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屏東+0
#再次見到+0
6/11屏東+0,連四天+0
持續不鬆懈,傳統市場防疫持續升級!
端午將近,縣府針對先前曾有確診者足跡、採買人潮較多的傳統市場,陸續發放防護面罩,希望攤商朋友們自主戴上,加上口罩,雙層防護,也備著酒精,供大家一起消毒。
防疫不能鬆懈,端午更要盯緊,希望大家罩住自己,罩住屏東,也罩住台灣。
也要再一次拜託大家,端午節雖然總想全家人在一起,品嚐家鄉味。但考量上次母親節大規模人員移動經驗,6/12.13.14端午連假,不管你是在哪個縣市,大家能夠盡量不要人員移動,用視訊來紓解對於家鄉的思念、家人的關懷。
再次提醒,端午將近,如要採買,傳統市場請依照身分證末碼分流,一次買完,買完就走,宅在家拚防疫!
--
挺明達,光明發達!
👂鄉親服務時間及法律諮詢:每週五16:00~18:00
⛪️地址:里港鄉玉田村八德路277-1號
☎️ 電話:(08)775-3174
🖨 傳真:(08)775-3286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4的網紅義起幸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
對於家鄉的思念 在 屏東縣議員 陳明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日屏東+0
#再次見到+0
感謝所有第一線人員與全民齊心守住
屏東才能再度傳來+0的喜訊。
明達再次呼籲 #端午節連假以視訊代替移動
再一次拜託大家,端午節雖然總想全家人在一起,品嚐南部粽家鄉味。但考量上次母親節大規模人員移動經驗,6/12.13.14端午連假,不管你是在哪個縣市,大家能夠盡量不要人員移動,用視訊來紓解對於家鄉的思念、家人的關懷。
再忍耐一點點!為自己為家人帶來更多平安。
——————-
【紓困4.0懶人包】
行政院綜合業務處懶人包→ https://reurl.cc/NrX70q
國發會懶人包→ https://reurl.cc/eEE8jK
勞動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rga75b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懶人包→ https://reurl.cc/En291n
衛生福利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6ay1bO
教育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En2xRm
經濟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9rZl6X
交通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6ay1lk
文化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0jDA2A
財政部懶人包→ https://reurl.cc/pgml1b
--
挺明達,光明發達!
👂鄉親服務時間及法律諮詢:每週五16:00~18:00
⛪️地址:里港鄉玉田村八德路277-1號
☎️ 電話:(08)775-3174
🖨 傳真:(08)775-3286
對於家鄉的思念 在 屏東縣議員 陳明達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里港篩檢站雨中持續運作中,請符合資格的鄉親,把握機會盡速前往篩檢,確保健康。
第一線同仁穿著密不透風的兔寶寶裝,做好防護,無畏雨勢進行任務,同仁全副武裝的衣服裡也正下著大雨,謝謝所有防疫夥伴堅守崗位,展現守護家園的決心,辛苦了!
#本日屏東+4
今天公布全國案例476例,校正回歸35例;屏東今日4例!
#端午節連假以視訊代替移動
今天4例皆為居家隔離期滿後,二採陽性確診,皆為家庭群聚感染。
案10669(13歲女性) 為案4266的孫女。
案10671(30歲男性)、案10670(28歲女性)為案4226的兒子與媳婦。
案10874(58歲男性)為案4328的先生。
因此,明達要拜託大家,端午節雖然總想全家人在一起,品嚐南部粽的家鄉味。但考量上次母親節大規模人員移動經驗,6/12.13.14端午連假,不管你是在哪個縣市,大家能夠盡量不要移動,請用視訊來紓解對於家鄉的思念與對家人的關懷。
再忍耐一點點!為自己為家人帶來更多平安。
#疫調不實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縣府絕對會重罰!
另外,也要呼籲所有的鄉親,染疫不是個人的錯,很多的鄉親被隔離,都是我們防疫的英雄,我們都要非常的感謝,因為他們犧牲了自由,讓我們的生活更安全;社會越是動盪,我們越要團結,病毒才是敵人,請大家放下成見和仇恨!
對於家鄉的思念 在 義起幸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憶母親生平事略
先母陳包玉蘭,民國二十一年八月十六日出生於浙江省象山縣石浦鎮的純樸漁村,自幼乖巧賢慧,家中排行老四,前有兩位兄長一位姊姊後有一位弟弟,小時家境非常的窮困,母親沒有機會上學讀書而目不識丁,從小除了幫忙家事謀生之外,還辛辛苦苦的「姊兼母職」一手帶大弟弟,日子雖然過的貧寒,兄弟姐妹感情卻是彌足珍貴。
民國三十八年擔任醫護女兵和父親相識結褵,民國四十四年隨著父親帶著一歲女娃(大姊)跟著部隊,自浙江大陳島撤退來台,到了台灣先落腳於高雄美濃,寄住在簡陋的活動中心角落,生活非常的克難,慶幸的是再獲一女(二姊),因為一份軍餉無法養活全家,母親忍痛將大姊二姊分別寄養在兩位叔叔伯伯家,母親隻身到台北,為台灣有錢人家幫傭,數年後全家又再隨部隊遷移,落腳在澎湖縣西嶼鄉,再得三姊四姊五姊和么兒明義。
父親在澎湖服役於反共救國軍海上大隊,當時軍人眷屬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填飽一家六個小孩的肚子,母親領著大姐四處撿拾地瓜、落花生帶回家補充糧食,為了改善生活在家圈養小豬二隻,大姊每天去軍中收集廚餘,挑回家中飼養小豬,把豬養大後賣掉變現貼補家用,後來父親又調回台灣到三重衛生大隊服務( 清潔隊 ),母親帶著我們一家大小住在三重正義南路垃圾回收場旁的「違章建築」,每天去垃圾場做回收分類賺一點微薄的收入貼補家用,有一年垃圾場發生大火,燒掉了我們遮風避雨的「房子」,那年爸爸決定退伍並簽約遠洋商船出海工作,一年只能回家一次,媽媽決定搬家到五股鄉貿商眷村租屋,為了讓孩子可以上學讀書。
母親一人養活五個小孩吃穿讀書,省吃儉用在家中做聖誕燈手工,所幸父親軍中老友幫忙,介紹到某校長家幫傭又到泰山高中當工友,母親看不懂字但能分辨公文,還會分類印刷考卷,學校任何雜務工作她都使命必達,62歲屆齡時必須辦理退休,校長、主任、老師、職員都捨不得最和藹可親的「陳媽」退休,時至今日母親在學校的待人處事、工作態度都還在老同事口中傳頌。
為了陳家,奉獻一生青春歲月,吃盡千苦萬難,韌命的無怨無悔,教養五女一子,雖未要孩子追求「求功成名就」,但母親以言行身教,引導子女們崇禮尚義、教忠教孝;有段時光母親嘴巴不說但對於分離近四十年未見的大陸親人,思念溢於言表,在政府開放兩岸探親之際,民國七十九年由明義陪伴父母兩老返鄉探親,從浙江寧波機場回家途中,翻山越嶺舟車勞頓,折騰近20個小時才找到兒時老家,父親見其家鄉親人,矜持依舊但仍是濕透眼眶,母親回到石浦老家見到兄弟姊姊,緊緊相擁泣不成聲,好似幾十年來所受的苦難,回到「娘家」,情緒徹底的崩潰渲洩,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命運的無奈。
來到寶島台灣,不論何人何時何地,她總是笑臉迎人,真誠親切,從一個道地外省婆變成安身立命,說著流利台語的台灣媽媽,每天早上5點就到後山走路運動,天光微亮就到土地公廟,誠心上香、奉茶、擦桌、掃地,三十年如一日,媽媽燒香拜佛從不求榮華富貴,只跪祈子孫平安。
媽媽的好人緣是鄉里鄰居公認,也是明義每次選舉的最佳助選員,幾次選舉她瞞著大家,自己默默背著文宣走到泰山市場沿路發送,見人就說這是我兒子「陳明義」他在選舉,請你幫幫忙投他一票,偶有反對者直言不支持,她臉上流著汗、心裡淌著血,仍然彎腰鞠躬禮貌謝謝,這是娘親疼子,母儀天下!
103年明義参選議員連任失敗,一段剪輯不實的影片形塑她的兒子是惡行惡狀欺負清潔隊的政客,透過電視網路報紙等媒體刻意傳播,明義以五票之差落選。這對媽媽的精神及健康無疑是一個嚴重打擊,雖然她知道兒子是因為擋下五股「設置火葬場、殯儀館」,被反撲攻擊而落選,但她無能為力,許多左鄰右舍、爬山拜拜的老朋友,都給予最大的安慰和鼓勵,媽媽卻還是因此淡出人群、沉默寡言。
104年明義依舊如常每日到服務處上班,但母子間相處卻有變化,常常相對無語, 她怕我難過,我怕她傷心,這一年,我第一次有時間為自己媽媽過母親節,親自為她別上胸花,但我知道這是媽媽一輩子最心痛的母親節。
105年5月,我遞補回議會再任議員,107年5月媽媽當選新北市模範母親,在公所的表揚會上我跪著奉茶,在市府的表揚會上朱市長頒證,全家人一同獻花,媽媽露出了好久不見的溫馨笑容,這份榮耀她實至名歸,當之無愧!
往後幾年媽媽少有出門,我每天都是早上告知「出門上班了」,晚上回到家她幾乎都已就寢入睡,這段時間媽媽眼睛越來越差,身體也日漸消瘦,精神偶有失憶,除了牙齒不好還算健康,但我已深刻體會到「 父母在不遠遊」的意義。
110年7月14日傍晚時分,我摯愛的母親無病無痛在家人子孫陪伴身邊下辭世,走完了辛苦坎坷的一生,看著安祥的遺容雖然不捨,但也慶幸媽媽修得善終,願媽媽一路好走,隨菩薩到西方極樂世界。
我的媽媽,全世界最偉大的母親!

對於家鄉的思念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We Connect】印度棟篤笑明星Vivek帶路食家鄉菜 Vivek:社會運動令大家重新思考甚麼是香港人
https://bit.ly/3skpKcH
最近香港人對於南亞文化很有興趣,今次邀請了兩位印度裔香港人:曾獲廣東話棟篤笑比賽冠軍的藝人Vivek Mahbubani和他的朋友Thalha,介紹他們的心水餐廳。這間位於尖沙嘴的印度素食店,雖然在香港人圈子中名不經傳,但其實是1981年在南印度開業的素食連鎖店,在全世界有超過70間分店,一向受印度鄉里歡迎。
Saravanaa Bhavan
地址:尖沙嘴漆咸道南53-55號嘉芙中心1樓
電話:2736 1127
營業時間:8am-10:30pm
詳情: https://bit.ly/36MaCdB
佐敦印度菜|前酒店印度廚等足30年 51歲揼70萬積蓄追夢 賣$95天多尼烤雞
https://bit.ly/3kB76sa
「這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想了差不多30年了。」眼前的Anand,典型印度人外貌,卻說着得一口流利廣東話,「在香港生活的日子比在印度更長。」如今51歲的他,從前在馬來西亞做廚師,後獲香港老闆賞識,90年代被聘請來九龍城蕉葉東南亞餐廳做開荒牛,融合印度菜、東南亞菜、西餐及中餐元素,「做了七年,拿了香港身份證,當時就想將來一定要開這概念的餐廳。」
印度筷子
地址:佐敦官涌街19號地舖
電話:2563 4600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am-10pm
詳情︰https://bit.ly/35dgZb4
【尖沙嘴小店】39年地道南印度素菜 賣百萬個煎餅 熟客變老闆:想介紹印度素菜給香港人
https://bit.ly/39r9L3R
「其實好簡單,我們會保持所有出品都是高水準,如果有人突然想吃素,我希望活蘭是他的第一個選擇。」眼前穿得端莊整潔的Alex,主業是經營鐘錶生意,但他同時是尖沙嘴一家印度素食店的老闆。餐廳成立39年,曾服務過印度前總理、歌手、球員等,歷經搬舖、易手,但廚師班底不變,出品依然傳統,繼續堅持製作南印度素食。
活蘭印度素食
地址:尖沙嘴麼地道62號永安廣場UG 16-17號舖
電話:2369 3718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11:30am-3:30pm/6:30pm10:30pm
詳情: http://bit.ly/2wkq96E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街市尋寶】慈雲山街市 二百幾萬機器鮮製$24午餐肉 肉彈味濃無添加日賣500份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rTrYPzECHI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印度菜推介 #VivekMahbubani #SaravanaaBhavan #印度筷子 #活蘭印度素食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對於家鄉的思念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星馬叻沙|蔡瀾推介上環叻沙小店加螄蚶夠鮮甜 老闆娘半身淥傷堅持一腳踢為客重拾家鄕味
星馬叻沙,是民間美食。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有,對於誰是它的發源地沒有結論。食家蔡瀾說螄蚶是叻沙的靈魂,他推介位於上環的加東叻沙蝦麵,是少有配料提供有提供螄蚶的餐廳。灣仔有兩間餐廳,全日只賣三款麵的Rempah Noodles及主打娘惹菜的bibi & baba,亦是近期牽起吃叻沙潮流的人氣店。叻沙有區域性之分,如馬來西亞,東南西北風格各不同,還夾雜了華人、當地人口味所產生的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風格都是在「咖喱叻沙」的基礎上作調整。當中香港最常見的是娘惹叻沙,是咖喱叻沙的其中一個分支。咖喱叻沙則被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評選為死前必嚐的世界十大美食之一,
「叻沙是國民美食,早午晚都可食,像香港的雲吞麵。以前我在馬來西亞沒有煮過,因為很多地方都煮得很好,又賣得便宜,在香港反而較少機會吃到家鄉味道,惟有自己煮。」Nicole’s Kitchen 創辦人⿈婉秋(Nicole)是馬來西亞華僑,十年前嫁到香港,因為思鄉,她會自己煮叻沙。要吃到正宗口味,最難是要找配料,像肥肥短短的怡保芽菜,曾經走到梅窩才找到。Nicole說:「正宗叻沙配料必備怡保芽菜,怡保及檳城通常會用山水培植,咬下去特別爽口,有清甜味道。」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19/B2GJUOHFJFACBKA5TN53HIQKAI/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星馬 #叻沙 #蔡瀾 #上環 #螄蚶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