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城鵝行
湯城鵝行開設在嘉義很夯的檜意森活村,是由一對表兄妹經營的餐飲品牌,鵝肉來源是大林的養鵝人家-表兄妹的舅舅,用「伴手禮」、「概念廚房」推廣鵝肉相關產品與美食,希望打造與一般鵝肉店不同的視覺以及用餐空間體驗,將台灣味做有質感的呈現,讓客人可以在日式宿舍舒服地享用安心食材製作成的鵝肉美食。湯城鵝行在鵝肉料理也獲得肯定,日前奪得第三屆「全台好吃鵝肉飯大盤點」活動冠軍。
-
伴手禮販售自行研發的手工鵝蛋捲,在研發時不是那麼順利,因鵝屬水禽類,不同於雞屬於陸禽,水分較多、蛋黃比例多、油脂高,蛋捲製作難度高,店家索性將缺點變成優勢,不另外加油,取鵝蛋原來的油脂製作,減油30%,不另外加油增加酥脆度,口感卻不打折,與市售奶味重的蛋捲不同,蛋香如雞蛋糕一般特別濃郁,對身體負擔小一點,吃完手不沾油。
鵝蛋布丁同樣是店家研發,為了客人飯後餐後甜點所設計,口感趨近於烤布蕾,底層是手工炒製黑糖,吃起來柔軟綿細又解膩。
純鵝油與金蔥鵝油是店內料理的靈魂,也稱有動物油界的橄欖油,對身體負擔較低。金蔥鵝油沒有沒有市售豬油蔥酥般黏膩口感、混濁的油質,相對健康,能當成家中常備調料。
-
冷凍食品則販售鵝肉丸、燻茶鵝,只要店內能吃到的餐點、調料,大多有販售。
-
茶鵝金蔥拌飯的茶鵝是人工手撕,希望客人在扒飯時每一口都可以吃到鵝肉。煙燻手法留存茶香,特別襯托鵝肉甜嫩。米飯的米來自大林,淋上金蔥油、醬油膏拌勻食用,是來自豬油拌飯的發想。
-
經典重現鹽水鵝肉飯淋上金蔥鵝油、醬油膏,肉汁豐美口齒留香,附的鵝丸湯是 51% 高比例鵝肉與新鮮豬後腿肉打成的,甘味渾然天成。
-
戰斧鵝腿佐薑拌飯專為喜歡吃到很多鵝肉的客人設計,附上手套可如手扒雞一樣大口吃肉湯品是用鵝骨頭與蔬果熬製數小時,不添加味精,將鵝全身上下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
在小菜部分,這次吃到的是海藻,有時是海帶莖、木耳等健康爽口小菜,會按照季節替換。
-
湯城鵝行選用的鵝隻,用現代科技以人道方式飼養、擁有產銷履歷安心食材,為傳統小吃找出價值。所謂的小吃,大概停留在幾種印象:幾十年歷史老店,掌廚的多為長輩等級老師傅或是中年媽媽、大叔,少有年輕人願意接手延續,但是在湯城鵝行廚房內,剁刀、分切鵝肉的可是年輕人,用產地資源實踐產地到餐桌的概念。
-
湯城鵝行
地址:嘉義市東區北門街3號
電話:05-276 -1601#2262
營業時間:11:00-18:00,週一公休(有低消)
㊙ #好康分享
拜訪戲說大林群聚業者,並完成指定任務,完成每一家可獲得 LINE@ 點數1點,集滿5點可獲得小禮物1份。
加入「戲說大林」LINE 好友:https://lin.ee/4SF9BDTml
#大林慢城 #數位群聚 #小鎮漫遊 #大林
===============
我的IG也歡迎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daphnechien
小順豐美村 在 茱莉的小小世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因為我愛你
#茱莉的小小世界
-
✔️嫩肩牛排 $500元
✔️打拋豬肉飯 $120元
✔️蔬菜盒 $150元
✔️400次咖啡 $150元
-
「因為我愛你」是一間位在新豐隱藏在巷弄裡的餐酒館,店名非常的酷,非常是何告白唷!店裡餐點種類非常多元,有西式、中式、泰式,而且老闆很認真的開發新的餐點,店裡氛圍非常適合約會、聚餐、閒聊等,但店內空間不大,所以想來用餐的朋友們記得提早預約唷!
-
🔸嫩肩牛排
這個是週末假日才有的限定烤肉,牛肉份量非常多,肉質非常軟嫩Q彈😘
🔸打拋豬肉飯
口感很道地的泰式麻辣口感的打拋豬,辣度很剛好適中,非常下飯唷!
🔸蔬菜盒
蔬菜盒裡面蔬菜非常多,用奶油悶烤後,整個非常香,大推👍
🔸400次咖啡
第一次喝400次咖啡😂上面濃濃綿密的奶蓋,喝起來甜甜的,攪拌後喝起來很順口,很喜歡❤️
-
總體評價個人很喜歡這間店的氛圍,讓人可以很放鬆的享受美食,餐點品質也都有一定水準,茱莉個人很喜歡,唯一缺點應該就是店裡真的很隱蔽不好找,因為不是在大馬路邊,如果不是在網路上看到應該不會發現,然後因為老闆很注重餐點品質!
-
⚠️:目前只開放IG訂位,現場可能要候位
-
IG : @bilu1214
-
🈺️:15:00-00:00 (週一公休)
-
📍:新竹縣新豐鄉崎頂村17鄰建興路二段492巷12弄4號(從新豐火車站方向進去的朋友,看到全家新豐大興店旁邊小路進去,右轉抵達)
-
#茱莉新竹美食#新竹美食#新竹美食地圖#新竹景點 #新竹餐酒館#西式料理#中式料理#泰式料理#台灣美食#新豐美食#yummy #hsinchu #新豐#創意料理 #hsinchudrink#igfood #hsinchufoodie #foodphotography #foodstagram #popyummy新竹#巷弄美食#嫩肩牛排#蔬菜盒#打拋豬肉飯#400次咖啡#新竹下午茶 @ 因為我愛你
小順豐美村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王昭君在匈奴:逼嫁繼子 親子被殺(一)|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她曾大膽地選擇了自己的命運,她扎根在茫茫的高原草地上,像一棵耐旱而茁壯的野草,頑強地活了下來。她一嫁再嫁,生兒育女。12年,無邊歲月,遠比人們的想像更悲慘、更淒涼。
民間,把王昭君描繪成薛寶釵、林黛玉那樣的大家閨秀:頭戴銀狐冠,身披紅斗篷,懷抱一隻哀怨的琵琶,風情萬種地站在草原上。官方,則把她旌表為高瞻遠矚的「愛國者」,少女細瘦的「小蠻腰」,愣是挑起了「胡漢和親,邊塞安寧」的政治重擔。她深明大義的覺悟,酷似一名「黨代表」或者「政委」。絡繹不絕的文人騷客也七嘴八舌地抒情,好像王昭君原本就是全天下讀書人相識恨晚的「紅粉知己」……
後人,謬托知己,憑藉甜膩俗爛的口味粗暴地打扮著王昭君。殊不知,這位聲名顯赫的古典美女,在無限風光的背後,還隱藏著滿肚子的黃連苦水。
從鮮花,到獵物
很早就听過一條謎語:姐姐要回來(打一地名),謎底是「秭(姊)歸」。秭歸,水土養人,出過大詩人屈原,西漢時歸屬南郡。秭歸有座寶坪村,林木豐美,香溪環繞。公元前52年,一聲響亮的嬰啼使村里那戶王姓人家笑逐顏開。女孩兒落地了,取名王嬙,字「昭君」。
老來得女,爹娘樂顛顛地捧著、供著。兄嫂也疼進了骨縫兒裡,唯恐刮風吹掉小妹妹一根汗毛。親人環繞,嬌生慣養,俊俏的小女孩兒,蹦蹦跳跳,嘻嘻哈哈。荊楚的細雨滋潤她一天一天地長大……
民謠說:姑娘十八一朵花。剛剛16歲,王家的女兒便出落成了明眸皓齒、天生麗質的小美人。美,是娘胎裡帶來的資本,誰也搶不走。方圓百里,都知道王昭君——「南郡一枝花」。王昭君的名字,猶如一輪皓月,朗朗地照著。哪兒都能望見,隨處都有影子。少女矜持地微笑,黑長的睫毛一閃一閃的,她憑欄遠眺,滿目是翠綠的山林、明媚的陽光——這個新鮮的世界可真好!可是,做夢也沒想到,災難正朝她一步步地逼來。
公元前36年,西漢朝廷的日子越來越寬裕,不必再像文景時代那樣勒緊褲腰帶了。尤其是匈奴,窩裡鬥,分裂成南北兩部。南匈奴,靠近中原,好在既親近,又溫順;北匈奴,不服天朝管,幸而遠在漠北。沒戰亂,有錢花,真是太平盛世。漢元帝「飽暖思淫欲」,便動起了「選秀」的歪點子。說白了,就是把天下美女,都拽到他自己床上去。
巍巍漢宮,就是一口「活棺材」。人常說:宮門深似海。那種地方,人壓人、人踩人,鉤心鬥角,想熬出頭兒?難死了。女人,十月懷胎,可以生下一個孩子;倘若守在皇帝身邊,恐怕十個女人都受孕,最終一個也養不活。
王家人當然知道皇宮是個「虎狼窩」,他們個個兒提心吊膽,生怕官府上門找茬。其實,怕也沒用,王昭君名冠南郡,連叫花子都知道:她定然是郡守大人和縣令老爺瞄準的第一獵物。
烏雲滾滾而來。果然,脅肩諂笑的官差叩響了王家門環。朝廷是天,皇帝就是老天爺,他喜歡什麼就是什麼,想誰就是誰——無上權力,足以左右整個天下,區區一名小女子,又算得了什麼?
王昭君含淚微笑,向每個表情悲壯的親人拜辭。收拾收拾,走吧——這,就是命。
早春三月,滿山遍野的菜花,一片金黃。16歲的王昭君,緩緩登上了香溪岸邊的官船,她默默地禱告:「總有一天,我還要回來。」
風一程,雨一程,小船順香溪而下,入長江、逆漢水……飄飄搖搖地駛向遙遠而陌生的地方。王昭君支頜沉思:少女時代結束了,等在長安城裡的,究竟是怎樣的命運呢?
冷美人 • 辣妹子
披星戴月地走了三個月,隱隱約約望見了長安。迎候王昭君以及眾多「秀女」的並非漢家宮闕,而是地地道道的監獄——「掖庭」。
「掖庭」,曾是一座皇家監獄,高牆矮窗,關押犯罪的王室成員和宮女、太監,漢武帝專門增設「掖庭獄」。幾經演變,這座臨時看守所,被改裝成簡陋的「儲秀宮」,儘管地方不怎麼樣,可是便於管理。當家人號稱「掖庭令」,職位不算高,卻執掌權衡,一手遮天。他輕蔑地瞥了瞥這群如花似玉、鄉音各異的小美人兒,暗自笑道:漂亮頂個屁!見不著當今皇上,休想當娘娘。奓刺兒?敢!都得聽老爺我的……
王昭君百無聊賴地守著一盞孤燈,她苦思冥想也弄不明白,究竟什麼叫做「出頭之日」。莫非就耗在這口不透氣的「活棺材」裡,等待哪天皇帝佬兒心血來潮,把自己召去「寵幸」一回?最後,領個或大或小的封號?倘若「青絲熬成白髮」,一輩子見不著皇帝呢?難道朝廷還肯安置一個鶴髮雞皮的老太婆嗎?笑話!大概,給皇帝當個小老婆,到頭兒了——這就是望眼欲穿的「出頭之日」。
夜深了,心涼了。王昭君斜臥在枕上,鬱鬱寡歡,蛾眉緊蹙。一天又一天,她空洞地捱著,俊美的大眼睛望不著一絲明天的曙光。
16歲,美,而且嬌慣,王昭君滿腹少女的優越感。她素面朝天,優雅地走在花枝搖曳的小姐妹中間,既不肯取悅誰,也不願屈尊俯就誰。最要命的是,她不買上邊的賬。漫說賄賂幾串銅錢一匹絹,就是淺淺的笑臉,也不給一個。「土皇帝」們當然沒好氣兒,隔三差五就話裡話外地「敲打」這個傲慢的「冷美人」。
日子一長,早就失去耐心的王昭君變得空前焦躁,她居然公開耍性子,和「掖庭令」唱起了對台戲。《後漢書》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苦等三年,音空信渺。那個傳說中的「大救星」——當今皇帝陛下,到底在哪兒呢?有些小姐妹心眼兒靈活,明里暗裡好一陣打點,旋即被召進內廷,侍奉天子。
王昭君並不在乎能否侍寢,但她非常看中自己在「美人堆」裡的名次和地位。這種「名位」,絕非朝廷冊封的嬪妃等級,而是少女的自我認同和價值兌現。王昭君覺得:「我最出色。」然而殘酷的現實,偏偏把她丟進了殘花敗柳之中。驕矜的自尊與淺薄的虛榮,第一次遭受到了嚴重的挫傷。這正應了孔子那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青春年少、爭強好勝的王昭君,怎能保持心理平衡?她當然會「積悲怨」。小脾氣一上來,既不梳洗,也不打扮,弄得形容憔悴,蓬頭垢面——就是鬧!鬧完了,還會請示頭頭兒一聲:「我要回家。」
回家?天大的笑話。皇家禁地可不是酒肆茶樓,想來就來,願走就走——老老實實呆著吧!「掖庭令」那一點報復心終於得到了滿足,他盼望這朵水靈靈的鮮花趕快蔫了、癟了,立刻變成豬不啃、貓不舔的廢物才好呢。
「掖庭令」鼠肚雞腸,並非「壞事兒」的關鍵。在皇帝和王昭君之間,還有一道橋樑——宮廷畫師毛延壽。王昭君哪肯把那種「狗腿子」放在眼裡,仍像對付「掖庭令」那樣,高掛一臉秋霜。想不到,毛延壽就是皇帝的眼睛。也許,他畫誰漂亮,未必得幸;但是畫誰粗鄙,則一定不會得幸。皇帝跟前的紅人,毀一個不服管教的小丫頭還不容易?畫筆輕輕一點,王昭君嫵媚的杏眼下,便多了一顆「亡夫淚痣」——妨人呀!誰要這種女人誰倒霉,何必呢?元帝漫不經心地扭過頭去,王昭君「掖庭待詔」,就成為一盤死棋。
嫁人,就是賭
歐洲人悲觀,把婚姻說成男女「摸黑走路」,彼此既不清楚攜手同行的是誰,也不知道氣喘吁籲地奔向什麼地方。說俗點兒,趕上什麼算什麼,婚姻就是湊合,稀里糊塗地瞎過唄。
婚姻,的確有點賭博的意味。走投無路的王昭君淪落到了這一步。見皇上,沒門;待詔,等於慢性自殺。好歹挪挪窩兒,總比現在強。這一天,總算盼來了!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