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感染新冠肺炎、防止重症,必不可少的一招】
#為什麼60歲以上的長者比較容易感染新冠肺炎?
一旦感染也比較容易轉成重症?
除了因為到了60身體很多機能都下降很多,如:血液循環、免疫力、肌肉量,其中影響最大的是: #身體的儲水量大幅下降20%。
隨著年齡增加,人體細胞內的含水量,會逐漸少於細胞外的含水量,細胞內部的水分逐漸流失,細胞的吸水能力和儲水能力也逐步降低,導致六十歲以上長者體內的含水量下降至50%左右,比20歲的年輕人降低20%。
更糟的是:他們感覺不到體內缺水,因此可能外表看起來很健康,但身體反應和生化功能已經受到缺水的傷害。
這是因為水參與全身的新陳代謝,體內水份充足就可以幫助身體清理毒素,維持免疫力的平衡。當身體缺水時,不僅呼吸系統由於黏膜乾燥,病毒較容易侵入;同時,免疫系統也會產生大量的組織胺,使支氣管收縮異常,減少通過肺部的氣流,導致呼吸困難、呼吸窘迫。尤其,血液中的血漿有90%是水,身體缺水,血液就會變濃稠,循環變慢,導致血液運送氧氣的能力下降,人體各器官無法即時獲得氧氣與養分進行代謝活動。
如果血液始終呈現濃稠狀態,就容易形成凝血,導致身體各處血流下降,血栓的風險提升,進而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肝衰竭及肺栓塞等重大疾病。因此60歲以上的人,一旦感染新冠肺炎,引發重症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很多。
問題是:越不喝水的人,喝的水越少,口渴的感覺就越遲鈍……,60歲以上的人就是嚴重忽略身體已經渴到脫水的高危險群。
那怎麼察覺自己是否缺水甚至脫水?
如果你 --- 嘴唇乾燥、脫皮、鼻翼卻油亮亮的;老愛眨眼,臉紅心悸,
很難熟睡,經常便祕,小便深黃,感覺疲憊或頭暈目眩、煩躁不安,這些都是身體缺水的現象。
👉有缺水現象+1
👉每天喝到足量好水+2
在新冠肺炎期間,尤其是暑熱難當的現在,一不小心身體就缺水了,不論你幾歲,有沒有打新冠疫苗,都要注意不斷補充好水,喝水的方法也要注意唷!
【什麼是好水?】製作綠拿鐵/精力湯不能忽視的秘密武器↘ https://lihi1.com/cskVH
【迷迭香檸水】讓人漂亮 心情也漂亮的好水↘ https://lihi1.com/OIfnL
👍Vitaway活水機↘ https://lihi1.com/uD482
🛀親身體驗 洗澡除氯能改善膚質和髮質! ↘️https://lihi1.com/gWsi1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異兇間 22 - 鸚鵡學舌之謎 (關公) [國語] https://youtu.be/ZAkdM6Wuj1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
左右支氣管比較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兩招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流感季節,莫讓小感冒變肺炎大插管:「流行性感冒」是冬季常見的傳染性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並已有預防疫苗上市,但基於其發生季節性、高度傳染力及傳播範圍廣的特性,我們仍不可忽視其對人體健康的重大衝擊,而且近年曾爆發數次全球性大流行,造成數十萬人死亡,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最近令人聞之色變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與「流行性感冒」有類似的特性,以下將概述二者的差異【註1】。
■每逢秋冬,老人家因為肺炎造成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萬芳醫院感染科-蘇迎士 主治醫師」說,老年人因免疫力不如年輕人,容易發生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打噴嚏、發燒,嚴重時甚至是肺炎,如果沒有妥善治療,會進一步導致病人活動力變差,需要臥床,生活無法自理,甚至造成死亡。
肺炎即使治療痊癒,老年人有時仍會留下一些後遺症,常見臥床一兩個禮拜,且插管限制活動會造成重症後肌無力,肺部功能受損,體力大不如從前,需要他人照顧及長期心肺功能復健,對老年人的身體,皆是不可逆的傷害,值得重視【註2】。
■何謂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呼吸系統的構成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等器官組成。肺是外在環境與血液內氣體交換的場所,而鼻、咽、喉及氣管則是氣體的通道,在解剖上來區分:
「上呼吸道系統」:鼻、咽、喉。
「下呼吸道系統」:氣管、支氣管、肺部。(也就是呼吸系統中,除了上呼吸道以外的其他部分)【註3】。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Virus)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的比較
流感的傳染性、症狀及傳染途徑雖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相似,但仍有不同處(比較表詳貼文附件:「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COVID-19)是由SARS COV-2所造成,而流感(Influenza)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所造成。【註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蘇一峰 主治醫師表示,武漢肺炎的感染以「下呼吸道」為主,所以下呼吸道(咳嗽、喘)的症狀會比較多!相對來說,上呼吸道的症狀(鼻塞流鼻水、喉嚨痛)比較少見,這是武漢肺炎的一個重要特色!【註4】
■兩招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
1.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較長
▶「流感病毒」:
潛伏期約1~4天左右,病程約一週。
主要攻擊上呼吸道,病情過後幾乎不會有後遺症。
▶「新冠病毒」:
潛伏期約14天左右,病程可達幾個月不止。
主要攻擊下呼吸道,有可能導致無法復原的肺纖維化,肺功能大幅下降。
2.有無下呼吸道症狀
▶「新冠肺炎」對於一些染疫卻看似「沒有發病」的人,也可能會有下呼吸道症狀,需透過X光或電腦斷層才能分辨。如以下症狀:
1.胸悶、胸痛
2.咳嗽時胸骨後方疼痛
3.走路會喘,講話會喘
4.身體莫名燥熱,或特別容易覺得冷【註5】
■萬芳醫院感染科-蘇迎士 主治醫師提醒
老年人預防肺炎,平時需飲食均衡、增強免疫力,降低病毒感染機率,更要定期接種疫苗,如肺炎鏈球菌、流感疫苗。此外,老年人保持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如有氧運動、散步、登山、體操及舞蹈等,都是老年人保持體力最好的方式,另外重訓如啞鈴、彈力帶,深蹲及伏地挺身等,可以增加心肌力,一旦感染引起肺炎,可以加速身體復原,避免後遺症發生。【註2】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註1】
CASE 臺大科教中心 - 「流行性感冒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的差異」:https://bit.ly/3kWmcJ1
∎【註2】
CNEWS 匯流新聞網 -「小感冒變肺炎大插管! 老人家生活中有這5大特徵最易發生」:https://bit.ly/3oRUrng
∎【註3】
馬偕紀念醫院「呼吸系統的構造及功能」: https://bit.ly/3gK8yrS
∎【註4】
早安健康 - 「武漢肺炎、流感症狀難分?胸腔重症醫:一張圖看懂有何不同」:https://bit.ly/34eQAIR
∎【註5】
Heho健康 - 流感季節又到了,兩招教你如何分辨流感與新冠肺炎 !
https://heho.com.tw/archives/145781
➤➤照片
∎【註1】、【註4】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疾病管制署
#新冠肺炎 #流感 #肺炎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感染科 /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左右支氣管比較 在 安柏去跑步 Amber Run a Ru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雨天跑步這樣穿
週日就是 臺北馬拉松Taipei Marathon 了!看天氣預報溫度似乎是會落在10幾度左右的雨天☔️
身為一個經歷過 2016 年日月潭霸王級寒流洗禮的老屁股跑者(撥髮)這裡分享一些自己心得和蒐集到的抗寒抗雨小撇步⛄️
雖然說跑者是防水的,但跑者也是會失溫的。所以保暖工作千萬愛注意,祝福大家週日都能順利完賽!
(補充)貼心小提醒❤️集合起跑時記得戴口罩,與他人拉開距離後再脫下喔٩(˃̶͈̀௰˂̶͈́)و
🧅洋蔥式穿衣法
上半身:選擇排汗透氣的運動 T 恤或背心+袖套或是薄的防水風衣外套。
👉🏻外套防寒力比較好,跑得太熱時,外套可以解開拉鍊透氣,或是捲一捲綁在腰間。
下半身:短褲+壓縮褲或是壓縮腿套
p.s. 壓縮用品使用因人而異,比賽前建議先試用過
🧤防寒 Plus 裝備
· 凡士林:不只防摩擦,還有減少溫度散失效果。國手 張嘉哲Chia-Che Chang 曾分享,可以薄塗一層在手腳四肢、身體軀幹(胸背腹腰)保持核心溫度不要流失。
p.s. 會乳頭流血的跑者請多加強乳頭部位,或是貼乳頭貼,避免被拍到血腥照片喔🥺
· 運動手套:四肢末梢是最容易失溫的部位,因此若比較怕冷,可以戴上材質輕量的防水運動手套防失溫。
· 魔術頭巾:脖子很容易受寒,若是支氣管比較敏感,可以選排汗材質的魔術頭巾當作脖圍禦寒,太熱時還可以套在手上當擦汗巾。
· 運動鴨舌帽或毛帽:下雨幫自己蓋個屋簷遮雨,如果超怕冷,也可以考慮戴毛帽參賽,保持頭部不失溫。
🌧️其他防雨配備
· 剪裁過的雨衣:剪到手臂至手肘處、下擺剪至膝蓋上方一點點,可以遮雨又不影響跑姿。起跑後若雨停,可以丟在補給區的垃圾桶。
· 必備!運動太陽眼鏡:
就算是陰雨天,也是會有紫外線,選擇一支穩固不晃的眼鏡,不只可以保護視力,也能避免雨水噴濕眼睛。
(真心話:就算跑到臉歪嘴斜,被攝影師拍到也還是帥der!)
左右支氣管比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異兇間 22 - 鸚鵡學舌之謎 (關公) [國語]
https://youtu.be/ZAkdM6Wuj1g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鸚鵡會說話是因為牠們的舌頭比一般鳥類還要圓滑跟柔軟,所以能發出比較複雜的音階,類似人類的語言,至於模仿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持續性的音調模仿,是指有系統的發出同一句話,或是一個聲音,久了以後牠們也就會跟著模仿了。
從古到今,鸚鵡學舌的出色本領,引起人們的莫大興趣。相傳唐代時,長安富豪楊崇義在家中被殺,地方官到他家中踏勘,一隻籠中鸚鵡忽然開口說話,念叨一個叫“李”的姓名。地方官心生疑雲,一查,李是楊家鄰居,便帶來盤問,果然是兇手。鸚鵡因報案有功,被唐明皇賜了個“綠衣使者”的封號。這個故事見於筆記《開元天寶遺事》。
鸚鵡為什麼會說話,其實秘密就在於它特殊的生理構造:鳴管和舌頭。雖然都會說話,但鸚鵡的發聲器與人類的聲帶有所不同,鸚鵡的發聲器叫鳴管,位於氣管與支氣管的交界處,由最下部的3-6個氣管膨大變形後與其左右相鄰的三對變形支氣管共同構成。
人們常說:“人有人言,鳥有鳥語”,鸚鵡又是如何學舌的呢?
動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別是模仿能力比較高級一些的鳴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聲音,並且與它們所模仿的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不同的個體有關。它們甚至於能學人說話,尤其鸚鵡學說話可以說是十分聰明的。
總以為巧嘴學舌的僅是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才是最善於學人語的一種鳥類,一隻年輕的鷯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學會一句話。同時,它也是出色的歌唱家,鳴聲嘹亮而且富具音韻,能發出各種有旋律和音調的聲音,從低而粗的咯咯聲,至輕快如鈴的吹哨聲。它還能模仿杜鵑的叫聲。
鸚鵡的叫聲通常不悅耳,但對於野外的鸚鵡而言是很重要的溝通工具,不同科的鸚鵡使用不同的聲音辨別不同的族群,當我們教導牠們人類的語言,不屬於鸚鵡原本的聲音,因此造成鸚鵡有時會以狂叫的方式來達到牠們的需求,有時可能只是高興或是想呼喚主人來摸摸牠,所以下次聽到家中的鸚鵡,記得要摸摸牠疼疼牠喔。
喜歡我們課堂的朋友, 請讚好, 和分享, 最重要是訂閱我們頻道, 還要點按旁邊的小叮噹, 我們有新影片出台, 各位便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吧, 再見

左右支氣管比較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異兇間 22 - 鸚鵡學舌之謎 (關公) [廣東話]
https://youtu.be/9-Ug1spnD-w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鸚鵡識講野系因為佢地嘅舌頭比一般鳥類還要圓滑跟柔軟,所以能發出比較複雜嘅音階,類似人類嘅語言,至於模仿分為兩種,第一種系持續性嘅音調模仿,系指有系統嘅發出同一句話,或系一個聲音,久了以後佢地也就會跟著模仿了。
從古到今,鸚鵡學舌嘅出色本領,引起人們嘅莫大興趣。相傳唐代時,長安富豪楊崇義傍家中被殺,地头官到他家中踏勘,一隻籠中鸚鵡忽然開口說話,念叨一個叫“李”嘅姓名。地头官心生疑雲,一查,李系楊家鄰居,便帶來盤問,果然系兇手。鸚鵡因報案有功,被唐明皇賜了個“綠衣使者”嘅封號。這個古仔見於筆記《開元天寶遺事》。
鸚鵡為什麼識講野,其實秘密就喺於佢特殊嘅生理構造:鳴管和舌頭。雖然都識講野,但鸚鵡嘅發聲器與人類嘅聲帶有所唔同,鸚鵡嘅發聲器叫鳴管,位於氣管與支氣管嘅交界處,由最下部嘅3-6個氣管膨大變形後與其左右相鄰嘅三對變形支氣管共同構成。
成日聽人講:“人有人言,鳥有鳥語”,鸚鵡又系如何學舌嘅呢?
動物一般都有模仿屎友,特別系模仿屎友比較高級一些嘅鳴禽,常常能模仿唔同嘅聲音,並且與佢們所模仿嘅聲音條件、地點、時間及唔同嘅個體有關。佢們甚至於能學人說話,尤其鸚鵡學說話可以說系十分聰明嘅。
總以為巧嘴學舌嘅僅系八哥和鸚鵡,實際上,鷯哥至系最善於學人語嘅一種鳥類,一隻年輕嘅鷯哥,只需要一星期就能學會一句話。同時,佢也系出色嘅歌唱家,鳴聲嘹亮而且富具音韻,能發出各種有旋律和音調嘅聲音,從低而粗嘅咯咯聲,至輕快如鈴嘅吹哨聲。佢還能模仿杜鵑嘅叫聲。
鸚鵡嘅叫聲通常唔悅耳,但對於野外嘅鸚鵡而言系好紧要溝通工具,唔同科嘅鸚鵡使用唔同嘅聲音辨別唔同嘅族群,當我們教導佢地人類嘅語言,唔屬於鸚鵡原本嘅聲音,因此造成鸚鵡有時會以狂叫嘅方式來達到佢地嘅需求,有時可能只系高興或系想呼喚主人來摸摸佢,所以下次聽到家中嘅鸚鵡,記得要摸下佢讚下佢。
喜歡我地嘅朋友, 請,讚好, 同埋分享, 最緊要訂閱我地頻道, 要按埋旁邊個鐘仔,我地一有新影片, 各位就可以第一時間知道, 好啦, 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