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樂團 Men Envy Children - MEC Band
全新單曲 #小男孩如是說
2021.09.24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https://rockrecordsco.lnk.to/ThusSpoke
-
小男孩樂團走入尼采哲學世界
將感悟淬鍊成文字 編排創新進行曲式
一步步踏上思辯之旅 找尋真正自由初心
如駱駝,忍辱負重
肩上承載重負,走過晝夜與漫漫長路
什麼將夢撐起,悉心拂去滿身的落魄
如獅子,勇敢抉擇
站上世界之巔,曾踏遍土地斬棘披荊
什麼姿態迎接,收盡一覽無遺的風景
歷經萬般景色
你問,初心是什麼模樣?
身奔波於滾滾紅塵
心歸來一如既往,眼神清澈
如孩子,
天真無邪,永遠創造
小男孩如是說。
-
漢斯與金曲製作人黃少雍,為打造〈小男孩如是說〉再次搭檔,與資深音樂人芬達合作,共同琢磨出格局寬廣、層次細膩的「世界風」編曲。
首段悠揚的管風琴音迴響於寬闊的立體空間,襯出主唱米非清晰溫潤的聲線,就此揭開精神三種形變的序幕。
隨後陸續加入層次豐富的敲擊鼓組,「曜爆甘音樂工作室」演奏的弦樂,天賦律動黑人貝斯手的bassline,阿美族音樂人布蘭地設計的澎湃福音和聲,綴以流行電子合成器效果流淌入耳。
音樂終獲自由,無所拘束,恣意遨遊。
-
Cover Photo Credit
Creative Agency | @agecreative.co
Creative Directed | @xue.0
Art Directed | @parker_shen.design
Photographer | @kevinim
Stylist|@wlx_styling_official
Make-up| @clairechengmakeup
Make-up Assistant|小欣
Hair Stylist|@zoom_edmund from ZOOM Hairstyling
Hairstylist Assistant|Winnie
-
小男孩如是說 Thus Spoke Children
詞|昌哥 Vince Cheng/林雍恆 Hanz Lin
曲|林雍恆 Hanz Lin
當艷陽燒灼 駱駝 踩著寂寞
當落日拉長 孤單的輪廓
頭也不回地 翻過無邊 風化沙漠
抬頭仰望星空 世界染成墨
曾經也 幻想掙脫 背上的枷鎖
衝向那 更浩瀚的宇宙
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溫柔地拭去 藏在 角落的淚珠
安慰了 你滿身的落魄
給了我承諾 眼前這長路 絕不是盡頭
孤獨時 你會怎麼說?
當山谷迴盪 獅子 雄偉低吼
當草原控制 氣候的運作
無所畏懼地 踏過荊棘 殘暴爭奪
低頭俯瞰大地 視野再開闊
雖然已 擁有驕傲 成熟的面容
登上那 夢想者的巔峰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勇敢地接受 桂冠 耀眼的光榮
你就是 全世界的拯救
給了我所有 是否反而會 失去了所有
成功時 你會怎麼說?
男孩的雙眸
清澈地像琥珀 靈魂之光閃爍
穿越時空 用熱情雙手
找回童年初衷 追尋心中花朵
不回頭
我們都 輕易忘了 內心的執著
迷失在 不相同的懦弱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那麼地 天真無邪 那麼地 寬容
跨大步 有信心就足夠
原諒了罪過 同時換來了 無盡的自由
小男孩 你會這麼說!
同時也有15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徐佳瑩 La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雛形似水、似海,在各式容器、天地之間各方自在, 沒有關係,我們都不急著成為任何感情圖鑑。 人和世界的停滯,各有用意,有時只需要一句「沒有關係。」 從我們的初心,到守護情感的雛形。 - 一天過去,你們各自回到家中,你意識到好幾天你們話都不多,打算開啟話題的你/妳,會說什麼? A. 今天工作還好...
將作空間設計工作室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全新單曲 #小男孩如是說
2021.09.24 數位平台全面正式上架
👉https://rockrecordsco.lnk.to/ThusSpoke
小男孩樂團走入尼采哲學世界
將感悟淬鍊成文字 編排創新進行曲式
一步步踏上思辯之旅 找尋真正自由初心
如駱駝,忍辱負重
肩上承載重負,走過晝夜與漫漫長路
什麼將夢撐起,悉心拂去滿身的落魄
如獅子,勇敢抉擇
站上世界之巔,曾踏遍土地斬棘披荊
什麼姿態迎接,收盡一覽無遺的風景
歷經萬般景色
你問,初心是什麼模樣?
身奔波於滾滾紅塵
心歸來一如既往,眼神清澈
如孩子,
天真無邪,永遠創造
小男孩如是說。
-
漢斯與金曲製作人黃少雍,為打造〈小男孩如是說〉再次搭檔,與資深音樂人芬達合作,共同琢磨出格局寬廣、層次細膩的「世界風」編曲。
首段悠揚的管風琴音迴響於寬闊的立體空間,襯出主唱米非清晰溫潤的聲線,就此揭開精神三種形變的序幕。
隨後陸續加入層次豐富的敲擊鼓組,「曜爆甘音樂工作室」演奏的弦樂,天賦律動黑人貝斯手的bassline,阿美族音樂人布蘭地設計的澎湃福音和聲,綴以流行電子合成器效果流淌入耳。
音樂終獲自由,無所拘束,恣意遨遊。
-
滾石唱片 ROCK RECORDS
【數位音樂線上收聽】
♫ Apple Music & iTunes → https://apple.co/3kDTAY6
♫ KKBOX→ https://kkbox.fm/Ia9neG
♫ Spotify→ https://spoti.fi/3zDjZJu
♫ MyMusic → https://bit.ly/3lWK0i7
♫ friDay音樂 → https://bit.ly/3u5Bykx
♫ YouTubeMusic → https://bit.ly/2XLwCoU
♫ LINE MUSIC TW → https://bit.ly/3i1Mpr0
♫ 网易云音乐 → http://t.cn/A6MbwZQj
♫ JOOX Malaysia → https://bit.ly/3o0i53x
-
Cover Photo Credit
Creative Agency | AGE creative
Creative Director | 呂學霖
Art Director | Parker Shen
Photographer | Kevin Im
Stylist|WLX STYLING 謝宇農/謝明柔
Make-up|Claire (二十ㄧ克拉工作室)
Make-up Assistant|小欣
Hair Stylist|Edmund Lin from ZOOM Hairstyling
Hairstylist Assistant|Winnie
-
小男孩如是說 Thus Spoke Children
詞|昌哥 Vince Cheng/林雍恆 Hanz Lin
曲|林雍恆 Hanz Lin
當艷陽燒灼 駱駝 踩著寂寞
當落日拉長 孤單的輪廓
頭也不回地 翻過無邊 風化沙漠
抬頭仰望星空 世界染成墨
曾經也 幻想掙脫 背上的枷鎖
衝向那 更浩瀚的宇宙
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溫柔地拭去 藏在 角落的淚珠
安慰了 你滿身的落魄
給了我承諾 眼前這長路 絕不是盡頭
孤獨時 你會怎麼說?
當山谷迴盪 獅子 雄偉低吼
當草原控制 氣候的運作
無所畏懼地 踏過荊棘 殘暴爭奪
低頭俯瞰大地 視野再開闊
雖然已 擁有驕傲 成熟的面容
登上那 夢想者的巔峰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勇敢地接受 桂冠 耀眼的光榮
你就是 全世界的拯救
給了我所有 是否反而會 失去了所有
成功時 你會怎麼說?
男孩的雙眸
清澈地像琥珀 靈魂之光閃爍
穿越時空 用熱情雙手
找回童年初衷 追尋心中花朵
不回頭
我們都 輕易忘了 內心的執著
迷失在 不相同的懦弱
還有個 清晰聲音 在耳邊 不斷地訴說
那麼地 天真無邪 那麼地 寬容
跨大步 有信心就足夠
原諒了罪過 同時換來了 無盡的自由
小男孩 你會這麼說!
將作空間設計工作室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ondon Design Festival】2021年倫敦設計節開幕不久,在V&A Museum Raphael Court展廳,就有一藝術裝置備受矚目。裝置以希臘神話女妖《Medusa》為名,由日本自然系建築師藤本壯介,聯同Tin Drum AR工作室打造。他們期望以擴增實境形式,由觀眾在空間移動的狀態,呈現建築多個可視化面向與美學價值。
親臨現場的觀眾,只須戴上特製眼鏡,在展廳隨心移動;根據大家的動線,《Medusa》的結構和特徵,將有所變化。換言之,觀眾是啟動《Medusa》的按鈕,虛擬但又真實的Tiffany Blue建築,將流動如河川,極具生命力。
「森林無邊也無牆,我的夢想就是建造沒有邊界的建築,即使沒有牆,但仍然成立的建築。」出生並成長於北海道的藤本壯介,作品處處可見大自然的影子。他總想做出如生態系統般的建築物:「當我設計建築時,我會把它和自然連繫;當我看見自然之美,我又會聯想到建築或其他人造事物。自然和人工是平等的,我們可以把兩者融合、交換,從而創造更怡人的居住環境。」
受北極光與深海發光魚啟發,這次他設計出閃爍的波浪天花,盼觀眾能發現多樣的自然魅力。藤本壯介曾於2013年,獲邀設計倫敦蛇形藝廊夏季展館;當時41歲的他,是歷年受邀者中最年輕的一位。
---
延伸閱讀:
日本建築大師藤本壯介 城市裏築構夢中的森林
https://bit.ly/3zpBOM9
【粗獷建築】Be Brutal!不從主流 粗中見細 粗獷建築教會我們的事
https://bit.ly/3hnD7VA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藤本壯介 #建築師 #自然系 #大自然 #自然 #日本建築 #日本設計 #Medusa #美杜莎 #倫敦設計節 #LondonDesignFestival #擴增實境 #AR #美學 #設計 #建築 #建築設計 #soufujimoto #tindrum #我就是我
將作空間設計工作室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雛形似水、似海,在各式容器、天地之間各方自在,
沒有關係,我們都不急著成為任何感情圖鑑。
人和世界的停滯,各有用意,有時只需要一句「沒有關係。」
從我們的初心,到守護情感的雛形。
-
一天過去,你們各自回到家中,你意識到好幾天你們話都不多,打算開啟話題的你/妳,會說什麼?
A. 今天工作還好嗎?
B. 想不想吃我們好久沒叫的那家外送?
C. 我們最近怎麼了?
D. 什麼都不說,沒關係,今天就先這樣吧。
選擇D的朋友,你/妳是一個細膩且小心翼翼的人,因為眼前的人和生活,對你/妳來說無比重要,即使一起浪費的時間也十分珍貴,慢慢來、不積極,是你們對關係的守護,為著守護彼此的初心,而細心建造著感情能長遠航行的雛形,一切都會好的,不擔心。
今日金句
「越想要愛的人,越想要慢慢來。」——— 徐佳瑩
-
某次工作中的短暫休息時間,Lala彈著吉他隨便哼唱,是《雛形》這首歌的雛形。直到去年十月,Lala再度拿起吉他,沈浸在錄音室裡,完成這首歌的全詞曲創作,音樂之中純粹且溫柔的氣息,有著無法掩蓋光芒的Lala拯救元素,《雛形》正式誕生。
創作靈感的觸動,來自對人們關係的觀察,關於情感停滯,讓Lala開始思考有一種狀態可以是「沒有關係。」Lala說:「『沒有關係,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是第一句在我腦中出現的歌詞。」
關於雛形,在錄音室裡Lala提到:「『雛形』可以期待,關乎我要怎麼愛這個人,我希望這個人怎麼愛我,想要這段關係是什麼樣的基調。在還沒有定型的時候,不著急慢慢來。」用音樂人的角度陳述她看待世界的眼光,除了情感和關係,也通曉在世上萬物,有著「沒有關係」獨到的見解。
製作人陳君豪提及,這次與Lala共同製作,Lala對這首歌呈現的畫面非常清楚,是一種很赤裸單純、如水一般的狀態,尤其對於創作人來說,這種空的狀態是很必須的,能對一切情感與訊息更敏銳地接收與表達,後來Lala將歌曲取名雛形,兩人決定用Bass來當主伴奏樂器,因為Bass在音樂中是根基,它通常負責彈奏Root(根音)的部份,概念很符合雛形這首歌,而歌曲中後段,加入了像是心跳的大鼓聲,是想把接觸到新事物的緊張、悸動速度感放入音樂裡,簡單的弦樂線條與鋪陳,是音樂中呈現敘事感的方式,像電影陪著主角一路慢慢往前,經歷了許多,最終還是保有原來的樣子。
MV邀請羊有四十七隻工作室,唐張導演、金曲設計師楊士慶合作,在MV的前製會議中,聽到Lala提起這首歌給她水的意象後,導演團隊以水、海洋作為創作的出發點,不限時日、不限空間、不限盛裝器皿的水,比擬在關係中的變化,以此作為核心的概念。在關係停滯的時間,我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到日常不會關注的細節,而有了新發現,畫面的編排,把日常的物件化成靜物的方式去重新詮釋,讓平常你可能不會注意到的物件變成主角,而在這些物件裡面去做任何不同的想像,在日常中的細節找到安定和盼望。
-
雛形
詞:徐佳瑩 曲:徐佳瑩
很想你 可當你在這裡
好不容易走到一起 卻還是感覺有距離
很像我 想證明在這裡
好不容易找到話題 卻忘記該怎麼盡興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動不動就冷場也可以
讓我捧著你的安靜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去看美景
也是因為在混沌夜裡
才願一步一步走得那麼小心
看著我 不需太多妙喻
長久之計想在一起 我只想要你的初心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偶爾多愁善感也可以
溫柔捧著愛的雛形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說我愛你
等時間允許長夜將盡
最後呼之欲出的那就是感情
戰戰兢兢被生存駕馭
安安靜靜看自己過期
才聽見你的嘆息
臣服於 快樂遙不可及
沒有關係
我喜歡我們的不積極
偶爾多愁善感也可以
溫柔捧著愛的雛形
沒有關係
我們不急著說我愛你
等時間允許長夜將盡
最後呼之欲出的那就是感情
-
音樂製作
製作人 Producer:徐佳瑩 LaLa Hsu / 陳君豪 Howe@成績好工作室
編曲 Arrangement:柯遵毓 Jack Ko / 錢威良 Will'z Chieng / 陳君豪 Howe
貝斯 Bass:柯遵毓 Jack Ko
鼓&合成器 Drum&Synthesizer:陳君豪 Howe
合音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李雅微 Shivia Lee
合音 Backing Vocal:徐佳瑩 LaLa Hsu / 李雅微 Shivia Lee
管弦樂編寫 Orchestra Arrangement:錢威良 Will'z Chieng / 陳君豪 Howe
小號 Trumpet:David Smith
長號 Trombone:宋光清 Qinbone Sung
弦樂 Strings:曜爆甘音樂工作室 Just Busy Music Studio
第一小提琴 First Violin:蔡曜宇 Shuon Tsai
第二小提琴 Second Violin:黃瑾諍 Chin-Cheng Huang
中提琴 Viola:甘威鵬 Weapon Gan
大提琴 Cello:劉涵 隱分子 Hang Liu
人聲&管樂錄音師 Vocal&Brass Recording Engineer:葉育軒 YuHsuan Yeh
人聲&管樂錄音室 Vocal&Brass Recording Studio:BB Road Studio
弦樂錄音師 Strings Recording Engineer:張閔翔 Min-Hsiang Chang
弦樂助理錄音師 Strings Assistant Engineer:朱品豪 Pin-Hao Ju
弦樂錄音室 Strings Recording Studio:強力錄音室 Mega Force Studios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黃文萱 Ziya Huang
混音錄音室 Mixing Studio:Purring Sound Studio
母帶後製錄音師 Mastering Engineer:Mike Marsh
母帶後製錄音室 Mastering Studio:Exchange Studio
製作助理 Production Assistant:沈冠霖 SHENB
-
影像製作
唐張崇偉Tom |羊有四十七隻Sheep 47 Studio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許祖昀 HSU Tzu-Yun
-
▶線上收聽____https://lalahsu.lnk.to/Prototype
--
➤還沒訂閱 徐佳瑩 LaLa的 Youtube頻道嗎?
https://reurl.cc/lRE5eQ →記得打開小鈴鐺🔔,不漏掉每個通知!
➤更多 LaLa徐佳瑩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reurl.cc/eE0mOj
Instagram:https://reurl.cc/GmzbAx
微博Weibo:https://reurl.cc/ZGRjW3
➤記得訂閱 亞神音樂 YouTube官方頻道 Subscribe YouTube
-- 最新MV、歌手影片、幕後花絮 都在
https://reurl.cc/Lbv7W4
➤接收 AsiaMuse 亞神音樂 官方資訊 Official Platform
Facebook:https://reurl.cc/GmzbnZ
Instagram:https://reurl.cc/MAYkzk
微博Weibo:https://reurl.cc/rgz1Y4
➤加入亞神音樂 會員/官網
https://reurl.cc/DgNZDO
#LaLa徐佳瑩2021全新創作 #雛形 #暖心療癒單曲 #徐佳瑩 #LaLa
將作空間設計工作室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將作空間設計工作室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臺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
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並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著前方不遠處,無數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人們 Peo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我在你左右
透過男性劃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呈現,刻劃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透過猩猩作為都市正常運作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都市興起後的治理實踐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人-人 One-One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塵埃落定時
作品呈現出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存在?又或只是內在狂亂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
魚缸中的觀賞魚好似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自身主體性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孤獨感。
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產生的矛盾中內在衝突不斷,將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入。該如何明確自身定位及調整最佳姿態,讓「我是誰」成為最終的提問。
陳嘉壬|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