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眷改土地短期活化結合縣市停車場整體規劃之評估】
#岡山
#停車場
#土地活化
#眷村改建
岡山地區近年來朝向都市化發展,以高市府規劃的87期重劃區為未來的明日之星,不僅鄰近省道台1線及捷運南岡山站,附近有公16、公17、兆湘國小、劉厝公園及岡山文化中心,環境優,交通便捷,因此具有成為高雄信義區的潛力。
岡山及鄰近地區停車需求與日遽增,然停車供給增加緩慢,大眾運輸興建速度不及需求增加的速度,造成部分地區停車供需失衡,停車問題嚴重,面臨民眾恐違規停車之現象。
今天早上邀請國防部政戰局討論北高雄閒置眷改土地,盤點出哪些地點可以和高雄市政府合作設置停車空間,讓眷地做短期活化,又能解決民眾停車需求問題,一共討論出三個未來可規劃作為停車場的地點。
首先是康樂村,鄰近醒村,約3,249平方公尺;再來是87期重劃區中的74和75地號;最後是勵志新村的地下停車場,達7,529.65平方公尺,過去滿足當地停車需求,但現今已成為蚊子停車場,政戰局表示:當時未改制前之鎮公所,中意這塊地,循共同合作興建停車場,不料,改制後升格區公所,後續不再承租維運,實為可惜。
我也指示同仁安排現地會勘,邀請市府交通局、都市發展局等相關單位出席,配合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停車需求、捷運及景點周邊停車需求預測、民意反映停車意見,多方討論合作的可行性,讓土地做短期活化,解決停車問題。
岡山車站 改建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過日評論:陳其邁就職百日!十件事看高雄市政重點】
昨天(12/1)是陳其邁市長就職百日,去年3月韓國瑜前市長就職百日時,好過日也曾評論其施政作風與政見執行狀況(見連結),因此同樣的我們也要來檢視當前陳其邁市長在上任後的表現,以及高雄市政發生的變化。
一、韓國瑜百廢待舉爛攤如何收拾?
根據中國國民黨自行指出,高雄市上半年青年高達失業率13.9%,六都第一;中國黨議員也主動提及《遠見雜誌》調查,去年數據顯示高雄在六都競爭力最低。在經濟不振民生凋敝的狀況下,中國黨以「百廢待舉」形容韓國瑜執政一年半後的高雄市,強調新市長將接受莫大考驗。由於韓國瑜實在太廢,陳其邁上台後,就職典禮低調不鋪張,市長佔用的辦公室回歸公務員使用,市長每天準時上班、假日沒有休假跑市政行程、恢復早上八點晨會、議會質詢準時參加不看稿......等等作為,看起來都是一種進步,但其實只是達到「#基本要求」而已,如何復原韓國瑜破壞的市政建設延續性,並重塑社會對「鋪馬路通水溝修電燈」以外議題的關心,是高雄政治界的重要課題。
二、新市府回歸常態、小內閣接軌中央與地方
陳其邁本屆任期僅有2年4個月,因此快速讓市政上軌道極為重要。在上任前三天,陳其邁已確定三位副市長和大部分局處首長,特點是大量「事務官拔擢」維持體系穩定;由「中央借將」來導入一致性的經濟產業政策,另外也將前市府破壞官箴,安插在高捷公司的「招待所」老闆、安插在輪船公司的記者好朋友等缺乏能力的酬庸官員,一一拔除。然而,值得觀察的是,至今農業局與海洋局長仍由事務官代理,近期才會確定人選;另外陳其邁在缺乏黨內派系基礎下,仍有部分首長具派系平衡意味,表現如何,或是否磨合良好,還需後續觀察。
三、加速招商拼產業轉型
高雄的產業問題涉及到國家區域發展的資源分配議題,一直是歷任市長無法完全解決的問題,也是陳其邁首要政見。陳其邁挑選副市長羅達生主掌招商相關業務,並成立專責團隊推動橋頭科學園區,成立高雄招商事務所進行專案服務,並加速讓74公頃的仁武產業園區動工,提出亞洲新灣區5G+AIOT計畫,爭取中央同意設立高軟二期園區與前鎮創新園區,啟動前鎮漁港改建。另外,陳其邁上任後,亦有台郡、台灣默克、穎崴、穩懋、長華、緯創以及華新科等新宣布較大投資案,總投資超過千億,以百日可見的成果而言可說豐碩。另外,和石化業未來轉型相關的大林蒲遷村案終於出現較明確方案,能否充分與居民溝通找出最佳方案,則需要更多努力。
四、大眾運輸發展加速但仍不夠周全
高雄輕軌二階本來就獲得大部分市民支持,在韓國瑜任內開過5場公聽會、20場專家會議,繞了一大圈後,韓市府終於維持承認原路線最佳,但在韓國瑜擺爛下遲遲無進度,陳其邁上任兩個月後,經過一再溝通調整,終於宣布輕軌復工。另外,岡山站土建持續進行,黃線也進入環評階段。但在後續路網方面,目前府會重點均放在效益較低的林園線,但對於市區路網的強化卻未見後續考量。我們仍期待遠期路網滾動修正能秉持最大效益,不受政治力影響來進行。而公車路網配合輕軌通車調整,以及幹線與接駁公車路網的持續強化亦尚未見規劃,較為可惜。
五、城市形象開始找回活力與設計感
對比前兩年城市形象之崩壞與政策錯亂,陳其邁上任後找戴資穎為秋冬觀光大使,全力支持大港開唱復辦,文化局推出高雄百年意象與相關活動等多項措施,設計感明顯復活。和前市府打壓非主流文化相比,亦讓民間創意得以發揮。然而,各局處施政作為未必都能跟上,未來在更多市政層面能否引進設計元素,融入市民生活,市府宜有更進一步的規劃。
六、陳菊市長規劃場館進入營運期
陳其邁上任後,包含高齡整合長照中心完工、逍遙園、見城計畫舊城護城河修復陸續完成;海洋流行音樂中心西區、總圖二期近期將啟用,某種層面上,或許有許多政績都是「收割」,然而為何「別人」割不到其邁就割得到? 另一個問題則是,完成的建設妥善營運才是問題,例如社區長照的覆蓋率、流行音樂中心複雜的場館應用及和在地音樂產業鍊的合作關係、總圖二期轉型為創新基地後的未來計畫、甚至之後的港埠旅運中心等,都是陳其邁的挑戰,也是表現的機會。百日或許只看得到剪綵,但下次就得以績效來評斷。
七、環境治理緩慢向前
陳其邁將空汙改善列為最重要政見之一,上任百日期間,空氣品質(AQI)良率(<100 比率)為63.4%,較去年同期54.5%略微改善,PM2.5下降9.5%。然而,近年興達電廠持續減載、加速改善鍋爐達燃氣標準、汰換高污染運具,均是陳菊市長任內就開始推動的政策。其邁上任後加速要求國營企業設備與製程更新,擴大劃設空品區等,則可能要明年才能見成效。但在空汙智慧偵測普及化,綠能運具與大眾運輸使用率的推升上,市府應能有更積極作為。而新市長上任百日內,高雄亦有旗山爐渣清運處理過慢之開罰,前鎮地下水污染造成乙烯滲漏事件引起關注,雖市府均快速應對,但在眾多工業污染源的稽查與裁罰上,未來仍將受嚴格檢視。
八、青年政策有藍圖但待實現
前市府期間,青年失業率攀升,青年就業或返鄉計畫成效不彰,青創基金跳票等問題,都是青年選票崩盤的推力,前市長找來連勝文特助(同樣是富豪二代)擔任青年局長亦無法挽救。針對這些狀況,陳其邁上任後加速科技業招商,推出 #8800戶社會住宅計畫,初步規劃數字令人期待,就看兩年內是否會有初步成果。
九、跨域治理未見實質動作
陳其邁競選時提出恢復「#南部區域治理平台」,作為南台灣縣市首長溝通之用,但上任後並未有實質運作成效。包含區域交通規劃的地方方案,南台灣產業走廊之規劃,聯合觀光行銷之計畫,以及中央「大南方計畫」之執行,都應有更近一步合作的可能。唯在陳其邁剛上任,黃偉哲自顧不暇下,似乎並無進一步密切交流。
十、高雄政治關注度下降、在野黨缺乏監督能力
罷韓過後,不少韓天台突然對高雄失去興趣,若有報導也僅止於負面新聞,和過去某市長新聞可佔有50%甚至80%時段的狀況相差甚遠,另外市長也沒有一天到晚跑去敵國朝貢,或宣布參選新職位,也讓高雄政治熱度明顯下降。在議會開議後,民進黨議員或許有所顧忌,但在野黨議員因質詢品質太差,對於陳其邁施政眾多可加強之處並未著墨,雖佔據議會絕對優勢,卻缺乏監督能力,對鞭策市政進步相當不利。
岡山車站 改建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社宅將大增25倍!結合TOD發展讓青年成家】
高雄房價悄悄在漲你注意到了嗎? 今年房價指數已經超越2014年高峰,若想要買新屋,年輕人常得往橋頭、仁武、小港,或是楠梓、鳳山的最邊角尋找,才能用通勤時間換取空間。
#近年市長競選政見都有社宅
事實上,青年居住問題在過去選戰中,都是候選人關心議題,例如韓國瑜前市長就曾宣示「增加社會住宅」、「推動青銀共居」。
然而,其任內推動成效不彰。新建社宅如「中都青年社宅」的114戶,改建如前金大同社宅的48戶,兩案之設計評估案均在花媽任內,2017-18年完成發包執行。其餘如勞工租賃住宅、鳳山共和宅等整建315戶、或是Mecanoo設計的指標社宅「凱旋青樹」245戶,也都是陳菊市長任內即規劃推動[1]。甚至很可惜的,陳菊市長規劃的楠梓社宅在韓任內反而沒有繼續推動。
現任市長陳其邁 Chen Chi-Mai 在競選中,也提出社會住宅政見,但和韓國瑜缺乏執行能力不同,其邁上任後兩個月,11月4號便宣布將推動8800戶社宅,其中6000戶和內政部住都中心合作,分別位在岡山、楠梓、仁武、左營、三民、前鎮、鳳山、小港等區。而2800戶直接由市府興建,2年內將動工,預計出租給企業員工及弱勢族群,只租不賣,租金低於市價8成。 將能把高雄社宅的總量擴大到25倍左右。
#社宅結合軌道路網發展
本次市府推動的三案社會住宅,都能結合軌道路網,強化交通機能。而新社宅三案更是結合周邊產業園區,將會有一定比率提供給附近就業青年,以下我們分別來看:
👉1. #岡山區大鵬九村市有土地,面積約1.3公頃,約700戶,鄰近紅線南岡山站,可提供給橋頭科學園區、路竹科學園區的就業人口,預計2021年6月動工。
👉2. #前鎮區亞洲新灣區原集盒土地,面積2.3公頃,鄰近輕軌軟體園區站,將規畫1600戶,因應未來5G、AIoT創新園區發展的居住需求,預計2021年底工程發包。
👉3. #大寮捷運主機廠基地直通捷運大寮站出口,將分期興建,第一期400戶,鄰近和發產業園區、大發工業區,預計2022年6月工程發包。
#新灣區社宅應成社宅典範
我們特別要提到集盒這塊土地,雖然原本屬於國宅用地,但先前市府也曾有改為住宅區標售的計畫。若以周邊地價來看,先前泛陸建設購買中山林森路口土地高達每坪186萬元,就算住4或住5用地價格較低,但以每坪100萬算,此塊光土地標售就有超過70億元價值,若以台中等前例,早就被拋售給建商。
而基地徒步約3分鐘就到 #輕軌軟體園區站,到夢時代只要2站4分鐘,到流行音樂中心3站6分鐘,到駁二5站10分鐘,也就是新灣區不論是軟體、體感娛樂、動畫、音樂、文創等新創基地,通勤都在10分鐘內。而IKEA、家樂福、好市多、MLD、總圖徒步可達,消費機能也齊備,若是提供足夠戶數給在周邊就業的青年入住,完全不需汽機車就能滿足一切生活所需!成為TOD(大眾運輸導向開發)的良好案例。
這1600戶的社區,其實是新灣區最大建案!(諾貝爾1000戶左右),我們希望,未來新灣區社宅能朝向高樓層、大棟距、低建蔽率開發,留下廣場、綠地,以及低層高開放性的商業空間,甚至可在基地內重建部分類似集盒概念場域,同樣提供創業型店家進駐,並搭配建物底層的公托、小型市民運動中心、以及「新灣區城市規劃館」,提供社區完善機能,也讓此案成為高雄社宅的指標之一。
[1] 根據2017.11.23 高雄市政府「城意實築論壇」簡報內容,以上各案均已啟動規劃,設計監造案亦均於陳菊市長與許立明代市長任內完成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