一個過度依賴兒子的母親,她有著不斷遭先生家暴的巨大恐懼。
他們一個個其實也都是傷痕纍纍的孩子,只不過以大人的姿態呈現於世,會讓眾人誤以為、甚至認定,他們就一定夠成熟、夠理性、夠有能量來撫平自己的創傷、夠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問題。
結果,他們是傷得如此深重,他們根本無以為繼,比起孩子高明不到哪裡去,甚至比孩子更需要同理與安慰、諒解與開導。
•
出身於酗酒家庭、最後成為心理輔導的約翰•布雷蕭(John Bradshaw)說「家庭是一個系統的觀念」,許多成人最後發現,他們自己的問題和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密切的關係。
「開啟高敏感孩子天賦」的作者長沼睦雄醫師說,當他面對因為照顧孩子而身心疲憊的爸媽時,他絕對不會首先指責他們說「這樣很不好」、「你應該怎麼做才對」……,因為爸媽多半也付出了努力,也可能有說不出的苦悶與複雜的情緒。
所以,當我面對看來教養上出了狀況的爸媽時,我也提醒自己,他們或許自己更糾結,他們首先最不想聽的就是指責,而是同理,甚至巴望先聽到一點肯定「你盡了力」、「你辛苦了」、「爸媽也是人,沒有爸媽不會犯錯」
如同文章一開始的那位年輕媽媽,多半這樣切入他們的處境,才有可能創造出他們願意自省的空間。
•
孩子有五種心傷:被拒絕、被遺棄、被羞辱、被背叛、被不公對待,長沼睦雄說,當這些傷是父母造成時,痛苦程度會更大。
然而,有沒有想過,受傷的孩子背後,就是受傷的父母,要切斷不斷游向下游的傷害,那麼首先要處理的是受傷的父母,這才有辦法阻絕傷害的迴圈
所以,長沼睦雄說:「要治療孩子,就要先治療父母」,而我想,要治療一個人,那麼得先進入他的心。
我為什麼一開始選擇走向年輕的媽媽?是因為我在教養上比別人理性、比別人高明嗎?不見得啊!
正是因為,當看到一個傷心欲絕而成為憤怒媽媽之時,我好像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背影,我進入了她的心,彷彿進入了也曾在同樣情境、壓力大到無法自控的我的心。
我聽到自己心裡無言的吶喊:是,我知道我不對,我知道我該罵,但你們知道嗎?我也很努力,我盡了力,我很累……
所以,我選擇先溫暖地抱著她、聽她說,而我發覺,她誠心誠意地,就收起了惡毒的嘴,而在不斷地闡述中,她懺悔著、也自己反省起該怎麼改變自己。
不論未來我會不會再遇見她,也不論她是否真能做到她自己所說的,至少,我看到她緩緩走向孩子,先說了對不起,挽起孩子柔弱的小手,說:「餓了,我帶你先去吃中飯!」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家庭會傷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建議] 推薦兩本書<父母會傷人>&<家庭會傷人> - 看板pay_home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心悅幸福樂】 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在安一心專訪許皓宜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父母會傷人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父母會傷人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心得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大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大綱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幸福屋 的評價
- 關於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父母皆“禍害”是真的嗎?家庭是如何傷害孩子的? 的評價
家庭會傷人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無恙?
是一份問候。
未來,無恙。
是一份期許。
家庭,會傷人。
有時,傷得很重。
心中,滿是,數不盡的傷痕。
美其名,我是為你好。
諷刺的,成為教養上的老套。
別再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在許多的角落,
總是存在著,
無人知曉的生命故事。
幸福,成了一種奢求。
但仍得倚靠自己,
試著追求。
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不時的,在拼湊,在重組。
往自己期待的模樣,
逐漸成形。
抑或是,
往另一個未知的方向,
崩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台灣紀錄片,《未來無恙》(Turning 18)(2018)。
(圖片來源:IMDb)
家庭會傷人 在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未來,無恙?
是一份問候。
未來,無恙。
是一份期許。
家庭,會傷人。
有時,傷得很重。
心中,滿是,數不盡的傷痕。
美其名,我是為你好。
諷刺的,成為教養上的老套。
別再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在許多的角落,
總是存在著,
無人知曉的生命故事。
幸福,成了一種奢求。
但仍得倚靠自己,
試著追求。
每個人的生命故事,
不時的,在拼湊,在重組。
往自己期待的模樣,
逐漸成形。
抑或是,
往另一個未知的方向,
崩解。—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台灣紀錄片,《未來無恙》(Turning 18)(2018)。
(圖片來源:IMDb)
家庭會傷人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現代人對於關係的困擾,有很大的程度都源自於跟「家人」的關係,假如你也想要舒服的跟家人相處,就一定要鎖定今天的節目。
在收看影片之前,不論你是在Youtube,還是Podcast收看還是收聽,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你的具體支持,是我們製作節目的最大動力~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跟大家聊聊「家人關係」這個主題。
我想對大部份的人而言,我們都是從小在自己的原生家庭長大,小時候爸爸媽媽照顧我們,長大了想多跟爸媽親近,這是很自然的事~
家庭會傷人?
只是當家裡發生一些紛紛擾擾的時候,受到東方文化影響的台灣,大部份的人都希望以和為貴、息事寧人;畢竟同在屋簷下,能夠和諧相處是最重要的事!
然而在我的實務經驗上,「息事寧人」這樣的思維,卻是辛苦的開始,因為人都是有情緒的,而且情緒每天都在波動、變化;要是一昧的強調「家和萬事興」,反而容易壓抑過多的情緒。
導致家人關係太糾結,到最後養育的恩情、陳年往事、甚至於是生活、情緒、財務,全部糾纏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說到這裡,讓我想起一個學生的家庭困擾,他的情形是這樣子的~
我的學生是個剛出社會的新鮮人,畢業後有了工作,也曾想過搬離開家,不過考量到房價物價,掂掂自己有限的薪水,自己獨立生活實在太辛苦。
加上母親過幾年也會退休,怕媽媽一個人生活太寂寞,留在家裡跟母親作伴,還有人幫忙打理生活瑣事,想想也挺好的。於是她就選擇繼續住在家裡。
一開始還相安無事,可是隨著她工作越來越忙碌,母親對她的擔心就越來越多。怕她太忙沒時間吃飯、纖維質攝取不夠,每天都準備一大盆水果要她帶到公司去。
即使她表示整天的行程都在外頭,帶水果不方便,媽媽還是堅持。有的時候加班晚回家,媽媽也堅持一定要等門,不管她怎麼勸,要媽媽早點睡,都沒用。
她覺得兩個人住在一起很有壓力,想要搬出去,不願意自己變成媽媽的負擔,可是又放不下母親,怕媽媽一個人太寂寞,當然錢的問題也是一個考量。
這三方面的矛盾,一直在她心裡打架,讓她很糾結、為難,就跑來問我該怎麼辦?
媽媽講不聽,怎麼辦?
說實在的,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不過這倒讓我想起一位朋友,在對家人關係的衝突上面,他的面對和回應方式,非常經典,於是我跟我的學生說了一個諮商界前輩的例子~
這位前輩有兩個女兒,一個五歲,一個三歲,有天晚上,兩姊妹吵了架,妹妹先哭著跑到我朋友的房間告姊姊的狀;沒多久之後,姊姊也到朋友的房間,說妹妹的不是。
照常理來說,當父母親面對孩子吵架的時候,會很直覺的說「不要吵架!」或是會問「到底在吵什麼?」這一類想要介入排解,擔任調停者的角色。
不過我的前輩非常有智慧,他關注的焦點不是兩姊妹吵架的細節,而是跟兩姊妹說了一個「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呵呵與癢癢」的故事
「森林裡啊有兩隻猴子,叫做『呵呵』和『癢癢』。呵呵和癢癢很喜歡一起 玩,玩得好開心的時候,都會哈哈哈一直笑,好開心好高興好興奮!
可是啊…有時候,呵呵和癢癢會吵架,一吵架,就會很難受,不舒服,不高興,很想要把對方推開,推得遠遠的…。
在一起的時候,會開心,會吵架,可是如果呵呵不在,只有癢癢一個,就會好無聊好無聊......」
這兩個小女孩在前輩的懷裡聽得很起勁,忘了哭,後來前輩接著說:
「森林裡啊,另一個角落,有一隻小河馬,牠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叫小河馬波波,小河馬波波有一天遇到小鱷魚赫赫,小鱷魚赫赫有看起來好可怕的牙齒,牙齒好尖好尖看起來就好可怕…
小河馬波波看著小鱷魚赫赫,說:『我要來數一數你有幾隻尖尖的牙齒!嗯∼∼∼一,二,三,四,五......哎唷喂呀,怎麼那麼多啊......』
小鱷魚赫赫,看到小河馬波波沒有被牠尖尖的牙齒給嚇到,忽然也開心的想要數小河馬波波的牙齒。
小河馬波波也有很多很多牙齒,而且啊,小河馬波波的牙齒圓圓的,好可愛喔!『一二三四五,哇∼好多可愛的小牙齒喔!』。」
小河馬波波和小鱷魚赫赫,後來還會發生什麼故事呢?下次把拔再跟你們說喔!」
前輩刻意賣關子,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個小女孩聽完故事,不約而同的翻下床,走到客廳,然後姊姊就跟妹妹說:「來,姊姊說個故事給妳聽。」
五分鐘前還吵的不可開交的姊妹,一下子又變得相親相愛了。
故事說到這裡,那位坐在我面前的年輕朋友,原本皺得很緊的眉頭鬆開了,嘆了口氣,笑了笑跟我說:「老師謝謝,我懂了~」
聽到這裡,不曉得你的感受是什麼呢?
「隱喻」是什麼?
會不會有種模糊的感覺,好像懂了一點點,又好像沒全懂呢?
事實上,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我並沒有提供我的學生,任何實質上的解決方案,而是跟學生講了一個故事,就能讓他主觀感受上的挫折、痛苦等等情緒,減輕了很多,那麼到底為什麼「說故事」會有用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這是因為故事裡有「隱喻」!
而所謂的「隱喻」,它是一種繞過表意識,直接跟潛意識溝通的語言。要是你對心理學有點概念,你就會知道,在心理學裡,人的意識層面分為表意識跟潛意識。
表意識的理智思維無法控制潛意識,不過潛意識卻無時不刻,都在影響著表意識的行為和選擇。
這就是我的諮商前輩~哈克,在面對女兒糾紛時的策略!
他不是直接調解女兒們吵架的「表面事情」,而是說了「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就能繞過表意識,讓兩個女兒領悟到更重要的事情是「彼此的陪伴」,於是女兒們不吵了。
這就像是《孫子兵法》,很多人以為《孫子兵法》是教人打仗,用武力解決問題。但其實《孫子兵法》開宗明義,就請大家要多想想如何「不戰而勝」?不用流血、殺傷就能弭平衝突,才是更高境界~
如何啟動「潛意識」?
那你會不會很好奇,為什麼「隱喻」這麼神奇?
其實這個答案也不難,因為凡是有「隱喻」出現的時刻,它就意謂著在人們的心裡打開了「新的空間」,於是表面上過不去的事情,也就有了轉圜的餘地~
打個比方來說,就像前面提到的哈克兩個女兒,她們在聽「呵呵與癢癢」的故事同時,她們的表意識就跳脫出吵架的情緒,全心全意置身在森林裡,跟呵呵與癢癢在一起。
跟呵呵癢癢一起笑、一起開心、一起森77、一起失去呵呵,然後發現了會好無聊、好無聊!
透過這樣的過程,兩個小女孩的潛意識,不知不覺吸收了「呵呵跟癢癢」的故事結局;知道失去彼此會很無聊。
於是哈克不必為兩個女兒調停和仲裁,兩個女兒的紛爭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這就是隱喻的妙用所在!
同樣的,回到我的學生身上,雖然我沒有直接處理她和媽媽的關係,也沒有花時間協助學生細數她母親的好。
但透過隱喻和故事,她卻重新發現和媽媽的關係,不只有爭吵,其實還有滿滿的愛,他們都是相互在意的,誰缺了誰都不開心。
只是有時候,我們的心思會被一些小細節給佔據,覺得對方好討厭,好想討一個公道,證明自己是對的。
卻忘了,只要有任何一方願意先釋出善意,不被表象兇惡或憤怒的模樣給限制住,主動靠近,就能看到對方身上還有很多優點。
也正是因為這份善意,幫助自己長出更多心裡空間,看見美好。
事情不一定都能解決,可是心情很快有了出口~
那麼要是你也跟我一樣,很佩服哈克的智慧,很想跟他學習潛意識的語言,我會很鼓勵你,加入我們最新的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是哈克~黃士鈞博士,精心打磨一整年,在華人地區推出他個人的第一個有聲課程。
在【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裡,我們會隨著哈克的聲音,進入潛意識的世界,遇見全新的自己!
今年年初蔓延開的新冠疫情,對我們的世界造成許多經濟、交通、關係的破壞,而從更大的層面來看,這次疫情或許也在警惕我們。
當我們一昧追求成長、追求改變的時候,很可能是在傷害身邊的資源;就像人類之於環境的過度開墾、對生態的掠奪,這些都需要休生養息,才能恢復環境的健康!
同樣的道理,回到你身上,「表意識」為了生存而不斷擴張的人際關係,可能讓你感到疲憊或受傷,這也需要「潛意識」來幫你找回內在平衡。
我們在這個時刻,推出哈克的線上課程,是因為這個世界需要重新建立人與人的信任網絡,而【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就是能為世界、為家人重新找回愛與溫暖的課程,歡迎你的加入。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帶給你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收看的朋友除了訂閱之外,記得把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打開。
而Podcast收聽的朋友,除了訂閱,也請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把它分享給你身旁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家庭會傷人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是否曾想過,為何社會上總有人對著所愛之人暴力相向?為何有些父母會打罵自己的心肝寶貝呢?
《#情緒寄生》這本書中,許皓宜教授用了好幾篇的故事來敘述心理效應,但最讓我印象深刻還是書中的一段話
若你無法知道這種情緒是什麼,你要如何去面對他呢?
好比你生活中存在著某個問題,你要試圖解決這問題之前,你總得想辦法弄清楚`它`是什麼
若你曾在生活中落入不自覺的情緒困境,或與你的伴侶、親人之間有著無法弄清楚的問題時,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拜讀
#文森說書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我會定期每個禮拜上傳一部影片,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我的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75005918
家庭會傷人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家庭會傷人,家庭不一定會有溫暖,但是家庭是你不能逃離的原生環境。
擔任社工的陳廷宇出生時母親就過世,被生父送給同母異父的叔叔養大,雖然是一家人卻有三個姓氏...他的成長過程究竟多曲折?
【20190301 新聞挖挖哇:家庭的愛與恨】
完整版請點▶▶http://yt1.piee.pw/FVLVX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東風衛視CH37頻道】
【單身行不行】周一至周三晚上十點
【單身行不行】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5ZLGB
【單身行不行】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6UZME
【單身行不行】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37LadyGo/
【名偵探女王】周四至周五晚上十點
【名偵探女王】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5ZLJ3
【名偵探女王】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72XFK
【名偵探女王】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QueenDetective/
【全球WoW新聞】每週六晚上七點
【全球WoW新聞】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7BDZA
【全球WoW新聞】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7C3U5
【全球WoW新聞】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globalwownews/
【JET綜合台CH45頻道】
【大尋寶家】周一至周五晚上七點
【大尋寶家】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to.piee.pw/5ZLHM
【大尋寶家】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75JU9
【大尋寶家】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treasure94888/
【新聞挖挖哇】周一至周五晚上八點
【新聞挖挖哇】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pcse.pw/73J9L
【新聞挖挖哇】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PTNK
【新聞挖挖哇】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命運好好玩】周一至周五晚上九點三十分
【命運好好玩】完整版播放清單▶▶http://26097.psee.io/7B27F
【命運好好玩】精華版播放清單▶▶http://pse.ee/5Q2PD
【命運好好玩】臉書粉絲團按讚▶▶https://www.facebook.com/mysuperlucky
#坎坷身世#鄧麗君#重獲新生#悲傷家庭#新聞挖挖哇#素人#許皓宜#作家H#陳廷宇#莊詠程#鄭弘儀#家庭關係
家庭會傷人 在 家庭會傷人 的推薦與評價
家庭會傷人. 34 curtidas. Livro. ... <看更多>
家庭會傷人 在 [建議] 推薦兩本書<父母會傷人>&<家庭會傷人> - 看板pay_home 的推薦與評價
我自己在兒童及青少年時期也曾被家庭痛苦地煎熬著,
雖然因為及早離家自己住並經濟獨立,總算能有喘息的機會,
升學過程及工作也都算順利。
雖然實際居所的距離、心理情感上的疏離冷漠保護了我,
但攤開內心最深處的那個自己來看,還是留下了疤痕、黑洞和傷口,
雖然沒讓我夭折,但無時不刻地隱隱作痛讓我不那麼愛自己的人生。
自己的經驗加上從小到大不少朋友的親身經歷,
讓我每次看到這版上一些深陷痛苦泥淖還未脫身、
或甚至一再以讓步、犧牲的方式想換來家人對你較好對待的網友
總是覺得心疼和著急。
擔心你因為太善良而沒能趕緊甩掉包袱、趕快自救自保
而讓已經虧欠你的父母或家庭繼續傷害、剝奪你的人生。
當然還有許多網友是看清真相後決定不再繼續受勒索,
或者更多的人是一半一半,邊痛苦邊掙扎著為自己努力,
但共同的是大家的心中應該和我一樣留下傷痕缺憾吧!
最近發現了兩本家族治療的書,
看起來應該會對自己以及這個版的朋友們有些幫助,
光書名就令人覺得痛快、同意到不行….
原來我們的心聲不該只能在這個版上無聲的分享,而是能理直氣壯地提出
推薦給大家,希望能讓你和我更認識家庭的真相以及自己可能受的影響
也獲得一些自我成長的實用意見。
1. <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契機>. 約翰.布萊蕭 著。鄭玉英,趙家玉譯。
2. <父母會傷人> 蘇珊‧佛渥德博士、克雷格‧巴克 著。楊淑智 譯。
以上兩本都是張老師文化出版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31.91.2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