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欣賞這張地圖。《嘉南大圳平面圖》,嘉南大圳組合編繪。
1930年4月10日,嘉南大圳正式通水,嘉南平原無數荒地變成良田,可以說是臺灣自有歷史以來,與縱貫鐵道落成一樣,改變了臺灣島上人民生活的偉大建設。今日正是90週年。
雖然興建過程曾有質疑的聲音,然而它為廣大農民帶來更好的生活,是毋庸置疑的。日治時代的鐵路部門曾經做過統計,30年代之後搭火車遊覽的旅客中,台灣人比例比之前更多,以職業別來看,務農的人也比以前更多。
一個水利工程能服役90年,並不是容易的事,需要歷任的統治者與使用的人民共同維護,連有反日色彩的國民政府都承認這是一件偉大的工程。
我們知道日本採取的是殖民統治,也承認嘉南大圳是經濟殖民下的建設,然而它帶來的豐美成果,卻讓我們使用了足足九十年,餵飽了無數家庭。
臺灣與日本,本來就是有千絲萬縷,有著親密羈絆的兩方,無法用「親/反」非黑即白的二分法來切開。而真正的情誼,還是在患難中才顯現得更燦爛。
近日由於武漢肺炎在全球蔓延,臺灣的防疫制度與物資生產力一躍成為國際注目的焦點,我就相當好奇日本的新聞網站上,關於臺灣的新聞,日本鄉民會怎麼留言評論。
首先,可以在日本yahoo新聞網站搜尋「台湾」。(請注意日文的漢字寫法與我們不同。)
https://news.yahoo.co.jp/search/?p=%E5%8F%B0%E6%B9%BE&ei=utf-8&fr=news_sw
然後你可以選擇看有興趣的臺灣新聞。例如最近我都是看與防疫或臺灣地位相關的新聞,例如這兩則。
https://headlines.yahoo.co.jp/cm/main?d=20200409-00000514-san-cn
https://headlines.yahoo.co.jp/hl?a=20200401-00000112-reut-cn&fbclid=IwAR0nWnGVIq-YLvFpDGOOk30IeJnV4L23XKf5UcT-Dut60CewLPoAxYuwkTs
可以查看底下的留言,通常光看漢字可以猜到大致方向,也可以用Google翻譯來確認意思。
https://translate.google.com.tw/?hl=zh-TW&tab=rT&authuser=0
在動盪的這個時局,看了外國鄉民的支持,每天心頭都暖暖的。這就是兩地人民永遠的羈絆。
平面圖 日文 在 哈日杏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今天過的好嗎?
我今天繼續處理數量多多的舊物大紙箱,翻出了當年剛畢業時的商品設計稿覺得超懷念的。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其實杏子是美工科畢業,我是學平面設計的。(日文是興趣自己學的😂)
畢業後做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文具紙品禮品設計。書包、鉛筆盒、尺、橡皮擦、聖誕卡、畢業紀念簽名冊、貼紙、書包、袋子、書籤、信封信紙…。每天就是一直完稿、一直想文案、畫圖,很充實😁
文具禮品在設計之前,要自己先看著廠商提供的樣品把它畫成平面圖,現在回首這些舊圖樣,真覺得自己好會畫啊,哈哈。
設計商品真的很有趣,從零到有都是一人包辦,尤其是看到打樣、看到自己設計的成品上市,跟出書也點類似,整個過程很有挑戰性也很有成就感。(前提是你要先說服業務同意讓這個設計稿發廠印製)
除了舊作品與手稿之外;杏子今天終於把收藏數十年來的好幾箱舊照片整理完畢,翻著翻著,時間就被凍結了。看到有不少簽書會的照片時感觸良多。這幾年幾乎很少有機會跟大家在書店見面惹💬
想著想著,突然寂寞上心頭😭。
#大家會期待杏子的新書嗎
#哈日杏子
平面圖 日文 在 日本。私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山形縣】妹島和世X荘銀タクト鶴岡
雖因市域整併關係,「莊銀タクト鶴岡」所在的山形縣鶴岡市成了東北最大的市,但來到這裡,有趣的是行車路上,沒有多少車,當然也不會有多少人。特意前來看建築,正當準備停車時,什麼?!整個停車場幾乎全滿,勉強被協助指揮的阿伯指定一個臨時停車位⋯⋯
由知名女建築師妹島和世所設計「莊銀タクト鶴岡」,說穿了,就是鶴岡市文化會館,以作為市民文化交流活動的據點。至於「タクト」一詞是集合會館新定位:Tsuruoka(鶴岡)、Art(藝術)、Culture(文化)、Terrace(集合場所)的英文縮寫「TACT」而來的日文(日本人會不會老是心思過於細膩及繁複啊~),重點就是提供市民一個藝術、文化的聚集場所。
不知是市民水平實在太高還是民眾太有參與感,被整屋子人潮讓我完全沒法好好欣賞建築本體,反而分心到大家為何而來?原來是到訪當有個花道及一個小型演出活動。讓我更驚訝是這裡明明就是音樂會館、展覽場地,但服務也太貼心,居然建築大師作品的大廳裡,還擺起攤子,販售各式媽媽味的飯糰、糰子,大家邊等進場,邊買好午餐。要不是完全不餓,其實好想摻一咖。
「莊銀タクト鶴岡」雖位於市中心,但地點選的極有意思,後方是以著名的月山、金峯山為背景,緊鄰歷史悠久的「致道館」(藩制時期的私塾)。正因被大自然、歷史文化所包圍,妹島和世在設計上,將重點放在如層巒相疊的屋簷設計,單一色彩的鋼鐵結構,看似樸質無華,但條線宛如山巒稜線,搭配下方木質天花板與透明落地玻璃的設計,取代過往她擅長的白色穿透性手法,與後方月山、金峯山山群相互輝映,創作出一幅立體有致的鶴岡新風情,人與建築的流動與互動,也在進出穿梭之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而且對於冬日容易積雪的山形縣,透過多層次的屋簷設計,讓融化的雪水順著鋼鐵結構支柱流至下方黑雨花石,極富詩意又實用。
雖然有些可惜,只能透過平面圖揣想內部空間的設計,而無法進到廳內感受真正的演出,甚至因活動關係,也無法上樓,但接收到整屋子阿公阿媽熱情參與的心情,其實至少確定,這不是一間蚊子館,應是比起名建築師設計這事更讓人覺得欣慰的吧!
#妹島和世 #建築美學 #荘銀タクト鶴岡 #鶴岡市文化會館 #山形縣 #山形自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