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漢密特簡短卻扎實的寫作風格,我們或許也能從那久遠的美國廣告文化理解霍普早期的創作。因為如此,霍普才會在八十多歲的職涯晚期被新一代的前衛藝術家視為是流行藝術的先驅,並大受歡迎。他終究還是擺脫了數十年來針對他的保守與守舊批判。
⠀⠀⠀⠀⠀
儘管周遭不斷地有新的風格來來去去,霍普仍毅然決然地堅持著自己引人入勝的畫風,連攝影的出現都不是問題。他可以說正是衝著攝影而來的。霍普給人的感覺像是自信地認為,唯有畫家才能決定畫布上所呈現的事物樣貌。並扎扎實實地為畫中的世界鋪了石頭、砌了牆壁、上了柏油,再用玻璃罐封裝起來。他的海景畫近似於 René Magritte;他也是一名善於封裝現實的畫家,但手法不同於霍普,他將現實轉換成幻象,對霍普來說沒有什麼是幻象。除此之外,儘管霍普年輕時曾向印象派畫家學習,但之後的創作也不是走這個風格。他不想要溶解視覺印象,相反的他要強化視覺印象:不是流動的盛宴,不,是永恆的確認。對於畫中的靜物,霍普更像是敘述者,而非畫家。他不只捕捉了美國的表面形象,更深掘了美國夢、探索了裡頭表面與實際之間極端差距的美國困境。可能一部關於美國的電影巨作變包含了這些所有的問題,而每個問題都包含了不同的故事:
⠀⠀⠀⠀⠀
旅館房間裡的人們辛苦地過了一天,某人深深地陷入了罪咎之中、沒有人真正地感受到家的溫暖、每個人都是庸庸碌碌;在鱈魚角白色房屋度假的情侶甚至從不將行李拿出來(霍普對此從不用特寫,與 John Ford 相同。)
⠀⠀⠀⠀⠀
直到五O年代中期,美國人才真正地開始認識霍普。《時代》雜誌甚至為他做了封面專題:『這是美國寫實主義的新篇章,畫出了過去未被描繪的世界。』當時的美國社會正著迷於心理分析,因此幾乎所有的電影都與佛洛伊德和榮格有關。霍普於畫作中所描述的「現代都市人的寂寞」突然成了高度關注的主題,而卡繆與沙特等存在主義作家的作品就像是把他的畫作付諸於文字。」
⠀⠀⠀⠀⠀
⠀⠀⠀⠀⠀
「霍普的創作剛好踫上了古典美國敘事電影的繁華時期,因此在觀察時,可以同時著眼於兩者,他經常以預期某事將發生或剛發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點,因此畫中呈現的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或激烈事件後的孤寂,例如〈加油站〉這幅畫裡剛為汽車加滿油的員工。這個畫面源自 Nicholas Ray 的《亡命鴛鴦》。
⠀⠀⠀⠀⠀
古典美國電影的說故事人,例如 John Ford、Howard Hawks、Alfred Hitchcock、Anthony Mann、Nicholas Ray、Frank Capra 與 Raoul Walsh,多是在同樣兩三個類似的故事上不斷變化。而愛德華・霍普也是在寂寞的人麼、空盪盪的房間與無話可說的伴侶中尋找素材。這些作品的背景是城市不易看穿的假象,與其不友善、難以親近的一面。霍普的畫中常出現窗戶,但它們是指向外頭還是指向裡頭?答案或許因人而異。只是,那些窗戶似乎都沒有玻璃,因為沒有反射,他們也沒有單方面地阻止外頭的人看進來,或阻止裡頭的人看出去。
⠀⠀⠀⠀⠀
無論裡頭或外頭,在霍普作品中都是同樣不真實的生活空間,並散發出陌生的氛圍。那些窗戶往往都是開啟的,而我喜歡的畫作,通常是沒有什麼其他主題,而只是表現窗洞本身。例如霍普完成於 1963 年與 1951 年的晚期作品〈Sun in an Empty Room〉與〈Rooms by the Sea〉。」
⠀⠀⠀⠀⠀
⠀⠀⠀⠀⠀
「根據霍普的朋友所述,當他對於繪畫沒有靈感時,幾乎每天都會上電影院。在霍普的畫作中,電影院象徵了無憂無慮的時刻,〈New York Movie〉中的帶位人員在昏暗的影廳裡倚著牆,沈浸在自己的思緒中(播放的電影她已經看過無數次了);她散發出的沈著與平靜是霍普畫作中其他人物難以比擬的。從背景可以看見一部份銀幕上的黑白電影畫面,或許是 Howard Hawks 的《天使之翼》?這幅畫結合了霍普最常造訪的四個電影院元素,亦即海濱戲院(das Strand)、公共戲院(das Public)、共和戲院(das Republic)、皇宮戲院(das Palace)。為了這幅畫,他先前甚至以鉛筆畫了五十三福素描。喬在兩人的家中走廊當起了模特兒,為帶位人員擺姿勢,並同時身兼漆黑影廳中寂寞的電影觀眾:『為兩名觀眾擺姿勢,一個戴黑帽、白面紗,穿毛皮大衣;另一個戴咖啡色的晚宴小帽,亞麻領飾以羽毛。儘管兩個人坐在黑暗中,但若有燈光打在他們身上,一定會很顯眼。』雖然霍普『執導』並發明了他畫作中的每個小細節,但我還是驚訝於他探索該地點該場景的『真實』感。依據喬於日誌中的敘述,霍普會多次重返現場,僅為了研究門簾上的皺褶與椅背上的光線反射。
⠀⠀⠀⠀⠀
從霍普的畫作可以明顯看出,他相當為電影院與白色銀幕著迷,像是他在工作室經常面對的白色畫布,即是他的好友同盟。他為所有事物都描繪了具體的形象,並賦予了具體的位置,透過將事物捕捉到的白色平面來克服空虛、焦慮和恐懼:這便是他的作品與電影院的共通之處。這讓霍普成為他畫架銀幕上的偉大說故事者,與電影銀幕上的偉大畫家並肩齊驅。」
⠀⠀⠀⠀⠀
⠀⠀⠀⠀⠀
⠀⠀⠀⠀⠀
——〈美國夢圖集:愛德華・霍普〉
收錄於《#溫德斯談藝術:
塞尚的畫素與觀看藝術家的眼光》文溫德斯
https://bit.ly/2Swd0mr
⠀⠀⠀⠀⠀
⠀⠀⠀⠀⠀
⠀⠀⠀⠀⠀
#讀大師談論大師真是一大享受
#你最喜歡的一幅EdwardHopper作品是什麼呢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星出版總編輯 邱慧菁 主題:星出版《快樂錢商》お金の秘密|一瞬で人生を変える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7.23 #陳鳳馨 #happymoney #你的錢是帶著滿面笑容的嗎 📘 收藏好書:星出版《快樂錢商》https...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寫點科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實務專題(一)10/13】研究背景與動機怎麼寫(一)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專題研究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專題研究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論文撰寫的方法與技巧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天堂島嶼.撒哈拉.蔡適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星期六呢,做什麼好呢?當然是訂閱適任在方格子的專題《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囉!顆顆!
方格子編輯告訴我,《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文章可設一則公開,其餘鎖付費閱讀.
我思索許久,要讓哪篇文章免費公開閱讀,好吸引更多讀者訂閱呢?
這篇文章應該具有一定代表性,顯示我能寫跟我想寫的,以及這個專題的獨特之處,與已經發表的三毛及撒哈拉文章有何不同.
終究,我選了這篇〈腳環〉.
如果不是疫情搞死觀光業,我不會在海城獨居長達五個月,有豐沛自由的時間,進行我渴望的探索與書寫.
皇冠編輯跟我邀稿時,我真的沒想太多,哪知不在意料中的發現就這麼樣一個接著一個來找.海城是個獨特的地方,不怎麼觀光化,卻讓好些文物隱隱流通,但得有那運氣「遇著」.
我是個喜歡文化的人,喜歡分享與探索,這個單純的過程讓我快樂,相信長期看我臉書的朋友,都曉得.
海城獨居期間,我隱隱感受到身邊有股獨特流動,說不上來,好些個微光閃爍著,引導我前行,持續屬於我的文化探索,不為任何世俗利益,就單純去活過一個探索的過程,因神知道這讓我「打從靈魂裡快樂起來」.
好幾個臉友都曾關心地要我回台灣躲疫情,我從不做這樣的考慮,因為我很清楚我在的地方,就是我靈魂選擇的地方,北非大地讓我更能做我想做但說不上來的那些事,而我來這世間一遭,就只想坦然真誠地活得像我自己,醬.
獨居在海城的某個夜晚,一個聲音從心底浮起,告訴我,去把三毛曾提過的撒哈拉文物找出來.
藉由網路,我發現她在文字裡,曾提到一個撒拉威老者送她一對腳環,可網路照片不清,我特地請在台灣的朋友幫我去圖書館把三毛《永遠的寶貝》找出來,把某些照片拍給我.朋友很細心,怕翻拍品質不佳,還特地掃描給我.
接著,我便開始了「在地探尋」,在海城問舊貨商,問銀樓,問金工師傅,有沒有像照片上這樣的腳環?哪裡買的到?言語間,還不能顯示自己真的感興趣,以免商家為了賺我錢,給我錯誤資訊.
這種骨董腳環確實存在,但真的很難找,我趁貝桑來海城找我,要他帶我去附近城市晃晃,而且專挑有歷史的古城,新興市鎮是不可能有這種文物的.
好不容易,終於在一位老工匠那兒找到腳環,還趁機問他很多腳環的故事及文化背景.
照片上這支腳環,就是老工匠賣我的,那價格是有些高,即便疫情種種打擊阿任生計,我仍把腳環買了下來,這樣的文物,錯過,就不知下一次機會在哪裡了.
照片裡,這隻腳是Hannan的啦,哈哈!
為了拍這張照片,我還事先買畫henna 的東西,拿給Hannan,請她堂姊幫她畫,之後再來讓我拍照.
這樣的用心,就為著讓讀者更能感受撒哈拉文化的真實魅力與生活情趣.
三毛離開撒哈拉已經四十五年了,至今絕大多數相關研究多著重於她的生平以及文本分析,鮮少有人針對撒哈拉文化,進行更深入解析,而這恰恰是阿任能做、想做也正在做的,我相信這份《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可以給喜歡三毛的讀者,甚至是未來研究三毛的人,一個不同的新觀點.
當我在金工老師傅那兒,終於找到跟三毛書裡一模一樣的腳環時,真的很激動!一整個「狂喜」!
我想要分享這份來自文化探索的喜悅與驚奇,也邀請您參與.
若您有意願訂閱《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請現在就訂閱吧!讓這個專題在一開始就得到注意,較不易被淹沒於茫茫網海中,訂閱量愈高,《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便愈有機會得到出版社青睞,成為實體書.
也歡迎將訊息分享給全世界唷!
希望這些真心話,成功地說服您訂閱,如果沒有,那阿任就明天再說服一次.
莫法度啦,摩羯座就是這麼有毅力咩~!
訂閱請往這邊走:https://vocus.cc/sanmaosahara/introduce?fbclid=IwAR0Jpn8X3W-apXQqkerjlXWzJw1geOw070Cnzoxvdgeu85JzNGcG8RUn-Hg
#三毛
#撒哈拉
#我所知的三毛的撒哈拉
#方格子
#蔡適任
#摩洛哥
#西撒
#西撒哈拉
#西屬撒哈拉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寫點科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一篇關於我經營寫點科普的想法】
「寫點科普」是我從大學尾聲開始經營的網誌,我放在網誌和粉專上對「寫點科普」營運宗旨的開篇介紹就是✍️產業史+探究精神✍️了解各產業和金融經濟概念,是我認為生而為人的基本知識
簡單來說就是我認為一個現代人需要吸收的新知太多,金融財報美學設計技術名詞週遭產業...通通都要懂,最好的做法就是建立一套自己去看事情的研究體系,我的網誌也是一直在推廣這個想法並用我自己的文章架構來做示意(最一開始提出問題、後續慢慢解答)
目前網誌寫到的產業我自己一開始都不懂,但我覺得我自己應該要懂!所以從零到一研究完之後發表出來提供給其他同樣是小白的讀者,只要懂提出問題和Problem Solving什麼領域都可以研究,這是我也是寫「科普」的核心
至今還是很多讀者以為「寫點科普」是半導體專門戶,看我寫別的主題就說欸是不是不務正業... 沒有我還曾經寫過時尚產業!字型學!電腦科學演進!還有1980年代開始的家機史還有雷亞CEO專訪文!寫過特斯拉財報分析!我今天無聊看了一下網站最熱門的Top 10文章,竟然還包括我寫過的一篇UI設計流程,足足害我驚愕了一陣🤣
看起來戰線開很廣,但我寫這些其實也不是隨便挑主題。我的老讀者一定都知道我最早期有設定「主題線」的習慣,我過往的文章也都是按照專題形式來進行,包括晶圓代工系列、財經系列、訪問雷亞CEO的遊戲產業專題等等
可以參考我放在網誌總覽的「寫點科普使用手冊」(如圖)
:https://kopu.chat/2017/04/29/kopuchat/
這是一個我大學時期就想建立的知識樹,通通都是由0到1:
👉哲學、電腦科學、硬體、通訊/網路
👉應用 / 設計
👉金融 / 經濟
有看過我所有文章的話,主題也通通都是「從零到一,帶你了解什麼是時尚設計/什麼是股市/什麼是經濟學/什麼是晶圓代工/什麼是雲端運算/什麼是人工智慧...」
龐大到我覺得我可能得都花一輩子的時間在上面慢慢的拓建這樣的知識樹🤣自從取了「寫點科普」這四字做為網誌名稱後,一直想著:要好好背負這個名號貫徹始終科普的理念
但老實說我這種營運模式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在於沒辦法跟風,我自己覺得很重要而寫出來但並不一定搭上對的Timing,如果我想要開設的主題沒有搭上新聞時事的話點閱率真的非常低,也有聽到評論是只有那種真的是我核心粉絲、喜歡我每一篇文的讀者才會想看吧(其實我去年底有寫了一篇犯罪心理學的科普,但後來想到:最近沒什麼大事,新讀者可能以為我是寫科技金融的,發這個感覺也超怪😂這裡偷打預防針是我過幾天還是決定會發布的lol)
如果有從最一開始就Follow我的骨灰級讀者,應該有發現從2018年底開始到2019年所出現的文章,我再也沒有寫過科普專題,直接變成市場時事分析,差不多形同放棄科普這個概念;但最近又有重新想要規劃專題科普的想法了。
我最近為什麼一直開Clubhouse房間?語音的好處就是腦袋有很多的想法可以用超低成本的方式直接講出來;文字一大問題就是要花時間濃縮成語句寫下來、找內文圖片、想標題什麼的。
最近想說透過這個機會,重新梳理一下如何更彰顯出「主題線」這個概念。今年如果有跟著我在聽Clubhouse場次、或看我後續發布在粉專或網誌上的Takeways的同伴們不知道有沒有發現我主軸也是默默地在做鋪陳,成為「美商SaaS公司專題」(可能只有我自己知道😅):
場次一:SaaS公司收入結構該怎麼分析?關鍵指標有哪些?
有了這個預先的概念跟討論後,接下來我開的討論也都圍繞在這上面
場次二:特斯拉買Bitcoin營運分析
場次三:2021社交App市場變化趨勢
場次四:CDN邊緣運算獨角獸Cloudflare/Fastly點評
✊✊✊場次五:行動數位廣告經濟(今晚十點鐘喔👋)
場次六:2/21,AWS/Azure/GCP營運策略討論
場次七:2/24,Google Q4財報分析
大概全世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做這個鋪陳🤣🤣🤣抱歉沒特別出來說明!
另外為什麼不開 Podcast 的原因是「寫點科普」的經營方向不是股票投資而是產業介紹(牽涉的範圍很廣,財報/產業動向/技術名詞/設計...全方位涉及)所以要盡量去除個人主觀意見讓它具備專業知識性,最好還是有該產業的專家在場;但老實說我認識的朋友不是很多,全靠個人研究花超級多時間蒐集資料跟做驗證,所以現在CH的好處是我只要有一個大概的想法就可以丟出來討論請專家上來一起聊。這陣子透過Clubhouse也認識到了很多強者,之後打算開Podcast邀相關背景的CO-Host過來看看(或也會徵求讀者報名參加哈哈)
總而言之分享了一些關於我在怎麼經營的想法,出現在寫點科普上的主題是只要需要動腦想的邏輯問題,那就什麼都會有😏只是我個人能力比較強的還是財務相關所以這方面當然會最多內容、切入產業分析的視角也常常會是這個,也請讀者多見諒啦!
之後CH內容也會盡量整理並發布在FB/IG/Blog上面,手機中沒有CH的讀者可以參考這些、或等我之後規畫開設Podcast了💕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主持人:陳鳳馨
來賓:星出版總編輯 邱慧菁
主題:星出版《快樂錢商》お金の秘密|一瞬で人生を変える
節目時間:週一至週五 7:00-9:00am
本集播出日期:2021.07.23
#陳鳳馨 #happymoney #你的錢是帶著滿面笑容的嗎
📘 收藏好書:星出版《快樂錢商》https://bit.ly/3wHqKsg
構思 20 年,執筆 3 年寫成
日本累計銷售 800 萬冊的本田健 (Ken Honda) 與你分享創造 Happy Money 金流的訣竅
每個人都想提早達到財務自由,過著不被工作、人際關係、帳單束縛的生活。你喜歡賺錢嗎?大多數的人都喜歡累積財富,所以我們費心研究各種投資理財的工具和方法,孜孜矻矻希望帳面上的金額愈來愈多。但是,你懂得花錢嗎?你和金錢的關係好嗎?你知道如何創造正向的 Happy Money 金流嗎?
《快樂錢商》作者本田健為日本暢銷作者,累積銷售書籍超過 800 萬冊。他在二十歲出頭便立定志向,要在三十歲之前經濟獨立,在生涯早期研究、累積了大量金錢相關知識。經歷過經營管理顧問、專業投資者等職業後,29 歲起進入半退休狀態的育兒生活,展開寫作活動。如今,他是國際級作家,在各地舉辦大規模的演講和研習會,分享「快樂錢商」的概念。
本田健透過本書帶我們檢視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每個人的用錢方式深受成長背景的影響,你和金錢的關係不只受到父母、甚至祖父母的影響。金錢就是能量,不論你過去的人生經驗為何,找出你的金錢心靈創傷,以 Happy Money 禪心,重新與金錢建立良好的健全關係。
本書帶我們思考這些金錢觀念:
.審視你與金錢的關係,找出你內心的舊瘡疤,治癒你的成見和痛苦
.理解我們永遠都不會滿足,打破匱乏的神話
.認識金錢智慧二元論:金錢 IQ & 金錢 EQ
.學習幸福小富階級的金錢 IQ & 金錢 EQ
.了解你的金錢信念體系是如何建立的?重新規劃你的金錢設計圖
.「為什麼人會被金錢控制?」面對過去,探究你的家族金錢史
.「說不定你已經擁有了?」打破「想要更多」的循環
.看清你的理想經濟狀況的祕訣,掌握經濟自由的要素
.找到創造適合你的金錢流量的方法
.思考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是什麼?
.掌握創造 Happy Money 的 5 個步驟,重新打造你的財富人生
💡 想像一下,五年後,你在經濟上的狀況會是如何?
你本來想做什麼?
你要如何發揮才能,對世界作出貢獻?
你的生活方式如何?
💡 再想像一下,十年後的你,會是怎麼樣的人呢?
你正在做什麼?
你做出什麼貢獻?
你擁有什麼樣的資產?
你的收入變得如何?
你正在幫助什麼樣的人?
學會化解你的金錢心靈創傷,創造 Happy Money 金流,你的夢想很可能以預料之外的形式逐一實現。
📣 更多 #財經起床號 專題影音:https://bit.ly/2QvBR55
🔍 馨天地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uVbXdQ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O0VrrA
KKBOX:https://bit.ly/3bezcYP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九八新聞台@大台北地區 FM98.1
▍官網:http://www.news98.com.tw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ews98
▍線上收聽:https://pse.is/R5W29
▍APP下載
• APP Store:https://news98.page.link/apps
• Google Play:https://news98.page.link/play
▍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News98radio
▍Podcast
• Himalaya:https://www.himalaya.com/news98channel
• Apple Podcast:https://goo.gl/Y8dd5F
•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news98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故事 StoryStudio
影片中內容延伸閱讀:
故事網站:https://storystudio.tw/
專題頁面:https://storystudio.tw/keywords/march-beauty-and-women-history/
禁止保養品進口的 50 年代,阿嬤都知道的中藥行美麗秘密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beauty-40s/
當化妝不再虛榮,而是「禮貌」與「現代」的代名詞──臺灣美妝史上的70年代
https://storystudio.tw/editors-pick/taiwan-beauty-70s/
大家平時都會研究歐美日韓的妝,但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次跟故事 合作,要來帶大家看看,台灣70年代的明星都畫什麼樣的妝!除了完整分析時代背景、歷史流變、社會價值觀以外,也會完整分析當時的明星最鍾愛的是什麼樣的妝容。
70年代前期的妝容竟然超浮誇?不僅有法老王一樣的粗眼線,還要畫上假雙眼皮?原來是因為受到歐美60年代Twiggy Lawsons女孩風妝容的影響,再加上來到台灣後依照亞洲人臉型調整,就變成當時的明星最流行的妝容囉~今天不只分析給你看,還要實際畫給你看,帶你重回70年代。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波痞到底是在幹嘛?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故事 StoryStudio
影片中內容延伸閱讀:
故事網站:https://storystudio.tw/
專題頁面:https://storystudio.tw/keywords/march-beauty-and-women-history/
禁止保養品進口的 50 年代,阿嬤都知道的中藥行美麗秘密
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taiwan-beauty-40s/
當化妝不再虛榮,而是「禮貌」與「現代」的代名詞──臺灣美妝史上的70年代
https://storystudio.tw/editors-pick/taiwan-beauty-70s/
大家平時都會研究歐美日韓的妝,但有沒有想過台灣的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次跟故事 合作,要來帶大家看看,台灣70年代的明星都畫什麼樣的妝!除了完整分析時代背景、歷史流變、社會價值觀以外,也會完整分析當時的明星最鍾愛的是什麼樣的妝容。
70年代後期流行起了玉女感、典雅美女的妝,像是胡茵夢就是那個時代的極佳代表,當時的妝受了國外嬉皮文化影響,崇尚自然感,跟70年代前期產生了巨大的差異。今天不只分析給你看,還要實際畫給你看,帶你重回70年代。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專題研究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建立理論或學說所做的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是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求取知識. 應用研究... 指導老師與題目選定---------6月12日以前; 指導與專題製作進行 ... ... <看更多>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專題研究範例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為了建立理論或學說所做的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是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求取知識. 應用研究... 指導老師與題目選定---------6月12日以前; 指導與專題製作進行 ... ... <看更多>
專題研究背景是什麼 在 【實務專題(一)10/13】研究背景與動機怎麼寫(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00:00 第1章緒論怎麼寫- 研究背景 與動機02:00 研究背景 與動機-從PEST分析切入02:50 研究背景 與動機-從P政策面切入07:30 研究背景 與動機-從E經濟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