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98 《#學得更好》六個幫你「學得更好」的學習步驟
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你的答案是什麼?英國知名教育顧問、同時也是心智圖的發明人東尼.博贊(Tony Buzan)他的回答是:「學習『如何學習』是一個人的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能力。」掌握學習方式的人,更容易達成生活中各種領域的進步。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learn-better/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Learn Better 學得更好》的作者是美國教育研究專家烏瑞克‧鮑澤(Ulrich Boser),他年幼時雖然被診斷為 「學習遲緩兒」,但是他在掌握「如何學習」的技巧之後,成績開始大幅進步。作者自己本身,可說是這本書的最佳代言人,他對學習的熱忱在這本書中表露無遺。
我很喜歡作者把學習的方法,拆解成各種具體的步驟,搭配許多真實的研究案例和成果,顛覆了許多我們習以為常的舊學習方法。例如有效的學習應該是「主動參與式學習」、「經常回顧與反思」、「懂得尋找類比與關聯」…等。
這些看似簡單易懂的方法背後,作者會詳細說明使用的原因與時機。書中給出明確的執行步驟,讓無論何種資質或程度的人,都有機會採取書中的方式,循序漸進掌握學習的奧妙。閱讀的過程中,我跟著作者的步調,時而對自己提出問題,時而闔上書本反思自己的學習歷程。
這篇文章我除了用心智圖整理這本書的精華之外,也回顧我自己經營部落格的「學習寫作之旅」,與這些學習步驟有哪些相關性,試著讓自己朝向學得更好、寫得更好的方向邁進。
.
#如何學得更好的6個步驟
.
在我回顧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之前,我想先用一張「心智圖」來展現這本書提到的學習步驟與技巧,誠如作者說:「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發現內在關係」。這些學習步驟之間,彼此互相有關聯;學習就是一場「心智活動」。
1. 尋找價值:如果不想學,就不可能學得會。想要精通,就必須把自己打算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視為有價值的。學習就是理解某樣事物的「意義」。
2. 設定目標:在精通某項技能的早期階段,「聚焦」是關鍵。我們必須弄清楚自己想要學的究竟是什麼,並且設定具體可達成的目標。
3. 提升能力:某些形式的練習可以讓你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這個學習階段,我們必須磨練自身「技能」,採取專門步驟來提升表現。
4. 延伸知識和技能:我們要在掌握基礎之後,「實際運用」自己知道的一切。要充實自己的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更有意義的理解形式。
5. 形成關連:要試著把自己掌握的所有知識結合在一起。我們不想只是知道某個細節或步驟,而是要知道該細節或步驟如何與其他事物「互動」。
6. 回顧與反思:在學習過程中,我們容易犯錯、太過自信,所以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知道的知識和技能,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解,「從學習中學習」。
.
#我如何學習寫作?
.
回顧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學習步驟,讓我很驚訝的是,竟然跟自己「學習寫作的歷程」十分相似。理工科出身的我,選擇踏入科技業就職,寫作對我而言,就像是異次元的東西想都不敢想。但是漸漸地接觸到很多有趣的人、觀察到很多厲害的傢伙,發覺自己思想的淺薄與無知,便開始投入閱讀的懷抱。
只是,無奈記憶力和理解力畢竟不是超人等級,發現要把所學紮紮實實記錄下來,才能稍微加深那麼點印象。所以開始試著寫一些手抄筆記,然後在讀到《自由書寫術》這本書的寫作方法之後,被作者的觀念說服:「自由書寫、公開發表、接受回饋」,也因此開啟了我的寫作之旅。
很慶幸的是,我也發現自己採取的方法,跟《學得更好》書中的學習步驟有許多契合之處。以下我會將書中提到的6個學習步驟,搭配自己的寫作歷程,做個回顧與整理,也給有心投入寫作的朋友們一個案例參考。
.
1.#尋找價值
.
回想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技巧不夠?文辭不夠美?管它的,「寫,寫就對了」。我除了在讀完《恆毅力》之後寫下的「目標階層」練習之外,主要是我時時記得三個核心價值,讓自己堅持不懈地寫下去。
首先是「動機」:而立之年才愛上閱讀的我,發現閱讀對我帶來莫大的改變,以及思想上的啟發,因此起心動念想透過自己棉薄之力,盡可能地把我從閱讀體會到的美好,透過文字傳達出去。架設閱讀前哨站部落格則是讓這個理念更容易傳達。
接著是寫作對我的「意義」:我把每一次的寫作,每一篇文章,視為一次的「自我成長」。無論是思想上的,或者是觀念上的,閱讀不同書籍帶來不同的體悟,進而改變自己的舊觀點、整合成新的觀點。
最後是「社群效應」:無論於職場、生活上,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值得追隨的領導人,我對於一個好的領導人的定義,就是「能夠影響多少的人」,因此選擇公開發表自己的寫作。除了帶來社群的交流,得到不同的回饋與意見,還見到許多網友表示受到我的文章鼓舞,讓我更樂於持續書寫。
「人要在自己所學的事物和自身生活經歷之間建立連結,而尋找價值是做到這一點的方法,促使人們思索:「這對我來說為什麼重要?」
.
2.#設定目標
.
對於我自己的寫作目標,起初並沒有硬性規定自己的發文頻率,剛開始在Medium寫作平台發表的時候,有一搭沒一搭的,頻率平均是2週一篇而且不太規律。後來我改變策略,想要堅守我從《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中學到最棒的一課:「唯有自律才能帶來自由」。
我開始強迫自己每個星期要發表一篇文章,即使平日工作再忙,如果不幸平日沒有寫完,拖稿到週五、週六仍然要挑燈夜戰,完成對自己的許下的承諾。因此我深刻體會到,當我保持平日的自律,才能享有假日的自由(ps. 其實就算如期發文,我還是會把假日拿來閱讀和寫更多東西)。
短年期的目標,是希望這兩年內,能夠完成100篇文章的發表,目前已經踏過一半,朝著目標穩定前進中。我自己的感想是,設定目標除了要「可達成」之外,最好還能多一些「挑戰性」與「強迫性」,畢竟,我們都知道自己有多麼懶,對吧?
書中提到一個特別的名詞叫做「後設認知」,白話文是「思考自己如何思考」。作者發現,時常觀察自己如何思考的學習者,成效會來得更好。在寫作的過程中,則需要讓自己去評估自身的論點,思考自己的想法,想清楚自己想傳達出什麼樣的訊息,無論是給未來的自己,或是讀者。
「寫作活動是整理思路的有效方法,因為在組織句子和段落時,我們經常會問自己一些重要的後設認知問題:誰會讀這篇文章?他們會了解我的意思嗎?我需要解釋那些東西?」
.
3.#提升能力
.
一開始在練習寫作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能力可言。我採取實驗性質的方式,第一個是對自己提出問題,有點自問自答的意味;第二個是重新排列組合閱讀之後的書中重點,再用自己的話說出來。書中提到,面對失敗,是逐漸提升能力的好方法,這一點我倒是很在行。
我試著用不同的文體和架構,去寫每一篇讀書筆記,同樣抱持「實驗」心態,去觀察哪種文體比較獲得讀者青睞,哪種架構容易獲得迴響。發表這麼多篇文章以來,自然有熱烈回響的文章,以及許多無人問津的文章。
我認為,面對失敗的態度,就是把它當成一場實驗,更重要的是要從中學到東西。實驗至今,我倒沒有特別想定型在哪種文體,反而更廣泛地嘗試和衝撞,探索更有趣的寫作方式。畢竟,不要把獲得關注當成寫作的唯一目標,最重要是莫忘初衷,隨時堅守上面的三個核心價值。
最後是《刻意練習》這本書也同樣說過的,得到意見回饋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尤其能夠幫助自己進行修正、改善,我也很感謝對我的文章進行回饋與交流的讀者,不但讓我有更多收穫,有些建議也讓我耳目一新。
也歡迎你在我的文章留言,或者私訊表達對我寫過文章的看法,你的回饋是我持續進步的最好養分。
告訴自己不要擔心犯錯,要把焦點放在改進上,把錯誤當成習得一點知識或技能的機會。
.
4.#延伸知識和技能
.
我使用的三種手法,跟書中所說的不謀而合。第一種是我喜歡在文章裡「問自己問題」,然後試著用最棒的方式回答。有時候需要回顧書籍本身,有時候要前後參照,有時候甚至得Google或找維基百科,才能有更完整的觀念可以回答自己的問題。每一次的提問,都是一次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第二種是「教別人」,我很認同教學相長,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當我們讀完一個新的概念,若要達到可以教別人的程度,則必須讓自己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辦的到,這時候,就是提升自己技能的好時機。
第三種是「親身實踐」,我自己最有感的是,採取了屬於自己的「晨間寫作習慣」,讓我每天都能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寫作。而這個晨間習慣,後來我也把《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本書的讀後心得整理成很受歡迎的晨間習慣分享文,裡面詳細列舉我自己起床後的習慣,也持續使用至今。
「教別人」就是一種知識應用:透過講授某一主題,我們提供了自己對這個概念的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話清楚說明重點,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
.
5.#形成關連
.
把寫作跟自己形成關聯的方法,我採取的第一種,是我喜歡把閱讀一本書的所學所聞,拿來「跟自身的經驗和想法做對照」,讀的過程經常問自己「這本書跟我有什麼關係?」或者「我想從書裡學到什麼?」
因此,我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喜歡問自己諸如此類的問題,透過與自己產生關聯,讓寫作的內容更個人化,更能帶來反思與回顧的效果,偶爾還能迸出嶄新的思緒與想法。
第二種是把自己所學給「視覺化」,舉我寫過的《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篇閱讀筆記為例,在文章裡我把作者講的七個成功習慣,重新組構成由內而外的四個面向,再用「信任」串穿每個元素,畫出一幅示意圖代表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最後,我習慣一邊寫作,一邊回想的過程中,去挖掘以前讀過的書目,跟目前讀的書或者寫作的內容,有何種關聯?做法很容易,首先回想那些書籍跟我在寫的東西,有什麼「相同」?再來回想有什麼「差異」?
透過這樣的模式,可以建立許多觀點的連結,我在《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這邊閱讀心得就用過類似的方法,來對書中我感興趣的議題,進行自我辯證與論述。
「投入學習時,要了解其中的關係、弄清楚因果、看見類比事物與相似之處。學習的目的是改變我們如何去思考某個事實或概念,也就是學會一套思考系統。」
.
6.#回顧與反思
.
我自己閱讀書籍之後,為了寫閱讀筆記或讀後感,會去「回顧」內容主題的其他相關資料。也就是同一個主題,我會盡可能多涉略幾本不同的書。
例如在學習投資理財的領域,我鑽研被動式的指數化投資策略,在廣泛地閱讀了不同切入角度的書籍之後,重新讀過一遍最愛的投資經典《投資金律》,才寫下這篇獲得不錯迴響的投資文章〈真希望20歲就懂,投資理財最常見10個問題〉。
除了回顧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寫作,讓我得以很專注地「反思」。像是我在寫《世界並不仁慈,但也不會虧待你》閱讀筆記的時候,起初因為書中內容比較雞湯,讓我的思緒有點兒卡關。
但是,我強迫自己學股神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蒙格所說的:「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不去思考成功的大道理,反而去思考該如何避免錯誤,寫成〈遠離幸福人生的7個建議〉這篇心得。
回顧與反思是一種思維習慣,溫故而知新,才是推動知識更新、反覆運算的終極法則。
.
#後記:#學習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
.
我原本認為,「閱讀是最好的學習」。但是,經過這一年來的持續寫作,我才發現,「寫作是更好的學習」。我期許自己透過閱讀增進自己對事物的理解,透過寫作則深化了些理解,甚至產生新的洞見。這種讀寫之間相輔相成的效果,也讓我時時處於思緒活躍的狀態。
我很喜歡的知名導演昆汀.塔倫提諾隨時隨地都在看電影,當一個記者問他是如何成為電影專家的時候,他無奈地大笑而且似乎被問題激怒了,說道:「如果你放棄了生活中所有的東西,只專注於一件事,而你最好把它搞透徹一點。」
從第一篇公開文章〈雙11購物節買書分享〉,一路走到現在,專注於學習一件事情,何嘗不是如此。無數個絞盡腦汁的早晨與夜晚,努力地挖掘腦中的思緒,涉略自己原本不懂的事情,每一字一句都讓我感覺往前走了那麼一點。
雖然,與許多博覽群書、下筆如有神的前輩比起來,我仍像個學徒般剛開始摸索著,但每當我回答自己的這個提問,心中又再次充滿了堅定:「你有沒有比昨天的自己,又更進步了一些?」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AiKxzmeMC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床太硬改善」的推薦目錄: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松菓子馮娃 女裝韓國美妝直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HIIT ME FI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三個字SunGu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寢具] 床太軟的補救方法- 看板LivingGood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租屋處的床太硬 -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硬補救的情報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硬補救的情報與評價,PTT、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現在睡的床很硬想加一層床墊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軟補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軟補救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硬怎麼解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硬怎麼解決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數位感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床太軟ptt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閒聊] 大家喜歡睡硬床還是軟床?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閒聊] 大家喜歡睡硬床還是軟床?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床太硬改善 在 [問題] 床太軟怎麼辦- 看板e-shopping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床太硬改善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有人越睡越累嗎?小編覺得天天睡不飽好煩惱
哈欠打不停,老是覺得虛累累,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你也有這樣的症頭嗎?小心!這可能是 �6大疾病發出的睡眠警訊��。
1️⃣慢性疲勞症候群
有研究指出,慢性疲勞跟免疫系統低下有關!慈濟醫院身心科李嘉富醫師表示,若發現持續半年以上有不明原因的強烈疲倦,同時在疲勞期間有注意力無法集中、頭痛、喉嚨痛、發熱 (大於37.4C),且突然產生了抑鬱感等,建議要請專業醫師協助改善。
2️⃣體內濕氣過重(體內痰濕淤積)
覺得自己明明睡很多,但是卻總是睡不飽,甚至愈睡愈累,這也是身體濕氣太重的緣故,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那麼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3️⃣高血壓
一起床就頭痛可能是高血壓的異狀,起床時,需要血管擴張幫助身體帶進氧氣、交換掉二氧化碳。正常來說不太容易引起頭痛;但如果醒來時經常性的頭痛,可能要懷疑是高血壓或腦部是否長腫瘤的機率,應儘速就醫檢查,進一步找方法解決。
4️⃣腸漏症
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和低落的腸道健康強烈相關,特別是腸道菌叢的整體環境。研究者發現,腸漏症或其他腸胃道問題,可能導致細菌進入血流、引起發炎,而這種發炎反應也是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特徵症狀之一。
5️⃣無症狀腦中風
有時候腦中風不會有明顯的症狀,這種中風稱為無症狀腦中風。長期睡眠不足,生活作息紊亂,身體沒有得到好好的休息,久而久之會造成長期處於發炎狀態,越來越虛弱疲憊,頭暈、認知問題樣樣來,也讓血管提早硬化,三高發生率增加。
6️⃣腎虛
「腎」指腎臟、膀胱、耳朵、泌尿器、生殖器等器官的運作方式與生理功能。 當「腎」變弱時,容易受到驚嚇,也會因為記憶力變差,無法完整思考,甚至不管睡多久,都會覺得睡不飽。
主要來源出處:早安健康文章 /「明明有睡覺,老是睡不飽:這原因成「慢性疲勞」元兇」,歡迎Google搜尋!
—
床太硬改善 在 松菓子馮娃 女裝韓國美妝直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看到了一句讓人回味不已的話,
它說:『 勇敢不是拒絕失誤,而是勇於承認錯誤。』
我認為很有道理,
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天,
都可能遭遇到種種的失誤與挫敗~~
與客戶約見面卻遲到半小時,
工廠作業員操作失誤導致機具損壞,
證券營業員忘記幫客戶買入(賣出)股票等等,
有些事情真心道歉就能圓滿解決,
有些事情可能要拿出半生的積蓄來彌補,
面對已經發生的失誤與挫敗,
負面逃避的人會說:
「要不是因為…..」
「如果不是他做了……」
「其實我早就知道,只是……」
「我那天太忙,一時疏忽…….」
正面積極的人會說:
「下次我應該早點起床」
「是我沒照SOP操作」
「我應該把每個客戶的指示筆記下來確實做好」
承認失敗,表面上看起來很丟臉,
其實,只有真正勇敢的人才做得到,
「理由」與「藉口」是心靈最好的避風港,
在這個避風港裡面,每個人都是不會犯錯,
人見人愛的好孩子、乖寶寶,
只要有「理由」與「藉口」這二道堅不可摧的堤防,
管他海面上有10層樓高的海嘯,
都可以安穩的吿(ㄑ一)訴(ㄆㄧㄢˋ)自己,我沒事,我很安全,
不管發生了什麼事,
都。不。是。我。的。錯
然後一個完美卻可怕的循環♻️就出現了:
找到藉口 ➡️ 不是我的錯 ➡️ 我沒有缺點 ➡️ 我不需要改變 ➡️ 再一次出錯 ➡️ 找藉口……..
只不過,現實中的人生,
根本不是自己想像中如此的完美和輕鬆,
只不過,很少人會給你再一次的機會,
讓你的錯誤無限循環,
往往我們沾沾自喜的完美藉口,
在別人眼中只是「狡辯」與「硬拗」,
結局只是讓客戶更不信任你,
讓朋友更看不起你,
讓老闆更想開除你,
把頭埋在土裡,真的不會讓你長大!
試著提起勇氣去承認自己的錯誤吧!
可能有些不成熟的人會取笑你,
但更多的人會肯定你負責任的態度,
只有承認錯誤,
才能認真地去檢視出錯的環節,
才能想出修正錯誤的解決方案,
才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更好的人,
工作上、感情上、家人間的所有爭執,
如果都用一樣的方式來處理,
將會發現原本緊張的關係,
漸漸變成和諧而親密,
犯錯並不可恥,可恥的是史鴨子嘴硬,
勇於認錯,邁向成功的人生。
#勇氣與勇敢
#勇於認錯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分享給娃老闆從不認錯的結局。
#分享給娃老闆你聽過勇於認錯的正面故事!
床太硬改善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29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rAiKxzmeMCg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政府根據污水樣本檢測結果,在未有相關確診個案下,向彩雲邨豐澤樓全座居民發出強制檢測令。污水病毒檢測是世界各地常用的公共衛生工具,今次是本港專家首度利用相關技術,在大廈民居尋找新冠病毒隱形病人的線索,倘若強檢結果證實有助找出無徵狀感染者,當局未來應積極善用相關工具。第四波疫情遲遲未見顯著緩和,「清零」無期,全港疫廈處處,公眾焦慮不安,政府控疫工作甩漏連連,信息發放同樣混亂,市民無所適從,當然怨聲載道。明年疫苗大規模接種,對當局將是一大考驗,政府必須盡快改善執行能力和資訊發放問題,否則必生亂子。控疫要成功,必須官民配合,決策要果斷,執行要到位,全體市民亦要堅持防疫紀律。
蘋果頭條
烽火硝煙未逝,緣起於內地野味。產自武漢的新型肺炎病毒大年初一前兩天經高鐵入侵本港,在傷痕纍纍的港人身上狠插一刀,血染百多條寶貴性命。專家曾稱香港可像台灣般完全擊退疫症,但特首林鄭月娥及問責官員死不封關,抗疫措施亦不顧現實、不理後果,限聚令、銅芯口罩、全日禁堂食、全民檢測等,連愛國名醫盧寵茂也看不過眼。2020年,視民意如無物的政府,一手摧毀港人除罩相見的盼望;2021年,還有多少人要用血淚為政權失策埋單?旺角黑布街的Joyful Dessert House,曾獲米芝蓮及「米豬蓮」認證。開放式廚房設計,就是想與客人更親近,店主高太說,3月首次實施限桌令時如同晴天霹靂,「第一日我哋冇開舖,因為唔知點搞。
東方正論
有人說,時間是最好良方,多大的困難,都會隨着時日流逝而減退,可惜這句話在特區疫情沒有應驗,抗疫差不多一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從來沒有平息,而且愈演愈烈,愈揭愈驚人,日前驚爆聯合醫院懷疑空氣傳播,昨日又在屋邨的污水樣本發現有新冠肺炎病毒,簡直是無孔不入,草木皆兵。再加上長期鼠患以及冬季流感,三疫夾擊,一場浩劫恐怕難以避免。
星島社論
十二名乘坐快艇潛逃離港,偷渡往台灣途中被中國海警拘捕的反修例示威者,遭拘柙一百二十八天後,其中十人昨午被押往深圳法院應訊,並當庭認罪,法院擇期宣判。事件捲入國際政治角力漩渦,包括英美等多個西方國家領事館代表企圖進入法院旁聽,但被拒諸門外,美國駐華大使館隨即發表措詞強硬的聲明,呼籲中國立即釋放十二人;中國外交部隨後亦發表聲明,斥責美方說辭罔顧事實,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利用香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
經濟社評
廢水不廢,港大團隊發現,彩雲邨豐澤樓的污水樣本近日持續帶有新冠病毒,意味大廈很可能有隱形傳播,促成了全港首次未有發現確診個案就實施強制檢測令。環顧歐美,大學力推的污水監測連番報捷,多地政府已投入更多資源,冀能輔助常規檢測。港大研究團隊在豐澤樓橫跨5天的4個污水樣本皆驗出新冠病毒,反而同邨疫廈明麗樓,和曾有確診者的啟輝樓之樣本,皆沒持續陽性,排除了環境污染干擾,食衞局昨天遂公布豐澤樓要強制檢測,防患未然。感染者的糞便很早帶有新冠病毒,包括史丹福大學有份的多項國際科研均發現,污水沉澱物是可靠的社區病毒量走勢指標,可於患者出現臨床病徵前長達4星期已偵測到病毒,可補足較滯後而昂貴的唾液或咽喉測試,對新冠病毒追本溯源的能力,亦彌足珍貴。
床太硬改善 在 HIIT ME FIT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ジムに行かなくても大丈夫!家にある家具をジムのマシンに変身させていくよ!
今日はお尻を鍛えるエクササイズ。そして衰えやすい太腿の後ろのハムストリングを鍛えていきます。
女性の場合、年齢を重ねると、たるみやすいお尻の下。これも、お尻とハムストリングを鍛え、筋肉にハリが出ることでスッキリさせていきます。
男性は、40代を過ぎると、お尻・下肢の筋肉の衰えが早い傾向にあります。脚が痩せてきたかな?と感じる前に積極的に下半身のエクササイズをしていきましょう!
【準備する家具】
家にある簡易椅子(背もたれのない椅子・スツール)を使っていきます。椅子が固い場合はタオルやブランケットを引いて使っていきましょう。
椅子の上にうつ伏せにのるように、股関節が椅子の角にくるように骨盤を椅子にのせる。
両手を床に着きバランスを取り身体を安定させる。
※この時に椅子や身体のバランスが不安定な場合は四つん這いで動作しましょう。
【やり方】各12回ずつ
①右脚をあげる。膝は曲げたまま動作し、上げた時に股関節が真っ直ぐに、下ろした時にお尻が伸びるのを意識する。
②左脚をあげる。右脚同様に動作する。
③両脚をあげる。膝を曲げたまま動作し、脚をあげた時に股関節が真っ直ぐに、下ろした時は膝が椅子をまたぐようにお尻を大きく伸ばす。
【ポイント】
骨盤をしっかりのせていないと、脚を上げた時に腰が反りやすくなるので注意。脚の付け根に股関節をおく。
【こんな方にオススメ】
・骨盤が前傾・後傾の方
・姿勢改善をしたい方(猫背)
・お尻の下のたるみが気になる方
・ヒップアップしたい方
・柔軟性が硬い方
・デスクワークの方
今日も頑張ろう!
BGM: Nash Music Library
#おうちで動こう #椅子でエクササイズ #パーソナルトレーナー
床太硬改善 在 三個字SunGut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脖子不舒服導致睡不著覺、失眠,是許多人每天遇到的困難,
甚至還有不少人,已經因為這樣的問題困擾了很久,好幾年都無法睡著好覺、有良好的休息,
中間換了無數枕頭,卻不見任何的改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枕頭詳細內容請洽德瑞克名床
https://derekbed.tw/sunguts-pillow
床太硬改善 在 租屋處的床太硬 - 居家生活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如標題,租屋處房東付的床硬到我每天都腰酸背痛ಥ_ಥ,沒有預算買新的床,有人有推薦以下幾種嗎,打算直接鋪在房東買的床上面,可以捲起來的以後搬家 ... ... <看更多>
床太硬改善 在 現在睡的床很硬想加一層床墊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2016年9月10日 — 大家好! 目前睡的床很硬 是最傳統的那種舊彈簧床 側躺的時候超不舒服的 想要加一層床墊使躺起來舒服一點 目前躺過一種好像叫做太空記憶的 ... <看更多>
床太硬改善 在 [寢具] 床太軟的補救方法- 看板LivingGood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現在租屋處是木地板上面直接放一個房東附的床墊(長的就像一般的雙人彈簧床)
我也不知道這個床墊是哪一種床(但側面會摸到硬硬的好像是彈簧)
一直覺得這個床很軟睡不習慣
我47公斤,有時候直接用膝蓋跪到或突然坐到床上時
還會覺得幾乎陷下去,好像已經碰到地板似的!
每天起來也都覺得肩頸有點痠痛,但又礙於這個是房東的床墊動不了~
所以想說如果再買個5cm的乳膠床墊加在上面,是不是可以稍微改善太軟的問題?
不曉得這樣會還是太軟嗎?畢竟也是幾千塊,想上來問問大家的意見>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81.82.6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ivingGoods/M.1437226050.A.C5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