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馬克·法拉屋樂Camake Valaule
《治喪委員會新聞稿》
發布時間2021/8/20 16:00
新聞聯絡人/伍麗華0918035108
屏東縣泰武國小主任查馬克·法拉屋樂Camake Valaule於2021年8月19日23時05分在來義鄉丹林部落住家安息,享年四十二歲。
查馬克·法拉屋樂 (1979 -2021),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排灣族人,畢業於台東師範學院,2002年分發至泰武國小任教,允文允武,除了在體育指導有傑出的表現,更是致力於文化復振,對保存傳統文化以及推動民族教育不遺餘力,於35歲的年紀拿下2014年《第21屆東元獎》,成為歷年最年輕的得主,並於2017年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的肯定。
查馬克長年指導學生木雕,獲獎無數,自己也曾以《誕生系列—期待》紀念第一個孩子(樂可艾)的作品,榮獲2008全國原住民木雕首獎。
查馬克曾參與編寫泰武國小民族教育教材,並與團隊榮獲「教育部103年教學卓越金質獎」,之後投入「排灣族群本位教科書」課程發展,於104學年度起提供地磨兒民族實驗小學實驗班採用至今。
查馬克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深入部落採集排灣族古謠,以口傳心授方式指導學童練唱,成立「泰武國小古謠傳唱隊」,2006年以傳統音樂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入圍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音樂專輯獎;2011年《歌開始的地方》獲得第23屆金曲獎傳藝類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2014年,泰武古謠傳唱隊《歌·飛過群山》獲得第25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等殊榮。
2016年起屏東縣政府推出「斜坡上的藝術節」,擔任藝術總監,佳評如潮,一年比一年盛大,成為屏東知名活動品牌。
2020年受邀參與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劇中飾演琅𤩝十八社大股頭「卓杞篤」一角,查馬克極富感情與生命力的演出,令曹瑞原導演及劇組印象深刻。不過,就在《斯卡羅》殺青後,去年8月14日查馬克被診斷罹癌第四期,低調請假治療。抗癌期間,仍然每日帶孩子上學,古謠隊的指導不間斷,並指導足球隊參賽。查馬克主任原本於今年7月1日返校上班,不料隔天病情復發入院治療,8月16日晚間,查馬克決定返家與至親好友共度最後時刻。居家安寧照顧期間,蔡英文總統透過幕僚前來致意,蘇貞昌院長親自致電加油,潘孟安縣長也親自到病榻前為他打氣。在停止嗎啡、營養劑的狀況下,查馬克仍然支撐到孩子樂可艾8月19日北上參加20日的總統教育獎頒獎典禮才安然辭世。
學校老師前一天有詢問要不要跟承辦學校說無法參加,樂可艾回答老師,他一定要去領獎帶回來給爸爸看,並且要「全副武裝」脱下鞋子用「最排灣最查馬克」的方式上台領獎,把榮耀獻給父親。出發前一晚,睡前跟查馬克說:「把鼻!我明天去台北領總統教育獎給你哈!」查馬克看著他點點頭。
查馬克長子樂可艾‧法拉屋樂,今日在台北圓山飯店獲頒總統教育獎,家人希望樂可艾用最美好的心情,把父親最期待的這個獎接到手中。
查馬克的妻子謝恩祈老師對於這幾天各界至親好友的關心表示非常感謝 : 「我打算讓他照著流程領完獎,回來之後,把獎座放在靈堂上成為最顯眼的裝飾。查馬克走得很安詳,沒有掙扎,即便氣息停止了之後,他仍然是柔軟而溫熱的,謝謝神讓他最後一刻這樣美好的與我們道別。」
相關治喪事宜,由屏東縣政府、來義鄉公所、來義鄉民代表會、立法委員伍麗華辦公室、立法委員周春米辦公室、屏東縣議會潘正議議員服務處、東元科技文教基金會、南京資訊股份有限公司、風潮唱片有限公司、公共電視台、來義鄉天主教會、泰武古謠傳唱、拉勞蘭獵人學校等單位籌組治喪委員會,謹定於110年8月24日上午於來義鄉丹林聖保祿天主堂(屏東縣來義鄉丹林村117號)舉辦告別彌撒。(九點彌撒、10:30公祭)
#風潮籌辦追思音樂會九月中旬於屏東演藝廳
居家安寧 嗎啡 在 職能治療師王志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努力後的身心得到真正的安寧
大腸癌末的90歲阿公腫瘤移除術後,再次復發,並造成轉移。家屬放棄積極治療,改以居家安寧緩和治療,期待讓阿公可以善終。
初次接觸到阿公的時候,他已經臥床兩個月了。還認得人,也可以簡單交談幾句。特護很用心的在照顧,平常時還會用輪椅帶阿公出門溜達。只是在家以及在床上的時間還是居多。特護和家屬發現阿公的體力有越來越差。阿公希望可以再回去上班,家屬則希望阿公可以在家休養即可。
即使家屬與阿公的目標不一致,但共通點就是希望能夠阿公可以在家走路。其實走路的訓練非常艱辛,初期若是可以做到減少臥床,讓體力不至於退化太快,減少臥床併發症像是:皮膚壓傷、肌力衰退。接下來才有進一步接受站立訓練的可能。
因為特護有四個人在輪班,即使同一個老師指導,每個人的照顧與訓練方式都不太一樣。家屬間的意見也難以整合。有時特護訓練阿公,家屬又覺得太累太辛苦。
又過了兩三個月,家裡輔具一堆,起床任務卻是執行的二二六六。每去一次,我都覺得阿公狀況更差。阿公越來越嗜睡,白天拼命躺著睡、晚上拼命躺在床上吵,結果好不容易移除的鼻胃管結果又裝回去,而且肢體越來越僵硬,站起來變得越來越吃力,需要非常非常多的支撐。本來可以簡單地溝通,後來只會發出啊啊的聲音。阿公的肚子跟手腳都腫起來,需要靠利尿劑才能排尿。血氧量低、血壓也常常高到140-160。家屬看到阿公狀況越來越差,也心急了。
也許有照顧過高齡癌末病人經驗的人,對於病患以上的變化,應該都很熟悉,而且認為是必經之途。應該要順其自然,別再讓阿公承受訓練的痛苦。
幾度,我內心也相當掙扎。阿公幾乎都是靠著我的支撐,勉強坐起、站起。站起過程中,也常發出驚恐的聲音。關節活動度、肌力耐力要維持,臥床的時間,一天不能超過一半:12小時。但坐起對一個虛弱的癌末老人來說,又是何其的辛苦。尤其大腸癌末腫瘤已造成肛門口上方潰爛,目前還需要頻繁的使用止痛藥物才得以舒緩。
經歷了兩三個月長時間的臥床,我每週去指導活動時間相較平日臥床時間,根本杯水車薪,可以說是毫無效果。
就在一次特護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她不忍心看著家屬對於阿公承受臥病折磨感到失落無助。她特別安排了連續九天班,希望我們再一次的扭轉退化的頹勢。
「先拉長坐起時間吧!」我說。「開始先一天至少8小時,再慢慢加到12小時」。原來的站立也要確實的執行一天累計三小時。
「阿公有時白天睡得很沉,晚上已經睡不著了,白天再不讓他睡,那他睡眠太少,疼痛也不容易控制,會容易吵鬧」特護說。
「那他半夜睡不著時,躺在床上做什麼?」我問
「⋯⋯⋯⋯吵⋯鬧,有時吵著要下床⋯」特護說
「那就讓他下床坐著啊,累了再上床睡就好了」我建議。
就這樣,慢慢拉長坐起時間的阿公,身體從僵硬又變的柔軟起來,協助穿脫衣服、翻身、轉移位時,比較不容易因為疼痛而大叫。血氧濃度在不依賴氧氣的前提下,可以維持在98以上,意識狀況比較清楚,可以回答簡單的問題,咳嗽也較有力氣。一天特護也很開心的告訴我,阿公不吃利尿劑已經可以順利排尿累計1300cc,手腳水腫狀況改善許多,血壓也能維持在100-120間。
靠著特護與家屬的努力,非常嚴謹的執行起床計畫,阿公各項逐漸失控的指數,算是漸漸穩定下來。
但我卻很困惑。
如果我、我們不那麼積極,也許阿公時日不多,很快就可以解脫。家屬已放棄積極治療腫瘤,我們卻積極的避免他臥床,反而讓他拖延太久,這真的是對阿公來說最好的決定嗎?
密集訓練期過後,阿公總算是穩定下來,輕輕扶著可以自己站個十幾分鐘。我問阿公:
「阿公,你很喜歡站吼!」
阿公微笑點點頭!
「是不是站起來屁股(的腫瘤)不會壓到,比較舒服?」
阿公用力點點頭!
「是不是我陪你這樣站著,你的身體比較有力氣,你也比較不會痠痛?」
阿公微笑點點頭!
「那可以的話,我們站久一點,站不住的時候我扶你,你忍耐一下好不好」
阿公微笑點點頭!
有一次,特護告訴我,阿公迷迷糊糊半夢半醒時問他:「老師是不是今天會來?我要站給老師看!」家屬也希望我多點時間來陪阿公。似乎我代表的「訓練」角色,跟止痛藥物一樣,成了阿公的依賴。
我此時更加確定,坐站的訓練,對阿公來說不是折磨,而是可以減緩疼痛、並且減輕臥床併發症帶來的痛苦。
上一個月,阿公因為感染緊急住院了,家屬透過特護告知先暫停職能治療。三週後我向特護關心阿公狀況,得知阿公再也無力坐起,氧氣依賴,也必須使用更強的止痛藥物「類嗎啡」,這一次,大家做好心理準備,阿公大概是回不了家了⋯⋯
「醫生有特別交代不能坐起嗎?」我問
「醫生沒這樣說,但阿公也無法完全平躺,他會不舒服。現在身體整個硬邦邦,連替他翻身都不容易」特護敘述阿公目前的狀況。
「還是儘量讓阿公坐高坐起吧!」我建議。「還記得我們一開始在床上坐起的方法嗎?」
「記得啊~」特護有信心的回答
「那先坐起,看怎樣我們保持聯絡」我說
「好!」特護答應。
過了幾天,又收到家屬通知,希望我去協助指導一些被動關節活動。我到的時候,阿公已經開始一天坐起3個小時,本來靠氧氣都勉強維持96,現在又漸漸恢復到98-99。
今天去了第四次,阿公已經每天又坐起超過10小時,還嘗試靠床站起。原本住院後整天嗜睡,對外界毫無反應的阿公,站起時我在耳邊問他:
「阿公,你很喜歡站吼!」
阿公微笑點點頭!
「醫生說,我們這星期五可以出院了!」特護開心的告訴我好消息。
「我今天推輪椅帶阿公去逛地下街,買了星巴克上來」
「醫生說,我們真的很厲害!哈!」
可以回家。真好
居家安寧 嗎啡 在 護理師的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此,特別感謝未曾謀面的 虞小姐~
安寧訪視過程,曾有個案因為使用嗎啡貼片止痛,卻因為藥物造成副作用暈到不行,止了痛卻來了暈,一樣非常難過。健保藥品沒有給付止暈貼片的項目,需要時就只能請家屬自費購買。在病人末期的最後階段,我可以幫忙很多事情卻對這件事情束手無策。
那日,從留言的對話框跳出一則訊息,未曾見面的虞小姐問我:需要止暈貼片嗎?她的手上還有備用一些仍在效期內,可以捐贈,希望派上用場。我允諾可以妥善用在安寧病房或居家安寧個案身上。昨天收到共11盒(共22片),看上面的標價還真不便宜啊!存了幾盒在單位供訪視時使用,也親手交付其他給安寧病房的主治醫師,期盼這 愛的分享,能讓需要使用的個案得到舒適與關懷。
我不認識妳,但是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