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鈔票小教室EP4—斐濟的7塊錢紀念鈔】
我們的新台幣面值有100、200、500、1000、2000,在早期還有50塊的鈔票,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現今社會常見的紙鈔面值,都是1、2、5和10這幾個數字組成?
.
其實背後所暗藏的原理是很有科學根據的喔!在1到10裡,有“重要數”和“非重要數”之分,其中1、2、5、10這四個數字就是「重要數」,用這幾個數去做最少的加減就能得到另外一些數,2+2=4,1+1=2,10-5=5等等,剩下的數字就是“非重要數”,試想一下如果有一張79塊錢的鈔票,對於算數不太好的人來說,去7-11買東西還真不方便。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常見的鈔票面值都是以這四個數字下去做變化。
.
但是!But!
在2017年4月21日,斐濟發行了世界第一張也是世界唯一一張的7塊錢流通紀念幣,而且一口氣發行了200萬張。在這個土地只有台灣一半大,人口僅有20萬人的太平洋島國實屬特別,而且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這張紙鈔,都可以用別出心裁來形容。
.
正面採直式的設計,水藍色為底,大大的斐濟國旗,中間一位拿著橄欖球衝鋒陷陣的運動員,最後是坐在左下角的沉思老人,其中有太多故事可以跟大家分享,且聽我娓娓道來。
從斐濟的國旗來看,曾受英國統治將近100年的時間(1874-1970),左上角承襲了英國領地旗幟,英國船旗為基礎的格式;水藍色的底代表斐濟是個地處南太平洋的海島國家,正反映了整張鈔票也是以水藍色底色來設計的。
.
現在就讓我們來認識認識今天的主角,中間那位運動員和左下角的沉思老人。
.
沉思老人其實是來自英國的總教練Ben Ryan,他也不算老人來,開始執教斐濟橄欖球國家隊(2013-2016)的時候也才42歲左右哈哈!要知道Ben Ryan來到斐濟之前,可是英國7人制國家隊的總教練長達5年,帶隊參加大大小小67場錦標賽,超過370場的比賽,還曾一舉打入世界杯橄欖球賽,可惜最後輸給了橄欖球界的王者—黑衫軍紐西蘭隊。
看似一帆風順的執教生涯,卻在2012年因為與國家協會的理念不合,漸漸遭到排擠,最後憤而離開了英國,尋找下一個烙角地,而斐濟,就成了他發揮長才的地方。
.
前面有說斐濟的人口只有不到20萬人,卻有超過3/4的人口都喜歡打橄欖球,這個我非常有感,因為當初到吐瓦魯的時候,明明是平日下午,但機場旁邊的橄欖球場卻擠滿了人觀賽,就算炎熱的天氣也阻擋不了他們的熱情,所以說橄欖球是斐濟的國球,一點也不為過。
.
雖然有超過15萬人都喜歡橄欖球這個運動,但攤開斐濟橄欖球隊的歷史,一共參加了14屆夏季奧運、3屆冬季奧運,成績是沒有拿過任何一枚獎牌,所以要一舉奪牌真的是比登天還難,但Ben Ryan帶領球隊做到了。
.
2016年8月12日,這天是里約奧運7人制橄欖球賽的決賽,斐濟對上英國。
斐濟的學校停止上課,政府部門與店家都暫停營業,不管大人小孩都緊緊的盯著電視,等著奇跡發生。
大家可以去Youtube搜尋這場比賽,看得真的會讓人熱血沸騰,看不懂規則沒關係,但球員的熱情絕對可以感動你。
.
逼逼~~~~終場的哨聲響起,球員們抬頭望向計分板的那一刻,43:7,斐濟真的做到了。
.
最終以一個非常懸殊的比數輕輕鬆鬆地擊敗了英國,拿下2016年里約奧運7人制橄欖球項目的金牌,如願以償!
這塊金牌也成為了自1996年東加(Tonga)Paea Wolfgramm的重量級拳擊銀牌之後,太平洋島國的第二面奧運獎牌。
.
除了以小國之姿戰勝前殖民母國之外,這也是總教練Ben Ryan的甜蜜復仇,真的是一吐怨氣啊!
而且啊,Ben Ryan再回到斐濟之後,還授與一塊超過3600坪的土地,甚至還獲得了一個酋長的名字—Ratu Peni Raiyani Latianara,這種榮耀真的可以跟孫子講一輩子了!
.
講完總教練Ben Ryan,他身邊那些點點和箭頭,其實是戰術之一喔!這些戰術讓他們在對陣英國的時候拿下了大量的分數,我是看不懂了哈哈哈
而鈔票正面還有另一位靈魂人物—隊長Osea Kolinisau,帶領斐濟衝鋒陷陣,這邊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這一支冠軍隊伍當中,有很多球員原本的職業是軍官、獄卒、警察、搬行李的服務生、農民還有無業遊民組成,再經過Ben Ryan巧手調教之下,才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
所以翻到背面會發現,整隊球員笑得非常開心的模樣被捕捉了下來,栩栩如生的顏色彷彿我們也在現場一般,而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Bruce Southwick,算是推動這張鈔票發行的重要功臣,因為在奪冠後沒幾天,斐濟央行的行長問了Bruce一個問題,「如果把這張照片放在鈔票上,你覺怎麼樣啊?」
.
「當然好啊!這是無比的光榮欸!那為何不趁這個機會發行一張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紙鈔?既然是贏了7人制橄欖球賽的金牌,那面額就用7塊錢你覺得怎麼樣?」Bruce興奮地回答道。
.
本以為這段要做成7塊錢紙幣的談話只是開開玩笑,殊不知在2017年4月21日,世界上第一張7塊錢面值的鈔票就此誕生。
.
如果哪天中華成棒隊拿到了WBC世界經典賽的冠軍,強烈建議央行也發行一張這麼帥的鈔票啊!我還不買爆哈哈哈哈哈!
帶式橄欖球照片 在 深深愛上愛妮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妮島救援記事喜訊分享🥰🌈
本來今天要開始跟大家分享「愛妮島各種等級住宿排行榜」,但有件更令人雀躍的生命故事想要跟大家一起先舉杯慶祝!🥂
在疫情3月開始封城封國的狀況下,愛妮島至今是沒有旅客的,仰賴觀光業為主的仙境,沒有旅客造成當地人生計的影響外,連沙灘上討食的流浪狗狗們也受到很大的波及...當我們遇見我們會盡己所能,但沒節育機制的原生海島,能力真的實在有限。😞
別區的浪浪我不了解,但我所居住NacpanBeach這邊的狗狗,因為沒旅客覓食,沙灘這邊自行消失了大半以上的狗狗,以前熟悉的面孔怎麼找都沒看見,但照片這隻狗狗卻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新面孔,但.....她卻以千穿百孔、體無完膚的樣貌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身體嚴重皮膚病的問題讓皮膚上的小孔不斷地滲血出來,令所有人避而遠之、趨之若騖的是她那裡腫大猶如橄欖球般大小的生殖器...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嚴重且開放式的性病(今天七夕情人節,不管用不用得到,保險套請隨身帶好),這隻浪浪的病況跟骨瘦如豺的樣貌讓人痛心又害怕。她依然親人,但當拿著食物她靠近你時,真的會有一種是否會被傳染疾病的擔憂...就連我也坦承會有點怕,但我們還是會拿食物到遠處餵食她,日漸嚴重的她⋯沒人抱持她能順利活下去的希望。
愛妮島沒有真正的獸醫院,每每看見她全身病痛卻搖著尾巴,哪種強大的無助感更是在心中油然而生。自從搬到愛妮島常常面對大自然動物死亡的件事,我不知道那叫做麻木還是接受,從一開始總會哭得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我,在現在四年後似乎堅強?看淡了許多。但這次真的要非常謝謝一位台灣女生 @lianchang 她因為疫情關係待在愛妮島有半年多了吧!現在也成為了愛妮島台灣人的一份子,我真的很感謝她當初所對我提出的建議,Lian抱持著不放棄的希望看待這脆弱的生命,從她身上彷彿看見自己以前熱血沸騰的身影。
Lian找資訊聯繫可以進行此救援相關的人士把大家拉到一個群組,最終討論結果是可以試看看,但就是我們要把狗抓起來,雇一台專車把狗拉六小時送到公主港(大市區)做化療,要做多久能否成功都不確定,但....不試看看怎麼知道?!這時候被眾人愛戴又萬惡的金錢佔了個非常重大的關鍵,當下無法預估的醫療費用,在零收入又賠錢的時刻多數人選擇沈默,但我決定厚顏無恥的抱著期望向我家總裁開口...他很坦誠的表示不認為她能存活,但他一貫的霸氣作風依然沒多想就一口答應了淚水汪汪的我。謝謝Henry沒有你善意的全額的贊助,她沒辦法像今天這樣脫胎換骨的重新活下來。Thank you my man my love. ♥️♥️♥️
金錢確實有時候會讓人迷失,但在拯救生命這部分,我認為金錢正在發揮它存在的最大價值。當醫療跟金錢都確認就定位後,我跟Lian大清早拿著食物找遍NACPAN海灘,終於把它誘進籠中,在2020/7/8送至公主港進行化療的醫治,謝謝Jacqueline Baut的照顧跟治療,在一個多月後8/22的這天,她煥然一新的回來愛妮島並且找到了一個家,而願意領養她的人,還是當初載她去前往治療一小路程的當地人Mark,並在開始就默默地幫她取名叫ANGEL!謝謝你Mark,ANGEL不用再流浪討食, 整個農場佔地都是她奔跑的舞台,任何病狀都已經根治並結紮完畢,她不再痛痛是健康寶寶,接下來就是需要養的白白胖胖了。💪🏽💪🏽💪🏽
謝謝在這個救援過程中所有伸出過援手的每個人,感謝這次奇蹟般的救援事件,再度燃起我從前哪種不放過任何生命的熱血與堅持!ANGEL頑強的求生意志,證明了我們不該輕易放棄試試看的機會,即使渺茫,即使過去種種的經歷讓心傷痕累累,但傷口修復後的疤痕不該是讓人退卻,疤痕證明了當初的你是多麼勇敢,帶著這些勇敢繼續強大才是該有的樣子。
不論我們在任何角落,這世界上都有需要幫助的生命,我們救不了全部,但當這個試煉出現在面前時,我們有選擇可以伸出雙手改變一個生命,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時間一旦過去就可能逐漸成了一種不可挽回的局面。盡己所能,量力而為,那怕是一餐溫飽,一處給予遮風避雨不驅趕的友好,讓我們用不同的角度,善待一樣的生命,謝謝心中總是有愛的大家,這條路很辛苦,但我們永遠不孤單!🥰🥰🥰🥰
==============================
🧜🏼♀️Sylvia個人IG: oceangirl_sylvia
👉🏽深深愛上愛妮島IG: ElNido520
👉🏽深深愛上愛妮島自助旅行爬文官網:
https://elnido520.com
帶式橄欖球照片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BBC中文網】遭遇疫情歧視的美國亞裔何去何從?
儘管她並不在美國出生,劉文的美國生活沒有絲毫「不美國」之處。她去看橄欖球比賽、煲美劇《慾望都市》、在慈善組織裏當志願者。
在新冠疫情之前,31歲的劉文對自己是住在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東亞裔人士這件事,並沒想得太多。「實話說,之前我真不覺得我在這兒很顯眼,」她說。
但情況如今不一樣了。新冠病毒在美國讓超過10萬人喪命,而亞裔身份可能在此招來橫禍。對於包括劉文來內的許多人來說,他們已感覺受威脅。
據劉文說,幾個陌生人在當地超市裏朝她一名韓裔朋友喊髒話、推搡她,還要求她離開商鋪。這一切只是因為她是亞裔,而且當時戴著口罩。
包括紐約州、加州和德州在內的多個美國州份,都有東亞人士報稱被吐口水和拳打腳踢,甚至還有一宗被刀刺的案例。
在美國,針對亞裔人士的偏見遽增,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無論是否曾親歷過暴力、欺凌或更不堪的不公待遇,都開始思索自己在美國社會的位置。
「五年前剛來到美國時,我的目標是盡快地適應美國的文化,」劉文說。
「不過疫情讓我意識到,因為我是亞裔,因為我的樣子或者我的出生地,我永遠無法成為他們的一份子。」
在她的朋友經歷那場超市爭端後,劉文下定決心買她人生中的第一支槍。「如果奧斯汀都到了這個地步,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買槍了,」她對BBC說。
紐約市和洛杉磯市的警方稱,針對亞裔人士的仇恨犯罪有所增加,而舊金山州立大學與多家倡議組織表示,他們合辦的報告中心從今年三月至今,接收到超過1700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歧視報告。
在包括德州、華盛頓州、新澤西、明尼蘇達與新墨西哥在內的13個州份,警方都處理了上報的仇恨事件。
批評者說,位高權重者為情勢火上澆油。無論是總統特朗普,還是民主黨總統競選人拜登,都遭遇到了一些指責,因為他們在談論中國在疫情中的角色時使用的措辭,不同程度上助長了反亞裔的情緒。
而對於很多亞裔美國人來說,他們在遭遇偏見的同時,感覺自己身為美國人的身份認同也遭到攻擊。
在美國的反亞裔的偏見有多嚴重?
為數眾多的亞裔美國人與身在美國的亞洲人形容,他們在此的境遇在新冠疫情暴發後急轉直下。
金伯利·哈(Kimberley Ha)稱,她在二月留意到這樣的變化,當時她在紐約遛狗,一個陌生人開始朝她大喊。
「他喊道:『我不怕有輻射的中國人'然後開始指著我大叫,『你們這樣的人不應該在這,滾出這個國家,我不怕你們這些人帶來的病毒。』」金伯利是一名華裔加拿大人,在紐約生活了超過15年。
在接下來幾周裏,她留意到她在公眾場所遇到的「大概十人中有一人」,在看見她時顯得怒氣衝衝。「我從來沒有感受過這種程度的敵意。」
而在美國的另一端加利福尼亞州,23歲的麥迪遜·法萊米爾(Madison Pfrimmer)聽說過針對亞裔的攻擊,但「並不認為它像人們所說的那麼常見」。
今年四月,她在洛杉磯一家超市裏為一對年長的中國夫婦幫忙翻譯,據她說,這對夫婦遇到了一名憤怒的女子。這人持續用粗言穢語謾罵他們,還朝他們扔水和噴灑不明液體。
「她高喊,『你們怎麼敢來我家人購物的商店,你們怎麼敢來毀掉我的國家。你們就是我一家人沒法掙錢的罪魁禍首』,」有一半華裔血統的法萊米爾回想道。
法萊米爾說,她嘗試與那名女子爭辯,但對方譴責她為那對夫婦翻譯,還朝她扔了一瓶水,淋濕了她的腿部與腳部。
當他們一行人在櫃台排隊付賬時,那名女子又走過來,朝他們噴了似乎是空氣清新劑或消毒劑的東西。她還跟著那對年長夫婦到他們的車旁,一邊拍他們的照片,一邊高呼「這是你們的錯」,用髒話罵中國、「那些骯髒的人」以及「共產主義」。
「我跑向那對夫婦,用國語告訴他們快進車裏,我幫他們把買的菜放進車裏,從窗戶把蛋遞給他們。」那名女子則開著她的車,一路尾隨法萊米爾,直到法萊米爾把車開近一個警察局。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 (STOP AAPI HATE)數據庫收到來自45個州份與首都華盛頓特區的新冠病毒相關歧視報告,加州和紐約州的案件佔了其中的大部分。
這些事件涉及的種類廣泛,其中口頭騷擾最常見。但推搡、肢體攻擊、職場歧視、禁入場所、打砸等等,都涵蓋在數據庫當中。而比起男性,女性更容易成為目標。
在舊金山州立大學研究亞裔美國人的張華耀(Russell Jeung)教授管理這一數據庫,他發現在許多案件中,當事人「被朝著咳嗽與吐口水」,因此他新增了這一類別。
那正是泰德·嚴(Ted Nghiem)的親身遭遇,他生活在費城,是一名37歲的越南裔美國人。在三月,一名男子朝他高喊「滾出這裏,是你造成了新冠病毒」,但他當時並沒有太在意。
然而,同月不久後,另一名男子在兩人擦身而過時朝他吐口水,這讓他「在一、兩天內都感到鬱悶」。
「我通知了警方,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後續……幸好我並沒有染上什麼病。」
"停止仇恨亞裔和太平洋島居民"數據庫收集的事件來自網上的自主報告。BBC通過採訪及分析美國媒體報道發現,自1月起在美國有超過100起疑似針對亞裔的事件,其中約一半的案件已上報警方。
一些事件到達了仇恨犯罪的標凖。紐約警方指,他們已調查了14宗與新冠病毒有關的仇恨犯罪,其中涉及15名亞裔受害者。
而在加州,一名老人遭遇鐵棍襲擊,一名青少年則因被襲而送院治療。
在德州,一個亞裔家庭在超市中被刀刺傷,其中還包括了兩名分別2歲和6歲的幼童。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獲得的聯邦調查局(FBI)報告,"嫌犯表明他用刀攻擊該家庭的原因是,他認為他們是把新冠病毒傳染給他人的中國人"。實際上,受襲家庭為南亞裔。
有亞裔人士報稱,由於其族裔背景,酒店、Uber司機等拒絶為他們提供服務。
馬特(並非他的真名)是一名華裔美國人,他是在康涅狄格州一家急診室工作的醫生。他稱,有多名患者表示曾有亞裔人士在他們周邊咳嗽,因此要求住院治療。
他經歷的反亞裔偏見似乎更為切身,當時他正嘗試治療一名相信感染了Covid-19的病人。
"我穿戴著防護設備,走進房間作自我介紹。當他們聽到我的姓氏時,他們的反應是'不要碰我,我能見另一個醫生嗎?你可以不要靠近我嗎?'"
馬特說,許多其他少數族裔面臨著"更顯性、更嚴重的歧視",但他依然擔心類似事件會打擊醫護人員的士氣。
"這是一個壓力相當大的時期,我們的工作量大了很多,時刻穿戴著很不舒服的防護裝備。我們當中的許多人暴露在Covid-19中。"
「如果他看起來像是華人,他就被攻擊」
新冠疫情最初在中國武漢暴發,總統特朗普因此把炮火瞄凖了他口中控制疫情不力的中國政府。
今年較早前,特朗普多次稱新冠病毒為「中國病毒」,批評者稱這一詞匯並不區分中國、中國政府和華裔人士。
特朗普稍後呼籲保護亞裔美國人,稱「疫情蔓延不是他們任何形式的錯誤」。但這並沒有停止一些人怪罪華裔美國人或攻擊其他東亞裔人士。
張華耀教授稱,他收到的反亞裔事件報告之中,四成來自華裔人士,但大部分案例發生在其他東亞裔人士身上。
「這是種族定性的例子:『他看起來像是中國人,他就被攻擊』。」
種族定性(racial profiling),又成為種族歸納、種族貌相,指的是依照某人的族裔特徵,來認定其犯罪或涉嫌某種行為。
來自韓國的23歲大學生吳多賢(Dahyung Oh)記得,早在2月,在美國疾控中心建議佩戴布口罩之前,她站在紐約地鐵月台上,旁邊一名女子充滿敵意地瞪著她。
「她開始向我靠近,指著我說『為什麼你不戴口罩,你應該要戴上口罩』,」吳多賢稱。
這名女子自己也沒有戴口罩,吳多賢認為她「被針對」了,「因為我們周圍十幾二十個人都沒有戴口罩。」
「我當下覺得非常憤怒,我因為身為亞裔而被針對,又因身型嬌小而更容易被人當作攻擊目標。」
這次事件沒有以暴力告終,不過吳多賢是幸運的,紐約在3月出現了兩宗無關聯的案件,都是亞裔女性因沒有戴口罩而遭遇襲擊。同時,許多人又因戴了口罩而被騷擾。
張華耀教授表示,對遭遇歧視的亞裔人士來說,口罩可能造成"雙輸"局面,因為"如果他們戴口罩,他們會被懷疑感染了病毒,而如果他們不戴口罩,則會被質疑感染了還疏忽大意。"
這種情況不僅發生在美國,在英國和加拿大都有多起針對東亞裔人士的襲擊,引起了高度關注。溫哥華警方稱,今年至今已受理了20宗反亞裔的仇恨犯罪案件。
與此同時,在中國出現了針對非裔人士的歧視情況。有報道指,數百名非裔居民未被確診新冠肺炎,卻被趕出家門丶強制檢疫和沒收護照。包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在內的一些餐廳與酒店禁止非裔人士進入。
「我認為這跟以往的危機時期一樣,某一群體的人通常會被當作替罪羔羊,」紐約市人權委員會主席馬拉斯(Carmelyn P. Malalis)說。她指出,艾滋病危機和伊波拉疫情時也有類似情況。
馬拉斯認為,在疫情之前,「針對亞裔的含蓄歧視」就已存在,但由於報導甚少,公眾對此的意識並不高。「人們認為種族歧視是黑白對峙,沒有意識到歧視是以各種形式存在的,」她表示。
為什麼亞裔美國人仍被看作局外人?
在美國的亞裔人士來自多元的族裔、國家和背景,他們往往有不同的政治信仰與身份認同。
根據人口普查數據,美國約有2000萬居民是亞裔,佔美國總人口約6%。這其中包括了亞裔美國人,以及在美國生活、學習與工作的亞裔人士。
在亞裔美國人當中,一些族群,例如不丹裔美國人,較高比例是出生在美國以外的移民。而包括日裔美國人在內的其他族群,則更可能在美國已生活多代。
每年,單單是從中國到訪美國的遊客就有300萬人。
但無論是對自我認同為亞裔美國人的人士、希望成為美國人的人,還是僅是到訪的亞洲人來說,在美國針對亞裔的種族偏見都一視同仁。
亞裔美國人有許多共同的經歷,例如他們在疫情之前就已被視為「永遠的外國人」。
「種族,就如許多社會分類一樣,是一種任何人一眼就能看見的類別,」聖地亞哥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戴比·馬(Debbie Ma)博士說。「正因如此,人們很容易對這些類別加以標籤與刻板印象,例如,東亞裔人士是外來的,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是。」
她在2008年參與撰寫的一份研究報告發現,在紐約出生的華裔演員劉玉玲(Lucy Liu)與英國演員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之間,來自各種族裔背景的美國受訪者們更傾向於認為後者是美國人。
馬特醫生說,經常有人跟他說「你的英語說得真好」,問他真正的家鄉是在哪,儘管他已向對方解釋了他生在美國。
張華耀教授則說:「儘管我的家庭在美國已經開枝散葉到了第五代,我依然被認為是一個外國人。」
這導致人們的亞裔長相、馬博士稱之為「我們明顯帶有的特徵」,成為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被針對的原因。
這並非族裔首次被用來邊緣化或針對在美國的東亞裔人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珍珠港襲擊後,大批東亞裔美國人被囚禁。在19世紀,諷刺東亞人的漫畫被用作種族主義宣傳,用來排斥來自中國與其他東方國家的移民。
時至今日,一些亞裔美國人仍形容他們感覺「處在試用期」,需要去證明他們是美國公民。這一情況在疫情暴發後明顯惡化。
曾以民主黨人身份競選美國總統的楊安澤在4月時撰文稱:「對族裔背景一定程度上的鄙視和疏離,已變成了明顯的仇視甚至攻擊。」
他呼籲亞裔美國人「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示我們的美國特質」,例如幫助鄰居、捐獻防護裝備、穿上美國國旗顏色「紅白藍」的衣物。然而,批評者譴責楊安澤的言論是在怪罪受害者,並且他似乎內化了一種觀念:由於其族裔背景,亞裔人就是不夠「美國」。
特朗普總統與拜登的競選團隊都遭到批評。特朗普的一個競選廣告裏形容拜登對華軟弱,其中展現了一連串拜登與中國官員共處的短片。
然而,短片裏還包括了駱家輝(Gary Locke)的畫面,他是一名華裔美國人,曾任美國前駐華大使。人們譴責特朗普的競選廣告暗示駱家輝是中國官員。
與此同時,拜登的競選廣告也被炮轟,因其中強調在疫情旅行禁令實施後,「特朗普仍讓四萬名旅客從中國進入美國」。不過,這些旅客當中許多人或是美國公民。
兩個競選團隊都否認上述廣告涉及排外主義或針對華裔美國人。
在美國的亞裔如何回應攻擊?
對於一些人來說,反亞裔情緒的高漲感覺明顯且危險。
目前並沒有全面的數據記錄各族裔人士在美國購買槍支的數量,但根據槍店老闆們的反饋,亞裔強制購買者和整體的槍支銷售數量正在上升。
49歲的華裔美國人臧東慧在紐約皇后區組織了社區巡邏隊,巡邏隊的微信小組中有200多名成員,他們輪流開車在社區中巡邏,向警察報告可疑行為。如今巡邏隊以棒球棍自衛,但臧東慧希望未來他們可以持槍巡邏。包括他在內的十多名巡邏隊成員最近已申請購買槍支的許可證。
臧東慧形容自己是保守主義者,他相信華裔美國人應該武裝自己,「以防社會動蕩與犯罪急增」。
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讚正這一看法,舊金山和平組織的共同發起人梁國雄(Max Leung )就是反對者之一。該組織近日定期在唐人街巡邏,並稱巡邏有效減少了蓄意破壞與盜竊的案件。
「儘管我深信並且十分支持自衛,我們並不鼓勵成員們持槍巡邏,」梁國雄說:「我們希望在組織內建立促進和平、而非以暴制暴的文化。」
藝術家與喜劇演員也受到啟發而發聲,譬如華人說唱歌手Jason Chu,他發起了名為「仇恨是一種病毒」的倡議活動,還寫了一首關於反亞裔事件的饒舌歌曲。他說,想以饒舌來展示「針對亞裔美國人的人們有多麼荒謬」,以及「強調亞裔美國人屬於這個國家」。
「我們在美國不是過客,我們在這裏出生,這是父母養育我們的地方。我們想說,仇恨不屬於我們的國家。」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說,人們希望這番對歧視的全新認識,能讓美國的亞裔族群變得更強大,與其他的少數族裔更團結一致。
馬特回想起,在他成長過程中曾聽到不少針對非裔美國人的負面評價,其中有的來自亞裔美國人。
相反的是,「如今我看到許多亞裔美國人為艾莫德·阿伯裏(Ahmaud Arbery)申訴」。非裔美國人阿伯裏2月在喬治亞州郊外慢跑時被槍殺,兩名槍手說他看起來像是個盜竊案嫌犯。
馬特留意到,亞裔美國人群體近年來在政治領域的聲音更大了,在其他領域也越來越亮眼。「我的很多朋友看到這些反華人的言論,對於談論其他族群面臨的歧視更感興趣了。」
張華耀則目睹一些亞裔美國人「開始意識到他們的共同利益,作為一個政治組織或群體動員起來」。他說,來自不同階層、教育背景和族裔的亞裔人士如今因疫情相關的歧視而「發現了他們共同的經歷」。
「我們在一同面對種族定性這一過程,希望終有一天,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對抗歧視,以共情心對待其他同樣面臨種族定性的人們。」
#社會 #政治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