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完孩子好愧疚?親子教養作家羅寶鴻:可以做這件事補救親子關係,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在乎、有價值】
衷心感謝未來Family電子週刊訪問羅老師,以下是這次訪談的內容:
…………
親子教養作家羅寶鴻兒子念大班時,他送兒子跟同學一起去上足球課。原本孩子上得很開心,有一天突然就不想去了,「為什麼不想踢了?你之前不是踢得很開心嗎?」兒子才說出因為之前搶球時被大哥哥撞倒受傷,因此感到很害怕,不想再踢足球了。
羅寶鴻選擇同理、接納孩子的情緒,「爸爸知道你害怕,害怕沒有關係,我會一直陪著你。」在羅寶鴻的鼓勵下,最後兒子鼓起勇氣開心的回到球場上踢球了。
羅寶鴻將他和兒子的故事,寫成繪本《爸爸,我不要踢足球!》,透過具體的情境,文末提供父母重要的教養觀念和心法,如何了解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同理和接納孩子。
*「這有什麼好怕的?」孩子只好壓抑自己的情緒
當羅寶鴻看著眼前的兒子,因為害怕而退卻,彷彿看到小時候的自己。小時候羅寶鴻和朋友一起玩,遇到排擠和霸凌,回家跟爸媽說,爸媽卻說:
「要玩就不要哭,要哭就不要玩!」
羅寶鴻只好選擇不要玩。但其實他的內心很受傷、委屈,沒有人理解他的情緒。
羅寶鴻指出,小時候害怕卻不被接納的經驗,造成他後來成長過程中很害怕人群,在人群裡總覺得不自在、不想說話,寧可一個人獨處;再者,也害怕人際關係出現衝突。長大後,羅寶鴻花了很多時間和力氣做改變,才變得不害怕人群。
羅寶鴻指出,當孩子感到害怕恐懼時,大人習慣用講道理的方式:「這有什麼好怕的?勇敢一點,快點去!」孩子為滿足大人的期待,只好壓抑自己的恐懼,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沒事,但日後遇到事情,很容易選擇逃避或退縮、不去面對。
當受傷的大人變成父母後,看到孩子害怕時,「很容易挑起大人自己內心的種種情緒,甚至討厭眼前害怕的小孩,」結果又用以前自己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孩子,「你怕什麼?有什麼好怕的?」
羅寶鴻指出,「如果爸媽可以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理解、被在乎,慢慢地孩子的內在也會愈來愈穩定,教養也就沒那麼難了。」
* 對孩子的愛不會寵壞小孩,少了規範才會
羅寶鴻投入蒙特梭利教育將近20年,隨著接觸的家長愈來愈多,羅寶鴻發現,一個大人的內在及其原生家庭都會影響這個大人的親子關係,於是深入研究正向教養和薩提爾模式,希望幫助家長也幫助自己。
羅寶鴻育有8歲的兒子,他花很多時間陪伴孩子,在日常的教養中落實蒙特梭利教育的理念,也融合正向教養與薩提爾模式,常在臉書上分享教養的心得。
羅寶鴻觀察,很多爸媽不知如何表達愛,習慣用講道理和指責的姿態,「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媽媽不是跟你講過嗎?」明明大人是心疼孩子、在乎孩子,卻說出傷人的話。有感於此,羅寶鴻寫了繪本《媽媽,你還愛我嗎?》,希望親子共讀時,能夠傳遞彼此內心的愛,改善親子關係。
有家長認為,太多的愛會寵壞小孩。羅寶鴻強調,「愛本身沒錯,問題在於如何表達愛的方式;給孩子愛與尊重,絕對不能少了自由與紀律。」
「蒙特梭利教育強調自由與紀律,好比硬幣的一體兩面,缺一不可,」羅寶鴻說。簡單來說,給孩子自由之前,必須先設立清楚規範;給孩子自由但未設規範,或是只規範孩子卻不給任何自由,這些都會讓孩子產生偏差。
「自由必須建立在合理的限制之上,教孩子學會尊重自己、尊重別人、尊重環境。」例如,在《媽媽,你還愛我嗎?》書中,孩子亂畫牆壁,出現不尊重環境的行為時,大人當下必須提醒他,適時制止孩子的不當行為。
* 在家裡貼海報,提醒自己多說「正向語言」
孩子為什麼會出現不當行為呢?羅寶鴻表示,通常是因為孩子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不足,想要吸引大人的關愛、關注。羅寶鴻不諱言,孩子出現不當行為的當下,爸媽管教孩子的難度很高,「需要高超的話術和很安定的內在。」
他建議爸媽兩件事,「第一,當下能好好說,就好好說。第二,如果不能好好說,要罵就罵兩句就好。」
羅寶鴻在家裡的飯廳貼了一張大字報,上面寫著「正向的語言:肯定句、鼓勵句、關懷句、禮貌句、詢問句,負向的語言:命令句、責備句、質問句、否定句、威脅句」,提醒自己多說正向語言。
「爸媽如果都和孩子說負向的語言,長期下來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愈來愈低,覺得自己不被在乎、不重要、沒價值,不是個好孩子,」羅寶鴻說。「當孩子能夠學會自愛、自重,他就能夠尊重別人、愛別人。」
羅寶鴻舉他和兒子的幾段對話為例,對孩子說正向語言,孩子立刻就會去做,效果明顯。
(一)吃早餐以前,孩子還沒照顧寵物:
✗:「你又忘記起床後要做什麼事了對不對?」(質問句)
○:「你知道起床之後要先做什麼嗎?」(詢問句)
(二)吃完早餐想要看iPad,但還沒寫作業:
✗:「寫完作業才可以看!」(命令句)
○:「寫完作業就可以看囉,加油!」(鼓勵句)
(三)客廳還沒整理,兒子想跟爸爸玩:
✗:「先整理好客廳,你看這麼亂!還沒整理好,我不跟你玩!」(命令句+責備句+威脅句)
○:「好喔!客廳整理乾淨就可以玩囉!」(鼓勵句)
* 每天睡前3件事,增溫親子關係
當父母的難免修練不夠,看孩子不乖罵了他,或是不自覺又說了些威脅句、命令句。羅寶鴻建議,爸媽落實「睡前3件事」,跟孩子說3件今天爸媽想要感謝他的事情,讓孩子在一天結束前獲得正向的回饋。
羅寶鴻強調,不一定要孩子今天表現得多棒、多優秀,才要謝謝他,有時孩子做到該做的事、負起應盡的本分和責任,爸媽也可以表達謝意。
「當我們願意去感謝孩子,孩子就會覺得他的努力被看見了,他是值得被愛的、有價值的。」相反地,當一個孩子很努力,但他總是被批評、指責、數落,沒有任何讚美,會削弱孩子的歸屬感和價值感。
羅寶鴻提醒,如果孩子這天被罵,更需要在睡前給些正向的回饋。例如:沒有收玩具,被媽媽罵快去收;爸媽可以這麼說:
「謝謝你今天被提醒以後,馬上去收玩具,很努力地想做個好孩子…」「謝謝你願意接受媽媽的提醒,謝謝你願意負責任地把東西收好。」
「每個人內心深層都希望自己變得更好,」羅寶鴻說,「爸媽若能每天做到睡前3件事,加上日常生活中儘量使用正向的語言,多說肯定句、鼓勵句、詢問句,孩子真的會進步!」
羅寶鴻不諱言,有時候他也會生氣、不想講睡前3件事,但講的當下,會意識到其實兒子一直很乖、很努力,對孩子的心會變得柔軟。
* 有情緒時別教養,快做「3A情緒急救」
「父母有情緒的時候,不要做教養,」羅寶鴻說,當親子有衝突或爸媽有情緒時,若忍不住罵小孩,罵兩句就快閃,儘速對自己進行「3A情緒急救」。
羅寶鴻解釋,所謂「3A情緒急救」為覺察(Aware)、承認(Admit)、允許(Allow)自己的情緒,幫助自己靜心。
例如:剛罵完小孩,你可以深呼吸,覺察自己身體以及內心的感受,並且去命名這些情緒。若是感到愧疚,就告訴自己「我承認自己的愧疚」,深呼吸告訴自己「我允許自己的愧疚,我願意陪伴感覺到愧疚的自己。」
「當情緒被語言辨識、命名出來後,大腦皮層的前額葉就能夠執行調節情緒的工作,這個情緒就可以被釋放,」羅寶鴻說:「看起來不難,但執行起來不容易!只能不斷的練習。」為人父母,就是持續不輟的修練啊!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學
#羅寶鴻的安定教養繪本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的推薦目錄: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 在 李佳燕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三代四代同堂大不易啊!》
孩子的爸爸:「我帶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沒有什麼狀況啊!」
孩子的媽媽:「當然啊!你在管孩子的時候,你爸爸媽媽出來說東說西,你只要大小聲叫他們不要管就好,我可以嗎?!」
我們當父母時,對孩子的教養方式與態度,和當爺爺奶奶對待孫子的方式與態度,硬是不同!
爺爺奶奶會捨不得孫子哭,只想要孫子開心;
不過,這些爺爺奶奶當爸媽的時候,可不是這樣教養孩子的。(我告訴兒子:「外婆以前很兇,很會打小孩……」兒子看著眼前慈眉善目的奶奶,才不相信。)
這麼多人,年紀差這麼多,同住一個屋簷下,本就是大不易。如果彼此界線又不清楚,唯一的「外人」--媳婦,最是痛苦難為。
除非覺得孫子的父母根本是虐待孩子,那爺爺奶奶當然要出面了。否則,管教的理念不同,還是私下溝通看看,說之以情理,甚至拿文章、書本(不要忘了李佳燕醫師寫的「帶孩子到這世界的初衷」~)、影片提供給孩子的爹娘看看。盡量不要當場插嘴插手。
兒子則身負重任。要當父母與妻子間溝通的橋樑。婉言勸導父母,告知你們夫妻的教養理念與方式,以及他們這樣插手,對孫子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請他們瞭解。
難為的媳婦,我還是建議不要一直忍,一直忍,一直忍……會生病啊!
透過先生去溝通最好,如果依然無用,把孩子帶離現場,暫時離開公婆的管轄區。
如果公婆依舊我行我素……嗯……嗯……我不便建議了……
因為,我其實沒有什麼敬老尊賢的習慣……
「我的孩子,我自己教,你只要教好你的孩子就好。」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身為老師,我很惶恐,但責任重大,也很有意義。
她曾抓到學生期中考作弊,學生不僅不認錯,還反咬一口:「是老師誣賴我!」
曾遇到天資聰穎的學生,對生活沒有任何目標,向她表示:「只要不餓死就好,剩下時間拿來打電動,這樣我幹嘛要上學?」
也曾在休業式的下午,被全心信賴的班長當面嗆聲:「你是一個很爛的老師!教書非常爛,帶班也非常爛,而且全班都這麼認為!」
這些令人灰心的事件,在當今的教育現場層出不窮,讓老師們每一次站上講台,彷彿自己也在上一堂戰戰兢兢的生存課。
然而,這些陰影的另一端,也有溫暖的陽光。
原本習慣用酸言酸語回應老師的班級,在開誠布公的溝通後,願意放下尖銳的態度,試著好好說話。
原本有著上學恐懼的復學生,努力堅持與她的約定,順利跟著同儕一起畢業。
原本動輒打架翹課、許多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最終找到學業動力,願意留校念書,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怡嘉老師相信,這些挫折都是一次機會,讓身為老師的自己可以誠實且真摯地反省,面對問題。本書就是她重新回溯後的整理,其中有故事,有方法,但更多的是她站到學生角度後的發現。
她期待藉由這本書,讓老師們有參考,在前行的路上不覺得孤單無助;讓學生們可以藉他人故事思考自己的盲點,跳脫無意義的迴圈;也期待家長藉由這本書更了解孩子的真實面,用更好的教養拉近孩子的心。
教育從來不簡單,願我們堅持初衷,勇敢發光!
摘錄自《#最難的一堂課》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晚安:
陳老師的影片,我會拿來跟老師們討論,希望透過演練適當的應對,強化老師的自我肯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hhxP_Q9aI
很感謝陳老師的勇氣與努力,把這個過程記錄了下來。教育者能安定自己的內在,才能安定孩子的混亂。
祝願您,能感受自己面對衝擊的搖晃,也能看到自己的堅強!
.
ps. 這本書在明天(2/4)晚上8點有贈書直播,歡迎參與
... ... ... ... ... ... ... ... ... ... ... ... ... ... ...
他是我最肯定的班長,他卻說我是最爛的老師
【文/ 陳怡嘉】
教學的現場是什麼:是老師花費許多心力去引導行為偏差的孩子,因為,那些孩子太需要我們的費力拉拔,而其他乖巧懂事的相對讓我們放心。
那些令人放心的孩子因為他們的自律,讓我們覺得不需要嚴厲指正,只要輕輕提點,他們就回到正軌;也因為他們表現得令人放心又高自尊的樣子,所以我們寬容,我們輕聲規勸,我們給予更多讚美和肯定來繼續正向增強!
這樣的作法有錯嗎?沒有錯!
但卻危險!
* * *
乍聽班上有復學生,老師們的直覺反應都是行為偏差,是那些因為請假太多、功課跟不上或因其他錯誤行為而導致暫時休學的孩子。
我因為期許自己「永遠把學生視為一張白紙」,所以,向來對復學生不多加研究,面對前任老師的傳承,多是感謝地禮貌聆聽,但內心不斷提醒自己
「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偏見,給這個孩子重新開始的機會」。
班長來到我們班之前,我也是同樣態度,沒有研究,也恰好經歷暑假沒人告訴我。於是,心中僅僅抱持著「他可能是有需要我協助調整的孩子」,剩下的就順其自然。
開學第一天,班長站在我面前,他非常謙和有禮又成熟,像個大人拜訪客戶那樣,直接伸出手來對我說:「陳老師您好,我是這學期來到您班上的復學生。」
「喔!你好。」正在改作業的我,對這樣的舉動嚇了一跳,連忙站了起來,也跟他握手。
「老師您一定以為我是因為行為偏差才休學吧?但事實上不是的。在休學前,我就是班上的班長,我是因為讀了一年,確定自己喜歡這一科,所以特別想要前往這個產業最發達的美國去實習看看,加上剛好有親戚可以照應,才選擇休學的。」
「不錯唷!你的想法跟一般學生很不一樣,這年頭可以這樣做決定跟鼓起勇氣去行動的學生不多了,你真的非常特別。」我一邊說,一邊想著:「真是太酷了,我向來欣賞別人的行動和腦袋,教書這麼多年,終於遇見了這樣的孩子。」
「其實不只這樣。我在國外待了一年確定志向後,就決定回來繼續學業,但又覺得既然接下來就是鑽研這個產業,不如先把兵當完,這樣人生就不會中斷。所以,我也已經服完兵役了!」
「你的思考真的很不一樣,非常有遠見,當過兵也太酷了!所以,你比班上同學大兩歲是嗎?」
「是的。」
「太好了!我相信你的見解和成熟一定可以帶領同學更進步,既然你離開學校前就是班長,現在具備不同視野,又比他們大兩歲,我想你可以繼續擔任班長這個要職,你覺得OK嗎?」
「沒問題!剛來班上就可以當班長嗎?」我微笑點點頭。
「謝謝老師肯定,我會好好努力的。」
短短十分鐘的談話,班長就展現令人放心且安心的態度;我立刻卸下嚴師的防衛,像朋友般與他聊了一下。心想:讓復學生最快融入班上的方法,就是「讓他們擔任幹部」,加上班長既成熟又穩重,這個決定應該是不會錯的。
正當我要帶班長一起去班上時,他卻突然說:「老師,其實我有件事想跟您說。」
「好啊,你說。」
「其實我本來是預期要去隔壁班的,不瞞您說,我比較希望讓男老師來帶領我,但隔壁班人數太多,所以最後學校就安排我來到您的班。」
突如其來的直白又是從未有過的狀況,我雖有點驚訝但不委屈也不討好,回道:「我猜你應該有點失望,不過,生命自有安排,你原本預期的模式未必是最好的,男老師有男老師的帶法,女老師有女老師的思考,或許,換個方式會有不同收穫,像是生命的驚喜。我想就當是我們的緣分,我相信以你的認真自覺,不論是哪個導師都會有成長的。當然,如果我有不如你預期的地方,也歡迎你告訴我。一起加油吧!」
「好的,老師。」
到了班上,與同學介紹班長後,一切都非常順利。
* * *
這個班是我費最多力氣的班,他們原本毫無讀書習慣與風氣,也個性鬆散,需要嚴格緊盯,但現在高三了,不僅大家都能自主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行為上也逐漸沒有讓我特別煩惱的地方。
我因他們的自律給予更多寬容,幾乎不需嚴厲,就是用我的真性情像朋友般的相處對待。
班長原本就是極有領導魅力的人,加上與眾不同的見識、比同儕大兩歲的學長感,以及重要的職位,很快就成為意見領袖和行為指標。
高三課業繁重,我每天趕課、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也不時找班長和其他幹部了解班務,只覺得同學們都很聽班長的話,班風團結,絲毫不覺有何不妥。我讚賞班長的領導有方,每次都給予無限肯定,也因此對於班長提出的各種建議,多是採「接受」跟「以他為主」的作法。
這是個自律且自動的班,幹部負責,學生配合,成績優異,行為沒有需要擔憂之處,也頗受其他老師肯定。我自認帶這個班到第三年已經達成我的目標,也符合我的期待與理想。
直到,那一天……
* * *
那天是休業式,在看全班打掃時,班長跟我說:「等等休業式結束,老師您有事嗎?」
「沒事,怎麼了?有事要告訴我嗎?」
「是的,想佔用老師一點時間。」
「沒問題啊!是你個人的事,還是班上的事。如果是班上的事,我們現在就可以討論,直說無妨。」
「是班上的事,但我想私下跟您討論比較好。」
和他約定好後,我立刻回溯了一下:班上整學期的狀況都讓人放心,最近班務也沒有什麼問題。我心想:班長真是懂事負責,在期末最後一天還多了這些討論,果然不同一般。我抱著輕鬆的心情,跟班長走到了辦公室外的走廊。
「好了,你可以說了。有什麼事要告訴我嗎?」我認真看著班長。
班長沉默了幾秒後,說道:「你知道你是一個非常非常爛的老師嗎?」
毫無預期的答案,突如其來的嚴厲批判,讓我在聽到這句話的當下,幾乎站不住腳。那短暫的幾秒鐘之間,我看著辦公室內開心收拾桌面,準備放寒假的同事們,心裡覺得自己現在真是情何以堪,也頓時不知所措。
但我鎮定住震驚和想哭的情緒,試圖釐清問題:「你為什麼覺得我是非常爛的老師,是覺得帶班爛?還是教書爛?」
「兩個都很爛!」
班長的態度嚴肅,他的話就像箭一樣刺進我的心。
教書十幾年,就算不是最優秀的老師,也絕對算是認真用心的老師;我雖然不可能被全部學生喜歡,但也不至於被批評是「非常非常爛的老師」。
想到這些,此刻,我的心又更痛了,但還是忍住悲傷,追根究柢想了解一切:「是你這樣覺得?還是大家都這麼覺得?」
「這不是我個人想法,是我們全班的意見!我、們、全、班、都、覺、得、你、是、一、個、很、爛、的、老、師。」班長面無表情一字一字吐出,態度堅定強硬,彷彿他只是一個代言人,他代表全班,代表大家一致的心聲。
「砰!」一聲,像是一槍射進我的心臟,此刻,我幾乎已經無法站立。
遠處還有幾個班上學生等著和我說話,但班長說「全班都這樣覺得」的這一刻,我看著那幾個最熟悉的孩子,卻不知道該相信誰?我想著全班的臉孔,一種被拋棄的不信任感,和被全班默默排擠的感覺席捲而來,讓我想吐。
我最信任的班長,我不斷鼓勵肯定的班長,此刻這樣告訴我,我覺得自己已經徹底失去帶班的信心和對學生的信任,我再也忍耐不住,哽咽地問道:「還有什麼要跟我說的嗎?」
班長冷靜平穩地說:「沒有了,希望你不要太傷心,我只是代大家表達班上的意見,我們沒有惡意。」
「好,謝謝你告訴我。」
我用僅剩的堅強和溫柔向他道謝,此刻,那些武裝嚴格完全派不上用場,我只是一個被學生傷得體無完膚、一無是處又自以為是的老師。
我拿起手機撥了電話給先生,哭著說:「剛剛發生了一件事,我們班班長跟我說『你是一個很爛很爛的老師,帶班爛,教書也很爛』,還說『全班都這樣覺得』。我對他們這麼好,每天陪他們讀書晚自習,努力教他們,但他們卻這樣說。我覺得我好像白癡,現在好難過,沒辦法在台北待著,我現在連站在這裡都覺得好悲傷,我想離開這裡,我好想回娘家。」
我眼淚狂流,無法相信自己付出這麼多,竟然得到這樣的評價,覺得自己又失敗又可悲,也不敢告訴同事剛剛遭遇的事。匆匆進辦公室隨便收拾後,便飛奔離開學校,一路哭著開車回桃園娘家。
* * *
之後的那段時間,我對學生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帶一個班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此刻再度瓦解。
以前我欣賞班上的團結,現在我不知道他們的團結是不是用來排擠我?以前我對自己的管教很有信心,現在則不敢多管他們,深怕他們反撲。我每天不斷回想過去帶他們的點點滴滴,強烈懷疑自己的作法和教法。
每晚回到家,我都抱著孩子無法抑制地哭,孩子軟軟的身體是最有安全感的安慰,孩子的貼心可愛,也讓我不斷問自己:「不陪孩子,去陪學生,最後得到這個結果,值得嗎?」
我本來就是報喜不報憂的人,依然不敢跟同事說我的遭遇,一方面覺得這些事反覆說很麻煩,二方面是我對整個環境都有不信任感。
這樣的日子不知過了多久,直到有一天,我哭到受不了,終於鼓起勇氣打給最好的閨密,她也是老師,也同樣在教育的環境裡不斷懷疑自己。
電話接通了,還沒說話淚水就不聽使喚:「我跟你說,我每次都鼓勵你,說只要你願意努力,學生都是善良的,他們都懂,還會珍惜老師的。可是我錯了,我是失敗的老師,我學生說我是很爛很爛的老師,我現在好痛苦,每天進到班上都強顏歡笑,可是我快教不下去了。」我把這些日子來發生的事全都說給她聽,再怎麼堅強,我的心也是肉做的……
閨密給我好多安慰,一個老師的脆弱無助,一個老師給出愛後的情何以堪,身為老師的伙伴們完全能懂。
那通電話終於把我的委屈一洩而盡,掛上電話後,我想:不能再這樣下去,我得面對問題,班長和其他學生還在班上,我還是導師,還要帶他們半年,我必須解決!
* * *
面對痛苦最好的方式是直面痛苦,接受、追根究柢解決,然後放下。
生活與教書上的挫折從來沒少過,但我最欣賞自己的勇敢和直接,我不會假裝沒事,不會一副大人都是鐵金剛的模樣。一直以來,我都會分享遭遇的困境、脆弱及思考。當班上有問題時,也一定攤開來說,因為我們就像一家人、像一個公司,我們必須了解彼此的狀況,才有辦法同心前進。
我先找了幾個比較親近的學生,告訴他們那天休業式發生的事。我問道:「班長說『全班都覺得你是很爛很爛的老師』,大家是不是真的都這麼想?」
「老師,班上的確有幾個同學不喜歡你的管教方式,他們也會直接在班上討論,對你的一些作法很有意見,但我們其他人並不這樣想。你是很好的老師,班長講話就是很直接、很決斷,有些學生就是不會反省,可是你不要因為那幾個人就否定自己。那些不喜歡你的人,不要管他們就好了,我們多數人都是很肯定你的。」
學生的話像是醍醐灌頂,提醒我一個孩子們很容易出現的狀況,那就是:當他們覺得自己的立場不夠有力時,就會用「全班都這樣覺得」來加強自己的論點;但事實上,這樣的說法是要打折扣的。
他們的話也讓我留意:的確不是全班都不喜歡我!
當我一聽到班長的說法時,因為失去信任,就全盤否定,但是冷靜下來回溯跟學生們的互動,還是可以辨別學生對老師是否支持。
私下個別了解後,心裡的痛苦減少很多,也能夠平靜檢視自己的作法到底有沒有問題?
班長的話絕對不是一時情緒,應該之前就有徵兆,只是我忽視了這些徵兆,而那些徵兆在哪裡?班長和其他學生對我的批評,到底原因又是什麼?我有辦法解開彼此的心結嗎?最後一個學期了,我應該以大考為重,不要跟學生計較,裝大方裝沒事,和班長及全班和平相處,繼續趕大考進度?還是應該把這些狀況好好說清楚、講明白,即使全班很尷尬,不一定能理解我,但還是要帶著學生一同面對?
想了一段時間後,我決定勇敢面對。
大考雖然重要,但一個人的態度更重要。
我的學生可以拿到全國榜首,但如果他們是這樣的態度和人格,那一點也不值得開心。教人比教書更重要,身為老師最有意義的事,是導正一個人錯誤的思想和行為。
我細細推究,發現在事情發生以前,班長或其他學生就曾經在課堂上,用很直接又半開玩笑的方式質疑我的教學,例如:當我們檢討考題時,他們曾(以半開玩笑做掩飾)大聲拍桌子說:「你可以告訴我讀國文是要幹嘛嗎?讀了又不會考?你叫我們讀的這些都沒用!」或者,在規定班規時,會用聲音、表情或竊竊私語表達反對的意見。有時,他們對我講話也是很直接、不禮貌的。
原本,我面對學生不禮貌的當下,都會以冷靜、嚴肅又認真的態度糾正,告訴他們:「我是老師,你是學生,你應該要有基本尊重,你這樣的講話方式或態度不對,你應該道歉。」
但在那些時刻,因為對這群學生習慣性的鼓勵和肯定,讓我忽略或輕鬆帶過了他們的逾越分際(或試探)。最終,加上我給了班長夠多(或過多)的讚美和肯定,及「同儕肯定同儕」一定比老師多的效應,也讓他自我膨脹,覺得自己見識不同,就把自己的話語權凌駕於老師之上,導致了最後的結果。
* * *
反思問題後,心裡篤定許多。於是,我把班長找來,告訴他:「一個老師的教學或領導風格不被學生肯定,這是正常的,但我是很有誠意的老師,我不想只告訴自己說『這是正常的』就忽視而過,我想知道『你們覺得爛的原因是什麼』?」
「我覺得你的處理方式太溫和了,不像其他男老師,他們比較有魄力,在我們犯錯時就嚴格修理人,不管是打罵還是記過,都讓我們在當下就得到狠狠的教訓,以後就不敢了。可是,在我們班,學生犯錯你都不記過,你只是溫和勸說,我們都看不下去,覺得你太軟弱了。」
「你覺得到你們這年紀,還需要人家用打罵教你們才會乖嗎?我當然可以凶狠,可以記過,甚至知道你們怕男老師,去告狀要他們修理你們也可以。但我不這麼做,不是因為軟弱,是因為我期待用『大人』的方式帶領你們自尊自愛,我將你們視為『白紙』,所以不希望用任何負面方式定義你們。我覺得教育最終是要讓孩子『真心乖』才是真的乖,如果一個學生得靠外在壓力才變乖,那當他離開這些約束的時候,他就墮落了。這樣的教育,我不覺得是成功的教育,我也做不來。」
班長沉默不語。
這一刻,我才了解他一開始告訴我「期待男老師帶領他」的意思是什麼,也明白因為他沒有在一年級就跟著我,所以對我的帶班理念並不完全了解,而是用他在外面實習、軍中生活或個人喜好作為審視我的標準。
當我理解他的想法和背景後,對那些指責也釋懷了。
但他的態度跟說話方式是不對的,我給他過多的讚美造成他的自負,接下來我必須收回肯定,讓他回到正確的態度上。
「你那天告訴我的話,其實非常殘忍,你知道嗎?」
班長依然沉默。
「直接用最狠的話讓對方一箭穿心,這當然是你的自由。可是,我覺得如果你自詡未來是一個人才,甚至是領袖的話,你更應該留意自己的發言,不該用這麼決斷的方式說話。當時,我聽你說完,痛苦得連在台北都待不下去,有一段時間,我完全不信任任何人,每天晚上都莫名地哭,早上則要裝沒事繼續上課。幸好,我走過來了,還可以跟你很平靜討論這件事,解開彼此的結;但很多人可能當時正在最差的情況中,又遇到這種突如其來的指控,就承受不住了。所以,我必須跟你說,你的說話方式太驕傲、太自我、太絕對,也太傷人了!」
「對不起,我道歉。」
「我是你的老師,可以承受你的犯錯,也有責任把你教好。接下來,我更想談的是,希望你想一想:『你是基於什麼背景,講出這樣的話呢?』我相信,那些話你是絕對不敢去跟你認同的那些男老師講的;今天,你敢直接對我講這樣的話,只有三個原因:第一是我給你太多讚美,讓班上以你為重,讓你自我感覺良好,所以你把自己放大了。第二是你覺得我對你們很溫和,就算這樣講也沒有關係,所以你欺負善良溫和的老師。第三是你覺得自己見多識廣,與眾不同,可以把自己的言論放大。當然,我說的只是我的觀察,希望你不要生氣,重點不在指責對錯,我更想做的是『帶你看到自己的盲點』。以上這三點,你同意嗎?」
「是,我認同,的確是這樣的。」
「如果是這樣,那這就是我們溝通的核心。謝謝你的道歉,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覺得這是一種儀式感,算是這件事的了結;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調整你的態度。你的確很不一樣,尤其在高職體系中,憑良心說,是少有,甚至是我目前所見的唯一。可是,這世界人才這麼多,跟你同樣思考跟見識,甚至比你做得更好、更突出的人所在多有;你很年輕就可以做到這些,我相信你的未來必定更加不同,但如果你這麼年輕就已經這麼狂妄自大,那從現在開始,你也將同步因為這些優秀毀了自己。老師給你肯定,或任何人給我們肯定,我們可以開心,但更應該謹慎謙虛,不然,最終會因為這些讚美而看不清自己。這是我在整件事情中,最想教你的思考。」
「謝謝老師教我這些,我懂了。」
「那我們就算和好了。我還是會虛心接受你的意見,但下次請溫和、具體且不浮誇地說(笑)。還有,我下學期不會讓你當幹部(在發生事件前,我原本預計讓他連任班長),我事情過了就忘了,沒有要跟你計較的意思,但我想『冷靜反思自己』是必要的過程,也是我給你教育的一環,希望你理解。」「好,謝謝老師考慮周到。」
「另外,我一向有話直說,現在全班大概都知道這件事,所以,最後我會在班上把來龍去脈,跟我們彼此的想法都說清楚,也當機會教育。」
「沒問題。」
* * *
於是,我帶著全班一同處理了這件事。既說明我的感受,也重申了教學理念,班長也跟同學說明他的看法與需要調整的地方。
故事的最後,我們和解了。
而我在這事件學到最重要的一課,恰恰是和我們的信念相反的,那就是:
● 留意那些乖巧的學生,留意你給他們過多的讚美和肯定,留意孩子們過度膨脹後的自以為是。
● 我們都小心防範行為偏差孩子可能造成的錯誤,卻忽略乖巧的孩子有時反而帶來更大的反撲。
● 教育就是愛與原則的平衡,不論是讚美或批評都該有度。教育就是勇敢面對、解決、放下,然後繼續往前走!
至今,班長還是我最優秀的學生,他依然是我教過最有想法和實踐力的孩子。寫下這篇文章的現在,我都依然深怕在說出這故事的過程中,帶給他困擾和傷害。
但我相信:此刻我們都已更成熟,了解這是我們人生中的一段歷程,它極具意義,也讓我們都學到許多。
.
以上文字摘錄自
《#最難的一堂課》
充滿挑戰的教育現場,老師如何帶著愛和勇氣站在台上
博客來:https://reurl.cc/1gYZlX
金石堂:https://reurl.cc/a59nR4
誠品:https://reurl.cc/Agk7pY
MOMO:https://reurl.cc/GdmxgW
#全台新書分享會
2/26 20:00~21:30 北部分享會:誠品信義
3/20 19:30~20:30 中部分享會:誠品台中園道店
3/27 15:00~16:00 南部分享會:台南政大書城
遠流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ylibfans
@女王的教室陳怡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JiaJiaTeacher0903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 在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正向教養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 在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父母教養態度量表、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正向教養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 ... ... <看更多>
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及理念 在 Re: [心情] 另一半父母對於小孩的教育理念不同- 看板marriage 的推薦與評價
本來是想說這根本媽寶版業務,寫在這邊還要補婚姻點還要被說傳教,但又覺得大家都可
以接受體罰教傳教了,那再多一篇正向教養文沒差吧XD
即使是體罰教,也很難不認同身教大於言教,家長實際上怎麼處理事情,才是孩子真正學
到的應對方式,那在這個前提之下,體罰可以教會小孩什麼呢?
1.我真的錯了
2.地位比我高的人可以打我
學到哪種概念的可能性比較高呢?
那他們面對自己的弟妹、學校裡面比較弱小的人,如果覺得對方錯了,為什麼就不可以打
對方呢?大人不是就這樣做嗎?
再來,有些家長說自己是理性體罰派,大概就是講道理、打小孩、強調自己愛之深責之切
。那這種情況下學到的是--喔!原來有人會因為愛我所以才打我!
這跟正向教養的孩子比起來,哪一種家庭教育比較容易教出被家暴不會跑或是對家人施暴
的大人呢?
就像snow版友說的,體罰教目前沒有提出什麼令人信服的證據來證明同一件事情必須得要
體罰,除了體罰之外沒有辦法教好。
也有看到支持體罰的人說正向教養派都沒有提供什麼方法來代替處罰。我可以提供幾個方
法:
1.正向聚焦
一個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面,很難是表現的完全沒有可取之處,比如說三口組的孩子也有
偶爾一餐吃得不錯、喜歡打人的小孩,也總有那麼一瞬間他縮手。
這個時刻就是上圖的紅色區域,抓住這個時機,告訴他家長觀察到什麼,例如「你剛剛生
氣的時候,氣到好想打爸爸,但我有注意到你把手縮回來了!我覺得好棒,你可以控制自
己,好想給你五個讚!」然後讚在孩子怕癢的地方,就氣氛歡樂又有教育效果。
這個概念來自同名的書,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2.善用小孩心裡的自我對話
我兒子是體力很好的類型,很小就敢從一公尺高的地方跳下來,我怕直接限制他反而讓他
趁我不注意的時候跳,所以我教育他什麼情況可以跳,什麼情況不能跳。
同第一個做法,因為我很常說出我的正向觀察,所以我的孩子也對自己有自信。當我說「
你想要OOO,如果你注意安全的話我就可以接受,你可以分辨什麼是安全的嗎?」我兒會
回答「我可以分辨,我可以自己注意安全。」有時候還會把我講過的判斷再說一次「媽媽
,剛剛那邊因為OOXX所以我覺得可以跳!」講得出來我就會讓他去做看看。
這邊的重點是,我希望他是有自信的,認為他自己就可以自行注意安全、他可以自律,所
以我會引導他這樣認為。對孩子貼標籤會讓他傾向做出相應那樣的行為,那我就對他貼正
向標籤!希望在我看不到的地方,他也問自己一樣的問題--我可以注意安全,因為OOXX所
以我判斷可以做/不能做。
3.時時問自己在擔心什麼、氣什麼,並對小孩誠實
我兒翻出我的立可白說他要用,我第一時間覺得有點煩躁,就覺得小孩不可以用,但我兒
問我為什麼,我停頓了回答他「我以前聽過立可白有對人體不好的化學物質但我不知道是
不是真的,我也不喜歡你摸到或吸到,但假如你很想要用可以用一下下,我不確定你會不
會用,請你去叫爸爸看著你用。」
後來他就用立可白畫了星空,左上角那個荷包蛋是土星,看到他作品我覺得沒有一口拒絕
他用立可白真是太好了。
問問自己到底在氣什麼、擔心什麼,常常發現認真想想小孩也不會因此變壞,這些擔心都
是無謂的,那到底幹嘛對小孩生氣?
4.睡前說三件欣賞孩子的事情
我在寫這篇文的之前有回顧了一下小孩這學期的聯絡簿,整個學期老師寫到小孩不可接受
的行為大概是三篇。如果我把焦點放在這三天我兒子拿同學的積木丟旁邊等等這些行為,
就會覺得天啊我要怎麼教孩子不要丟同學的積木!?
但其實孩子上了一百多天的課,但是只有三天是做出老師覺得需要告訴家長的行為,難道
表現還不夠好嗎?
睡前三件事就是在睡前跟孩子說家長觀察到的三個好行為,我講過謝謝他幫我洗菜、謝謝
他幫我開門、謝謝他早上快速穿好衣服、謝謝他願意說出為什麼今天生氣…等。因為每天
都要講,小孩又不想聽重複的,所以我整天都在注意他做了什麼好事情,焦點放在正面事
蹟,自然就沒有什麼心力去注意他其他小小的不配合。孩子也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原來家
長喜歡他這樣那樣,配合度就能夠變高一點。
其實還有很多做法,要在推文或是單一篇文裡面寫清楚真的困難,但至少在媽寶版我寫了
很多教養書的心得。看書並不能學到萬用的一招來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但我可以看很多本
書學
到一百招,在我招數用盡之前,不論是我真的矇對還是孩子自然發展到了,小孩的狀況早
就解除了,於是不需要動用到體罰。
另外,我很喜歡問自己「我的教養目標是什麼?」有很多教養議題的做法只要回答這個問
題,知道自己想要養成的是怎樣的孩子,就知道該選擇什麼方向。
補個婚姻點,我以前會覺得教養要一致,但後來發現這個執念會讓我容易跟先生起衝突,
小孩更不知所措。其實父子關係是父與子的關係,在不要涉及傷害小孩的情況之下,就放
給父子倆自己經營父子關係吧。能適應爸爸、媽媽、幼稚園這些不同的教養風格,對小孩
其實也不是壞事。
--
推薦書單
我不推的就不會寫了,以下都是我認為值得一看的書:
發揮天賦篇
1.父母的語言_丹娜.蘇斯金
推一百次都值得的一本書,如果能在嬰兒時期就看到的話真的是很幸運。用科學告訴父母
們,你們的說出來的話是有力量、有影響力的。
2.孩子的第二天性_愛琳‧柯拉博
以腦神經科學為基礎,來幫助孩子發展同理心、創造力與自制力。有理論說明也有具體的
方法。
3.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_艾絲特‧沃西基
4.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_茱莉.李斯寇特-漢姆斯
以上兩本在講為什麼過度教養去干涉小孩反而無法讓孩子發揮天賦,放手該如何放手,該
做到什麼程度。
5.教養方程式:你的角色,決定孩子如何出色_隆納.弗格森 , 塔莎.羅伯森
幫家長整理了成功者家庭教育的特點。
6.大腦解鎖_裘.波勒
以神經可塑性為理論基礎,說明如何教出成長型思維的孩子。
7.預備教育的未來_黛安.塔文納
現今的教育體系是工業化的產物,目前注重的學力是為了讓孩子「更能夠適應工廠的生活
」。探討教育的歷史與現況,及如何不要磨掉小孩的特質跟學習動力。
8.會玩才會學_ 彼得‧格雷
「給小孩夠長的空白時間、讓他們高度自由地遊戲」,避免填鴨教育對小孩特質毀滅性影
響。
教養篇
9.撞牆教養學_童童老師
我覺得不懂為什麼不體罰的人可以先看這本,用比懶人包再詳細一點點文字來說明。童童
老師的粉專也很值得看,常常用懶人包講出家長盲點。
10.看見孩子的亮點_張英熙
了解阿德勒的入門書,以實例來說明「鼓勵」的作法及效果。
11.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_簡‧尼爾森
是經典書,但很早期看的所以沒有記錄什麼心得,但我對正向教養的認識是從這本開始。
12.孩子的挑戰_魯道夫.德瑞克斯, 維琪.舒茲
13.阿德勒教育心理學_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以上兩本比較難消化,但是若想知道阿德勒派的理論,還是可以啃一下作者跟弟子的書。
14.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_ 波.布朗森、艾許麗.梅里曼
因為出版的時間比較早,裡面一些理論其實在後來的書也都看到,我倒是沒有覺得震撼,
但有一些對我來說還很有新意的觀念,例如,兄弟姊妹關係在弟妹出生前就決定了小孩跟
手足的相處是從小孩跟同儕相處的模式學習而來的(跟我認知的相反)。
15.P.E.T.父母效能訓練_湯瑪斯.高登
想要輕鬆教養出負責任的孩子,家長必須分清楚家長的課題、孩子的課題,家長到底需不
需要介入處理,或是放手讓孩子負責。
16.薩提爾的親子對話_李儀婷
好讀的薩提爾入門,也很推她粉專的生活點滴,好想當她女兒喔!
17.薩提爾縱深對話_李崇建
推薦看完李崇建TED影片再看他的書,不然很難想像講話的語氣,會覺得有點做作,但李
崇建實際講話卻讓人覺得很溫暖。
18.親子解憂課_艾麗西亞.伊頓
說明如何化解日常孩子容易遇到的焦慮、恐懼。很神奇喔,家長看了也很可能克服了自己
的恐懼(例如我看完之後就不怕菜蟲了)。
19.與孩子的情緒對焦_蘿拉‧馬克罕
提供方法幫助父母當一個平和的大人。如果有「事情發生當下我要教訓小孩他才會記住!
」這種迷思的家長,很適合看這一本。
20.心理韌性_陳品皓
面對怕犯錯、不敢挑戰的孩子的教養方法。內容不深可以一看。
21.正向聚焦_陳志恆
其實跟阿德勒的鼓勵我覺得有雷同之處,作者說明得很淺顯易懂。
22.設限與管教_ 珍娜.蘭斯柏
RIE派。規矩跟處罰是不同的,有框架跟界線才能養出安定的孩子。
23.螢幕兒童
解決家長對使用3C的焦慮
其他篇
24.原子習慣_詹姆斯‧克利爾
雖不是教養書,但對於培養小孩的好習慣也很有幫助。可以學到如何把長期目標無痛化落
實於生活中,例如共讀、自發閱讀等。
25.被討厭的勇氣_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不是教養書,但我是在這本書瞭解到一件事情的好壞純粹看我們如何看待它。一個孩子的
好壞,也是看我們如何解讀他。
26.拚教養_藍佩嘉
這本書簡直就是這一串討論的縮影。可以看見台灣各種父母什麼樣的客觀條件下為什麼選
擇那樣的教養模式,以及家長對於自身教養模式的矛盾。
27.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貧富不均下的育兒經濟學_馬蒂亞斯.德普克, 法布里奇歐
.茲里波提
類似拚教養討論的議題,但這本更綜觀全球。如果不喜歡以感覺來決定教養策略,這可以
看這本書,以經濟學來討論教養。
特質篇
28.高敏感父母_依蓮‧艾倫
高敏感父母:高敏感,讓你成為更好的父母
高敏感父母容易受小孩影響而情緒起伏比常人更大,但若將自己整理好,會是非常能接住
小孩的父母喔!
29.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_ Elaine N. Aron
30.高敏感是種天賦_伊麗絲‧桑德
31.蘭花與蒲公英_ 湯瑪士・波依斯
以上三本都是說明如何教養高敏感小孩的書。高敏感的孩子對環境很敏感,有好的家庭,
他們可以將自己天賦盡情發揮,若在長期高壓之下,則可能身心狀況都很差。如果你的孩
子睡不好、討厭標籤、討厭特定聲音,這些都可能是高敏感的現象,可以看看這幾本。
先這樣,想到再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98.8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641998157.A.767.html
可以舉例嗎?
我家來說就是讓對方用他的做法試試看,不要碰觸到家庭的界線(我家就是不能打罵不威
脅不利誘)就隨便他們XD
如果看他快失去理智我就去換手。
久了就發現某些情況下某個人的方法比較好用。
如果硬要我講出一個萬用招,那我真的只能抽象的說「對自己的孩子保持好奇心」有很多
時候小孩真正的想法就是要耗時間跟他聊才能知道。
例如今天,我兒說下禮拜哥哥姐姐要拍畢業照,他問什麼是畢業,我說,就是大班學的知
識已經太簡單了所以去國小讀書學新的知識。他說他不想去讀書,我舉了很多個例子跟他
說他想做的火車司機、新幹線司機,都要有足夠的學識才能擔任,但他還是一直很擔心要
去上學,他覺得他學不會,我又舉了很多他以前不會但後來拿手的事情。
講甲喙角全泡才知道,原來他是擔心要離開現在的幼稚園去不熟悉的地方,我恍然大悟。
對孩子保持好奇,就會想知道他為什麼要這樣說、那樣做,如果打罵下去的話,會得不到
真正的答案喔!
我常常對小孩感到敬畏。
試想,如果是我的話,周遭都是比我強大的人,我想做一件事情卻失敗了好幾百次,我早
就放棄了。
但小孩卻都是這樣學會爬、走的。
所以他們天生就有動力挑戰、學習,家長要做的是不要過度限制或是忽略,而磨掉他們動
力跟特質。
那些愛抬槓的就算了幫他們孩子QQ
但我相信還是有一些沒有出聲的父母很猶豫要不要體罰,我想拍他們的肩說「真的不用打
罵!」
我已經修行到上班時不太容易生氣了。
我很喜歡被討厭的勇氣中的一個觀念--生氣,跟生氣之後採取什麼動作是兩回事。
忘記是不是這本書了,某書中的例子是,生氣正在罵小孩的家長接到電話,語氣卻立刻恢
復冷靜。
我以前以為情緒上來表現出暴怒是無法控制的,但事實可以控制,我們讓自己「表現出生
氣的樣子」其實只是自己選擇的,想讓對方屈服的做法。
那你覺得要為了這個風險怎麼教呢?
一律不准跳?
小孩當然有判斷失準的時候,大人也有。我也會收到其他人的指教,覺得有道理就跟小孩
討論看看。「OO說這樣危險,我聽了也很擔心,你覺得呢?」這樣討論也許可以得到小孩
的意見,比如說確認欄杆有沒有壞掉之類的。
最近就有跟朋友討論到從這邊跳危險嗎
我本來覺得高度還好,但朋友提醒頭撞到階梯就太危險了,這件事情我也有跟我兒子討論
。我們的結論是想要跳這種地方的時候叫媽媽牽著跳,他自己不要跳階梯,他也有跟我商
量只有一階的話可以嗎?我說一階可能是很高的一階,也可能是矮的,我不確定,後來他
找了門檻問我這種可以嗎?沒有很高,我說我覺得可以。
其實重點是,有經過這樣思考他就會很有印象,他也明白真的想跳可以找我。勝過大人的
幾百句不可以、不行。
這種認真討論的會比直接禁止還要容易養出壞小孩或媽寶嗎?摸著良心回答喔XD
就算要像你這樣限制,我也不用處罰啊!
我會說「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那我會抓住你不讓你跳喔!你可以控制自己嗎?」「在你
可以控制自己之後,我才會帶你來這類地方玩喔。」
本來在小孩還沒辦法控制自己之前,幫他移除環境的危險就是爸媽的工作。
我的孩子很有自我效能感,他會努力證實自己能夠自律。
你怎麼那麼想打啊XD
這樣教累的是前三、四年,後面就不太會需要很用力教育常規了,我可以把心力花在情緒
教育、智識教育上面。
打罵的父母還在那邊訂什麼狀況罰站多久、打幾下,事事都要爸媽判斷該不該處罰,幻想
小孩會自律,我不禁猜想,是吃飽太閒嗎…
我覺得教養有沒有效果很大取決於家長的信用,「我相信媽媽會聽我說」、「我相信我說
的話會被重視」那個信用真的是用年累積起來的。
所以打罵教育一段時間的家長,突然換一個模式,小孩只會想說「少來了」
不過這是一種還債的概念,現在還小不改過來的話,就等著青春期被小孩辭工作…
ok
讚讚讚,你好會打!
你知道媽寶版是0~3歲嗎?
我的孩子若有比較成熟,那也是我平常講到喙角全泡的結果吧?如wh版友說的,我兒子
0~3歲可不是天使寶啊…到現在快四歲還有該睡不睡、襪子要穿鬆鬆鞋子要黏緊緊、討厭
馬桶沖水聲所以沖完就跑出廁所不洗手、討厭地下室車子經過的回音所以會一直出怪聲蓋
過去、寒流來硬是要裸體…這些狀況。但這就是我兒子敏感特質的表現。
毛很多沒錯但要怎麼相處愉快是家長的工作啊。
如果你說的過動是生理狀況真的過動,那可以看看王意中的文,絕對也不是體罰可以處理
的。
小時候大腦的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因為生理限制被處罰真是太冤了,明明好好教撐過這
段就沒事了。
所以我後來才覺得不需要爭執誰對誰錯,或是誰黑臉誰白臉,看績效吧互相學習吧XD
因為我老公也是不看教養書的,所以有時候他會講出很地雷的「如果你不XX我就不OO了!
」然後前後兩件事情是無關的。這時候我會說「爸爸請你不要威脅他」
我希望小孩能判斷情緒勒索、威脅是什麼情況,一般的教養又是什麼情況,不然很多人長
大還搞不清楚呢。
很慶幸這個比較敏感的孩子是我生的,不然不就早被打歪了XD
像是他討厭某些聲音,會一直出怪聲,那也是觀察很久才問到重點的,覺得小孩一直鬼叫
就打下去,那就問不到了。
另外,這樣的小孩在學校很壓抑自己,所以才會得到老師說「講過一次的問題通常不再犯
」這樣的評價,但回家他會說他在家要放輕鬆,所以在家不吃香菇或麵類(在校都吃光)
,家長對這樣辛苦的孩子要多擔待囉。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07:21:46
我覺得地位對等並不是說大人對小孩做的事情不可以有意見,而是小孩能不能也對大人有
意見,大人願意採納小孩意見嗎?
這樣的對話是有很多前提的。
例如,我兒子在我生氣的時候會提醒我,「媽媽你太大聲了,你要控制自己。」、「媽媽
妳如果生氣的話,像我這樣深呼吸...」。就算是我正在氣他,我也要要求自己要欣然接
受他的提醒(其實聽他叫我深呼吸我就會不氣了,反而想笑)。我會說「謝謝你提醒我,我
會努力控制。」
又例如,我兒子只要跟我說他不喜歡我對他做哪一個動作,我就必須要停下來。搔癢之類
的玩鬧也一樣。
但也有相對應的困擾,也因為我們家是這樣做,所以他覺得他直率地去跟同學說「我不喜
歡你這個動作。」他的同學就知道了,就會尊重他,但他的同學會覺得我兒子在指責他、
打小報告。這部分我還在想辦法讓他社會化XD
大人跟小孩的差異在於經驗較多、腦袋發育較成熟,但我們其他地方沒有比小孩強,所以
我對小孩的態度是--就我的經驗來說,A選項會有什麼優缺點、B選項會有什麼優缺點,讓
他選擇。但對於會造成身心危害的事情,我也會跟他說這真的不可接受,他也可以嘗試說
服我,這個討論的過程就是他對規則的內化。
我是做不到百分之百讓小孩自由,正向教養各種書也沒有說要追求這個,而是讓小孩了解
界線之後,在界線內的自由發展。會以為讓小孩完全自由才是尊重、才是正向教養,這真
是天大誤會,RIE派還有一本書叫做設限與管教呢,怎麼會是追求完全自由呢。
我看過一個說法是,叛逆期不是必然出現的。
如果在小時候家長沒有學會跟小孩討論,青春期的時候也不會突然就知道怎麼溝通的。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09:50:14
會有小孩不適合這樣的方式嗎?
還是其實是家長不喜歡這樣的方式?
※ 編輯: suction (42.72.198.88 臺灣), 01/13/2022 17:38:12
認同!
平時不被打罵的孩子,對不好的人事物很敏感。
我覺得這跟父母的選擇有關係,沒有體罰這個選項就不會打。那如果對一個正向教養就覺
得負荷不了的話,自然不會再生第二個,不過我也認識很多二寶以上的正向教養家庭就是
了。
另外,被這樣養大的大寶,他也會有跟弟妹正向互動的能力。
要脫離原生家庭的狀況真的需要有意識,但是我看一些人連自己被打到觀念歪掉都沒發現
。
關於幼稚園,我有各種旁敲側擊問過小孩,他真的沒看過老師打人。就平常的溝通看來,
老師還對小孩很溫柔,真是運氣很好找到這樣的幼稚園。
我都不好意思問他自己被體罰,小學還脫序成那樣,他自己的小孩小學了也還要被打才知
道要帶課本回家…
為什麼好意思說別人家三歲小孩沒教好?
我只想教出快樂的一般人呀XD盡力讓小孩發揮天賦但天賦不一定要是讀書。
快樂的一般人說起來簡單,但有些人看起來正常心裡卻是受傷的。
※ 編輯: suction (114.36.201.191 臺灣), 01/14/2022 07:17:00
好棒喔你是不是爬了很多我的文,辛苦了,多看一點看能不能體悟到體罰以外的招數。
嗆外面的人這個你也幻想的太過頭了。
不過我是覺得你去爬人家0-3歲的文章來酸人家不會教,是不是覺得小孩不可以犯錯呢?
畢竟會寫出來的事情就是孩子有不可接受的行為之後,我的引導經驗。
連三歲以下都不容許犯錯,你的孩子真是辛苦了。
※ 編輯: suction (114.36.201.191 臺灣), 01/14/2022 07:39:35
不知道為什麼你對於「跟對方講出自己的不舒服」這件事情為什麼那麼氣耶。
事情原貌是,我兒子前陣子遇到同學作勢要彈他、揮手看起來像快要打到他,這些動作讓
他覺得不舒服了,所以他希望媽媽去表達他的不舒服。
所以我跟對方說「OO覺得你這個動作讓他感覺不舒服。」
對方也是幼稚園生,他覺得他沒有故意要弄我兒子,所以他會委屈。不過,有發生狀況就
把雙方的感受講清楚就好了。
這樣算是嗆人嗎?如果這種句型就讓你覺得不開心,那你生活也太辛苦了。
這一篇算是《與孩子的情緒對焦》的實踐
因為我跟孩子在外面都有偶包,孩子常常被說穩定,我則是常被問到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你是不是很少對孩子生氣?」
說難回答是因為,我被問的當下都要數一下這個禮拜我生氣了幾次(很多次啦數不清)。
剛好婚姻版在討論體罰,說到正向教養是否真的有用,對於氣頭上的孩子該怎麼辦等,就
貼這篇給大家參考照書養實際上是什麼情形。
小孩在氣頭上,聽不進大人說教該怎麼辦?
如《撞牆教養學》裡面提到,我們常常說要控制情緒,但其實情緒是無法控制的,只能調
節。所以我們大人要練習的目標是調節自己的情緒,對小孩的教養目標當然也不是叫孩子
不要生氣、不要難過。
我跟孩子幾乎每天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衝突,有一些時候他讓我,有一些時候我讓他。但也
有很多時候我氣到口不擇言踩了我自己認為的教養地雷,然後再事後懊悔。就因為常常沒
達到自己的標準,所以這次發生的衝突我認為特別值得記錄下來,因為我覺得這一次的衝
突是我很有意識的做到了情緒的調節。
昨晚我跟兒子結束摺紙之後,孩子因為學會了新的動物摺法而心滿意足去浴室找爸爸洗澡
,但他沒有開門進去,而是砰砰砰地大力敲門。他聽到我的制止之後,立刻扁嘴哭著說「
媽媽你傷大聲矣!你愛共我會失禮!(媽媽你太大聲了,你要跟我道歉!)」我說「無愛
,若是按呢講,你愛先共門會失禮!(不要!這樣講的話你要先跟門道歉!)」
於是我們就一直跳針道歉、跟門道歉,我生氣離開現場,小孩跟出來後也越來越激動。
後來,改變情勢的契機是我打開了繼母與女兒的藍調2020特別篇(這部好看)之後稍微冷
靜了,就突然想到,對啊,這是小孩面臨瞬間壓力的戰或逃反應吧?
要麼看起來無動於衷,要麼看起來像是挑釁。其實他不是故意,只是當機了。
這種狀況下最好的解法就是解除小孩腦袋當機的狀況,也就是書中說的「連結」。
我說我想要惜惜他,徵詢同意之後抱他起來拍拍,拍了一陣後問他是不是覺得剛剛卡住了
,如果我不先道歉他就好氣,生氣一直卡在這裡(比胸口)對嗎?這種感覺真的不舒服,
我跟你說對不起讓你好過一點。
小孩感覺到被理解之後,就會像洩洪一般地大哭。把警報解除、炸彈拆完後,問他哭累了
,要不要喝牛奶呢?孩子此時已經恢復穩定的情緒跑去拿牛奶喝,喝完之後很自動去跟門
道歉了。
如果要說教我會在這時候說,在狀況解除之後才能聽進去,孩子僵住時說教,他聽不進去
是他的生理限制,並不是故意唱反調。
但其實也可以選擇不說教,因為說教的內容如耳邊風,家長自己生氣之後怎麼調節,才是
小孩真正能從我們身上學到的。
只是說,家長的自我調節需要漫長的努力,但想到孩子就是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這樣的
努力也是很值得的。
※ 編輯: suction (111.83.46.66 臺灣), 01/16/2022 07:43: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