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好書獎|#作家得獎感言】#海浪 #蘇西李
✨現身作家✨蘇西・李(Suzy Lee):「或許讀者們會覺得「海浪」蠻特別,因為是一本無文字圖書。當沒有文字時,有時候反而看得到更多。沒有聲音時,聽得更清楚。在夢中聽得更鮮明,因為是來自回憶的聲音。我相信,有去過海邊的話,在「海浪」的頁中就會聽到海浪聲。」
⭐️特別感謝 大塊文化⭐️
(引文)Suzy Lee繪圖、原著的《海浪》是一本可說千言萬語的無字書。乍看即可感受到小女孩與海浪共舞、嬉遊的童趣。再加深思,更可發現作者運用女孩、海鷗、海浪這三個躍動的角色,構建了一個逐浪嬉戲,首尾連貫,具有發展與轉折的敘事。而一旦加上書本、書頁等物質性、空間性的思維,則《海浪》更是一個混用故事、圖像、排版的作品,思索的是「畫面」本身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決選評審 石牧民 撰)
【完整評審推薦語】👉https://lihi1.com/uvxFV
【2020Openbook好書獎】完整書單&評審報告👉https://lihi1.com/1y64M
—————
🎥同場加映🎥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作家為讀者錄下得獎感言:
#台灣作者的感言
◆《通往世界的植物》作者游旨价👉https://lihi1.com/jmUka
◆《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作者陳宗暉👉https://lihi1.com/jTrPn
◆《尖叫連線》作者陳栢青👉https://lihi1.com/aR0e2
◆《尋找台灣味》作者地理角團隊代表 洪伯邑👉https://lihi1.com/Tc8xA
◆《阿媽的女朋友》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代表 同👉https://lihi1.com/vz5Id
◆《貂山之越》作者吳永華👉https://lihi1.com/PbSoT
◆《一個像海的地方》作者林柏廷👉https://lihi1.com/35XhN
◆《尋琴者》作者郭強生👉https://lihi1.com/WywpW
◆《山地話/珊蒂化》作者馬翊航👉https://lihi1.com/OJiGB
◆《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https://lihi1.com/XA3xM
◆《台灣特有種》作者《台灣特有種》製作團隊代表 傅偉智👉https://lihi1.com/bmPqi
#陸續增加中
#飄洋過海的感言
◆來自美國,《雞冠天下》作者安德魯・勞勒👉https://lihi1.com/Rnd0L
◆來自美國,《創傷照管》作者蘿拉.李普斯基👉https://lihi1.com/ovvPl
◆來自英國,《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基蘭.哈爾葛芙 https://lihi1.com/dnCsZ
◆來自美國,《公司與幕府》作者亞當.克拉洛👉https://lihi1.com/xdcPf
◆來自英國,《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作者👉https://lihi1.com/xfFbC
◆來自台灣、德國,《雪是誰的?》繪者張蓓瑜、作者安東妮.許奈德👉https://lihi1.com/dkGTC
◆來自荷蘭,《達爾文進城來了》作者曼諾.許特惠森👉https://lihi1.com/ixgpi
◆來自澳洲,《燈塔你好》作者蘇菲.布雷克爾👉https://lihi1.com/nJp7x
◆來自法國,《貓的痴情辭典》作者斐德列克・威圖👉https://lihi1.com/B9P82
◆來自波蘭,《雲遊者》作者奧爾嘉.朵卡萩👉https://lihi1.com/fLW3N
◆來自加拿大,《我說話像河流》作者喬丹.史考特👉https://lihi1.com/DWcn9
◆來自韓國,《黑色花》作者金英夏👉https://lihi1.com/M17mK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
尋找台灣味作者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好書獎|#作家得獎感言】#燈塔你好 #蘇菲布雷克爾
✨現身作家✨蘇菲.布雷克爾(Sophie Blackall):「我得知《燈塔你好》在台灣獲得Openbook好書獎年度童書暨青少年圖書獎,真的非常高興,這真是莫大的榮幸!我想藉由這本書描述一個家庭的故事,而它本質上也能代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棟房子裡發生的家庭故事,這個家庭歷經了分離和團聚、誕生和成長、驚險和危難、變動和失去、希望和重生。然而,就像閱讀任何一本書,讀者能夠從這本書中獲得他們需要的事物……」
⭐️特別感謝 從小天下看大未來⭐️
(引文)「你好!你好……」這是塔與船的問候,也是《燈塔你好》向讀者的問候。任憑四季波動,塔與看守員始終屹立在光的海上劇場,一幕幕展演著人與自然的休戚與共。本書滿載詩意內涵,搭配古典的細緻風格,整合出深具寓意的時空理念,圖文並茂、令人愛不釋手。(決選評審 陳志賢 撰)
【完整評審推薦語】👉https://reurl.cc/R1GOvG
【2020Openbook好書獎】完整書單&評審報告👉https://lihi1.com/1y64M
—————
🎥同場加映🎥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作家為讀者錄下得獎感言:
#台灣作者的感言
◆《通往世界的植物》作者游旨价👉https://lihi1.com/jmUka
◆《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作者陳宗暉👉https://lihi1.com/jTrPn
◆《尖叫連線》作者陳栢青👉https://lihi1.com/aR0e2
◆《尋找台灣味》作者地理角團隊代表 洪伯邑👉https://lihi1.com/Tc8xA
◆《阿媽的女朋友》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代表 同👉https://lihi1.com/vz5Id
◆《貂山之越》作者吳永華👉https://lihi1.com/PbSoT
◆《一個像海的地方》作者林柏廷👉https://lihi1.com/35XhN
◆《尋琴者》作者郭強生👉https://lihi1.com/WywpW
◆《山地話/珊蒂化》作者馬翊航👉https://lihi1.com/OJiGB
◆《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https://lihi1.com/XA3xM
◆《台灣特有種》作者《台灣特有種》製作團隊代表 傅偉智👉https://lihi1.com/bmPqi
#陸續增加中
#飄洋過海的感言
◆來自美國,《雞冠天下》作者安德魯・勞勒👉 https://lihi1.com/Rnd0L
◆來自美國,《創傷照管》作者蘿拉.李普斯基👉https://lihi1.com/ovvPl
◆來自英國,《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基蘭.哈爾葛芙👉https://lihi1.com/dnCsZ
◆來自美國,《公司與幕府》作者亞當.克拉洛👉https://lihi1.com/xdcPf
◆來自英國,《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作者👉https://lihi1.com/xfFbC
◆來自台灣、德國,《雪是誰的?》繪者張蓓瑜、作者安東妮.許奈德👉https://lihi1.com/dkGTC
◆來自荷蘭,《達爾文進城來了》作者曼諾.許特惠森👉https://lihi1.com/ixgpi
◆來自法國,《貓的痴情辭典》作者斐德列克・威圖👉https://lihi1.com/B9P82
◆來自波蘭,《雲遊者》作者奧爾嘉.朵卡萩👉https://lihi1.com/fLW3N
◆來自加拿大,《我說話像河流》作者喬丹.史考特👉https://lihi1.com/DWcn9
◆來自韓國,《黑色花》作者金英夏👉https://lihi1.com/M17mK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尋找台灣味作者 在 Openbook閱讀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好書獎|#作家得獎感言】#一個像海的地方 #林柏廷
✨現身作家✨林柏廷:「謝謝Openbook,然後謝謝評審、謝謝遠流,還有我的編輯,謝謝每一個支持我的人。《一個像海的地方》在說動物跟孩子透過對話,互說彼此的心聲,其實他們都是這個社會上常常被忽略的一群,我希望我可以繼續透過繪本,替他們說話、發聲,謝謝。」
⭐️特別感謝 遠流粉絲團⭐️
(引文)這部作品讓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各種層次的藍、穿梭其間的人群,以及水生動物之外,就是多樣的景窗。從車窗、手機螢幕、大小水族箱、海底玻璃隧道、巨大如圓形建築的玻璃柱……不同形式與尺度的景窗,框出一個個近似又相異的情境與關係,讓互望的觀者,不管從裡看或向外望,有著微妙的鏡像呼應。作者將這樣的觀影安排,巧妙地運用在男孩與動物的心緒相映中。(決選評審 葉青華 撰)
【完整評審推薦語】👉https://lihi1.com/HX3UY
【2020Openbook好書獎】完整書單&評審報告👉https://lihi1.com/1y64M
—————
🎥同場加映🎥快來看看,還有哪些作家為讀者錄下得獎感言:
#台灣作者的感言
◆《通往世界的植物》作者游旨价👉https://lihi1.com/jmUka
◆《我所去過最遠的地方》作者陳宗暉👉https://lihi1.com/jTrPn
◆《尖叫連線》作者陳栢青👉https://lihi1.com/aR0e2
◆《尋找台灣味》作者地理角團隊代表 洪伯邑👉https://lihi1.com/Tc8xA
◆《阿媽的女朋友》作者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代表 同👉https://lihi1.com/vz5Id
◆《貂山之越》作者吳永華👉https://lihi1.com/PbSoT
◆《尋琴者》作者郭強生👉https://lihi1.com/WywpW
◆《山地話/珊蒂化》作者馬翊航👉https://lihi1.com/OJiGB
◆《毋甘願的電影史》作者蘇致亨👉https://lihi1.com/XA3xM
◆《台灣特有種》作者《台灣特有種》製作團隊代表 傅偉智👉https://lihi1.com/bmPqi
#陸續增加中
#飄洋過海的感言
◆來自美國,《雞冠天下》作者安德魯・勞勒👉https://lihi1.com/Rnd0L
◆來自美國,《創傷照管》作者蘿拉.李普斯基👉https://lihi1.com/ovvPl
◆來自英國,《萬物盡頭之島:隔離.樂園》👉作者基蘭.哈爾葛芙 https://lihi1.com/dnCsZ
◆來自美國,《公司與幕府》作者亞當.克拉洛👉https://lihi1.com/xdcPf
◆來自英國,《看懂好電影的快樂指南》作者👉https://lihi1.com/xfFbC
◆來自台灣、德國,《雪是誰的?》繪者張蓓瑜、作者安東妮.許奈德👉https://lihi1.com/dkGTC
◆來自荷蘭,《達爾文進城來了》作者曼諾.許特惠森👉https://lihi1.com/ixgpi
◆來自澳洲,《燈塔你好》作者蘇菲.布雷克爾👉https://lihi1.com/nJp7x
◆來自法國,《貓的痴情辭典》作者斐德列克・威圖👉https://lihi1.com/B9P82
◆來自波蘭,《雲遊者》作者奧爾嘉.朵卡萩👉https://lihi1.com/fLW3N
◆來自加拿大,《我說話像河流》作者喬丹.史考特👉https://lihi1.com/DWcn9
◆來自韓國,《黑色花》作者金英夏👉https://lihi1.com/M17mK
—————
⋙訂閱電子報,每週好文全收錄:https://lihi1.com/EbuBe ⋘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
尋找台灣味作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山海饌藝版畫展 #黃得誠專訪
藝術家黃得誠以金屬腐蝕版一圓自小到大的藝術夢
藝術家黃得誠從小就相當熱衷於繪畫,曾在高中聯考時;考過了那時仍是專科體制的台藝學科考試,「當時的我還不知道甚麼是素描呢!」,由於對台灣的術科環境不甚了解,他錯過了接下來的術科考試,也因為家中長期在做工程的影響,轉而申請了電機相關科系。
就讀泰北電機的期間,內心一直無法忘懷喜愛的藝術;黃得誠遂決定轉考同校的美工科,美工科的修習完成時,因感術科學生的學科成績不夠理想,於是在重考準備了一年後,進入了理想中的台藝大美術系學習。大學生活中,得誠能盡情的沉浸在藝術的滋養裡,可惜的是,因為當時家庭背景的經濟需求,畢業以後卸下了藝術的夢想,也喜愛烹飪的他和家人開了間餐廳共同經營,一轉眼就過了十三年。
回到母校擔任助教 深入版畫創作的開端
經營餐廳這段時間,黃得誠透過恩師鐘有輝教授推薦,重新再次回到台藝大,協助版畫所擔任助教一職,坦誠個性「閒不下來」的他,也曾同時身兼餐廳老闆及版畫所助教雙重身份 ,銜接的時間長達兩、三年。也是經由在版畫所幫忙的過程中,逐步對版畫媒材更深的認識;梅丁衍教授也鼓勵他:「去玩玩看嘛!」,當下猶豫的他也在思考,若以版畫創作為主該如何下手才好?擅長從週遭尋找熟悉題材的黃得誠,因此便聯想到了他的餐廳經營背景—「料理」。
決意要投入版畫創作後,一開始得誠也從木板版印做起;一路嘗試各種不同媒材的版種,直到他遇見了西方版印的金屬腐蝕版,終於找到了他心中想要追求的中西融合元素!藝術家黃得誠使用銅板加以打磨後,再接著上防腐蝕劑,然後在刻線,這時可以選擇氯化鐵或硝酸來作腐蝕;接續著線刻完了之後,再清洗完後做層次的遮蓋,最後噴上細點就大功告成了。
創作與烹飪的奇想結合 黃得誠繪料理燴出絕佳風味
此次得誠展出的作品,都以料理為主,強調食物所乘載的情感問題,在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有眷戀的味道,無論你是不是已經嚐遍世界美食,但總有一個是終身難忘的味覺體驗,這個滋味或許不是最好的;但卻伴隨著人生重大的事件或情緒轉折,因此將味覺烙印在生命中,藉由本展一起來發掘;關於每個觀賞者內心裡屬於「味道」的故事。
藝術家黃得誠以臺灣辦桌菜餚或庶民小吃為主題,這些隨處可見的菜色,記載了臺灣社會的脈動,並在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烙影印下一個重要的故事,透過創作者的重新詮釋而轉化成的圖像,與觀者內心景觀產生連結。以唐朝懷素的食魚帖,從書法的造型概念中喚起作者對文字的情感,將其轉化成圖像表達,創作者對於飲食後的內心景觀這是屬於一種自身對於食物的觀照,也希望經由作品帶領觀者回憶起屬於自身的飲食景觀,追尋原味的體驗。
主打作品「食珍錄」是我國古代飲食專書之一,寫於南北朝時期。記載有六朝帝王名門家中最珍貴的烹飪食物,在此基礎上將經典文學紅樓夢的故事結合重新詮釋,讓食物除了給人味覺的滿足外,將內心的感受轉化成為視覺圖像的創作集結。而展出作品之一的「食全大補」,為創作者從臺灣傳統補身觀念為出發,集結民間習俗中對於補身食物的觀察及轉化的成果;每個人都有吃補的經驗,通常第一次吃補的經驗都是來自家庭在「以形補形」的觀念下,這是一種來自家人對自身的期望,而「食補」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總結出來的食療方法,生物和人類在地球表面所經歷的漫長的進化生活,經由呼吸、喝水和吃東西,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平衡狀態,使食物在人體裡被充份的延伸;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作品內容多以呈現食物的功能性,以創作者的角度重新詮釋。
與記憶中的美好道別 啟程前往藝術的康莊大路
對於得誠來說,「餐廳」的完美結束—在回去創作者的身分以前開過一家餐廳,雖然沒有大飯店的規模;卻是人生的轉捩點。那些創作低潮的日子讓他重新思考沈澱,因為餐廳開設在畢業學校的附近,也在每個時期與這些學生建立了共同記憶,十多年間發生了很多的事;當得誠決定再以創作視為人生的最重要的事業後,毅然結束了餐廳的經營;唯一的遺憾是來不及跟這些朋友說「再見」,因此他一直希望能重新烹飪當年餐廳菜色,邀請懷念那些味道的人;並正式地與大家道別,畫下句點—「人生,無不散的筵席。」
這座小小的島嶼,混雜各地的人種;帶來各種料理、不同的味覺感受,食物對於這座小島的人來說,只是建立在人類最基本需求上的「煉金手法」,慢慢失去原有的味覺感受,透過黃得誠的作品讓我們一同來反思:什麼才是真正的台灣味?(文:金車文藝中心)
黃得誠 簡歷: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美術學系版畫藝術碩士班 畢業
現任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版畫藝術碩士班 行政助教
奇想文化有限公司 / 奇想畫室 負責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ErT_NB3lA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BYLat0telduwV92mPrbrKwcTG3_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