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活動:《優雅地反抗:勇敢做妳自己!翻轉恐懼×跳脫框架,追求內心真正的渴望》
首先我要說,作者不是一個簡單的女人,趙株烯現任美國ABC新聞韓國分社長,三十多年來橫跨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地,是報導國際情勢的外電記者,也是全方位的全球媒體專家。
看過她的履歷,我只覺得雙腿發軟。她不久前迎來五十歲,可她人生積極又精采,我感覺她好像活了好幾個五十歲。那些成就與經歷,濃縮在五十年,實在有些驚人。
書中以一位女性媒體人的角度,來分析探討現今女性所面對的種種不公。
其實,不公平永遠都在,我們也不用假裝和平。
尤其是生了孩子的女人,事業跟育兒永遠無法兩全。
韓國有「工斷女」一詞,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履歷斷層的女人,特別是只因為結婚和撫養孩子離職後,職場履歷出現斷層的女人。」韓劇《羅曼史是別冊附錄》女主角就是一位工斷女。
# 育兒津貼於事無補
書中提及:「大部分高學歷且正值工作年齡的女性,如果因為家庭及育兒的關係無法工作,對社會來說是巨大的浪費,也是國家競爭力的損失。政府雖然表示會擴大育兒津貼制度或育嬰補助,並提出「共同育兒」之類的對策,但這些是否真能成為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呢?」
#請保母的費用難以負擔
在韓國跟台灣一樣,保母的費用過高,很多媽媽也是因為如此,乾脆辭職在家自己帶孩子,從此中斷職涯。所以,作者認為,可參考香港和新加坡那樣,積極地採用外籍家務移工。
這個想法跟我認識香港嫁來的鄰居太太不謀而和,香港太太抱怨說,在香港,幾乎家裡都有阿姨幫忙,所以香港女人可以獨力自主的追求事業上的發展。可她嫁來台灣之後,只能天天在家當黃臉婆,她的專長是廣告業務,不是鍋碗瓢盆,所以常與老公有衝突。
「唉,以前在香港,週末夜晚有阿姨幫忙看一下,還能跟老公約會,現在就只能能在家收尿布。」這是她的感慨,她認為家有幫手,婚姻品質好,離婚率會下降。
書中寫道:「在韓國,月薪兩百萬(約台幣五萬元)的女性因為難以負擔與薪水相當的育兒費,所以選擇放棄自己的工作,然而,如果可以每個月用五十萬(約台幣一萬兩千五百元)左右聘請外籍家務移工的話,不僅可以繼續累積工作經驗,那段時間還有機會能夠爭取加薪。無論再如何增加托育設施,都和有人在家裡一起生活且幫忙照顧孩子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認為像香港和新加坡一樣引進外籍家務移工,是對職場媽媽們來說更實際、也更有效率的方案。」
台灣雖然可以申請外籍家庭幫護,但是你知道條件有多難嗎?妳得短期內密集生滿三胎,同時家有75歲以上長者同住,才能申請。(是用生三胎才具備申請幫手的資格來鼓勵生育嗎?)
#不要衝動地想要馬上生第三胎
當然除了育兒的衝突,女性在職場上,仍舊面臨許多不公的狀況。「女性的地位與角色和以前比起來有了很大的變化,現在仍持續地發展當中。雖然差別待遇已經不像過去那樣明目張膽,但無意識、不露聲色的歧視與束縛卻依然存在。用女性媒體人的眼光看著這些過程,有時候會感到鬱悶,也會因為自己無法馬上給出明確的答案或解決問題,而只能在心裡默默給予支持。在此過程中,我逐漸得到了一個答案:比起流淚、吵架、受傷,靈活地說服對方以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或結論,才是能夠支撐我們走過這漫長人生的好方法。」
作者提出了優雅反抗世界的十種方法:
1.忠於自己的欲望
2.微笑著率先走近
3.成為自己的粉絲
4.讓他人知道我正在做的事
5.工作上的撒嬌不是美德
6.利用「寒暄」拉近距離
7.善用眼神的力量
8.教學相長
9.保持生活和休息的平衡
10.永遠熱愛工作的自己
以下是我為書籍寫的推薦語:
「這個社會對女人本來就是不公平,但吵也沒有用,試著優雅地反擊吧!妳可以跳脫傳統,也可以打破職場天花板。育兒與職場,女人從來都無法兩全,我非常贊同書中提出的觀點,比照香港和新加坡積極引進外籍家務移工,減少家務和育兒的負擔,女性人才方能在職場活躍。期待有一天台灣也可以。(遠目)」——劉中薇/作家、編劇
#活動辦法:不管是工作或家庭,妳曾經有覺得不公平的感受嗎?發生什麼事情呢?或是,你為什麼想看這本書?
不然就寫: 親愛的薇,我想看優雅地反抗
留言分享並TAG一位朋友。
(唉,我每次刷馬桶的時候就會湧起不公平的感受,後來就開始訓練小子刷馬桶,可惜成效不彰......。)
#截止日期:8/11(三)公布得獎者,得獎者請儘速私訊聯絡姓名、地址、電話,方便出版社寄送作業(限寄台灣境內)。
這個月好忙,這本書活動結束,月中還有一本好書要贈送給大家,敬請期待。
#優雅的反抗
#大好書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3的網紅高雄市議員-林于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工作生活平衡補助申請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Leave behind more than you take away"
(人生一定要留下多過於你所獲得的)
想到科技公司,現在人可能不容易想到“Xerox" (全錄)這個個百年老企業。但它所創造的技術和產品卻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隨時可見,連公司名字 “Xerox" 在英文語言裡就是“影印”的動詞 (就像我們會說Google一個東西,而不見得會說“搜尋”)
Ursula Burns在2009年接任CEO的時候,成為美國財富前500大企業第一個非裔女性執行長,在美國的企業圈當中格外突出。不只是因為他非裔女性工程師的身份,有別於這個等級大部分的白人男性MBA或是財金背景,還有他出生單親移民的第一代,在依靠補助的貧困環境下成長,跟同行許多董事長執行長優渥的背景相比,更是讓我好奇她的故事。
書的前半部,和他在許多公開訪問當中時常分享的一樣,述說他在貧困的環境當中,單親移民的母親,如何奇蹟式的將三個孩子拉拔長大。他說自己的成功是因為有許多人的幫助。不只是母親的犧牲奉獻,母親協助做清潔工作的牙醫,會幫他們無償看病,甚至提供一些必需的藥品。他以優異的成績高中畢業,甚至連申請各個大學的申請費用幾乎都無法負擔。卻因這紐約是有個贊助清寒學生的獎學金,讓他學費全額免費並且有零用金。而在大學期間全錄公司徵召他當實習生,也是讓他當時可以養活自己,甚至在接下來的三十多年發展驚人的職涯。他在擔任執行長期間與退休後,一直致力於能夠用各種方式幫助平衡的學生。他認為人的出生不平等,但是會總該盡一份力,讓弱勢的人被扶一把,至少機會可以盡量均等。
這本書讓我耳目一新的有兩個點。首先是現在大家對科技公司的想像,多半是矽谷或是各國科技巨頭的形象,不會外乎是瘋狂的資本投入,大膽的成長目標,年輕創業家或高級主管 充滿個人特色的言論發表,還有公司之間搶奪人才惡意和善意的手法。但這本書所呈現是另一種科技公司的樣貌,更多著重在基礎的研究,氣質沉穩而內斂,員工多半待很久而且向心力極強,客戶著重長期的夥伴關係,主管們沒有誇張的薪資,商務旅行和公司慶賀走樸實的路線。我相信不同產業會帶出不同的文化。但很開心看到像這樣子的老公司,經歷挑戰後的洗練,仍然可以與時俱進,並且平衡投資人利益,與公司對客戶和員工 (他們還要面對工會)的責任,可以更加思考長期共贏,更加人性的經營。
另外當然就是他分享,身為一名與眾不同的領袖,他所面對的挑戰和他如何把獨特性化為他的優勢。其中讓我開了眼界的,是他分享不同的領袖身上,他如何學到不同的領導方式。其中一位全錄的前副總裁極為提拔他,但也把他推向高強度的工作,不因他是女性而有所保留。另一位公司高級副總裁,這是一位內向沉默,保護家庭時間和隱私,教導他如何以靜制動,不讓急躁和情緒影響判斷。而在他之前的另一位執行長Anne Mulcahy,讓他看見女性領袖互相合作的極大潛力。不同於人人刻板印象覺得女性在一起會有心結,他們兩位展現把自己放下,為著大家庭努力的精神,不去爭高低,有衝突也立刻心平氣和把話說清楚的互信默契。
讀到這些其實心中會很得到鼓勵,原來領導力有好多種不同可能的面貌。這個世界總是塑造的一些成功的模式和形象,有時讓人感覺如果不同好像就是不對的。可是我們也知道快速變化的世界需要更多元更包容的心胸,還有願意重新想像職場和組織的勇氣。每次看到這種非典型的領袖總是會鼓勵我,繼續努力用自己的特色創造最大的價值,不要焦慮地把自己套入框架。
我想我們每個人能為這世界做出最好的貢獻,就是成為一個你沒有見過的榜樣。Be the role model you've never seen before
全文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where-you-are-is-not-who-you-are-%e5%85%a8%e9%8c%84%e5%89%8d%e5%9f%b7%e8%a1%8c%e9%95%b7%e8%87%aa%e5%82%b3/
#whereyouareisnotwhoyouare #xerox #Ursulaburns #leadership #全錄
工作生活平衡補助申請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中午剛做完一場線上座談,如同自5月19日宣布三級警戒後,每日忙不迭地處理排山倒海而來的各方訊息、陳情,有的透過電話,有的透過公函,有的透過線上記者會,一一做部會的溝通協調,欣慰這一路反映的問題,也都獲得解決。
坐下來吃便當,助理傳來一張圖卡。我看了一看,是前天(第一天)一次就全數通過的12項主決議。我心想,能夠順利通過,是因為過程中早已不斷關心、溝通協調。雖然沒有激情演出,但是能夠為族人爭取實質權益,心裡還是喜樂的。不足的部分、繼續努力!
【搶救紓困孤兒】
照服員紓困:
衛福部著手研議紓困措施,勞動部研議納入安心就業薪資差額補貼機制。
貨車司機紓困:
交通部、經濟部等相關部會,共同研議放寬現行紓困措施,照顧汽車運輸業者及駕駛人。
觀光導覽業紓困:
觀光局、林務局、國家公園管理處等釋出計時工作機會,增加安心上工職缺。
【紓困不困】
安心上工放寬(保障打工族):
刪除一年內具有勞工保險或就業保險之投保紀錄要求,讓非典型就業者(打工族)也可申請。
勞工紓困方寬:
針對「自營業者或無一定雇主勞工生活補貼」,原僅適用4/30前加入勞保者申請,改為三級警戒前5/18投保即可申請。
【心繫原鄉】
提升遠距較學:
教育部追加線上學習與服務等預算,同時檢討教師數位教學能力提升級學生學習成效評估機制提出標準流程方案,成為平衡城鄉教育資源重要工具
提升偏鄉網路:
通傳會與原民會共同盤點網路改善地區,,提升原偏鄉網路基礎設施、提升網速及頻寬。
原鄉紓困方便辦:
授權並補助原鄉地區鄉鎮公所,統一收件協助族人辦理紓困,讓族人能就近洽問及辦理。
原鄉疫苗方便打:
原鄉地區鄉鎮所或部落通知疫苗接種訊息,並派醫事人員至原鄉設置疫苗接種站,讓族人就近接種。
【守護族人】
部落防疫站:
(1)各縣市政府調查原鄉部落,以部落會議提報建議檢疫、封閉範圍,供相關部會審定公告。
(2)補助自主防疫人力、設備所需經費。
(3)授權肯認部落自主防疫公約並另訂明確罰則。
原民會參與疫情指揮中心:
原民會參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運作,即時反映原鄉地區防疫需求。
守護第一線員警:
警政署放寬防疫物資預算,確保第一線員警防疫裝備無虞,除加班費外應加發勤務獎金。
工作生活平衡補助申請 在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質詢日記 #社政 #20190410
在社政委員會的質詢,我向社會局提出了社工遭強制回捐、社工訪視風險、單親補助門檻、托育日誌電子化、黑板樹斷頭修樹等議題,並向客委會提出客家文化觀光亮點營造的可能方向。
【重新檢視 #單親補助門檻 適宜性】
據統計,本市共有 45,843 戶單親家庭,但只有 19,045 個孩童(局長答覆約 6,000 戶)符合單親生活補助,補助要點除了家庭收入天花板之外,還要求全家(含父母、子女)土地公告現值未超過 650 萬才可申請。試問若今天申請人與父母分別住高雄、台北,為何無法申請?還是說政府希望單親家庭投靠老父老母依親嗎?若申請人已與原生家庭疏離、甚至關係不佳,又該怎麼辦呢?因此我要求社會局長好好重新檢視補助標準的適宜性。局長回覆表示,同意補助標準有不近人情之處,會再研擬是否能透過面訪等方式確認申請人之需求,讓補助都能落實在有需求的民眾身上。
【#托育日誌電子化 雙軌制先行】
托育人員每天都要填寫的托育日誌是與家長間重要溝通媒介,若能節省行政時間,托育人員就能把更多時間花在照顧孩子上,因此請社會局研擬推動電子聯絡簿的可行性,讓家長在工作忙碌之時,也可以直接透過網路與手機 APP 即時掌握狀況。我建議局長可先實行雙軌制,讓托育人員可以選擇紙本或電子化,作為轉換期間的緩衝配套作法。局長回覆肯定此方向,會再與秘書處進一步討論,我也會持續追蹤。
【#社工強制回捐 須有預防機制】
今年 2 月高雄爆出一件強制回捐的個案,感謝社會局事後協助社工把回捐的款項給討回,但只要求補回,卻無其他懲處或預防,形同讓「暗砍」的行為穩賺不賠。我認為,應公告違法的機構,讓社工在求職時可以迴避。申請風險加給的機構也應公開,協助社工判斷加給是否被暗砍。此外,我以市議會跳過服務處、直接向公費助理撥款薪資的方式為例,請局長檢視補助案薪資撥款流程(現為補助案→機構→社工)是否有變革為直接撥款給社工的可能性,避免被機構從中操作。也許事前略增行政手續,但省去後續稽查、處理糾紛的成本,未必不划算。
【#社工訪視風險 明訂警察陪同 SOP】
經統計,過半的社工在進行個案訪視時曾遭遇口頭或肢體暴力,雖然社會局有訂出一套安全維護要點,但在人力不足的狀況下,實在很難實施,甚至在要求警察陪同時,也是由派出所自由心證,希望社會局能訂定出一套明確標準,在怎樣的評估之下需要兩人陪同甚至是警察陪同,以利降低訪視的風險,同時也讓警察局有一套標準可以遵循。
【#斷頭修樹 給兒童的不良示範?】
隸屬社會局的高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近來修剪了外面的黑板樹,卻是用危害樹木健康的斷頭修樹。據我們了解,廠商有證照、也是照 SOP 在修剪,問題恐怕是源頭的 SOP。我會再向養工處反應 SOP 的問題,也希望社會局長一同留意,否則傷害樹木健康的修樹方式恐怕是對兒童的不良示範。
【#客家文化觀光亮點】
高雄客家原鄉的觀光亮點究竟在哪?我建議以文化底蘊深厚的美濃作為出發點,結合黃蝶季,吸引青年返鄉、傳承在地文化。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生活化的展覽形式,成功吸引國際觀光客來到農村,值得師法。我認為美濃的菸業、紙傘、八角亭、穿水橋成年禮等元素都相當有發展為觀光產值的潛力。此外,旗山、美濃、杉林、內門非常適合成為里山生態村,友善耕作不只可達成產業與環境的平衡,也能讓觀光客親身體驗客家的農業文化。

工作生活平衡補助申請 在 勞動部- 【106年度推動工作與生活平衡補助計畫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106年度第一次受理期間自2月1日至3月31日止,請有意願的事業單位把握申請時間! ▷線上申請:https://wlb.mol.gov.tw/ · #工作生活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