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規劃新職涯正是時候!
AI人工智慧的運用越來越廣,帶動相關產業及人才需求,工作機會大增喔!
身邊有優秀的孩子想投入科技研發領域嗎?
工研院近期也將展開校園新銳人才招募活動,推薦身邊的年輕新銳加入工研院粉絲團,掌握最新徵才訊息吧!
#工研院徵才 #工研45創造未來
工研45創造未來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11 經濟總質詢林全院長】
我想談一下目前臺灣的六個大中空現況,希望院長對於這個部分能夠特別關注與注意。
第一,政府亂槍打鳥的政策與預算編列;
第二,過去成功的模式未必能夠複製;
第三,政治第一、政策擺一邊;
第四,疊床架屋的政府組織;
第五,舊資本不流動,沒有新創動能;
第六,低薪、人才中空與過時的法規。
今天我再次提醒院長,院長的任務是拚經濟,千萬不要被政治綁架。
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困境。
第一,台灣長期低薪,已經連續 17 年,台灣的薪水在亞洲國家裡面可能是倒數的。現在年輕人的畢業起薪可能連 3 萬元都不到。長期低薪,生活壓力大,買不起房子,租房子的費用又高,年輕人對未來沒有希望。
第二,台灣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教育泡沫化、高學歷高失業率、學歷無用論,如果我們好好的改革教育,讓教育符合未來產業需要發展的方向,好好去調整,而不是做意識形態操作。
第三,台灣整體競爭力是下降的,從每一年各國商會所提出的報告都可以得知,在過去的半年裡面,台灣的年輕人跑到中國去創業,中國給他們資金、市場和好的創業基地。面對台灣人才被掏空的現況,有才華的年輕人都想到北京、上海、新加坡、首爾、東京工作。
有兩項具體建議,
台灣要發展新的產業,尤其是[數位產業、數位經濟以及新的文創產業],千萬不要再用正面表列的方式去限縮這些產業的發展。據了解,支付寶一年在台灣就做了 300 億的營業額,可是台灣對於這方面,不但收不到稅,第三方支付目前也還沒有適度開放的方法,另外,網路公司現在仍然不能申請第三方支付的業務。
我很擔心五大產業到底可以幫助年輕人做什麼事呢?雖然亞洲矽谷有 113 億、生技醫藥 103 億、綠能科技 50 億、智慧機械 45 億、國防產業 15億,然後還有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等,這些將近 500 億的預算中,到底可以提供多少的就業機會?年輕人可以參與多少?國防產業國艦國造年輕人可以參與嗎?生技醫藥年輕人可以參與嗎?這些是朝幫助我們年輕人的方向來思考的嗎?或者這只是舊思維的產業主義?
既然行政院已經通過這項計畫,但預算上如何編列呢?我希望院長好好督促院裡各幕僚單位,好好看預算編列的正當性及合理性。龔明鑫副主委提出亞洲矽谷 7 年計畫,有長遠的計畫,我非常認同,但是當我看到預算編列書時整個大傻眼,因為 113 億 48 項子計畫和長期要推動的內容幾乎毫不相干,而且是牛頭不對馬嘴亂槍打鳥式的,還有一些是過去 2、3 年 carry on 的計畫。
所以第一個具體建議是【OTT影視音產業】,我認為應該投入資源去進行。
韓國的朴槿惠上任時提出文化三大策略,要把韓國變成一個文化強國─大眾化、國際化、產業化,到 2014 年,其文化產業出口總值已高達 1,750 億,而汽車產業出口總值僅 1,422 億,反觀我國,每年的文化預算僅占總預算的 1%,今年可能高一點點。我們是不是把雞蛋放錯籃子了?是不是還在相信過去成功的模式卻忘了自己真正的強項為何?其實我們的內容產業過去占有很大的優勢,但最近五年卻被韓國追著打,被大陸用龐大的市場將全世界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都吸引過去,
這裡涉及三個重要的問題:自製內容貧乏、人才流失、政策不足,就自製內容貧乏方面,各位可以從在臺灣和在其他國家播出數字的統計資料得知;在人才流失方面,不論是幕前、幕後,中國不但吸引我們的高階人才,下一步預備吸引的是我們的創作人才,以後在臺灣拍電影,不但籌不到資金,也找不到技術,更沒有市場,然後就直接到中國去了,下一步就是使臺灣的創意人才中空。有關政策不足方面,請院長看看韓國和臺灣在整個文化觀光預算的比較,請院長考慮在這部分做個調整,擬訂一個國家級影視音內容計畫,透過國發會、國發基金投資國家級的影視音平台,用OTT 的方式將臺灣好的 content 打到整個亞洲,真正的打個亞洲盃,而不是打我們過去成功的模式。
面對未來很多新的趨勢,其實我們的投資是在不對位的地方,要集中有限資源,投注在未來的關鍵技術,讓台灣成為亞洲具有戰略的樞紐。我現在要談的就是人工智慧,這部分在亞洲矽谷林林總總 48 個計畫中,我只看到一個計畫,而且這個計畫的預算少的可憐! 院長,請問你知道未來有多少個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包括醫療、金融、各種服務業……
人工智慧是未來新的基礎建設,它有可能改變醫療看護、物流、零售、娛樂、運輸、工業、教育等等,可是我看到我們的投資郤非常少。
台灣資源分散,競爭力到底在哪裡?我們看到美國光是 self-driving cars 自動駕駛車投資就是40 億美元,日本對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及產業保安方面,預計投資 145 億美元,韓國要建立國家級 AI 中心,投入 30 億美元,新加坡 2014 年提出「智慧國家 2025」,是全球第一個、最全面性的智慧國家藍圖,由國家政策全力在後支持,而我們科技部提出來的,是包在亞洲矽谷之下的「人工智慧及深度機器學習專案」,金額是 200 萬美元,這樣我們要怎麼打國際盃、打亞洲盃呢?我們根本就是把資源放在錯的地方,一堆的預算,一堆的標案,工研院、資策會拿走之後就拜拜,怎麼辦呢?我想請問院長,你要如何對台灣的競爭力做出有責任的作為?
我們過去都在等別人做什麼我們才跟著做什麼,可是今天的台灣應該勇敢的去創造,而且我們要勇敢的說我們有能力創造未來,矽谷一個非常有名的電腦科學家說:「最好預測未來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我希望院長有這個 guts、這個勇氣和這個擔當,帶領所有的人往前進。
投影片SlideShare
http://www.slideshare.net/HsuYuZen/20161011-67056026
工研45創造未來 在 許毓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0/11 經濟總質詢林全院長】
我想談一下目前臺灣的六個大中空現況,希望院長對於這個部分能夠特別關注與注意。
第一,政府亂槍打鳥的政策與預算編列;
第二,過去成功的模式未必能夠複製;
第三,政治第一、政策擺一邊;
第四,疊床架屋的政府組織;
第五,舊資本不流動,沒有新創動能;
第六,低薪、人才中空與過時的法規。
今天我再次提醒院長,院長的任務是拚經濟,千萬不要被政治綁架。
現在年輕人面臨的困境。
第一,台灣長期低薪,已經連續 17 年,台灣的薪水在亞洲國家裡面可能是倒數的。現在年輕人的畢業起薪可能連 3 萬元都不到。長期低薪,生活壓力大,買不起房子,租房子的費用又高,年輕人對未來沒有希望。
第二,台灣面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就是教育泡沫化、高學歷高失業率、學歷無用論,如果我們好好的改革教育,讓教育符合未來產業需要發展的方向,好好去調整,而不是做意識形態操作。
第三,台灣整體競爭力是下降的,從每一年各國商會所提出的報告都可以得知,在過去的半年裡面,台灣的年輕人跑到中國去創業,中國給他們資金、市場和好的創業基地。面對台灣人才被掏空的現況,有才華的年輕人都想到北京、上海、新加坡、首爾、東京工作。
有兩項具體建議,
台灣要發展新的產業,尤其是[數位產業、數位經濟以及新的文創產業],千萬不要再用正面表列的方式去限縮這些產業的發展。據了解,支付寶一年在台灣就做了 300 億的營業額,可是台灣對於這方面,不但收不到稅,第三方支付目前也還沒有適度開放的方法,另外,網路公司現在仍然不能申請第三方支付的業務。
我很擔心五大產業到底可以幫助年輕人做什麼事呢?雖然亞洲矽谷有 113 億、生技醫藥 103 億、綠能科技 50 億、智慧機械 45 億、國防產業 15億,然後還有新農業、循環經濟等等,這些將近 500 億的預算中,到底可以提供多少的就業機會?年輕人可以參與多少?國防產業國艦國造年輕人可以參與嗎?生技醫藥年輕人可以參與嗎?這些是朝幫助我們年輕人的方向來思考的嗎?或者這只是舊思維的產業主義?
既然行政院已經通過這項計畫,但預算上如何編列呢?我希望院長好好督促院裡各幕僚單位,好好看預算編列的正當性及合理性。龔明鑫副主委提出亞洲矽谷 7 年計畫,有長遠的計畫,我非常認同,但是當我看到預算編列書時整個大傻眼,因為 113 億 48 項子計畫和長期要推動的內容幾乎毫不相干,而且是牛頭不對馬嘴亂槍打鳥式的,還有一些是過去 2、3 年 carry on 的計畫。
所以第一個具體建議是【OTT影視音產業】,我認為應該投入資源去進行。
韓國的朴槿惠上任時提出文化三大策略,要把韓國變成一個文化強國─大眾化、國際化、產業化,到 2014 年,其文化產業出口總值已高達 1,750 億,而汽車產業出口總值僅 1,422 億,反觀我國,每年的文化預算僅占總預算的 1%,今年可能高一點點。我們是不是把雞蛋放錯籃子了?是不是還在相信過去成功的模式卻忘了自己真正的強項為何?其實我們的內容產業過去占有很大的優勢,但最近五年卻被韓國追著打,被大陸用龐大的市場將全世界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都吸引過去,
這裡涉及三個重要的問題:自製內容貧乏、人才流失、政策不足,就自製內容貧乏方面,各位可以從在臺灣和在其他國家播出數字的統計資料得知;在人才流失方面,不論是幕前、幕後,中國不但吸引我們的高階人才,下一步預備吸引的是我們的創作人才,以後在臺灣拍電影,不但籌不到資金,也找不到技術,更沒有市場,然後就直接到中國去了,下一步就是使臺灣的創意人才中空。有關政策不足方面,請院長看看韓國和臺灣在整個文化觀光預算的比較,請院長考慮在這部分做個調整,擬訂一個國家級影視音內容計畫,透過國發會、國發基金投資國家級的影視音平台,用OTT 的方式將臺灣好的 content 打到整個亞洲,真正的打個亞洲盃,而不是打我們過去成功的模式。
面對未來很多新的趨勢,其實我們的投資是在不對位的地方,要集中有限資源,投注在未來的關鍵技術,讓台灣成為亞洲具有戰略的樞紐。我現在要談的就是人工智慧,這部分在亞洲矽谷林林總總 48 個計畫中,我只看到一個計畫,而且這個計畫的預算少的可憐! 院長,請問你知道未來有多少個工作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包括醫療、金融、各種服務業……
人工智慧是未來新的基礎建設,它有可能改變醫療看護、物流、零售、娛樂、運輸、工業、教育等等,可是我看到我們的投資郤非常少。
台灣資源分散,競爭力到底在哪裡?我們看到美國光是 self-driving cars 自動駕駛車投資就是40 億美元,日本對於自動駕駛、機器人及產業保安方面,預計投資 145 億美元,韓國要建立國家級 AI 中心,投入 30 億美元,新加坡 2014 年提出「智慧國家 2025」,是全球第一個、最全面性的智慧國家藍圖,由國家政策全力在後支持,而我們科技部提出來的,是包在亞洲矽谷之下的「人工智慧及深度機器學習專案」,金額是 200 萬美元,這樣我們要怎麼打國際盃、打亞洲盃呢?我們根本就是把資源放在錯的地方,一堆的預算,一堆的標案,工研院、資策會拿走之後就拜拜,怎麼辦呢?我想請問院長,你要如何對台灣的競爭力做出有責任的作為?
我們過去都在等別人做什麼我們才跟著做什麼,可是今天的台灣應該勇敢的去創造,而且我們要勇敢的說我們有能力創造未來,矽谷一個非常有名的電腦科學家說:「最好預測未來的方法就是創造未來。」我希望院長有這個 guts、這個勇氣和這個擔當,帶領所有的人往前進。
工研45創造未來 在 ITRI 的推薦與評價
工研 院(ITRI)成立於1973年,以「創新、誠信、分享」的核心價值,持續深耕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為了人類更美好的未來而努力,關懷日漸老化的人口,預見未來環境的趨勢 ... ... <看更多>
工研45創造未來 在 工研院45週年第七屆院士觀點與期勉 的推薦與評價
... 王康隆院士:懂變通,保持天真與熱情。 朱志洋院士:像朋友一樣平等對待、互相嘉惠。 苗豐強院士: 創造 ... Future 創新50 洞見新 未來 」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