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物單元,邀請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 江才健來到空中,帶大家導讀書籍《一生必修的科學思辨課》/ 天下文化。
江才健四十多年浸潤科學文化天地,與一流大科學家往還對話,見識他們的高貴與卑微、卓識與偏見,深刻了解科學知識進展的真相,相較之下,真正的大科學家對科學有更多的質疑,與我們一般的科學認知有相當大的差異。
📻聽重播按這裡!https://youtu.be/eDcgjJINhJ8
▶ 飛碟聯播網 YouTube《飛碟早餐》頻道 http://bit.ly/2QVQsFh
▶ 網路線上收聽 http://www.uforadio.com.tw/stream/stream.html
▶ 飛碟APP,讓你收聽零距離
Android:https://reurl.cc/j78ZKm
iOS:https://reurl.cc/ZOG3LA
▶ 飛碟Podcast
SoundOn : https://bit.ly/30Ia8Ti
Apple Podcasts : https://apple.co/3jFpP6x
Spotify : https://spoti.fi/2CPzneD
Google 播客:https://bit.ly/3gCTb3G
KKBOX:https://reurl.cc/MZR0K4
◎內容簡介:
★在科學建構的世界裡,是否存在真理?
★一堂學校不會教的科學思辨課
古時技術遙遙領先歐洲的中國、埃及、印度等地,為什麼沒有發展出近代科學?
傳承自希臘的近代科學,究竟又有什麼特質,才會一方面看似繁花似錦,一方面卻像窒礙難行?
一般常認為,科學有著客觀思考、充滿理性的特質,但事實並非如此,科學既不真理性,也不全客觀,大科學家戴森說的好,「科學更接近藝術,而非哲學」。
江才健四十多年浸潤科學文化天地,與一流大科學家往還對話,見識他們的高貴與卑微、卓識與偏見,深刻了解科學知識進展的真相,相較之下,真正的大科學家對科學有更多的質疑,與我們一般的科學認知有相當大的差異。
本書論列頂尖科學家的思言行識,深究科學與不同文化的承傳和衝突,佐以癌症醫療、全球暖化、新冠流行疾疫的實證盲點案例,重塑我們的科學啟蒙之思,進而闡明,懷疑才是看待科學的正確之道。
◎來賓介紹:江才健
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為中國時報科學主筆,《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兼任副教授,在台大、中央、陽明、輔仁等校授「科學在文化中定位與挑戰」課程,著有《大師訪談錄》、《吳健雄——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獲年度十大好書)、《楊振寧傳——規範與對稱之美》(獲金鼎獎)、《科學夢醒》(獲金鼎獎),2011年獲得第三屆「星雲真善美新聞獎 傳播貢獻獎」,近年特別關注科學在不同文化中的定位與意義問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李政亮 本書特色: 解讀大片時代的電影類型與市場現況 揭開中國電影軟實力的時代軌跡與特質 中國|拆哪|拆解影像讀中國 大片: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語彙。 人們把高成本、大卡司、驚人票房的好萊塢電影稱為「大片」。現在,中國版大片已...
年度十大好書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贈書活動】
「我原以為是自己的幻覺:螢幕上跳出來的是一座完整的古代城市。
原本在多光譜影像中模糊隱約的線紋,這下子全都清清楚楚,建築物、街道、郊區⋯⋯一覽無遺。」
——本書作者、TED百萬大獎得主 莎拉.帕卡克——
第一本以「太空考古學」為題的著作
當過去遇上未來,一場與太空考古學家共遊的大規模古今解密之旅即將展開⋯⋯
★ 亞馬遜書店最佳科學書籍
★《自然》年度十大好書
★《科學星期五》年度最佳科學書籍
★《柯克斯書評》年度最佳非文學書籍、星號書評
★《科學新知》 年度最佳書籍
👉看更多:https://bit.ly/3d6XWma
==============================================
現在只要在2021/07/06(二)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我從太空考古》橫跨4大洲╳12國,從千年宮殿、古墓、聚落到隱藏的金字塔,透過衛星影像發掘傳統考古難以企及的人類歷史與記憶。」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 #臉譜出版《我從太空考古》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2021/07/06(二)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記得回來關注留言看看自己是否為幸運的得獎者哦!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年度十大好書 在 城邦讀書花園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贈書活動】#當月選書
✔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
✔《紐約時報》《時代》雜誌年度10大好書
✔#blacklivesmatter 世代回望黑白、性別與認同的動人作品
✔HBO百萬美金奪得影視版權、海外授權已達26國
哪一天能讓所有膚色都真正自由?──讓我們好好做自己,不再有任何人想變成另一個人,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四十年歲月,三個世代的迷惘,
如果未來注定有遺憾,什麼樣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更接近幸福?
十六歲那年,雙胞胎姊妹一起逃離家鄉。
妹妹絲黛兒假扮白人,成了富太太,終於得到想要的一切。為了隱瞞身世,一生戰戰兢兢,與女兒、丈夫之間總是隔著謊言。
姊姊德姿蕾重回出生的小鎮,守候她們年邁的母親,日子雖然踏實,卻從未忘記大城市裡的精采生活,更放不下從此失去消息的妹妹。
三十年後,姊妹倆的女兒也離家遠行。兩位少女像她們的母親當年一樣,各自背負著創傷與想望。當兩人遇上彼此,新世代躁動的心靈不禁揭開陳年的家庭祕密,所有人在時間的長流中,終要承擔起自己的選擇……
📕看更多🔜🔜🔜 https://bit.ly/3sFlzbq
==============================================
現在只要在2021/04/13(二)下午15:00前,按讚「城邦讀書花園」,公開分享本文,並在本文下方留言:@_____ 「我想看《消失的另一半》2020年歐巴馬最愛小說之一.《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就有1位朋友可獲得 #麥田出版《消失的另一半》1本哦!
※得獎名單將於2021/04/13(二)晚上20:00前公布於粉絲團:)
※得獎名單會直接在原贈書活動貼文上,以「留言」方式公布。
※記得回來關注留言看看自己是否為幸運的得獎者哦!
※贈書寄送限台澎金馬地區。
※城邦讀書花園粉絲團擁有變更活動內容的權利。
年度十大好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李政亮
本書特色:
解讀大片時代的電影類型與市場現況
揭開中國電影軟實力的時代軌跡與特質
中國|拆哪|拆解影像讀中國
大片:一個中國土生土長的語彙。
人們把高成本、大卡司、驚人票房的好萊塢電影稱為「大片」。現在,中國版大片已崛起﹗
美國大片多年來在中國總是能夠攻城掠地,不過,從二○○二年年底的《英雄》開始,中國電影谷底翻身,自二○○三年到二○一七年十五年的時間,中國電影不但在本國市場的票房多次力壓好萊塢電影,也已成為瞄準好萊塢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
近十五年來,中國大片時代已然成型。
彭博商業週刊專文〈中國電影業 追趕好萊塢〉,直指二○一二年中國已成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可謂中國崛起的眾多現象之一!此外,甚至有媒體指出,二○一七年中國電影市場將超越好萊塢!
「電影」是政治經濟脈絡交錯下的產物,中美角力將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衝擊?當中國大片時代已成事實,我們如何拆解它的內在,在華語電影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本書以「看電影,讀中國」揭開序幕,從主旋律到商業元素、政策規範到製作發行,涵蓋歷史回顧、最新脈動,介紹了百部重要華語電影與電影人,是認識「中國電影發展」及「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第一堂課。
作者簡介:李政亮
輔大法學士、台灣大學法學碩士、 北京大學哲學博士。2000年,帶著觀察者的好奇進入中國現場,在北京生活十二年,中國觀察作品包括《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2011年,獲第三十六屆金鼎獎)、《中國課》(2012年,獲選《亞洲週刊》該年度十大好書)。相關專欄包括《蘋果日報》「拆哪,這樣的中國」(2015年~2016年)、《or旅讀中國》「瞅中國」(2013年迄今)。
曾任天津南開大學傳播系副教授、台灣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現為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
年度十大好書 在 20221221 金石堂公布年度十大好書從書市看社會脈動-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金石堂書店日前公布 年度十 大影響力 好書 ,包括韓國小說《不便利的便利店》、林懷民回顧創辦雲門的《激流與倒影》、《梅克爾傳記》等等都上榜, ... ... <看更多>
年度十大好書 在 Openbook閱讀誌- 【最嚴重抽獎 OB年度好書40本帶回家 ... 的推薦與評價
分享你的愛書,就有機會將40本2022 Openbook年度好書帶回家! 每本年度好書,從3000多本書中海選脫穎而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