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背後不是死規則】經濟雖被破壞,精神價值卻會被重建
世代紛亂,往往是精神文化和哲學的高峰。有錯請更正我,我是憑模糊記憶知識寫這段。
以前中學讀書的時候,常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全世界打緊仗,溫飽有問題,為什麼還有一堆學者、哲學家在做學問?喂,大佬聽日就黎死啦喎,搵食和自保吧。仲搞什麼思想學說?有用嗎?
然後我就明白,大部分人都是為溫飽生存而活,追求價值只是少數,只是因為他們獨特,所以歷史留名然後被煲大了。世界越亂,越要有人導正精神價值,雖未能安身立命,但至少精神心靈有所存依寄托,在逆境自強。
希臘三哲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生存背景是打仗年代,伯羅奔尼撤戰役完了,就跟斯巴達打。亞里士多德成為建制,成了帝皇之師,另類保存希臘文明。
《君王論》的馬基維尼生存在佛羅倫斯各城邦互鬥的環境,他一世跟當時最富可敵國的梅迪奇家族周旋,所以歌頌Borgia這種放棄virtue,如獅如狐,強悍又奸詐的君王。
查理斯一世送上斷頭台,英國這段歷史我最不熟,天主教徒跟新教打到飛天,王權派和國會派內鬥,所以霍布斯有感打仗的自然狀態對人類不好,寫了《利維坦》,由反神的機械唯物論推導自然法和社會契約雛型,開始帶領英人思考政府跟人民的關係和政權合理性。
又過多幾十年,洛克成為當代英國哲人,他當紅的年代是查理斯二世,國會解散了三次(好似),所以現在人們說 Boris Johnson解散國會好大件事。傻啦,英國解散國會是閒事,正如希臘自古以來都資不抵債,有永恆的債務危機,好平常而已。政府一論講君權神授,但政府二論補充了推翻政權的哲學正當性,有簡單的分權互制,私有產權思想。
這些思想,後來被美國拿了去建國。新國成立無哲學基礎,唯有找前人的哲學理論去補充。中國百家爭鳴也是正值春秋戰國的啊。
可惜,這是一個不尊重文人、不尊重文化的年代。當那些人還在說阻路影響經濟,要殺晒示威者這班曱甴,我就覺得我們離公民社會、精神價值的路還有一點距離。
當有一班人勇武地衝,和理非反而更要做好文宣工作,為他們行動加上意識形態,導正其合理性和注入價值思維。仲有,要宣揚出去,移風易俗。每一次社會動盪,都是思維價值激盪,建立精神文化的好契機。
請大家不要只留意到一些死物的破壞,一些經濟活動的影響,而忘記制度背後不是死規則,而是由前人無數打磨出來的價值所支撐。我很左膠,世界亂了,反而有機會讓我在內心不安時重溫和重建這些價值。
https://fortuneinsight.com/web/posts/392177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