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餵母奶的真相] 作者:楊濬光醫師
請即將準備生產的孕婦務必閱讀本文,這將會是哺餵母奶成功與否的關鍵!
聽到「餵母奶」三個字,我相信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臉龐慈光泛發的母親,或躺或半坐臥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懷中摟著小寶寶,恣意的吸吮著乳房,好一幅溫馨美好的畫面啊!
其實這絕對是你不切實際的幻想。「餵母奶」三個字,是如殺戮戰場般的可怕的!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一不留神,一有閃失,就會陣亡!餵母奶本應是最自然的一個過程,只是有太多隱藏在現實生活中,不利於母奶哺餵的情況。
小花(化名)剛生產完,她可是剛經歷了一場長達24小時的奮戰,在眾親人加油吶喊聲中,拚命的用力擠,才終於將重達3500公克的寶寶生了下來。小花側過身子,看著身旁小寶寶安詳的睡著,她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像在天堂一般的滿足感!
於是,訪客紛至沓來,恭喜聲不絕於耳;小花興奮不已,在臉書上貼文貼照片,昭告世人她已經完成這偉大的使命。而Line、Instagram、Facebook回覆的提醒「嗶嗶」聲,也幾乎沒有間斷過。手機拚命的響,小花也拚命的講,從產兆開始的慌亂、待產的痛、用力時的艱辛、到生出來那一剎那的喜悅,像極了錄音機般的播了又播。
「來,寶寶餓了,我們來學習餵母奶吧!」嬰兒室護理人員呼喚著。小花想,生產那麼可怕的事情都被我完成了,餵母奶,小事一樁啦!
只見寶寶不是扁嘴不吸,就是很急躁的拚命亂咬。一個小時過去了,小花心裡知道,寶寶根本一口都沒吸到。這時,她才意會到,原來,要在寶寶張開大嘴的一剎那,把乳頭包含乳暈整個塞進去,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產前衛教竟然只告訴我寶寶會有「尋乳反射」,好個尋乳反射啊!
既然吸不到,那我擠出來好了。小花回想,產前衛教師有教過,要由外往內,輕輕的推著有些許漲漲感覺的乳房。咦,怎麼沒半滴呢?不然再用力一點好了。怎麼還是擠不出來呢?我有喝黑麥汁啊?難道書上描述「噴奶」的樣子,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嗎?
隔天,嬰兒室護理人員來了。「小花媽媽,寶寶體重降低了150公克!」
「什麼,一定是都沒喝到奶」外婆首先發難了,「要不要餵寶寶喝牛奶?」
又奮戰了一天,「小花媽媽,你的寶寶出現黃疸,需要去中重度病房照光……」話都還沒聽完,小花的眼淚已經在眼眶中打轉。
長輩們開始碎碎念「都是你說要餵什麼母奶啦,說什麼母奶最好啦,餵到小孩都生病了!」
「看寶寶一直哭,手腳都乾乾的,臉色黃黃不好看,寶寶不能餓的啦!」另一位長輩手上已經提了兩罐奶粉過來了。
住院第三天剛起床,就發現因為昨晚沒有起來餵奶,兩邊的乳房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像大饅頭一樣的腫脹,而且怎麼推都推不散。「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石頭奶』嗎?」小花暗叫不妙。更雪上加霜的是,乳頭經過兩天的摧殘,已經破皮到流血了,連衣服的摩擦,都讓小花痛到骨子裡。
接下來的路程,仍舊崎嶇難行。寶寶體重持續的下降、家人反對的聲浪一波大過一波。加上睡眠不足,無法好好坐月子,身心疲累之下……終於,有一天,左邊的乳房裂了一個大洞,膿水混著血水如火山爆發般,不斷的湧出!乳腺炎膿瘍住院,母乳之路就此結束。
行醫十數年,我覺得懷孕產檢時,媽媽多半只專注在寶寶正不正常、生產順不順利這些問題上。對於哺餵母乳,除了逛街準備吸乳器、奶瓶消毒鍋外,幾乎是毫無準備,無論在生理或心理層面上。從傳播媒體、醫護人員口中,也只是接收到近乎教條式的所謂餵母奶的好處,光這樣實在是不夠的,媽媽對母乳的概念,幾乎僅是一些很虛無飄渺的概念。
曾經有媽媽講述她的母奶經驗,竟然是「這輩子從來沒想到會這麼狼狽過!」好沉重的一句話。我也遇過好幾位產婦,因為對於出院哺餵母奶的徬徨,而一再要求我延長她的住院時間,賴著不敢回家面對現實。在兩個月後的產後檢查時,幾乎所有的媽媽都異口同聲的告訴我「餵母奶比生小孩還要辛苦。」
西方先進國家,婦產科門診旁就會有「母乳諮詢門診」,由專業泌乳顧問或資深註冊護士來看診。看診方式與醫師診療無異,由詳細的問診與家庭資源評估,預測未來哺乳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從細膩的身體檢查,判斷乳頭會不會過短或凹陷,影響寶寶的吸吮;孕婦在生產之前,早就擬定出一個完整的哺乳計畫了。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嚇大家,讓大家聞母奶色變。俗話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又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兩句話,用在哺育母乳上是最貼切不過了。母乳最好,所以我們要給寶寶最好的。請準媽咪,好好準備,將正確的母乳觀念,讓你的家人都知道;生產完後,好好休息,並認真學習哺餵技巧。最後,預祝大家的母乳之路順順利利!
#禾馨有泌乳門診請懷孕就來諮詢
#生產完應該手機關機24小時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nny Huang - IBCLC,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哺乳期穿無鋼圈胸罩會否導致胸部下垂、異物哽塞急救前後翻身會否導致寶寶頭暈、奶粉沉澱用筷子攪拌怕有細菌怎麼辦、寶寶滿一歲除了人奶其他的奶不喝怎麼辦、寶寶滿2歲後正躺或側臥需要用枕頭嗎、寶寶使用特殊奶瓶無法親餵該怎麼追奶、長期側身奶睡會否導致乳房下垂變形、可以使用Love To Dr...
小花 擠 乳器 吸不 住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哺餵母奶的真相]
請即將準備生產的孕婦務必閱讀本文,這將會是哺餵母奶成功與否的關鍵!
聽到「餵母奶」三個字,我相信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臉龐慈光泛發的母親,或躺或半坐臥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懷中摟著小寶寶,恣意的吸吮著乳房,好一幅溫馨美好的畫面啊!
其實這絕對是你不切實際的幻想。「餵母奶」三個字,是如殺戮戰場般的可怕的!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一不留神,一有閃失,就會陣亡!餵母奶本應是最自然的一個過程,只是有太多隱藏在現實生活中,不利於母奶哺餵的情況。
小花(化名)剛生產完,她可是剛經歷了一場長達24小時的奮戰,在眾親人加油吶喊聲中,拚命的用力擠,才終於將重達3500公克的寶寶生了下來。小花側過身子,看著身旁小寶寶安詳的睡著,她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像在天堂一般的滿足感!
於是,訪客紛至沓來,恭喜聲不絕於耳;小花興奮不已,在臉書上貼文貼照片,昭告世人她已經完成這偉大的使命。而Line、Instagram、Facebook回覆的提醒「嗶嗶」聲,也幾乎沒有間斷過。手機拚命的響,小花也拚命的講,從產兆開始的慌亂、待產的痛、用力時的艱辛、到生出來那一剎那的喜悅,像極了錄音機般的播了又播。
「來,寶寶餓了,我們來學習餵母奶吧!」嬰兒室護理人員呼喚著。小花想,生產那麼可怕的事情都被我完成了,餵母奶,小事一樁啦!
只見寶寶不是扁嘴不吸,就是很急躁的拚命亂咬。一個小時過去了,小花心裡知道,寶寶根本一口都沒吸到。這時,她才意會到,原來,要在寶寶張開大嘴的一剎那,把乳頭包含乳暈整個塞進去,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產前衛教竟然只告訴我寶寶會有「尋乳反射」,好個尋乳反射啊!
既然吸不到,那我擠出來好了。小花回想,產前衛教師有教過,要由外往內,輕輕的推著有些許漲漲感覺的乳房。咦,怎麼沒半滴呢?不然再用力一點好了。怎麼還是擠不出來呢?我有喝黑麥汁啊?難道書上描述「噴奶」的樣子,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嗎?
隔天,嬰兒室護理人員來了。「小花媽媽,寶寶體重降低了150公克!」
「什麼,一定是都沒喝到奶」外婆首先發難了,「要不要餵寶寶喝牛奶?」
又奮戰了一天,「小花媽媽,你的寶寶出現黃疸,需要去中重度病房照光……」話都還沒聽完,小花的眼淚已經在眼眶中打轉。
長輩們開始碎碎念「都是你說要餵什麼母奶啦,說什麼母奶最好啦,餵到小孩都生病了!」
「看寶寶一直哭,手腳都乾乾的,臉色黃黃不好看,寶寶不能餓的啦!」另一位長輩手上已經提了兩罐奶粉過來了。
住院第三天剛起床,就發現因為昨晚沒有起來餵奶,兩邊的乳房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像大饅頭一樣的腫脹,而且怎麼推都推不散。「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石頭奶』嗎?」小花暗叫不妙。更雪上加霜的是,乳頭經過兩天的摧殘,已經破皮到流血了,連衣服的摩擦,都讓小花痛到骨子裡。
接下來的路程,仍舊崎嶇難行。寶寶體重持續的下降、家人反對的聲浪一波大過一波。加上睡眠不足,無法好好坐月子,身心疲累之下……終於,有一天,左邊的乳房裂了一個大洞,膿水混著血水如火山爆發般,不斷的湧出!乳腺炎膿瘍住院,母乳之路就此結束。
行醫十數年,我覺得懷孕產檢時,媽媽多半只專注在寶寶正不正常、生產順不順利這些問題上。對於哺餵母乳,除了逛街準備吸乳器、奶瓶消毒鍋外,幾乎是毫無準備,無論在生理或心理層面上。從傳播媒體、醫護人員口中,也只是接收到近乎教條式的所謂餵母奶的好處,光這樣實在是不夠的,媽媽對母乳的概念,幾乎僅是一些很虛無飄渺的概念。
曾經有媽媽講述她的母奶經驗,竟然是「這輩子從來沒想到會這麼狼狽過!」好沉重的一句話。我也遇過好幾位產婦,因為對於出院哺餵母奶的徬徨,而一再要求我延長她的住院時間,賴著不敢回家面對現實。在兩個月後的產後檢查時,幾乎所有的媽媽都異口同聲的告訴我「餵母奶比生小孩還要辛苦。」
西方先進國家,婦產科門診旁就會有「母乳諮詢門診」,由專業泌乳顧問或資深註冊護士來看診。看診方式與醫師診療無異,由詳細的問診與家庭資源評估,預測未來哺乳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從細膩的身體檢查,判斷乳頭會不會過短或凹陷,影響寶寶的吸吮;孕婦在生產之前,早就擬定出一個完整的哺乳計畫了。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嚇大家,讓大家聞母奶色變。俗話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又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兩句話,用在哺育母乳上是最貼切不過了。母乳最好,所以我們要給寶寶最好的。請準媽咪,好好準備,將正確的母乳觀念,讓你的家人都知道;生產完後,好好休息,並認真學習哺餵技巧。最後,預祝大家的母乳之路順順利利!
#禾馨有泌乳門診請懷孕就來諮詢
#生產完應該手機關機24小時
小花 擠 乳器 吸不 住 在 媽媽好孕,寶寶才好運:婦產科楊濬光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哺餵母奶的真相]
請即將準備生產的孕婦務必閱讀本文,這將會是哺餵母奶成功與否的關鍵!
聽到「餵母奶」三個字,我相信幾乎所有人的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一個臉龐慈光泛發的母親,或躺或半坐臥在一張舒適的椅子上,懷中摟著小寶寶,恣意的吸吮著乳房,好一幅溫馨美好的畫面啊!
其實這絕對是你不切實際的幻想。「餵母奶」三個字,是如殺戮戰場般的可怕的!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一不留神,一有閃失,就會陣亡!餵母奶本應是最自然的一個過程,只是有太多隱藏在現實生活中,不利於母奶哺餵的情況。
小花(化名)剛生產完,她可是剛經歷了一場長達24小時的奮戰,在眾親人加油吶喊聲中,拚命的用力擠,才終於將重達3500公克的寶寶生了下來。小花側過身子,看著身旁小寶寶安詳的睡著,她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美好,像在天堂一般的滿足感!
於是,訪客紛至沓來,恭喜聲不絕於耳;小花興奮不已,在臉書上貼文貼照片,昭告世人她已經完成這偉大的使命。而Line、Instagram、Facebook回覆的提醒「嗶嗶」聲,也幾乎沒有間斷過。手機拚命的響,小花也拚命的講,從產兆開始的慌亂、待產的痛、用力時的艱辛、到生出來那一剎那的喜悅,像極了錄音機般的播了又播。
「來,寶寶餓了,我們來學習餵母奶吧!」嬰兒室護理人員呼喚著。小花想,生產那麼可怕的事情都被我完成了,餵母奶,小事一樁啦!
只見寶寶不是扁嘴不吸,就是很急躁的拚命亂咬。一個小時過去了,小花心裡知道,寶寶根本一口都沒吸到。這時,她才意會到,原來,要在寶寶張開大嘴的一剎那,把乳頭包含乳暈整個塞進去,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產前衛教竟然只告訴我寶寶會有「尋乳反射」,好個尋乳反射啊!
既然吸不到,那我擠出來好了。小花回想,產前衛教師有教過,要由外往內,輕輕的推著有些許漲漲感覺的乳房。咦,怎麼沒半滴呢?不然再用力一點好了。怎麼還是擠不出來呢?我有喝黑麥汁啊?難道書上描述「噴奶」的樣子,不是每個人都有的嗎?
隔天,嬰兒室護理人員來了。「小花媽媽,寶寶體重降低了150公克!」
「什麼,一定是都沒喝到奶」外婆首先發難了,「要不要餵寶寶喝牛奶?」
又奮戰了一天,「小花媽媽,你的寶寶出現黃疸,需要去中重度病房照光……」話都還沒聽完,小花的眼淚已經在眼眶中打轉。
長輩們開始碎碎念「都是你說要餵什麼母奶啦,說什麼母奶最好啦,餵到小孩都生病了!」
「看寶寶一直哭,手腳都乾乾的,臉色黃黃不好看,寶寶不能餓的啦!」另一位長輩手上已經提了兩罐奶粉過來了。
住院第三天剛起床,就發現因為昨晚沒有起來餵奶,兩邊的乳房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像大饅頭一樣的腫脹,而且怎麼推都推不散。「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石頭奶』嗎?」小花暗叫不妙。更雪上加霜的是,乳頭經過兩天的摧殘,已經破皮到流血了,連衣服的摩擦,都讓小花痛到骨子裡。
接下來的路程,仍舊崎嶇難行。寶寶體重持續的下降、家人反對的聲浪一波大過一波。加上睡眠不足,無法好好坐月子,身心疲累之下……終於,有一天,左邊的乳房裂了一個大洞,膿水混著血水如火山爆發般,不斷的湧出!乳腺炎膿瘍住院,母乳之路就此結束。
行醫十數年,我覺得懷孕產檢時,媽媽多半只專注在寶寶正不正常、生產順不順利這些問題上。對於哺餵母乳,除了逛街準備吸乳器、奶瓶消毒鍋外,幾乎是毫無準備,無論在生理或心理層面上。從傳播媒體、醫護人員口中,也只是接收到近乎教條式的所謂餵母奶的好處,光這樣實在是不夠的,媽媽對母乳的概念,幾乎僅是一些很虛無飄渺的概念。
曾經有媽媽講述她的母奶經驗,竟然是「這輩子從來沒想到會這麼狼狽過!」好沉重的一句話。我也遇過好幾位產婦,因為對於出院哺餵母奶的徬徨,而一再要求我延長她的住院時間,賴著不敢回家面對現實。在兩個月後的產後檢查時,幾乎所有的媽媽都異口同聲的告訴我「餵母奶比生小孩還要辛苦。」
西方先進國家,婦產科門診旁就會有「母乳諮詢門診」,由專業泌乳顧問或資深註冊護士來看診。看診方式與醫師診療無異,由詳細的問診與家庭資源評估,預測未來哺乳可能會遇到的情況;從細膩的身體檢查,判斷乳頭會不會過短或凹陷,影響寶寶的吸吮;孕婦在生產之前,早就擬定出一個完整的哺乳計畫了。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要嚇大家,讓大家聞母奶色變。俗話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又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兩句話,用在哺育母乳上是最貼切不過了。母乳最好,所以我們要給寶寶最好的。請準媽咪,好好準備,將正確的母乳觀念,讓你的家人都知道;生產完後,好好休息,並認真學習哺餵技巧。最後,預祝大家的母乳之路順順利利!
#禾馨有泌乳門診請懷孕就來諮詢
#生產完應該手機關機24小時
小花 擠 乳器 吸不 住 在 Sunny Huang - IBCLC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6月份回覆留言內容:哺乳期穿無鋼圈胸罩會否導致胸部下垂、異物哽塞急救前後翻身會否導致寶寶頭暈、奶粉沉澱用筷子攪拌怕有細菌怎麼辦、寶寶滿一歲除了人奶其他的奶不喝怎麼辦、寶寶滿2歲後正躺或側臥需要用枕頭嗎、寶寶使用特殊奶瓶無法親餵該怎麼追奶、長期側身奶睡會否導致乳房下垂變形、可以使用Love To Dream投降式包巾睡袋嗎、寶寶滿5個月喝奶無法來回四次怎麼辦、控速瓶餵容易嗆奶嗎、預防吐奶喝完奶後先抱直30分鐘還是先放Baby Lounge寶寶躺枕、寶寶會用開口杯但不會用吸管杯需要特別練習嗎、小孩4歲才開始吃手怎麼辦、擇期剖腹產需要做盆底肌修復嗎、側躺餵用小花杯接奶是否會造成乳腺韌帶壓力、餵母乳對乳頭有影響嗎、新生兒長途旅行坐汽車安全座椅對脊椎是否有影響、寶寶滿4個月每6-7小時才餵奶一次是否間隔過久、躺餵睡著是否會壓到寶寶/半夜餵奶是否需要拍嗝、寶寶可以喝黑糖水嗎、母乳瓶餵是否要像奶瓶餵一樣注意清潔/是否需要清潔乳頭、不穿內衣(胸罩/哺乳衣)會導致乳房下垂嗎、哺乳期可以做俯臥撐練保持胸部堅挺嗎、寶寶滿9個月後擠奶量下降改怎麼辦/擠奶會增加下垂的風險嗎、擠奶時間間隔拉長是否會導致下垂、CPR急救先吹氣的目的是什麼、新生兒可以做安撫椅跟大人一起互動嗎、Dream Feed寶寶不容易喝上而且醒來次數變多該怎麼辦、寶寶體重不達標但又不努力吸奶該怎麼辦、後躺餵寶寶邊吸奶邊往下掉是什麼原因、兌水奶是以水量計算還是泡好後的奶量計算、寶寶滿2個月坐著拍嗝頭一直向後仰要把他的頭固定住嗎、寶寶出生12天每天大便20次是腸胃不好嗎、寶寶多大可以做睡前儀式/做完睡前儀式卻不一定想睡、寶寶的腿喜歡捲曲著對髖骨是否有影響/是否要幫忙伸展、寶寶4個月只愛媽媽不要爸爸抱能用瓶餵母乳方式改善嗎、滿4個月寶寶可以坐餐椅嗎、側睡對寶寶的脊椎有影響嗎、寶寶半夜翻身醒來玩兩三個小時怎麼辦、兒醫建議滿月寶寶以擦澡為主對嗎、寶寶出生一周本來喝雙邊奶現在只喝單邊是否要擠出來補瓶餵、寶寶滿2個月常脹氣所以媽媽忌口飲食單調體重降低該注意什麼、女寶寶大便後棉花球向前擦會否推進縫隙裡、媽媽腹瀉可以餵母乳嗎、寶寶滿7個月還需要一頸二腰三靠背抱姿嗎、寶寶滿2個月狂流口水和吐口水是胃食道逆流嗎、太早使用有坐凳的背巾對寶寶有不好的影響嗎、清理鼻子時生理食鹽水不小心進入口腔誤吞有影響嗎、寶寶剛滿5個月長時間趴著對頸椎不好是真的嗎、寶寶6個月每天扶著沙發站一小時對他的腰部椎柱和關節會不會不好、寶寶會翻身和抬頭可以從腋下抱起來嗎、寶寶2個月晚上睡遙袋會影響脊椎嗎、洗澡時如何幫寶寶反身洗背部和臀部、寶寶9個月白天小睡會扶著欄杆玩半小時才入睡怎麼辦、Power Pumping的休息10分鐘是促乳模式嗎、為什麼打無痛會增加順轉剖的機率呢、可以把配方奶和母奶加在一起嗎、把寶寶放在汽車安全座椅睡覺會對骨骼發育不良嗎、寶寶剛開始吃米糊可以買市售的混合baby rice嗎/胚芽米是否對寶寶好呢、第一胎適合水中分娩嗎、寶寶出生就住院瓶餵之後是否有機會轉親餵、乳房按摩一天應該幾次、自然撕裂和會陰側切哪種對產婦比較好、寶寶用舌頭喝奶瓶有關係嗎、雙胞胎出生10多天媽媽擠奶量很少之後奶量還會增加嗎、洗澡是睡眠儀式其中之一步驟可以天天洗嗎、寶寶多大可以嘗試吃花生醬和芝士、寶寶吸奶瓶發出嘖嘖聲而且嘴角會溢奶是否需要該換奶嘴孔、帶2個月寶寶出遊2個月是否該倒時差、寶寶6個月晚上吃迷糊奶可以用超市盒裝牛奶還是奶粉。📢 快來訂閱我的頻道:http://bit.ly/2kttyum
本影片僅供教育使用,不能取代醫生診斷。請向醫生或其他合格醫療人員諮詢您的病情。
立即預約「 Sunny老師線上泌乳門診哺育諮詢 」
無論妳在國內或海外,透過線上視訊互動方式諮詢(Video Chat),讓Sunny老師即時專業輔導,解決妳遇到的母乳哺育問題!預約視訊諮詢服務:https://forms.gle/AphbHvtcv5Y2Rr4EA
Sunny老師的Amazon Store (推薦清單不定期更新) https://www.amazon.com/shop/sunnyhuang-ibclc
Sunny老師簡介:
國際認證泌乳顧問IBCLC
Lamaze拉梅茲國際認證生育講師LCCE
DONA國際認證分娩陪產暨產後照護DOULA
美國紅十字會認證成人嬰幼兒急救、心肺復甦術、自動電擊器講師
廣告利益揭露:透過鏈接產生之符合的購買行為,我們可能會獲得合作網站提供之廣告佣金。
#Sunny回覆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