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人物 | 李時珍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黃碧瑤老師
生平事跡:
李時珍是明朝人,但社會上仍在應用四百多年前宋代流傳下來的本草書,當中的記述常有謬誤,而且許多前人用的藥當時已不用,許多新藥亦已登場。於是他在三十五歲那年,立志編一本新本草。本草是一門廣泛的科學,當中涉及藥材裁培(農學)、藥材出產、歷史源流(輿地、考證學)、藥用植物形態及生長的觀察(生物學)等等,因此,他所要做的儼然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工作。
李時珍走遍四川、江西、江蘇、貴州、兩廣、福建、安徽、河北、河南各生產藥材的地區考察,不斷的觀察、比較、閱讀、印證,解決了許多前人錯誤或無法解決的問題。時間在寫作、採集、觀察、實踐和閱讀中過去,他花了二十七個年頭,寫成了《本草綱目》。這本偉大的著作,早已成為世界性藥學、生物學的經典之作。至今,在國內先後刊印了超過30個版本,並先後被譯成日、朝、拉丁、意大利、法、德、英、俄等外文版本,在全世界廣為流傳。
金句名言 | 「專心致志」——《孟子告子上》
「專心致志」是指用心專一,絲亳不馬虎地貫徹意志。李時珍由下決心要編撰《本草網目》到成書,花了他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若計及書籍刻印,那就佔了他一半的人生。為了世人能免卻疾病之苦,不容疾病輕易掠奪人的生命,李時珍便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地去編著新書,這種處事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古學今用:
2015年,屠呦呦以研製青蒿素等抗瘧藥方面的貢獻,獲頒授諾貝爾醫學獎。屠呦呦及其團隊數十年來查閱大量古代醫學典籍、拜訪各地中醫師、訪尋民間葯方,從2千多個有關抗瘧疾的藥方中,成功研製出抗瘧藥青蒿素。同學可比較李時珍與屠呦呦,兩人在求學問的路途上可有相似的地方?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對寒具有了明確定義:「寒具即食饊也,以糯粉和面,入少鹽,牽索紐捻成環釧形,油煎食之。」由此可以推斷,寒具是油炸食品。那麼在古代又有哪些糕點?你可曾吃過呢?敬請期待明天同一時間的文章。
(本文曾於2020年10月29日在星島日報「陽光校園」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歷史大人物 #李時珍 #本草綱目 #本草 #明朝 #青蒿素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