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網友傳來的訊息,說的是Cell 科學期刊,刊出的一篇文,重點是要講一群很有名的科學家認為說covid-19來自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這個文對我來講太困難了,太多專有名詞.有看沒有懂.但我還是看了一圈,
第一,Cell是很有聲望的科學期刊,與Nature, Science這些期刊齊名.尤其在生物學相關期刊裡,排名應該是第一吧!
第二,這篇文章(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1)00991-0)
是列在Cell Press Coronavirus Resource Hub 我的理解是放在hub是為了讓更多資訊快速流通,所以可能沒有經過一般正常程序的檢驗,但的確也已經是cell的團隊挑過了之後,才能放上來.這個文有33頁, 點進去以後,上面寫著Journal Pre-proof.這是說Cell還沒有完成查證的意思吧?
第三,我讓我那醫生老公看了結論,大意大概就是,武漢實驗室的說法沒有證據. 比較有可能的來源,是動物.
我很希望有真的懂的朋友,看了以後,來告訴我們,可信度如何.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30的網紅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時尚人行銷人經營者都應該看的書 #榮幸為其撰寫推薦序 #參加抽獎送你親筆簽名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 謝謝商業周刊老友,今天收到了日前為其撰寫推薦序的好書,齊藤孝浩先生的著作,《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修訂版)》。 很多人一定有感,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近幾年快時尚勢力似乎在急速消...
序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又是米國栽贓誣陷
🥴🥴🥴🥴🥴🥴🥴🥴🥴🤬
【證武漢實驗室清白!多國科學家重磅發聲】
多國科學家合作撰寫的一篇新冠病毒溯源綜述性文章本週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這是該領域專業人士基於已有科學證據對溯源問題作出的重要評判。文章有力駁斥了一些美國政客鼓吹的「實驗室洩漏」陰謀論,並指出,#從動物到人的跨物種傳播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來源。
20余名世界主流科學家合作撰寫了這篇文章,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瑪麗·巴希爾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的愛德華·霍爾姆斯、美國猶他大學人類遺傳系的斯蒂芬·戈德斯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疫苗和傳染病組織的安傑拉·拉斯穆森、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病毒研究中心的戴維·羅伯遜等。文章預印本曾於7月上旬在開放科學數據平台Zenodo上發佈。
文章說,人類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場流行病由新型病毒逃逸引發,也沒有數據表明在新冠疫情暴發前,武漢病毒研究所或其他實驗室正在研究新冠病毒或任何足以成為新冠病毒祖先的病毒。武漢病毒研究所開展常規的病毒基因組測序,但這種操作無需細胞培養,風險可忽略不計。早期的新冠病毒分離物無法感染野生型小鼠等事實也表明,新冠病毒極不可能通過實驗室中的功能增益研究獲得。
武漢病毒研究所報告的RaTG13是迄今已知的與新冠病毒基因序列最相似的冠狀病毒,一些陰謀論者聲稱RaTG13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頭。文章表示,武漢病毒研究所從未培養RaTG13冠狀病毒,僅以短測序片段組裝出RaTG13的核苷酸序列。如果考慮基因重組等因素,另外3種蝙蝠冠狀病毒RmYN02、RpYN06和PrC31可能與新冠病毒有更近的共同祖先,而這3種病毒都不是由武漢病毒研究所收集的,並且疫情暴發後才完成對它們的測序。
文章作者還審核了支持新冠病毒人畜共患起源和自然進化方面的證據。文章說,絕大多數能感染人類的病毒都是人畜共患起源,之前的幾種人類冠狀病毒也是如此。從新冠病毒流行病學史來看,它的出現與先前和動物市場相關、因人類暴露導致的冠狀病毒疫情暴發相似。新冠病毒自出現以來經歷了頻繁的突變,包括大流行早期出現的D614G突變以及發生在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的一些突變。這些突變是病毒在人群中傳播後發生的,增強了病毒適應性,同時也有力駁斥了新冠病毒出現時其刺突蛋白已優化到足以適應與人體細胞有關受體結合的說法。
文章結尾寫道,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起源自實驗室,沒有證據表明任何早期新冠病例與武漢病毒研究所有任何聯繫。相較於野生動物貿易中經常發生的人與動物大量頻繁接觸,實驗室來源這一路徑極不可能。如果不能通過合作與認真協作的研究全面調查新冠病毒的人畜共患起源,世界未來面對由同樣的人類活動引發的大流行時將依然脆弱。
分享于 #今日海峽 文/圖
序文章 在 BusinessFocu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MF投資熱話】今年多間車企受「缺芯」困擾因而減產甚至停產,官媒《央視財經》日前發文指「缺芯不是炒芯的理由」,提到部分經銷商惡意漲價,引致市場價格混亂,對於芯片市場哄抬炒作、價格高企等問題,市場監管總局會「該出手時就出手」,並對涉嫌哄抬價格的汽車芯片經銷企業立案調查,同時呼籲「炒芯者立即收手,懸崖勒馬,應是明智之舉」。
.
文章引述有業內人士透露,與去年上半年相比,芯片廠商的漲價幅度介乎20%至60%,但到了部分經銷商手裡,漲幅會多達十倍至二十倍,令汽車企業無奈選擇大量囤貨掃貨,提高芯片庫存,以抵禦未來風險。
.
文章續指「炒芯似乎是缺芯的必然產物」,並反問如果更多拿不到芯片的汽車企業捱不住,停產了甚至倒閉,最終傷害的會是誰,更指「蒜你狠」變成「蒜你慘」的例子就會在眼前。為遏制價格違法行為及維護市場價格秩序,文章末指監管部門絕不會手軟,希望所有經營者加強自律,不囤積居奇、不哄抬價格,以誠信經營維護市場價格穩定。
.
Text by MarketFocus Editorial
—————————————————
【TapNow玩樂著數優惠】
K11 ARTUS海景套房Staycation優惠!
連雙人早餐 + 下午茶【 bit.ly/3Ch7pSU 】
南豐紗廠 EONIQ手錶組裝工作坊
心意禮物之選【 bit.ly/3xrEjN9 】
—————————————————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請追蹤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businessfocus.io/
—————————————————
追蹤 MarketFocus 看更多詳盡財經及投資分析
—————————————————
時刻接收市場最新資訊,請追蹤Telegram頻道:
t.me/businessfocusofficial
—————————————————
請於本專頁cover photo下方,按『Following』按鈕然後選擇『See First』
—————————————————
若有任何商業、財經及科技資訊的新聞稿,歡迎
Inbox或電郵至info@businessfocus.io!
廣告合作請電郵至sales@businessfocus.io
—————————————————
如果你對初創、商業及科技界有所見解,敬請投稿
至info@businessfocus.io
訂閱BusinessFocus YouTube頻道:
www.youtube.com/channel/UCzZszEpbE87Mfh-q7D472BA
歡迎"Join" BF討論區暢談財經、商業及創科話題:BusinessFocus.io 討論區
序文章 在 李佑群老師的CHANNEL YOU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時尚人行銷人經營者都應該看的書
#榮幸為其撰寫推薦序
#參加抽獎送你親筆簽名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
謝謝商業周刊老友,今天收到了日前為其撰寫推薦序的好書,齊藤孝浩先生的著作,《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修訂版)》。 很多人一定有感,伴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近幾年快時尚勢力似乎在急速消退,然而,為何以ZARA、UNIQLO依然可以屹立不搖,穩居東西方零售服飾龍頭?這件事,對我們從事時尚產業的人來說,有時候比起研究它們服裝的設計風格還要感到興趣。
書裡面從行銷、零售、經營面剖析了兩個品牌背後完整的面貌,我深深覺得,無論你自翊為時尚人還是行銷人,又或者和我一樣身為經營者,這本書真的值得仔細閱讀一番。
也因此,當商周的朋友來向我邀稿推薦時,便二話不說馬上答應,畢竟,能為心中其中一本工作領域上的聖經推薦,是何等榮幸的事。 『只有快,充其量只能成就成衣界的速食或外送品牌,UNIQLO與ZARA之所以能夠抵抗住服裝零售業瞬息萬變的浪潮,絕對有值得我們觀察與學習之處。這本書都幫我們完整剖析了。───李佑群(國際時尚大師、時尚雜誌總編輯)』 📚 因此,商業周刊和我,特別準備了兩本我親筆簽名的《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修訂版)》新書,想要在這裡獻給兩位幸運的粉絲家人。 『佑群老師送你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老師親筆簽名新書抽獎活動👉🏻見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354722248544/posts/10157981038778545/?d=n
#UNIQLO和ZARA的熱銷學 #快時尚 #推薦序 #EditorinChief #Stylist #FashionDirector #YouGunLee #李佑群老師 #佑群老師 #李佑群 🖊以下文章轉載自我為本書寫的推薦序,文章有點長,但不妨看一下,我想比許多臉書上的內容應該有意義多了:
在閱讀這本書內容的時候,腦海快速地閃過了這些年和「快時尚」為伍的各種畫面,有工作時的,也有日常中的點滴,「快時尚」的演進,彷彿一部零售服裝業現代史的縮影,原來它已經完全滲透進我們的生活。
2002年我還住東京的時候,幾乎每個週末都會走進UNIQLO看看新上架的單品,朋友也經常拜託我從日本寄給他們喜歡的大衣,那時是快時尚開始走進我們日常的濫觴。2008年H&M進駐銀座好不風光,為了搶購聯名商品大排長龍的景象,至今依然歷歷在目,各大快時尚品 牌在那個時候爆炸性地飛快成長,印有它們品牌名字的標籤,迅速佔據了你我的衣櫃,那是 我剛剛獨立成立公司的時候。
十年河東,H&M日本第一號店的銀座店,於2018年夏天正式宣布閉店了,Forever21亦在19年9月宣告破產,我發現身邊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比起走進快時尚的實體店舖,開始更熱 衷沈浸在電商購物的快樂中。
在電商競爭如此白熱化,快時尚急速冷卻的新時代,卻有兩支品牌始終屹立不搖。UNIQLO以及ZARA,營收都能維持穩定成長,從我們從事時尚產業的角度來看,還真有些特立獨行。
我突然想起09年在東京訪問現任迅銷集團副總裁勝田幸宏先生時,他對我說的話。
他跟我說:「李先生,如果在報導中描述我們品牌的時候,請不要只說『快時尚』好嗎?UNIQLO想要成為『Life Wear』,真正走入每個人生活成為必須品,也只有這樣才能長久。」接著 他又說,他們的目標之一是營收超越GAP。
現在回想,兩件事他們都做到了。
這十多年間,我經常接受到來自日本直接的委託,處理許多UNIQLO大大小小的行銷專案, 包括台灣第一間旗艦店廣告的顧問、網路宣傳片的製作、《UNIQLOOKS》全球城市街拍專案等等,在與這個品牌工作的過程中,我能明確感受它們的與眾不同,那種不同,從銷售、 陳列、廣告、行銷策略中都能窺見端倪,會成為「日本第一」,我一點都不意外。
ZARA也ㄧ樣,2011年正式進軍台灣,在台北101開設第一間店時,我有幸參與了開幕盛況,並在過幾天訪問了當時的INDITEX集團CCO Jesus Echevarria Hernandez。
他也說: 「我不認為我們只是『Fast Fashion』,我們不只有完整的物流控管,我們更注意與消費者 之間的互動,倒不如稱我們為『Accuracy Fasion』(正確的流行)更恰當。」 的確,只有快,充其量只能成就成衣界的速食或外送品牌,UNIQLO與ZARA之所以能夠抵抗住服裝零售業瞬息萬變的浪潮,甚至一直站在浪頭,絕對有值得我們觀察與學習之處。
開心的是,齊藤孝浩先生的這本書都幫我們完整剖析了。
不僅是正在或有心從事時尚、服裝產業的人應該要看,兩大品牌的熱銷學涵蓋了零售、電商、 行銷、創業、經營管理的所有面向,應該說,如果我們想多了解這個時代,都應該好好拜讀。
李佑群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6ZvjFh5uig/hqdefault.jpg)
序文章 在 Pitt - v0.3.32 版發布囉修正文章列表反序設定自動重設的問題 ... 的推薦與評價
v0.3.32 版發布囉修正文章列表反序設定自動重設的問題修正文章內容頁推文背景繪圖物件修正返回控制問題. ... <看更多>
序文章 在 【鄒老師十分鐘國文輕鬆讀】王羲之_蘭亭集序_#1_第一二段 的推薦與評價
這篇是我最喜歡的 文章 之一,另外一篇是赤壁賦。古人探討生命的困境,其實也與今日無異,這也是為何這篇 文章 能夠歷久不衰的原因。【鄒老師十分鐘國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