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快樂
#德國家常大黃杏仁平盤蛋糕食譜
#塔類甜點裝飾.
#Rhabarber_Mandel_Schnitten_Rezept
#我對打COVID疫苗的看法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1/05/rhabarber-mandel-schnitten-rezept-covid.html
今天得回去婆婆家. 其實昨天就該回去. 但是兩小都跟同學有約. 於是我也樂得輕鬆. 提前過母親節.
超市買了一束花準備今天給( 現在的花店是不開的) 買了一盒壽司跟老爺一起吃.
今天所有商店是不開門的. 昨天好多年輕人去買花.....
會買這壽司是因為有難得的可以這樣吃的生魚. 這裡生鮭魚通常都是醃過的. 如果要自己做這樣的形狀不難. 難在那個熟悉的口感及味道!
我想每天都要料理三餐的媽媽們應該都會理解那個可以選自己想吃的食物, 時間的小確幸!
因為買了大黃莖. 這種莖很長. 有50公分左右. 冰箱放不下. 室外放久惠乾軟掉. 香氣也會減少. 所以還是動手先完成它.
這裡的大黃通常都是拿來把有毒的葉子去掉後整條莖賣的. 和中藥使用根莖來當強力瀉藥的馬蹄大黃不同. 它的味道很清新. 帶著酸. 而且因為莖有很美麗的漸層色. 所以看起來就非常有食慾.
這是我2016年時做的一個莓果大黃慕斯蛋糕的一些照片. 可以看到大黃的樣子及莖的切面
我很喜歡IG上有個叫 lokokitchen 的女生. 她的水果塔裝飾真的非常美. 很多食材. 如果經過烤製. 顏色真的不好看. 所以她的水果塔通常都是新鮮水果貼在已經烤好的基礎派盤上. 但是大黃是一定要煮過的. 今天這個基礎蛋糕的食譜我覺得非常棒. 是來自德國的電視節目 ZDF https://www.zdf.de/verbraucher/volle-kanne/rhabarber-mandel-schnitten-von-cynthia-barcomi-100.html
受限於國家因素我不知道各位可以不可以看得到這個頁面及影片. 所以我把我稍微因為容器不同修改過的食譜這裡寫出來給各位參考.
我使用的模具是21x21 公分的正方形
這個蛋糕分3層.
第一個是餅乾層
1. 125 g 中筋麵粉( Weizenmehl405)
2. 33 g 糖粉
3. 104 g 稍微軟化的奶油
杏仁層:
75 g 奶油
75 g 糖
1 顆中型蛋
110 g 杏仁粉( 做馬卡龍的那種去皮杏仁粉)
1 包香草糖( 這裡我和電視的食譜不同. 因為我沒有橘子皮. )
2 大匙 鮮奶油
1 大匙 中筋粉
水果或大黃適量( 食譜上有寫排完大黃後要撒一湯匙糖. 但我沒放.)
175度預熱烤箱
先把餅乾層食材混勻. 薄薄鋪在有烤盤紙墊著的模具中. 烤15分鐘. 放涼
再混合杏仁層. 把這層抹在餅乾層上就可以開始排你想要的花樣.
放入烤箱續烤45分鐘.
這裡有個小撇步.
為了要讓顏色不變色太多. 在烤20分鐘後. 於模具上蓋" 烤盤紙" 不能是鋁箔紙. 因為鋁箔紙會有蒸烤的功能. 我們只是要不變色而且要乾....
德文的Schnitte 通常都是用在麵包上. 通常就是英文中所謂的Tartine. 也就是用一片麵包上面放一些東西. 這也就像今天這樣的薄薄的蛋糕. 高高的蛋糕不會用在這樣的蛋糕名字上. 所以今天這樣長相的蛋糕就叫 Rhabarber-Mandel-Schnitten 指的是它的杏仁內餡還有大黃跟外觀.
因為烤得算乾. 所以我並沒有烤完後取出模具. 而是放著一晚 . 早上起來餅乾層也是脆的
我覺得這種做法可以應用在很多水果上. 下一個想做的是這裡常買到不太好吃的" 青芒果" . 可以排不同的花樣~
這個甜度是很德國蛋糕的甜度. 都沒有改變. 老爺很喜歡!
剩下沒排完的被我煮成這樣加了一些吉利丁及當季草莓.
直接挖出來吃.... 老爺說很噁心XD 以前我會這樣做....不過今天要出門兩天. 這樣冰著不實際...
#祝天下的媽媽都有好子女外也都能有自己可以彩繪的天空!
剛剛跟我爸媽講過電話. 聊到打COVID疫苗的問題. 我媽特地叮囑我不要打AZ..... 但是:
我和老爺因為目前的公司屬性. 同屬德國的Group 3. 以線上翻譯貼這裡解釋
哪些職業領域符合優先級3?
醫療,獸醫,藥物和護理,包括維持這種護理所需的公司(例如製藥行業,醫療設備製造商,MDK,健康保險公司)和支持區域(例如清潔,食品供應,實驗室和行政管理),司法,拘留和驅逐出境,老年人護理,門診服務,兒童和青少年福利,殘疾人援助
國防(聯邦國防軍),議會,司法部門(包括律師和公證人),政府和行政部門,公共安全與秩序(警察),包括職業介紹所,工作中心,雇主協會和工會,勞工,衛生和消費者保護當局,稅務諮詢,必不可少的道路維護服務和道路運營以及非警察危害預防設施[(自願)消防隊和災難控制,救援服務];
確保公共基礎設施(媒體,新聞,郵政和電信服務(尤其是用於故障排除和網絡維護的設施),能源(例如電,熱,氣和燃料供應),水,化學藥品,金融和公共設施的必要公共服務設施)保險(例如現金供應,社會轉移),公共運輸,鐵路客運,《回收管理法》所指的廢物處置,農業和貿易的供應設施(生產,批發和零售),每一項都包括交付和物流;
火葬場的經營者和工人;
醫療,治療和類似服務公司以及足部護理,美髮師,懷孕衝突輔導人員,婦女和兒童保護以及社會危機干預設施的員工。
其實因為人數眾多. 所以要搶大家都要的疫苗也需要排隊. 我已經預約好幾天都預約不上. 15日以後會擴大有group 4 可以打. 德國Biontech雖然發明了那個比較少過敏反應的疫苗. 但當初因為沒有訂足夠. 造成自己國家的人爭著打. AZ 的反倒變成可以馬上預約施打. 我自己打算如過這周沒有辦法搶到位就應該會去診所預約打AZ. 在我的感覺中. 因為這個病毒真的會影響重大. 你不知道自己被感染後的狀況( 德國的感染率跟台灣比起來天壤之別) 本以為熱一點就少一點感染的風險. 但印度很熱! 現在的狀況卻是這樣的情形....
如果你可以施打比較低風險的疫苗. 真的不要猶豫....
#德疫誌
左 營 公證人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NHK分析:川普凝聚實力再戰2024總統大選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於
#Youtube「訂閱」文茜的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右邊 👉 「訂閱」,並開啟小鈴鐺 🔔
<單則精選>
《紐約時報》也是這麼說,川普總統已經認真思考是否要宣布再戰2024大選。宣布參選的時機點,將會是在拜登正式宣布勝選之後不久。
明海大學准教授小谷哲男認為:川普雖然到現在還在講會繼續提起法律訴訟,不過我認為他不是真心認為會打贏官司,而是要營造一個「這是一場不公平選舉」的印象,烙印在美國人民心裡,好讓他能在2024年對民主黨展開復仇。而且這次川普總統也不能說輸了,畢竟他拿了7000多萬票,這是非常大的數字。他不發表正式敗選宣言,未來這4年會繼續不斷上媒體,拚命罵民主黨,等待2024年再次奪回總統大位,我認為這就是川普總統現在的盤算。
曾在1987年替川普總統寫他的回憶錄《交易的藝術》的記者史瓦茲(Tony Schwartz)說:川普從不感到沮喪,他的性格裡只有憤怒和責怪他人。他不會淡出人民的視線,無論以何種形式,他不會鬆開對共和黨或對媒體的掌控。而媒體也會持續關注,並且回應川普的一些憤怒言論。
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9月投書《紐約時報》文章中就已經為美國的未來敲響警鐘。紀思道說,2020年最新的社會進步指數(Social Progress Index)發現,在全世界接受評估的163個國家中,只有美國、巴西和匈牙利人民的生活比2011年該指數創建時更糟糕,儘管美國擁有巨大的財富、軍事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但其排名從2011年的第19位下滑至第28位。
{內文}
(時為美國總統共和黨候選人/川普/2016.10.20)
我會全盤接受,這場偉大且具歷史性的總統大選結束,只要贏的人是我的話
(新聞旁白)
川普總統拒絕接受敗選,即便他的顧問私下告訴他,想要扭轉選舉結果是不可能的
他決不輕言放棄。
(新聞旁白)
川普總統即使沒有公開露面,還是不停用推特否定選舉結果。川普總統私人律師朱利安尼說,川普總統不會接受拜登勝選的預測
(川普私人律師/朱利安尼)
在這個時刻承認敗選是不明智的事,因為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這場選舉,至少有3 4個州 甚至10個州,我們的勝利被偷走了
(新聞旁白)
不過川普陣營沒能提出足夠的證據,向法院證明他們的指控有憑有據,目前在密西根州 喬治亞州和內華達州,法院都駁回了川普陣營支持的訴訟,理由是控方「未能提出選舉大規模舞弊的關鍵證據」
(密西根州總檢察長/ Dana Nessel)
我認為這些指控證據都不充分,完全沒有實質證據支持
白宮發言人說,證據就在這裡。
(白宮發言人/Kayleigh McEnany)
我們一直不斷地聽到證據在哪裏,證據在哪裏'的聲音,證據就在這裏,Sean(主持人)234頁的宣誓書,這些宣誓人都是真實存在的人,真實的指控,有公證人簽字。
(新聞旁白)
這些指控還只是一個郡的密西根州的Wayne County,證詞說在一批選票中,有60%的選票都用相同的簽名,他們說有35張選票沒有投票記錄,但票還是被算進去了,50張選票被讀票機重複多次計算,一位女士稱,她的兒子已經去世,竟然不知為何也投了票
川普陣營的種種努力,有了些許進展。
(新聞旁白)
在賓州,川普陣營的監票人員成功獲准更接近開票人員幾英呎監看開票,不過他們還是持續指控,開票單位沒有讓他們能更清楚的監票。現在每一張激戰州喬治亞州的選票,都將全部用人工重新驗票。不過依過往經驗,人工計票只會改變數百張票左右,所以川普總統恐怕很難翻轉喬治亞州,因為拜登在喬治亞州贏了川普1.4萬票。不過川普陣營表示,喬治亞州的重新計票是他們贏得選舉訴訟的第一步
想靠法律途徑從拜登手中奪回勝利的機會微乎其微,川普難道不知道嗎?
(新聞旁白)
有川普總統顧問認為,他將永遠不會「認輸」,很多了解川普的幕僚都抱持著同樣想法,其中一名幕僚預測,川普最終可能會這麼說,「我們知道了選舉結果」,但是我們「不能相信票數的準確性」
川普心中已有盤算。
(明海大學准教授/小谷哲男)
其實很多川普支持者都覺得這場選舉結束了,川普一些幕僚也都在開始找工作了,川普雖然到現在還在講,會繼續提起法律訴訟,不過我認為他不是真心認為會打贏官司,而是要營造一個「這是一場不公平選舉」的印象,烙印在美國人民心裡,好讓他能在2024年,對民主黨展開復仇Revenge(復仇),而且這次川普總統也不能說輸了,畢竟他拿了7100多萬票,這是非常大的數字,他不發表正式敗選宣言就這樣丟了政權,未來這4年繼續不斷上媒體拚命罵民主黨,等待2024年再次奪回總統大位,我認為這就是川普總統現在的盤算
《紐約時報》也是這麼說,川普總統已經認真思考是否要宣布再戰2024大選。宣布參選的時機點,將會是在拜登正式宣布勝選之後不久。
(CNN主播/Anderson Cooper)
關於川普總統將宣布出馬再戰2024總統大選,您有何看法
(川普回憶錄《交易的藝術》作者/Tony Schwartz)
完全有這個可能,也非常合情合理,這就是他會做的事,他不想失去目前對廣大民眾的影響力,他希望永遠是眾人的焦點
他是史瓦茲(Tony Schwartz),曾在1987年替川普總統寫他的回憶錄《交易的藝術》。
(川普回憶錄《交易的藝術》作者/Tony Schwartz)
他不會淡出人民的視線,無論以何種形式,他不會鬆開對共和黨的掌控,或鬆開對媒體的掌控,而媒體也會持續關注且回應,川普的一些憤怒言論
(美國總統/川普/2020.10)
哈囉FOX 我覺得他們很開心 我超愛他們
不過一向支持川普的FOX電視台,在11月9日的白宮記者會上。
(白宮發言人/Kayleigh McEnany/2020.11.9)
我們主張要計算到每一張合法選票,每一張非法的選票則要...
(FOX主播/Neil Cavuto)
等等等等,我認為我們必須釐清一點,她正在指控民主黨「樂見」選舉欺詐,和「樂見」非法投票,除非她有更多細節來支持這一點,我無法繼續為觀眾播出
雖然《華盛頓郵報》說,福斯突然中斷連線,顯示連福斯也受不了白宮的胡言亂語。不過川普想要捲土重來,絕非痴心妄想。
(賓州川普支持者)
川普2020 再幹4年
(新聞旁白)
一些川普的鐵粉仍力挺他奮戰到底
(俄亥俄州川普支持者/Tommy Yuhasz)
很多很多人都支持川普總統的決定,他們會為捍衛自己的權利挺身而出
然而無論是拜登,還是川普贏得了大選,他們都解決不了,美國此刻面臨的難題。
(新聞旁白)
此刻美國超過2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數百萬人沒有工作,美國政府債務占GDP比突破100%
曾兩度獲得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Nicholas D. Kristof),在9月的文章中就已經為美國的未來,敲響警鐘。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聲音來源)
這應該是一個警鐘,新數據顯示,美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正在倒退的國家之一,依照2020最新的社會進步指數(Social Progress Index),在全世界接受評估的163個國家中,只有美國 巴西和匈牙利人民的生活,比2011年社會進步指數創建時更糟糕,儘管美國擁有巨大的財富,軍事實力和文化影響力,但社會進步指數排名從2011年的第19位下滑至第28位
即使美國在大學質量上仍排名世界第一,但在「獲得優質基礎教育」項目排名第91。美國孩子所受的教育,與烏茲別克和蒙古的孩子,所受的教育大致相當。美國醫療技術方面領先世界,但在獲得高質量醫療服務方面排名第97位。社會進步指數調查的結果,美國人的健康數據,與智利和阿爾巴尼亞人不相上下。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紀思道/聲音來源)
在對少數族裔的歧視問題上,美國可恥地排在第100位,「我們不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個國家」,在過去十年中,美國在社會進步指數排名的下滑,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這提醒我們,美國正面臨著結構性問題,這在川普總統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且來自兩黨的領導人使其不斷惡化,川普是這個大問題的一個癥狀,也是這個問題加速的一個原因
昆西盡責經綸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的政策副主任沃特海姆(Stephen Wertheim),悲觀的預言,無論誰當選下任總統,都決定不了美國未來在世界上角色。拜登是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川普總統則是無法給出答案。
左 營 公證人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會期開始了,會期中的作息,一樣是六點前出門,七點到達委員會登記發言。今天登記了財政聯席、衛環、司法、交通四個委員會,為大家簡介今天的質詢重點。
#客運業一邊領補助一邊違反勞基法
許多領取紓困營運補貼的客運業者,左手拿紓困,右手違反勞基法繳罰單。這是在告訴我們,國家鼓勵業者違法嗎?我要求公路總局,徹底比對補助清單與違反勞動法規、公路法等相關法規的業者清單,如有違反補助要點的違規事項,該追回就追回。
#衛福部52億的防治預算沒有說明沒有細目
衛福部用了「相關防治工作」編列了52億的追加預算,更離譜的是,原始編列的45億元,早有44億流用給無勞保者的紓困補貼。這次追加52億,目的、用途不明,我會在預算審查嚴格把關,要求防治預算不能變成任意流用的大水庫。
#國家政策已定所以美豬行政命令倉促過水
衛福部的回文告訴我們,因為「國家政策已定」,所以預告7天就好。這是把預告制度當成橡皮圖章嗎?我要求陳部長,如果立法院退回行政令命,衛福部要再次發部行政令命,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預告期,讓人民陳述意見。
#法扶基金會評估報告是機密嗎為何立法院不能看
司法院為了瞭解法扶基金會辦理法律扶助業務的績效,委託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效益分析。然而,司法院卻不願意提供報告。
法扶基金會是依據法律扶助法設立,並由司法院編列預算捐助的基金會,每年的預算也會送到立法院審議。如果連效益分析的報告都不能看,那立法院預算還要審查什麼?
#約聘公設辯護人於法有據還是無據
2018年,司法院訂頒「法院約聘公設辯護人聘用訓練業務管理及考核要點」,該要點第1點第1項規定:「為利法院依聘用人員聘用條例進用約聘公設辯護人辦理刑事案件指定辯護及少年事件指定輔佐業務,特訂定本要點。」,各級法院並依該要點規定進用約聘公設辯護人。
然而,聘用人員聘用條例第7條第1項規定:「聘用人員不適用各該機關組織法規所定簡任職或薦任職各項職務之名稱,並不得兼任有職等之職務。」而公設辯護人,正是法院組織法第17條第1項所規定至少薦任七職等以上的職務。
司法院自己也發現這樣很毋通,於是在2020年3月10日,把要點裡面的「約聘公設辯護人」通通改成「約聘辯護人」,不過換湯不換藥。
說真的,照司法院的邏輯,我看未來不只約聘事務官、約聘調查官或約聘公證人,約聘法官都可以了。
最後,請司法院好好思考,一個和受訴法院有契約關係還是一年一聘要看法院臉色續聘的「約聘辯護人」,被法院指派幫被告辯護,真的沒有問題嗎?
#優先法案刑事補償條例草案能否真正保障受害人
司法院版本的刑事補償條例草案第6條之1,對於未受人身自由拘束的冤案受害人,規定了嚴格的賠償標準,原則上是依照「被宣告的刑度」進行補償,並且有嚴格的上下限(舉例來說,一個基數二萬,宣告死刑40~50個基數=80~100萬,宣告無期徒刑32~42個基數=64~84萬)。
失去的青春和名譽不能重來。低廉的基數和嚴格的上限,能不能給予法院足夠的空間,衡量冤獄受害人因此受到的傷害?我是非常懷疑的。希望司法院可以支持更高更有彈性的上限。
#幸福公路APP請給民眾一條清楚的返鄉路
提供即時路況資訊與路況攝影的幸福公路APP,在台1線、台5線的攝影鏡頭完全沒有畫面,許多工程點的即時訊息,仍要民眾撥打電話才能得知路況,這樣的公路APP,能給大家幸福的返鄉路嗎?
請交通部檢討改進路況APP的功能,別讓幸福公路又變成下一個數位蚊子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