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還要更好」、「一山還有一山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這些句子,你是否耳熟能詳?
⠀⠀⠀⠀
或許小的時候,我們就不停被提醒、要求:
⠀⠀⠀⠀
「你需要做得更好。」
⠀⠀⠀⠀
「如果你有能力做到這樣,那你應該更努力做到那樣,否則就是你不夠努力。」
⠀⠀⠀⠀
「不能滿足現在這樣的成就,你應該要看自己不夠好的地方,努力改善,否則就是怠惰。」
⠀⠀⠀⠀
⠀⠀⠀⠀
我們被這麼要求,活在「永遠不夠」的匱乏裡。
⠀⠀⠀⠀
我們不被允許滿足於自己做得好的部分,因為這樣太過「自滿」,不會「進步」。
⠀⠀⠀⠀
我們被要求應該要一直「自省」,一直挑錯,直到無可挑剔為止。
⠀⠀⠀⠀
問題是,永遠不會有無可挑剔的一天,因為「好,還可以更好」,因為「永遠不夠」。
⠀⠀⠀⠀
⠀⠀⠀⠀
布芮尼·布朗博士,在她的著作《脆弱的力量》一書中,談到了「永遠不夠的文化」特色,以及對我們的影響。
⠀⠀⠀⠀
她談到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人們的「匱乏感」會特別的強,為了減輕因匱乏感產生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卑,所以我們學會比較,甚至抽離自己的情緒,藏在自己所建造的面具或盔甲後頭:我們習慣當「旁觀者」,學會不要太過認真投入一件事,或是表現得太過在意一件事,因為「認真就輸了」。
⠀⠀⠀⠀
因為那不夠酷。
⠀⠀⠀⠀
⠀⠀⠀⠀
那種「真實的掙扎」會讓我們覺得害怕、脆弱,擔心「認真」會被別人嘲笑,會讓最後得不到目標的我們,覺得自己「沒有用」。
⠀⠀⠀⠀
我們害怕感受羞愧與自卑,所以,害怕展現「真正的自己」。
⠀⠀⠀⠀
因此,匱乏感與自我價值低落的自卑,成為一種「雞生蛋、蛋生雞」的過程,「自卑」讓我們覺得匱乏,而「感覺匱乏」更讓我們自卑,認為自己不夠好。
⠀⠀⠀⠀
⠀⠀⠀⠀
於是,我們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在匱乏感中載浮載沉。因為急於擺脫匱乏感,我們習慣「比較」,用「比較」當作標準,確定我們還少什麼,然後努力去追求。我們「抽離」,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在意什麼。如此,就算沒有達到那些目標,至少,我們還保有「面子」。
⠀⠀⠀⠀
然後,這種「永遠不夠」的匱乏感,讓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永遠不覺得滿足,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
就算我們做到了什麼,在掌聲與他人豔羨的眼光之後,我們感受的只有空虛。因此,我們唯有一次次的「糾正」、「填補」自己的不足,直到完美。
⠀⠀⠀⠀
⠀⠀⠀⠀
在這種「永遠不夠」、需要「不停挑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文化中,我們理所當然地不被允許犯錯,並且應該要追求完美。「必須變得更好,甚至追求完美」的壓力下,犯錯也就顯得更加罪無可恕。
⠀⠀⠀⠀
畢竟,那是一種很真實、深刻的恐懼,而躲在「完美主義」的背後,其實比較安全,可以讓自己顯得不那麼脆弱。
⠀⠀⠀⠀
⠀⠀⠀⠀
而且,「完美主義」這個詞,在這社會中,其實是褒義大過貶義的。躲在這個詞後面,就能不用直接面對那些「不確定的挑戰」可能帶給自己的不安與無能感,也不必面對那讓人感覺「自己不夠好」的脆弱情緒。
⠀⠀⠀⠀
尤其執行「完美主義」,其實能讓我們有些許的「控制感」,也就是:「當我已經把自己挑錯到極致、做到完美時,也代表別人沒有機會可以嫌我,或說我不好。」
⠀⠀⠀⠀
這就是「完美主義」最棒的功能:讓我不用總擔心別人覺得我不夠好,所以我要未雨綢繆,先準備好最完美的狀況。
⠀⠀⠀⠀
⠀⠀⠀⠀
所以,我們無法忍受自己有「不完美」、「可能失敗」的部分,因為那就是「不夠好的自己」,那是不能被接受,應該被剔除的。
⠀⠀⠀⠀
偏偏,那個「可能犯錯的自己」,其實是最真實而勇敢的,那個「完美的自己」,是一個符合社會期待,戴著面具與盔甲的「假我」。
⠀⠀⠀⠀
⠀⠀⠀⠀
我們愈相信自己必須完美,就愈不允許自己犯錯,更不能允許自己顯露出那個「真實、可能犯錯」的脆弱自我。
⠀⠀⠀⠀
而後,我們離自己愈來愈遠,不相信「真實的自己」是能夠被喜愛、被接納的;畢竟,「連我自己都不接受了,哪還有人可以接受呢?」
⠀⠀⠀⠀
⠀⠀⠀⠀
這種「追求完美,不允許犯錯與失敗」的文化,也使得我們失去創新的勇氣與能力,我們很容易放棄夢想,只能遵循著被社會認可的路,一步一步走向別人為我們安排的目標。
⠀⠀⠀⠀
⠀⠀⠀⠀
但事實上,犯錯是常有的事情,當我們能夠將「事情」與「自我」分開,我們才有能力更清楚真實自己的樣貌。
⠀⠀⠀⠀
即使我們能力很好,我們仍然可能犯錯;而犯錯或失敗,只是因為「我事情做不好」,而非「我這個人」不好。
⠀⠀⠀⠀
如果我們無法分辨「我做不好」與「我不好」的差別,那麼失敗或犯錯,很容易讓我們產生自責與自我批評,更會因而傷害自我價值。
⠀⠀⠀⠀
⠀⠀⠀⠀
💖 本文摘修自《情緒勒索: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
(書籍連結可參考留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Influenza: The Hundred Year Hunt to Cure the Deadliest Disease in History) 這本書其實是在新冠病毒流行前就撰寫好的,主要是作者希望能夠追查分析從1918年西班牙流感(倒楣的西班牙其...
布朗博士 特 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Dr.Bronner's 布朗博士團購優惠 📢
📢📢📢📢📢📢📢📢📢📢📢📢📢
購買連結▶▶▶https://groupbuyforms.tw/ze7at
.
我最愛的清潔用品就是布朗博士跟五郎
五郎比較屬於環境清潔,
布朗則比較偏向個人清潔
.
當然KOL的工作,會接觸試用到非常多產品
但只要是最好的,我就不會變心
更不會自己用最好的卻推薦你們不怎麼樣的
好用、實用以及價格可負擔,
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
來自美國的布朗博士 Dr. Bronner's -Taiwan
產品理念是「誠實、有機、愛地球」
主打有機無毒,以食品等級的原料製造產品
而且不做動物實驗,支持公平貿易
.
我第一次接觸到布朗大概是10年前了
因為狗友大推布朗博士的萬用清潔劑
剛好在COSTCO特展看到
就買了清潔劑、潤膚水、潔膚露
除了潤膚水我沒有固定持續用
(畢竟保養品太多選擇,前後大概只用掉4瓶)
清潔劑跟潔膚露則是我用了至少5年的產品
此外,布朗的乾洗手也是疫情以來,
用過10來款後,我的最愛
.
-
#森呼吸萬用清潔劑
第一個必買的,絕對是森呼吸
很多清潔用品效能好的同時,會很刺激
可能是味道很刺激,可能是對皮膚很刺激
更怕的是化學成份殘留,尤其廚房清潔
一旦有殘留,可能就是會被我們吃下去
所以請大家廚房清潔用品一定要慎選
.
森呼吸萬用清潔劑使用食品級原料,
無毒理念在有寵物or有人類幼獸的家庭非常重要
有些主打無毒天然的用起來很廢,I know~
森呼吸完全沒問題,清潔能力非常好
刷小狗尿尿的地板,
清理先生會炒不會打掃的廚房
這些都是我的工作
.
用過太多產品,問我首選絕對是森呼吸
甚至還可以用來洗碗、洗衣服
不過這兩件事,我還是比較習慣用五郎啦
但洗衣的話,建議在五郎之中加一點森呼吸
衣服的清新感會大大提昇
.
-
#18in1潔膚露
這瓶可說是
「眾裡尋他千百度,除卻巫山不是雲」
(嘿啦這兩句是亂湊,但也很搭啊)
布朗的身體清潔有兩系列18 in 1跟4 in 1
以下就都簡稱18或4喔
.
18的基底為純水,4的基底是白葡萄汁
所以4會比18保溼
4更適合小嬰兒或是比較容易乾癢的肌膚
.
18的18是洗臉、洗澡、洗髮、泡澡、除毛泡、
刷牙、足浴、清洗彩刷、洗碗、洗衣、拖地、
多用途清潔劑、擦窗戶、廁所清掃、洗蔬果、
寵物清潔、植物驅蟲、驅除螞蟻...等功能,
但我覺得這18實在有點過度解讀
我個人,就只用來洗澡、洗臉
.
4的4是沐浴、洗臉、洗手、洗髮
雖然4比18保溼,但我用來洗頭還是覺得太乾
洗頭我還是比較推薦花柔
.
18的口味超級多!!
各種口味雖然有膚質上的劃分,
可從最滋潤的檀香,到最控油的茶樹
我這個混合性膚質使用,都沒有顯著差異
.
我夏天最愛薄荷之外,其他時間則是用薰衣草
很喜歡這系列洗澡的觸感
能夠乾淨不乾燥,而且香氣自然舒服
還有用量超省
18大ml的一瓶我從洗臉到洗澡,大概要半年才用的完
.
18卸妝跟洗臉的部份需要搭配慕斯瓶,
不然直接上臉效果反而沒有那麼好
洗澡我就沒有再打慕斯,
而是分裝到一般的按壓瓶(ex.花柔300ml)
.
要警告一下,薄荷的涼感真的非常有
就算是現在炎熱的夏天晚上
洗完一樣會涼喔,如果不是超愛涼感的
應該會美刊哩,我都只有登山回來才敢洗薄荷
.
沐浴乳我去年跟前年
一年大概試用過6-8個品牌,加起來估計15家吧
但、都、沒、介、紹
甚至去年的布朗團,我還自己下單買了
3瓶18最大ml數的潔膚露
當你習慣布朗洗澡的那種潔淨感之後
真的會無法接受一般沐浴乳
.
18跟4的選擇,你們要看自己皮膚狀況來決定
4也是好用,
4我喜歡檸檬草的味道,也是淡雅清新派的
但不會有涼感,所以即便冬天寒流來洗也沒問題
.
我覺得4的用量比18多,
而且我身體肌膚屬於中性用18很剛好
4跟18大瓶的,團購價同樣
可是18容量比4多了236ml,使用上又更省
所以我自己都是持續購買18
-
#乾洗手噴霧
去年因為防疫的關係,乾洗手真的是琳瑯滿目
本來我用的是五郎,但用過布朗後
我就把五郎送給婆婆啦XDDD
.
雖然布朗博士酒精只有62%,
但這是有機植物釀造而成的天然酒精,
用起來不會有刺嗆感
而且其他成份就是水、有機甘油、有機精油
我自己覺得,
光看成份就比大部分的乾洗手來得安心
.
尤其我的觀眾群很多是媽媽啊,
你們一定比我還要更嚴謹更小心
喔,還有最重要的是,無論薄荷還是薰衣草
使用後都能保有不乾燥且淡淡清香
這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
雖然看起來容量很小,
可據說其實可以噴500次耶
而且這個尺寸,就算背小廢包也還是放的下
如果你們有注意過我拍一些包包容量照
裡面拿出來的東西其實很固定
當中就會包含布朗的乾洗手,是我自己必備的
.
-
再來還有兩款產品,是好用但不會沒有代替品
#潤膚水
有兩個口味:玫瑰跟薰衣草,我都買過
兩者用起來其實差別不大,只是香氣不同
是屬於水感不黏膩的質地,擦上去吸收很快
.
這瓶說有什麼神效也沒有,
但用起來的香氣跟觸感都是舒服的
而且價格很OK,溼敷不會太心痛
搭配噴霧瓶使用很方便
死忠愛這瓶的觀眾也不少
.
-
#神奇膏
這是布朗博士相當紅的明星商品
比較多是媽媽們買來給小孩擦的
主要是滋潤跟修護
所以我直接拿來擦傷口,當成小護士的感覺
.
擦傷口不會刺激,癒合也很快
但好像也就這樣而已
不過我就有愛烘培的狗友大推強推神奇膏
可能她的職業傷害多才能感受到這瓶的好吧
.
布朗的品項說多其實也不多,
但是口味很多倒是真的
所以每次開團是無法全口味都納入
如果剛好有你喜歡的這次沒有
只能說sorry,但可以私訊或留言跟我說
下次會優先納入喔
.
布朗原價就沒太高貴,
可團購價更殺,買起來整個CP值無比高!
而且這次團購還有滿額贈
滿2000就送潔膚露60ml,這個尺寸外出攜帶超方便
而且贈品是累贈,滿4000送2罐,以此類推
.
雖然布朗跟五郎都是我愛用且持續用的品牌
但即便如此,
我還是不喜歡太頻繁的開重複團
所以錯過這次就是要明年了
.
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
購買時請注意每項產品的保存期限
購買需要的量就好
.
-
購買連結➡➡➡ https://groupbuyforms.tw/ze7at
【團購時間】 2021/7/6~2021/7/12
【出貨時間】 訂單付款後10個工作天內出貨
【運費門檻】
1.台灣本島一般地區單筆訂單滿 2000元免運費,未滿每筆運費80元
2.外島地區每筆訂單一律酌收運費200元
3.本團不寄送海外
【付款方式】 線上刷卡/虛擬帳號付款/貨到付款
【客服聯繫方式】
有相關問題可利用團購表單上方 [我想問問題]來信詢問
或搜尋Line ID: @drbronners
.
#分潤團
布朗博士 特 展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現在越來最懂得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不追求、不強求
保持一顆乾淨的心
才能容納更多美好的事物
🌹布朗博士洗沐用品團購連結在這裡👉https://p4.groupbuyforms.tw/brpyf
-
喜歡簡單、潔淨、純粹、不添加、舒服自在
這樣的感覺…這樣的定義
不只在生活的物件上
就連待人處事都是這樣保持著
就像是一種信念一樣
漸漸有了年紀之後
你會覺得連複雜都費心
所以更懂得
待人要用心、笑要真心
在一起一定要開心
雖然生活很難讓我們撇清
但是在一天應付完複雜的人、事關係之後
我會讓自己靜下來「深呼吸」
在一吐一納之間
心平靜了、身體也鬆開了
生活中我很重視會跟我肌膚零距離接觸的清潔劑
因為它們跟我的身心息息相關
所以我會用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
而且不想「便宜了」自己,哈~
-
布朗博士的「森呼吸」清潔劑我一直都是用來洗碗和拖地的,因為成分、理念和味道以及很有潔淨力讓我堅持用到現在,森呼吸我個人超級推薦,因為用來洗GIR矽膠系列的產品超好洗,一點點的用量就可以洗的很乾淨,而且也很好沖,洗完會有種清爽感,這是我最愛的,尤其在洗滌過程中的味道也一直都讓我覺得很療癒。
18 in one的潔膚露根本就是讓喜歡自由變化味道的我沒有話說,像是出外露營或旅行的時候,我都會帶著小瓶裝的,因為什麼都能洗所以帶出門很方便一瓶就搞定了。
這次還多了玫瑰蜂蜜保濕潤膚平衡水以及薰衣草蜂蜜清爽潤膚平衡水兩款,玫瑰保濕和薰衣草清爽就看你的需求,像最近季節正在交替的時候,我經常會用玫瑰潤膚水來濕敷,我感覺臉上的皮膚很舒服也水嫩了。
特別要說說薰衣草椰子嫩膚乳液,這瓶老劉擦的實在很滿意,因為他的皮膚會乾燥和脫屑,半夜常常會癢到受不了,還有可能也因為落腮鬍的關係,他經常會臉部有屑屑,然後就會落在胸前,剛開始不知道還以為是頭皮屑,後來才知道原來是鬍子上掉下來的屑屑,但是老劉又超不喜歡抹東西,因為他不喜歡粘膩的感覺,結果用了薰衣草椰子嫩膚乳液之後,就解決掉屑和腿部皮膚搔癢的問題了,現在洗完澡睡覺前我都會看到他在抹乳液,哈哈~
-
在粉絲頁很久的粉絲都知道,我們用布朗博士的洗沐系列已經很久了,上次開團已經是10個月前了,需要也喜歡的粉絲朋友不用再等待了,這次開團就選擇你喜歡的和對自己好的布朗博士。
🥰其實我自己很喜歡昨天拍的這些照片,我覺得照片充分表達了我欣賞的布朗博士😘
-
許多關於這次開團產品的介紹,都寫在團購表單裡面了,我希望大家可以點進去看清楚產品的介紹,如果你還不清楚布朗博士點進去看看是沒有關係的喔!就是因為很多理念跟堅持讓我欣賞布朗博士和一直使用到現在甚至開團的!
*布朗博士起源於1858年,已經超過160年,傳承了五個世代的家族製皂技術,從1948年第一隻液態皂薄荷潔膚露開始,就以環保不過度包裝的理念一直到現在,而布朗博士也堅持使用百分之百可回收瓶身,全部使用動物測試的原料,而使用了公平貿易機構的有機原料,在產品上展現對大自然的尊敬也已行動實現關懷愛與和平。
*這次開團的產品介紹都在團購表單裡喔❤️
布朗博士 特 展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百年抗疫:1918後,被流感改變的世界】(Influenza: The Hundred Year Hunt to Cure the Deadliest Disease in History)
這本書其實是在新冠病毒流行前就撰寫好的,主要是作者希望能夠追查分析從1918年西班牙流感(倒楣的西班牙其實他們根本不是發源地)之後,當時人類的反省,跟所使用的藥物與治療方式和人類的文明發展究竟有甚麼改變。
這本書中間提到了好幾個很特別的議題,包含了美國的1976疫苗接種爭議,包含了媒體面對1918年疫情的低調與瞞報,包含了美國為了每一次流感疫情而儲備的戰略物資(但他沒說為什麼這次新冠疫情流行中那麼多的口罩跟防護服卻沒派上用場)~~~317頁的短短作品,建議各位一看。
【作者簡介
傑瑞米.布朗(Jeremy Brown)
資深急診醫師,美國衛生研究院(NIH)緊急醫療研究辦公室主任。
布朗博士在英國倫敦長大,曾就讀於英國知名學府倫敦大學學院醫學院,並在美國波士頓醫學中心完成急診醫學的住院實習。
在進入美國衛生研究院服務之前,他先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急診醫學部擔任研究主任,並曾任急診科愛滋病毒監測計畫創始主任,期間他曾獲得美國衛生研究院三筆資助用於研究一項新的腎結石療法,並在大學部教授臨床研究、宗教與科學課程。
他是四十多篇經學術領域同儕審查過的論文和四本書的作者,其中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兩本急診醫學教科書。
他目前與妻子住在馬里蘭州銀泉市。
他的觀點文章發表在《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上,也為大眾科學雜誌《發現》撰稿。
譯者簡介
王晨瑜
復旦大學生物學系畢,復旦大學藥學碩士,目前從事醫藥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