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4NHK『close-up 現代』專題報導
《“假新聞”奪走了外交官的生命》「失控的假新聞-駐日外交官輕生給我們的教訓」
(編譯/立法委員管碧玲辦公室.20190305)
網路上橫流的假新聞奪走了一位外交官的生命。
該名外交官是生前任職於台北駐大阪經濟文化辦事處的處長蘇啟誠。
這起事件的起因於半年前侵襲日本關西地方的「燕子颱風(在日本稱之為颱風21號)」。當時因油輪撞上機場聯絡橋樑,橋樑損毀造成許多外籍旅客受困機場。
因駐日單位對台灣旅客滯留機場的後續相關處理問題, 當時蘇處長受到外界極大的責難。
(網軍po文)「台灣的外交官都是垃圾」
(網軍po文)「駐日辦有跟無一樣,可以廢了。」
(在野黨議員 記者會)「敬請外交部查辦相關人員處理的態度 」
蘇處長在風災發生的十天後,自盡身亡。
這期間,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經由本台此次的採訪調查, 這起事件為身處網路社會的我們帶來了沉痛的教訓。
「3、2、1,點燈!」
曾經是台灣優秀外交官的蘇啟誠先生, 在去年(2018年)6月前為「台灣沖繩事務所」代表。畫面上所看到的是蘇啟誠先生參加沖繩當地活動時,帶領大家舉杯慶祝,致詞時所留下的影像。
(蘇啟誠)「…其實本人患有痛風,但既然有人喊「乾杯」實在也盛情難卻,就乾了吧!那麼,大家乾杯!!」
蘇啟誠自大阪大學研究所畢業後,以作為台灣日本之間的橋樑為志,展開了外交官生涯。在派駐時間最長的沖繩當地, 他積極地促進與在地人士的友好關係。因蘇啟誠為人性格爽朗,頗受當地人士歡迎。
(那霸日台親善協會會長 伊藝美智子)
「『外交官』一般說來通常是較有距離感的,但蘇啟誠先生會主動與大家進行交流。沖繩方言裡有句話叫『いちゃりばちょーてー』, 『いちゃりば』意指「相遇,聚首」,『ちょーてー』意指「手足」,也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大家都是一家人」的意思。對我們來說,蘇啟誠就是抱持著這種態度的人」
蘇啟誠因過去在沖繩當地的工作表現受到肯定,於7月調任大阪事務所首長。未料在蘇啟誠就任兩個月後卻發生了悲劇。
9月4日約有3千名旅客因颱風滯留關西機場,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為外籍旅客。
畫面為當時結束在日本的旅行,正準備返台的汪姓母女。她們錄下了當時在機場的情形。
(汪母)
「上面的玻璃被風吹破了,(風雨)從上面灌進來。非常可怕,感覺建築物好像也快被颱風給吹垮了。但最令人害怕的是身處完全不熟悉的環境。而且完全得不到任何資訊。」
<9月5日 上午9點>
隔天9月5日上午9點,多輛巴士駛抵關西機場,開始輸送受困旅客。不久,網路上大量出現一篇po文:「我們(中國)的大使館第一時間協調機場安排專車接送中國遊客轉移」
在巴士上所拍攝的影片也被po到網路上, 瞬間網路上遍布對中國政府的讚譽之詞。
「強大的中國力量,讚讚讚!」
當時正在機場排隊等候接駁的汪姓母女。
從附近的中國人那裡聽到了這則消息。汪姓母女在搭上接駁巴士後,在社群網路服務(SNS)上po文表示:「中國大使館救助了大家」
(汪女)
「『為什麼只有中國的巴士來?』當初雖然覺得很奇怪,但因為歸心似箭,當時也沒多想」
但是,這則消息事後證實並非事實。
所有的接駁巴士皆為關西機場所派。
查閱社群網路服務上的po文後發現,關於中國大使館安排接駁巴士的po文在9月5日一天之內就多達500起。隔天9月6日,在輸送完所有受困旅客之後,相關po文仍不斷地增加。而有將近一半的po文裡都包含了下列的文字敘述:
「遇到幾個台灣人問:『我們能上這輛車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就可以上車跟祖國走」
這是強迫台灣民眾自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內容。
這與台灣民眾長期以來在看待堅持一中政策的中國時所抱持的猶疑態度有所不同。
首先引燃火苗的是深具影響力的ptt等電子佈告欄。
「事實就是台灣外館不積極 中國非常積極」
「我們的駐日代表處為了國人做了些甚麼??」
「台灣的外交官都是垃圾」
當時在版上貼文的男性網友,匿名接受了NHK的訪談。
「身邊有7,8個朋友正好都在聊這件事,所以我就信以為真。與中國有關的話題,我沒辦法默不吭聲。」
同樣時間,在大阪的台灣事務所正處裡著來自台灣旅客的各類詢問。蘇啟誠也忙著在安排旅客們的住宿、機票等相關事宜。但這樣的狀況卻未能在台灣社會得到廣泛地認同。同天晚上,台灣媒體也以網路上的po文內容為基調,大肆批判了駐日單位。
<基於播放權的理由,台灣節目畫面無法直接在海外進行放映,尚祈見諒>
畫面上這位是當時在電視節目上批評駐日單位的名嘴。
他表示因為當時礙於不能輸給網路消息傳播速度的氛圍,在事實未經確認前就在節目上進行了評論。
(名嘴 黃暐瀚)
「如果電視或報紙晚個半天一天才進行報導的話,收視率或收益就會降低。雖說事情是否屬實?比什麼都來得重要,但確實在這個點上,我有過掙扎」
次日9月7日,更出現了在野黨議員意欲究責的聲浪。
「對我們的國民在危急的時候,在尋求救助的時候,卻是默不關心袖手旁觀,對這樣的處理態度,國民黨團要表達最嚴厲的譴責。」
批判的聲浪在那之後亦未見消退, 蘇啟誠成了眾矢之的。
採訪小組找到了當時與蘇啟誠之間有電子郵件往來的友人。
現居日本滋賀縣,來自台灣的王輝生醫師。
王醫生當時曾向蘇啟誠表示:「颱風過境後,往關西機場的道路是封鎖住的。照這情況看來,中國大使館應該無法派車前往關西機場才是。」
(王輝生醫師)
「我跟蘇啟誠說『當時,車輛無法進入關西機場,因此中國大使館派車進到關西機場一事是假新聞』」
王輝生建議:「對於無的放矢的批評得要進行反駁」
蘇啟誠回信道:「那不容易…所言甚是,同感,但沒有人聽進去。」
據相關人士表示,當時辦事處不分晝夜忙於回應總計超過千件的抗議電話、Email。
(王輝生醫師)
「『百口莫辯』,就算有一百張嘴也無從辯解。 筋疲力竭,再怎麼想法子解釋,就算說破了嘴也沒人會聽。已瀕臨絕望。」
最後與王醫師Email往返的兩天之後, 蘇啟誠踏上了不歸路。
在蘇啟誠輕生後的隔天,「中國派車進入關西機場」一事才被證實為假新聞。
證實此事的是台灣NPO「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為了避免混亂,接駁巴士為關西機場所單獨安排,並非網傳的中國政府。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黃兆徽)
「一旦不實消息在瞬間千倍百倍地擴散開來,大眾開始相信那就是事實,媒體也跟著報導。蘇處長飽受了過大的輿論壓力。」
在社群網路服務上po文表示自己受到中國大使館救助的汪姓母女。
(汪母)
「那個消息居然是假的….」
(汪女)
「當時未能分辨事情是真是假?」
名嘴黃暐瀚誤信網路消息而在電視節目上批評了蘇啟誠。事發之後黃暐瀚親自在社群網路服務上道歉。
「新資訊在推特或LINE上以分秒必爭的速度流傳。因為流傳的速度太快,難以核實。但除了核實並無他法。我深切地反省了此事,也向大家道歉」
(武田真一)
無憑無據的消息藉由社群網路服務散播開來,傳播媒體與政治人物也跟著異口同聲地附和,而將外交人員逼入了絕境。整起事件到目前為止尚未能釐清到底什麼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何沒能在某個階段就及時阻止事件的發生?諸多懸而未決之事,令人深感遺憾。
為了回應NHK的採訪,蘇啟誠家屬發了份聲明文。
「在真相未明的情況下,輕信或散布不實消息,甚至利用不實資訊謀求自身利益,煽動社會大眾。這類情事不能再度發生。我們的家人已逝, 我們由衷地希望無論是政府、機構、傳媒或網路利用者,都能引以為鑒。不要再有無辜之人莫名犧牲的憾事發生。」
(武田)
「最後我們來聽聽實際參與採訪的NHK台北支局長高田 和加子的看法。
武田: 高田小姐,台灣社會是如何看待蘇啟誠之死呢?
高田: 造成蘇啟誠自殺的誘因到底是什麼? 雖然到目前為止還真相未明,但台灣全體社會為假消息所蠱惑,將一名外交官逼入絕境一事所造成的衝擊,在事發半年之後餘波未平。在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是最為敏感的議題。也正因為此議題敏感,因此這回的事件,假消息很快地擴散開來,傳媒與政界也隨之起舞,無法適時地阻止假消息的散布因而引發憾事。台灣上下對此事無不感到遺憾。
鎌倉:高田小姐,話說回來,在台灣現在假新聞似乎造成了很大的社會問題。請問是到了多嚴重的程度呢?
高田: 在台灣社群網路服務的使用率高於日本。如果出現較引人注意的話題時,常有人不經確認就輕易地將訊息轉傳給同事、朋友。即便與事實不符,訊息也會很快地擴散開來。甚至,台灣對於中國透過網路操控資訊,危害台灣安全一事也抱持著警戒。因此政府也苦思良策對付網路上的不實言論。
清晨六點前,台灣行政院(相當於日本的內閣府)的職員就準備上班了。職員們花兩個小時以上的時間確認新發佈在報紙、社群網路服務、電子佈告欄上的資訊。該單位成立的主要目地是為了調查輿論走向,但近幾年也忙於處理那些混淆社會視聽的網路錯誤資訊。
(情報收集課 課長)
「因為真假不明的資訊或假新聞增加之故,我們的工作內容也變得複雜很多。」
採訪當日,「情報收集課」所採用的是關於香蕉價格暴跌的網路報導。網路上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報導了「為了避免價格崩盤,大量的香蕉被棄置街頭。」的消息。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農民幾乎強烈猛烈地抨擊政府,我們覺得這樣的訊息一定要儘快地澄清」
該則新聞所使用的相片是攝於12年前的照片。是則假新聞。
行政院網頁上刊載了訂正的訊息。
政府機構主動澄清,訂正消息,光2019年至今就已累積了120起案例。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
「與事實不符的假消息在數量上種類上都在增加當中。我們依然必須面臨,在民主主義的基礎之下,如何在言論自由與維護社會秩序之間取得平衡的問題。」
武田: 經過此次蘇啟誠先生不幸身亡一事,台灣政府方面是否採取了什麼新的因應措施?
高田: 目前台灣方面正在審議對於強化規範散布假消息的的法律修正案。惡意散播假消息,造成他人損失的情況,將處以高額罰金或三年以下之有期徒刑。如因此造成他人死亡者,最高可處以無期徒刑。但社會上也出現了由政府來定義「惡意」有其危險性,將危害到言論自由等種種擔憂的意見。相較於中國箝制言論自由, 台灣要如何維護一直以來所強調的言論自由,同時又對不實消息進行規範一事,台灣正面臨兩難的問題。
鎌倉:該要如何面對假新聞? 在日本的我們自然也無法置身事外。因蘇啟誠先生輕生一事而受到衝擊的聲浪也逐漸出現了。
電影”FAKE”的導演,透過電影呼籲:非事實的假消息有可能會造成社會偏差的危險性。
(“FAKE”電影導演 森 達也)
這次事件的背景原因裡,台灣與中國之間微妙緊張的關係一定有所影響。但這要說特殊案例也並非如此。好比現今日本也會討論與韓國的關係,與北韓的關係,與中國的關係如何如何? 所謂的謊言其實就某種層面來說,不也就是順著某人的願望而產生的嗎?比如說「想詆毀這傢伙」「想把這件事情包裝成一樁佳話」「想讓自己開心」等種種理由。而那樣的願望多為大家能共有的東西。比如說有人會因此感到開心的話,多半旁人聽到同樣的事情也會感到開心。所以謊言確實比事實更容易擴散,而事情的真相往往令人覺得無趣。
武田: 我們有必要去思考: 網路上散播的流言該如何確認? 同時又如何避免受影響? 另外一方面,將這樣的判斷交由政府行政單位來執行是否合宜也有待商確。
鎌倉:確實如此。森導演指出應不仰賴權力,同時探究媒體責任與市民自覺。
(“FAKE”電影導演 森 達也)
「是『事實』?還是『假相』? 能分辨的話,自然是分辨比較好。只是真假的界線也很糢糊,並非簡單就能一分為二。當行政權介入的時候自然會想分個清楚。那有可能會對創作表演者、採訪報導者帶來致命的打擊。包括網路,由媒體自己來進行核實,由媒體自己來倡導呼籲。當然觀眾、讀者、聽眾們也要自主性地參與核實的工作。我認為像這樣的動向應該是最好的。」
(武田)
另外一方面, 社群網路服務的營運方也應採取防範散播假消息・謊言的相關因應措施。我覺得也到了應該研擬/採取對策的階段了。
(鎌倉)
確實如此。若要追根究底的話, 這次的問題點就在於很多人未經深思熟慮就隨意按「讚」盲從所造成的。光就這一點來看, 也有應對社群網路服務的功能設限的意見。
(名古屋大學研究所講師 笹原和俊)
我認為消滅網路流言這件事是不可能的。問題在於我們應有相關因應措施,以中止網路謠傳橫流造成社會混亂或者有人因此喪生之類悲劇發生。「即時性」是社群網路服務最大的特徵,但它的機制也有可能反而會導致不確定的情況散佈更廣的後果。比如說,針對使用者要分享不確定的資訊時設定時間差距。或者將能推文的人數設個上限等等。若不預設可以踩煞車的機制,流言的散播應該很難停止。在那幾秒的時間差距裡,說不定使用者就改變想法不分享訊息了, 因此我認為延緩即時性,拉長時間差距是重要的。
(武田)
經由這次的節目報導,我所感受到的是身為媒體人,同時也身為網路使用者,自己在傳達資訊時的責任之重。我想再次與大家一同深思蘇啟誠先生家屬所傳達的訊息: 「由衷地希望無論是政府、機構、傳媒或網路利用者,都能以我家人的犧牲為鑒。不要再有無辜之人莫名犧牲的憾事發生。」
(完)
NHK節目資訊
http://www.nhk.or.jp/gendai/articles/4256/index.html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Re: [問題] 聯鼎法律事務所的評價? - 看板Lawy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問題] 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 lawy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問題] 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 Lawye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的測驗範本和範例,PTT ... - 創業求職面試學習指南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尚澄法律事務所蔡昆洲律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問題] 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 看板Lawy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法律事務所面試 - 露營資訊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實習律師PTT問卦網友提點這家「流動率高」挨告誹謗 - 蘋果日報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友理法律事務所ptt :: 台灣美食網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尚詰法律事務所誠徵實習律師-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聖恩國際法律事務所ptt 聖恩政律有限公司 - 藥師+全台藥局 ...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Re: [新聞] 台灣的銀行效率超低?BBC:彷彿停留在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innspo評價ptt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home-sale 看板- [新聞] 「帥過頭」遭爆虛擬貨幣割韭菜,誆人投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在PTT/MOBILE01/Yahoo上討論推薦的熱門台灣旅遊景點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在PTT/MOBILE01/Yahoo上討論推薦的熱門台灣旅遊景點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群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tt - 禮物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新聞] 台灣的銀行效率超低?BBC:彷彿停留在| PTT Uncovered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新聞] 櫻桃案恐引發寒蟬效應!誰讓台灣之光捲入- 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新聞] EOS總統大選DApp,區塊鏈賭博爭議如何解? - PTT生活 ...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律師事務所助理工作分享 (文很長請小心服用)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東禾ptt [請益] 的評價
- 關於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三井3c ptt 的評價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問題] 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 lawyer | PTT職涯區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先進好小弟最近要去尚澄法律事務所面試受僱律師的工作希望能在面試前先做點功課有個心理準備想請教板上各位先進有無關於該所內部的工作情形、 ... ... <看更多>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問題] 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 Lawyer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尚澄法律事務所評價@lawyer,共有5則留言,3人參與討論,2推0噓3→, 各位先進好小弟最近要去尚澄法律事務所面試受僱律師的工作希望能在面試前 ... ... <看更多>
尚澄法律事務所ptt 在 Re: [問題] 聯鼎法律事務所的評價? - 看板Lawy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鑒於先前有學弟妹問過我有關聯鼎的工作狀況,
趁著這機會我也順便分享一下我過去在聯鼎的工作情況,以供未來的新進律師參考。
我在2013/10至2014/07曾在聯鼎擔任過法務,
在聯鼎工作擔任九個月的時間,非常痛苦,也非常難忘。
聯鼎在三十年前是跟理律齊名的知名事務所,
過去主事者丁懋松大律師、陳國慈大律師,當時都是非常頂尖的涉外法律專家,
聯鼎也曾經培育了許多知名的法律/企業界人物,
可以說幾乎待得久,耐得住磨的,後來去其他地方都是翹楚。
我舉幾個例子:
臺大王泰升老師、理律牛豫燕律師、投資銀行家陳嫦芬女士,
前光寶集團法務總監,現任臺灣企銀國際租賃總經理陸義淋先生,
還有本文主題正律法律事務所的執行長張大修先生,過去都曾經在聯鼎工作過好幾年。
因此聯鼎在法律界的地位應該可以算是元老級的,特別是涉外法務。
不過兩位元老都已相繼離職/退休,目前是由第二代掌門人掌舵。
==============================
進入正題:
在我工作的那段期間,聯鼎的業務大概有八成以上都是跟涉外有關,訴訟非訟都有,
因此如果未來的新進律師想要學習涉外業務,卻又無法進入目前知名大所,
可以考慮去聯鼎面試,有機會的話能夠學習到不少涉外的業務。
而其中又以非訟業務佔大宗,在我任職期間,我曾參與過的業務有:
1. 協助葡萄牙科技媒體集團在台設立子公司;
2. 協助某國內船運公司與某銀行的船舶融資交易,以及船舶抵押權塗銷登記;
3. 協助國內某德系車商處理公司營運法務;
4. 協助加拿大新創事業規劃商業模式;
5. 協助加拿大在臺子公司進行營業讓與的實地查核與退休金議題法律研究。
接著,聯鼎訓練新進人員的方式,是源自於英國律師訓練學習事務律師的傳統,
從儀態、溝通、辦案、思考方式,都會進行全方位的訓練。
而全方位的意思,代表一開始工作時,會不斷地被罵,
如果沒有在兩到三句話之間,讓老闆了解重點,會被罵;
如果沒有做好法律研究的基本功,查詢法律問題沒有得到一個Y/N的答案,會被罵;
如果沒有依據老闆的指示,一步一步地完成工作,會被罵。
在進行法律研究後,與老闆討論過程中,老闆會不斷挑戰你的思維,
如果有一絲不確定的地方,就會被電爆;
每個法律問題的研究,都要研究到幾乎100%的確信;
每個問題,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
老闆會時常詢問手邊案件的處理進度,自己一定要非常熟悉狀況,否則就是被電爆。
聯鼎的傳統就是讓新進人員體認到,
自己經手過的每份文件,每封email,都會直接傳達到客戶裡。
因此在聯鼎工作除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
可以跟同事互相協助,但最後工作要做好,只能靠自己。
================================
我過去的工作紀錄中,曾經英文email被改了七八次、存證信函被改了十幾次,
合約修改意見也經常無法達到老闆的要求,天天被罵是家常便飯。
我剛上班的第二週就想走了,但那時老闆告訴我,只要我撐過半年,我一定會進步。
後來真的有明顯感受到自己能力變強,雖然對於工作還是無感。
我大概在工作到第七個月時,才開始有讓老闆稍微滿意的工作表現。
代價是每天都覺得自己像一坨屎的感覺,持續半年。
精進的部分有英文讀寫能力、溝通能力、思考邏輯。
相信這些都是一個法律工作者要縱橫職場所應該具備的能力。
================================
我在試用期剛過時曾跟老闆談判薪資,
只要老闆覺得合理,他們都願意加薪。
那次的經驗讓我體會到,You get what you negotiate.
薪資、待遇、福利,都是用談判談來的。
所謂的薪資水平都是浮動且可以打破的概念。
最後,我做了九個月離開,當時有自己覺得更想做的事。
不過現在回來看,當時那九個月的訓練,為我的職涯打下不錯的基礎。
雖然我覺得自己還是欠缺訓練,
至少有基本的能力可以在職場上生存。
如果再讓我選擇一次,我會希望在聯鼎待久一點,練強一點,再離開。
但事實證明我也不過只是個平凡的七年級生,而非人中龍鳳。
==================================
結論是,如果想要挑戰自己,而且也耐得住罵、耐得住磨,
想要學習涉外法務,然卻苦無門路的律師/法務們,
可以嘗試勇敢地往104丟履歷,因為我離開之後,聯鼎的流動率仍然相當高。
我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這個現象,
是因為年輕人都跟我一樣不耐磨呢,還是這種古老的訓練方式不流行了,
還是主事者的領導風格不夠吸引人,我不清楚。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給未來選擇事務所的捧由作為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4.202.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yer/M.1470834408.A.D46.html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