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個中文系畢業的諮商心理師,看著一位日本的精神科醫師講老子跟心理療癒的書,實在有一種說不上來的詭異感,他裡頭書寫的各種「老子」究竟是不是超譯,我決定先擱置這個問題,單純覺得這本書其實很值得推薦給大家,特別是總是懷抱著各種受苦的當代之心。
不夠好、做不到、彷彿沒有成果、比不上、被小看......。
如果妳看了我的書以後,覺得我的書很需要思考,會常常卡住需要停下來,或是妳平常沒有讀書的習慣,要重新拿起書其實內心萬般抗拒,假使是這樣的妳,我猜想這本書妳應該也會喜歡,而且可以很順暢地讀完,縱使很順暢,裡面還是會有一些句子打中妳,讓你感覺到被理解了,也感覺到很療癒。
「覺得自己什麼都沒能留下時,試試昆布思考:就像昆布高湯,如果別人嘗了一口後說:『是昆布的味道呢!』那可稱不上是『做得好』。當別人說出『真好吃!』那才是成功。(p.028)」
看完了這段以後,我忍不住跟先生說「我覺得你是一塊好昆布!」,總是能在各種事情的背後穿針引線,幫助一切事情很順利順暢的進行,但假使要認真地指出你做了什麼,好像很少能指認出來,寫上像是「導演/編輯/OO工作者」這樣的名字。好像沒有留下名字,所以很多時候會感覺到自己好像既不專業,又什麼都不會,總是難免會遭遇到自我懷疑的時候,當生活或工作越不順利的時候,這種懷疑就會更多。
我們總是太常看到那些鎂光燈下的存在了,而看不到背景的努力。
只看得到那碗美味的拉麵,卻看不到背後那些熬湯的小魚乾、昆布、雞骨或豬骨,並認為那一切熬出湯以後就是垃圾了,所以應該被丟棄,彷彿你一點都不重要,而你從未來過,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其實你來過,而且你努力地在之中參與了,於是才有這和諧的湯。
不是「有昆布的味道」,而是「這真好喝!」,各種參與的集合,成為了融合在裡面的一味,難分你我,但你真真實實地在裡面,很重要,沒有那一味就是會少一味,而你的不凸顯自己,就是一件很了不起而卓越的事,才能成為一碗好湯。
先生看了書中的段落,然後微微地笑了,彷彿喜歡上昆布的自己。
整本書的目錄,就是對應著各種常見的煩惱,並且像這樣以各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帶著大家轉換自己的想法,對治著各種現代社會會頻繁出現的各種內心困擾,各種自我懷疑、不自信、自我壓迫、難以喜歡自己、焦躁跟痛苦,這本書是一本雙色套印的圖文小書,縱使已經很久沒有讀書的人也可以輕易地閱讀跟上手,能輕鬆地獲得一些資源,也許有機會試試看,改變自己的想法。
身為台灣華人,順境讀儒家,逆境讀佛老,這樣雙位一體的資源似乎時常被遺忘,特別是在這個瘋狂前進著的當代社會裡,假使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要認真提想讀佛學的書,或是想讀老子,好像會被當作太不認真或是不願意努力,明明是應該拼命求取地位的年紀,卻一直在隨順,不求進取。
我們都會有不順利的時候,怎麼幫助自己保留元氣跟實力再戰?
不是用力,而是學著順應跟漂浮,不要用力,而是放鬆,讓一切不順利的狀況流過自己,讓自己一點一點地學著更自然一點,師法自然,向自然學習,好好地漂浮著,享受著這個逆境,跟逆境帶來的短暫的放鬆,不是不振作,而是明白著此刻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保全自己也是一種很重要且珍貴的事,放鬆地,漂浮。
怎樣都好,自然就好,不要批判自己,也不要為難自己,你很好。
自然地存在著就已經很好。
願每顆在當代社會不經意就被變成工具人,習慣以工具的角度看待自己,忍不住就想到競爭跟彼此踩踏的良善之心,都能憶起自己也是自然的一份子,自然的你就已經很好,自然的你就好,讓我們都放鬆一點,學著讓逆境能順利地流過經過我們就好。
感謝 #陳亭亘心理師 授權轉載>>https://bit.ly/3CwOG5d
看更多 #在診療室遇見老子>> https://bit.ly/3rlx6Ni
#今周刊出版 #野村總一郎
暖心推薦—— #呂秋遠 #陳志恆 #葉海煙 #蔡家和 #蘇絢慧
√更多暢銷好書資訊請按讚今周刊出版>>https://www.facebook.com/BToda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洲現時有100隻街貓,相比十餘年前高達1,000隻,現在數目大減全因島上義工積極捉貓進行絕育手術,更有不少店舖願意收留絕育後的街貓。林潤强(林sir)是長洲居民,上年製作了一本小書本《長洲足跡》,放在島上八個地方寄賣,教導遊客認識長洲小店。書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張稱為「訪店狗尋舖貓」的地圖,遂買一本準...
小書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第五本書】
製作這本書前後使用的大功夫,與之前的完全無法相比。寫前四本書時,是在個人狀態十分混亂,但社會相對安全的成長階段;第五本書則是製作於自己年紀漸長變得穩定,但香港社會急劇轉變的時候。2018年尾,開始寫一本關於近代香港政治史的小書,2019年年初已經完稿。後來發生了反送中,很多事情陸續演變,出版和傳媒界都有巨大震盪。因為各種原因,上一次沒有辦法印刷,現在書本已經出版。
這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用了很多時間覆檢和潤飾。簡單而言,這是一本關於香港人意識形成的歷史線索。有一些遠古事件的重新評價,例如作為百越族被秦軍征服、南越國的成立、盧亭魚人的傳說、香港遠古鹽民與宋朝的衝突、明清海禁、因為中國局勢而引發的逃港潮等等……這些隱線對於理解香港自身,需要更多重視。近代香港政治發展的部份佔一半,材料其實是交代了十多年來目睹的種種事件。為何香港如此發展?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其根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古今交錯、歷史與新聞之間,嘗試提供一條大路以外的解答。
第五本書並不是歷史書,但寫作時也有一種歷史學的心境。例如談到近代很多人物,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或支持的,其實都是一併盡量客觀處理,將他們在某個時期的歷史重要性如實展示出來。
當然現在出版也是一個特別的事,以前不是。特別是經歷網絡震盪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聞 (即歷史的第一個素材版本) 其實可以一夜間消失,古老的方式又顯示出價值。在2021年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免反問自己為甚麼。據說哲學問題,最終都逃不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歷史以及對歷史的討論都是如此。現在人們都會想「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討論歷史的人知覺或不知覺,其實都在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根據前面問題的某些答案,形成了「到哪裡去」的解答。
人們通常是因為對未來焦慮而讀史,而不盡然是因為對過去的探究熱情。因而歷史是一定的客觀,歷史意識卻是一定的主觀。這本書解讀了香港近代史,也解讀了中國人如何解讀歷史。認識自己,難於勝過世界。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自己。
請各位在書展和書店多多支持有心又有力的山道文化出版社,以及這本書。
網購:https://hillway.boutir.com/item/%E7%9B%A7%E6%96%AF%E9%81%94%E3%80%8A%E5%A6%82%E6%B0%B4%E8%B5%B4%E5%A3%91%E2%80%94%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8%88%87%E6%84%8F%E8%AD%98%E4%B9%8B%E6%B5%81%E3%80%8B
盧
13-7-2021
----------------------------------
盧斯達《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
水與陸、今與昔、
魚與人互相滲雜的半真實空間,
才是「歷史」本身。
《如水赴壑》是一條理解香港的另類線索,時間線從史前時期的中國延綿至2020年代的香港,網羅了過千年來孕育着香港這「化外之地」的歷史片段。
作者又以獨到的角度,剖析中原歷史與文化的根蒂特質,讓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通達古今中港的各種人和事。
◎ 在歷史長河中,有甚麼故事建構了今天香港人的意識?
◎ 香港的社會運動趨向本土化,為何又折射着全球衝突的軌跡?
◎ 歷盡朝代更替的中國,如何保持成為跨越二千年的大一統共同體?
◎ 從屈原到金庸、張保仔到吳孟達,我們能否跳脫千年累積的觀念與迷思?
山道文化
小書亭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第五本書】
製作這本書前後使用的大功夫,與之前的完全無法相比。寫前四本書時,是在個人狀態十分混亂,但社會相對安全的成長階段;第五本書則是製作於自己年紀漸長變得穩定,但香港社會急劇轉變的時候。2018年尾,開始寫一本關於近代香港政治史的小書,2019年年初已經完稿。後來發生了反送中,很多事情陸續演變,出版和傳媒界都有巨大震盪。因為各種原因,上一次沒有辦法印刷,現在書本已經出版。
這本書的架構和內容,用了很多時間覆檢和潤飾。簡單而言,這是一本關於香港人意識形成的歷史線索。有一些遠古事件的重新評價,例如作為百越族被秦軍征服、南越國的成立、盧亭魚人的傳說、香港遠古鹽民與宋朝的衝突、明清海禁、因為中國局勢而引發的逃港潮等等……這些隱線對於理解香港自身,需要更多重視。近代香港政治發展的部份佔一半,材料其實是交代了十多年來目睹的種種事件。為何香港如此發展?意識形態的存在,有其根於歷史發展的必然性。在古今交錯、歷史與新聞之間,嘗試提供一條大路以外的解答。
第五本書並不是歷史書,但寫作時也有一種歷史學的心境。例如談到近代很多人物,是認識的,或有過節的,或支持的,其實都是一併盡量客觀處理,將他們在某個時期的歷史重要性如實展示出來。
當然現在出版也是一個特別的事,以前不是。特別是經歷網絡震盪之後,我們發現很多新聞 (即歷史的第一個素材版本) 其實可以一夜間消失,古老的方式又顯示出價值。在2021年我們做每一件事,都不免反問自己為甚麼。據說哲學問題,最終都逃不出「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歷史以及對歷史的討論都是如此。現在人們都會想「我要到哪裡去」的問題,討論歷史的人知覺或不知覺,其實都在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的問題,又根據前面問題的某些答案,形成了「到哪裡去」的解答。
人們通常是因為對未來焦慮而讀史,而不盡然是因為對過去的探究熱情。因而歷史是一定的客觀,歷史意識卻是一定的主觀。這本書解讀了香港近代史,也解讀了中國人如何解讀歷史。認識自己,難於勝過世界。在一個價值觀混亂的時間,我們一定要認識自己。
請各位在書展和書店多多支持有心又有力的山道文化出版社,以及這本書。
網購:https://hillway.boutir.com/item/%E7%9B%A7%E6%96%AF%E9%81%94%E3%80%8A%E5%A6%82%E6%B0%B4%E8%B5%B4%E5%A3%91%E2%80%94%E9%A6%99%E6%B8%AF%E6%AD%B7%E5%8F%B2%E8%88%87%E6%84%8F%E8%AD%98%E4%B9%8B%E6%B5%81%E3%80%8B
盧
13-7-2021
----------------------------------
盧斯達《如水赴壑——香港歷史與意識之流》
水與陸、今與昔、
魚與人互相滲雜的半真實空間,
才是「歷史」本身。
《如水赴壑》是一條理解香港的另類線索,時間線從史前時期的中國延綿至2020年代的香港,網羅了過千年來孕育着香港這「化外之地」的歷史片段。
作者又以獨到的角度,剖析中原歷史與文化的根蒂特質,讓讀者以更廣闊的視野通達古今中港的各種人和事。
◎ 在歷史長河中,有甚麼故事建構了今天香港人的意識?
◎ 香港的社會運動趨向本土化,為何又折射着全球衝突的軌跡?
◎ 歷盡朝代更替的中國,如何保持成為跨越二千年的大一統共同體?
◎ 從屈原到金庸、張保仔到吳孟達,我們能否跳脫千年累積的觀念與迷思?
山道文化
小書亭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洲現時有100隻街貓,相比十餘年前高達1,000隻,現在數目大減全因島上義工積極捉貓進行絕育手術,更有不少店舖願意收留絕育後的街貓。林潤强(林sir)是長洲居民,上年製作了一本小書本《長洲足跡》,放在島上八個地方寄賣,教導遊客認識長洲小店。書中最吸引我的是一張稱為「訪店狗尋舖貓」的地圖,遂買一本準備出發前往探望各明星寵物店長,順道支持林sir幫助島上流浪動物的工作,因為買地圖的收益,都會全數作為照願長洲毛孩之用。現時島上已有四個風雨亭。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小書亭 在 竹亭聽雨- 小咪媽咪三寶媽- #抽小康軒寶寶情緒繪本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抽小康軒寶寶情緒繪本*3 團團1y10m了,慢慢開始有自己的情緒, 說這個不能玩喔➡ 生氣丟東西不可以用書敲人➡ 委屈扁嘴哭手上東西被拿走➡ 會憤怒打人不行給她吃餅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