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 #開學 第二天
目前私毫沒有感受到
任何因為開學
而有一種清閒下來的感覺⋯⋯
反而覺得更忙是怎麼回事?!😅😅😅
因為哥哥去了新學校
弟弟還在原本的幼稚園
所以現在來回接送
就變成了早上四趟路
下午四趟路
總共八趟路👣👣👣
如果中間還再卡一個才藝班
就變成了11趟路‼️‼️‼️
這到底是什麼概念?!
我是 #johnniewalker 吧我?!🕺🏻🕺🏻🕺🏻
hahahahahaha
然後這兩天趁著小孩上課空檔
媽媽本人還分別接了一檔 #直播 跟一個 #通告
會不會太拚了😂😂😂
不過跟育兒比起來
工作還是好玩很多的⋯😌
今天可愛的 巴鈺 回歸 #一袋女王 嚕!
開心~~~~~🎉🎉🎉
大家一起聊聊生產的經驗
然後我的故事一直被大家覺得很荒謬⋯
到底有多荒謬?!😆
到時候播出要記得看喔~~~👀📺
一袋女王
美美服裝是 MOMA 的唷~👗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葛璦•可愛 Elsa G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飾演:戴眼鏡女學生 (7歲) 臉書專頁【葛璦•可愛 Elsa Ge】:https://www.facebook.com/Love.GI.baby/...
幼稚園 才藝班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日台女生交換日記Vol.08 媽媽友觀察>
「疫情期間還好嗎?」
「生活方式改變了,有很累的部分,但也有新的收穫。」
「因為幼稚園休園的關係,和原本不熟的幼稚園媽媽朋友意外的拉近了距離呢!」我說。
「好有趣啊!那我們這期交換日記就寫這個吧!」
這是前陣子和Yaekoさん的聊天內容。
-------------------------------------
成為媽媽之後,對於「媽媽友」這樣新的人際關係我有許多不明白的部分。
「距離該怎麼拿捏好?」「孩子之間或媽媽們之間產生了磨擦該怎麼辦好?」「外國人該如何與當地媽媽建立關係?」「孩子的社交我的參與度該有多少?」
然而這些事沒有一定的答案,每個媽媽與孩子個性不同,際遇不同,有些事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
為了寫這篇媽媽友交換日記,我和身邊比較親近的媽媽有友聊了天,得到了許多有趣的回饋。
讀了住在台灣的YAEKOさん的分享,也覺得很有意思。
「在台灣媽媽們不只揪團買東西,連才藝班都會團報,很省力也很有效率!」她說。
「哇!這在日本感覺不太會發生,大家會各自想要參加不同的教室!」我很驚訝。
「對呀!在日本,媽媽們會覺得去參加平常不參加的活動或是才藝班,有機會認識新的朋友很有趣。」
-------------------------------------
4年多來的育兒生活中,我在媽媽友功課中有許多發現,得到許多幫助,有煩惱的時刻,也得到許多窩心的陪伴。
如Yaekoさん所說的,媽媽友有各種類型。
有像家人一樣給予支援的,有單純是讓小孩一起玩的朋友,也有甚至可以暫時放下小孩先生,一起來場女子會的那種。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同,價值觀不同,緣分可能或短或長,或淺或深,但每段關係都是讓孩子與社會產生連結的方式,都是育兒上的養份。
-------------------------------------
寫完這次的交換日記,我有許多反思。
以前我總是在思考「媽媽友」究竟是什麼,是「因為孩子們的連結而交往的關係」,或是「有這共同育兒價值觀而互相交換資訊的人」。
現在我決定給媽媽友一個新的定義。
「可以是週末會一起來陪小孩聊天的姊姊。」
「也許是親切的幼稚園老師。」
「時常在公園遇見的爸爸媽媽。」
「隔壁那位總會和孩子聊上兩句的老奶奶。」
「常去的那家食堂的老闆。」
每位可以讓孩子練習與世界交往的,都可以是媽媽友範疇。
換個想法,我自己似乎在育兒這條路上,又感覺安心自在了一點。
-------------------------------------
日台女生交換日記Vol.8 「日本/台灣媽媽友的交際觀察」
中文版
https://bit.ly/2VP6Kr6
日文版
https://bit.ly/2VUlc0R
內容是我們兩個人各自在日本/台灣的媽媽友觀察,不能代表所有媽媽全貌,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媽媽友交往經驗與想法給我們喔!
-------------------------------------
Pic 媽媽時常會生出一堆小煩惱,然後再被小孩無憂無慮的笑容給聊癒^^
幼稚園 才藝班 在 康承親子概念藥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開學前絕對每一團都要跟好局長!!! #有跟上真的開學就是完美不慌亂
去年開團整個爆團的
🇯🇵日本Kawaguchi可機洗免熨燙姓名布貼&專用筆❤回來了!
今年局長不只給你們方形款,還多了 #愛心 #車車 #蝴蝶結 #貓咪
選擇障礙絕對是一定要有的,
好好來幫要面對上學新生活的孩子們選一個最愛的圖案吧!
#獲得gooddesign國際大獎
#姓名貼免熨燙 #可黏貼多種材質
#防暈染打底專用筆超神奇輕鬆固色
#油性和水性專用筆超好寫
#上小學幼稚園前必備再也不會跟別人搞混了
最近大家如火如荼的在準備開學產品了!
局長要來揪你們買這個超必須要買的小細節商品❤️
不管是開學的制服/帽子/睡袋/書包/鉛筆盒
甚至是夏天穿的泳衣/泳帽
還是嬰兒在用的圍兜
任何你想得到衣物或是任何你想標註避免拿錯的產品,一定不能錯過這團💪
夫人說他最愛這樣的日本小細節商品了,
一定要買的聰明生活小物
#免熨燙姓名貼
可貼在衣物洗標上,書寫姓名,顏色超多種也可以做不同類別區分,紙製、金屬製、塑膠製、玻璃製等光滑表面也可用喔!
#日本現役媽媽提案開發的好物
因為疫情關係,今年延至8月的學年像是幼兒園/才藝班已經開始了!!!都會公告孩子的個人物品一律都要寫上姓名!而一般的姓名貼往往禁不起洗衣機的清洗且無法直接黏貼在衣服上啊!
✓免熨燙、可水洗、可機洗,使用簡單有彈性
✓簡單的使用方式-書寫、黏貼、放置輕鬆三步驟
✓書寫面使用不織布材質,可機洗,不因接觸機洗攪拌而損傷
✓黏貼面使用壓克力黏膠,可水洗,不因接觸水分而脫膠
✓想貼哪就貼哪!衣服、餐具袋、室內鞋(鞋面/鞋墊皆可)、泳衣、雨衣、雨傘、各種布料、玻璃、金屬、塑膠材質都OK!
其實不只用在幼兒,連青少年到成人都很適合耶!!!像是去健身房最怕毛巾或是水壺被誤用,只要貼上日本製Kawaguchi姓名貼,不管是毛巾、水壺、瑜珈墊等私人物品輕鬆辨識!!一目了然喔👍👍👍👍
-
還有一點最棒的是姓名貼有 #超多顏色!!!!
好處在於甚麼呢?像是一家人的衣物往往都有些很雷同的地方!譬如內衣內褲等,可用不同的顏色做區分,這樣就能快速收折屬於自己的衣物而不會搞混,衣服分類也更簡單了啊!!👏👏👏👏👏👏👏👏非常神奇!!!
-
除了 #免熨燙姓名貼 外,搭配使用的筆也好重要✏
#布織品專用銀河筆(水性)
可用在 #深色質地 的體育服、襪子、泳衣、牛仔衣褲等,顯色飽和明顯,書寫在深色布料上就像銀和一般的色彩喔!!!
-
#color極細簽字筆(油性)局長價99元
可以輕鬆寫出漂亮字體的極細筆頭喔!!很厲害!!
可寫在鉛筆盒、鉛筆、圓規等學校用品或是衣物、束口收納袋等,皮革、布、塑膠、金屬、木頭、紙製品都可唷!
-
#防暈染打底專用筆 局長價159元
這超酷的小細節,在書寫處用透明的打底筆塗一層,等乾掉或靜置5分鐘後,再用專用筆寫上!輕鬆固色完全不暈開超美的!一定要買!!!!
-
這些都是在日本超夯的好物,越接近開學越容易大缺貨!趕緊來跟局長團一起買吧
#全系列皆為日本製造 #請安心使用
#數量有限 #想要開團通知請留言+1吧
幼稚園 才藝班 在 葛璦•可愛 Elsa G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飾演:戴眼鏡女學生 (7歲)
臉書專頁【葛璦•可愛 Elsa Ge】:https://www.facebook.com/Love.GI.baby/
幼稚園 才藝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恍如昨日版畫展 林玉雯專訪
恍如昨日的生活痕跡 藝術家林玉雯的版畫實驗室引領當代版印潮流
喜愛挑戰自我的藝術家林玉雯,堅持著「不想和別人一樣」努力在創作上突破、實驗性與原創性的結合之中,呈現出不凡的當代風采
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林玉雯從小便熱衷於學習藝術
「從我有印象開始,創作是我唯一堅持到現在的事情。」來自彰化的青年藝術家林玉雯,自小因家裡環境的支持,曾經在才藝班修習過鋼琴、舞蹈、繪畫等課程,自認對音樂及舞蹈三分鐘熱度的她,對於繪畫的熱情卻始終沒有更改過,追求藝術的那股熱,依然持續燃燒至今。
「那時遇到帶我入門的恩師,課餘時間教導我畫畫,竟不肯收我的學費。」因此從幼稚園時便跟著老師學畫,下課時順路老師還會送她一程。然而,在藝術的道路上家人是最堅強的後盾,特別是林媽媽;總是鼓勵她走自己的路。當時高中畢業後,林媽媽一路陪著玉雯從彰化來到台南,應考七技制度的各種考試—直到今天,玉雯滿懷感謝的說:家人的支持,對她而言真的很重要!
學藝路上家人與師長的支持 成為創作路上的最大動力
憑著自己的努力與家人的陪伴,玉雯順利考上七年制的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在校期間開始自具象的寫實技法學習;按部就班的從基礎扎根,玉雯也因此接觸到眾多媒材,最根本的素描、水彩、國畫不能少,陶藝、紙漿也親手下去試做,後來在課堂上學到抽像畫風時,由於授課教授的教導,讓她相當享受創作過程。「原來我可以很開心地創作啊。」以至於後期選組時,林玉雯選擇了專攻抽像,她認為這樣能夠在創作時充分的抒發自己。
經歷了六年的平面繪畫洗禮,找到自己創作風格的林玉雯還在尋求突破;原本在校就修習過版畫基礎課程的她,曾在兩三年前看了一場版畫展覽,突然間打破了她對版畫既定印象的認知,原來版畫還有這麼多不同版種的呈現;其實相當地多元性,再加上受到研究所指導教授的引導,以及校內版畫所齊全的設備讓她能逐步的摸索。「我想塑造一種跟別人不一樣,且又讓人驚艷的風格!」熱門程度不及主流繪畫的版畫,對玉雯來說是個很不錯的選項。
併用版結合一版多色手法 挑戰媒材也樹立了自我的創作風格
在版畫創作的版種選擇上,林玉雯使用了併用版做為主要呈現手法,當初經由指導教授的帶領之下,她以自己較熟悉的版種來嘗試做併用。「併用版困難的地方在於同時使用不同的版種壓印,除了融會貫通熟悉的版種以外,相對的技術性也會提高。」因著版種的複雜性,需考量到不同版種的特性該如何使用,步驟為何?操作上如何突破?思考著怎麼才能達到想要的畫面效果。「相對的也開拓了更多的畫面的可能性!」併用版不僅是單一一種版種,較其更具豐富性;能夠在細微中看到更多的層次,這樣的特性也是林玉雯相當喜歡的。「我喜歡挑戰的感覺,不管是學習或者是創作,這種樂趣讓我想要繼續做下去!」
了解併用版的特色後,玉雯在版畫印刷上則是採用了一版多色的技法,這種技法其實是來自英國版畫家海特發明的套印技法,是用酸水和凹版工具在版面形成幾個高低不同的面,再使不同稀稠之油墨,經各式軟、中、硬質滾筒附在版面,所造成油墨互斥或重疊演色的效果。「我一開始就對這種特別的技法很有興趣!」,曾觀摩過部分較保守技法的學長姐作品,因為想讓自己的風格獨樹一格,便相當努力在一版多色的技法學習上,不斷地嘗試更多創作上的可能性。
融版畫於生活之中 藉由不斷的對話在創作中發現自我
對於林玉雯來說,版畫其實是一種間接性的創作方式,透過不停地醞釀、發酵,創作過程中細膩與精準的刻畫;她將言語注入於畫面與之對話。斑斕絢麗的色彩,萬千變化的未知型態,藉由不斷的畫面重組,她企圖帶領大家探索一個幻象寓意。林玉雯認為:冷與暖的「溫度」,交織也交雜在複雜的思維當中,即便她身處在虛實交錯的「空間」裡,還是能辨別出那虛構畫面中,來自於內心—那坦然流露而出的感動。
創作之於林玉雯,就像是紀錄記憶的溫床一樣,伴隨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忘的溫度,試圖藉由壓印後的痕跡;捕捉與描繪。她追尋著「未知」的灰色地帶,就像是一個不斷追求完美結果的實驗家,半突破、半創作的逐步前進,玉雯也透過材質語言的轉換;在色調與肌理兩者之中注入情感。而創作中迷惘的思緒,經由時間的輾轉流逝,反而更加清晰。
「想要被看見,換一個城市、換一群人,試著離開原本習慣的舒適圈。」林玉雯如是說。指縫中彷彿還能嗅出那油墨所殘留下的刺鼻,感性的她望著佈滿顏料的手掌心,那是種被喜悅所充滿的感受。凝視著創作,腦海中任由思緒盤旋、纏繞,玉雯也試圖在找尋一絲連結的共鳴。「創作」每分每秒都在腦海中醞釀,空白的圖面中,層層的堆疊與延伸。(文:金車文藝中心)
林玉雯簡歷:
學歷:
2014,學士,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目前正就讀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研所 ,擔任中華民國版畫學會 活動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