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長輩聊天,他問我生豆到底可以放多久,消費者能察覺的到嗎?
熟豆越放越好喝嗎?有人說放幾個月再喝真的更好喝嗎?
其實不論生熟豆,放置一會兒,風味還真的會不一樣,但至於是好是壞,要看我們從哪個方向看。
其實「後熟成」的概念
運用不止在咖啡,肉品、水果⋯都有概念運用
肉的熟成運用肉本身所含的蛋白酵素會慢慢崩解牛肉纖維,使肉質逐漸軟化,提升牛肉的嫩度。更年性水果,後熟作用,會讓果實貯存的澱粉會變成糖分使得果實吃起來比較甜⋯
我畢竟不是理科先生,也無法講解
但風味的部分,我就跟他說明一下
咖啡豆剛才摘下來的時候都叫做當季豆(new crop),下一季豆子產出之後,上一季還沒有被烘焙的豆子就叫做過季豆(past crop),存放兩季以上就叫做老豆或是陳豆(old crop),甚至有些廠商會故意存放製造陳年豆。
當然以上這些東西都是以時間為軸,用時間來區別。
所以過季豆不能喝或是不好喝嗎?
這就要談另外一條軸也就是「保存」
我們都知道「當季豆」之所以好,好在他新鮮,所謂的新鮮也就是風味良好,他離生產日期較近,小分子香氣能夠保存的比較多,也較不容易產生巨大的質變,比較不容易有異常毒素產生。不論是過季當季好喝或不好喝,大部分要看生豆原本的風味品質。
我曾經試過:保存良好的過季豆以及保存不良的當季豆
分別是什麼經驗呢?
秀今年去參加手沖比賽,因為生豆的來源,以及比賽延期等等的原因,我原本準備好的豆子,硬生生放了18個月
其中幾個月是在我零下10度的專屬冰箱裡度過,比賽前拿出來烘焙
確實香氣以及酸甜感都有部分的下滑,但是口感的部分依然圓滑,花香果香還是迷人,我是指生豆保存的部分
秀也不負眾望用 (巴拿馬/黛博拉)拿到手沖賽的第五名(一直以為第四,但第一次比賽感動啊)
這一次的經驗確實沒有讓我喝到「過季味」。
過季味又是什麼味呢?
我形容的會是:報紙油墨,牛皮紙箱,護唇膏,生花生,甚至會給人家烘焙沒有透心的感覺。
我對這個東西很害怕,特別是在咖啡館點到這樣的咖啡,而我卻要不失禮貌的喝完一整杯。
我有一次在進行樣品的杯測時,發現到樣本居然有這樣的味道,我懷疑的問「這個是當季豆嗎」,答案是百分之百肯定,所以問題的癥結只有兩個,一個是產地騙人,第二個是保存狀況出問題,因為我也不會採購這樣東西所以我不追究。
所以當我在採購豆子的同時,我們會計算這個豆子可以用到什麼時候,明年行動產季的時候接不接的上,會不會有斷糧的危機,我們的恆溫倉儲放不放得下,進貨品項保持幾種,選擇在什麼時候上架,何時豆子的狀況最好,能不能讓客人有新選擇等等。維持新鮮與品質,絕對不是跟豆商進100種豆子,讓客人眼花繚亂,這麼簡單的事情。
熟豆買回去可以放多久呢?其實他會比我們想像的都要久,因為他裡頭水分真的很低!
所以養豆到底有沒有用?當然有用!!!
烘豆機或是烘焙的手法,讓豆子裡的水分保留較多(抱起來很沉),這時候咖啡的變化就會很快,每一天每一天都有不同的風味而且變的很明顯。所以如果你嘗試醬子的咖啡豆,烘完個三五天你就要拆開來試試看囉,風味出現的快但衰退也會較快。相反如果豆子的水分較少,變化則較慢,一星期十天後拆封在喝,味道更鮮明,他風味保存的時間也可以稍微長一點點,不管怎麼樣咖啡好喝才算數,選你自己想要的豆子喝吧!但有個共識,咖啡熟豆越放酸度會越低,香氣花果香會越少,焦糖奶油巧克力香會變多,如果你想要喝花香快點喝,想要喝焦糖放一陣子再喝,端看你想要什麼樣的咖啡,咖啡像我說的不那麼容易壞,精品咖啡都會標一個月三個月或是半年,純粹是因為老闆想要讓自己的豆子最好的風味被你喝到啦!至於要不要養豆都行!
像有一些國際比賽,選手甚至都是算烘焙後幾小時要喝,所以他會在賽前才烘豆子,這樣算有養嗎?
#寫完好想吃牛排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