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地上的眷村聚落】 #康樂市場
康樂市場得名於康樂里,原址位於今南京東路、林森北路口的康樂公園與林森公園,舊時屬三板橋一帶,日治中期劃分為三橋町,是當時日本人的共同墓地,比如第七任臺灣總督明石元二郎就曾安葬於此。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大量軍民湧入臺灣,但本地沒有足夠空間可供收容,無法獲得安置的底層移民只得自力救濟,任意尋找空地搭建平房、依群而居,逐漸形成了非列管眷村,其中有一批人便在當時的三橋町共同墓地住了下來。
勉強有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後,居民為謀生便開始擺起各式各樣的攤販與生意,而隨著臺北這座城市的快速發展,康樂里搖身一變成了都市中心,並在外地尋求發展機會的人不斷加入下,聚落規模日漸擴大,康樂市場也愈見繁華,據1996年市政府統計,共有一百七十四戶攤商。
然而早在1956年,臺北市政府便依日治後期的都市計畫將此列入公園預定地,雖有居住事實在前,但雜亂、缺乏規劃、不符法規的康樂市場終不免被認定為違建,基於公共安全及城市發展,自1980年代起便不斷傳出市府有意拆遷的消息。
1997年時任臺北市長的陳水扁終於下定決心拆除康樂市場,同時也引發了臺灣首次大型的反迫遷運動,但在市府的強力執行下,康樂市場最終在一個不斷失火的夜晚後被拆除,而部分攤商則轉往欣欣百貨鄰近巷內的金財神大廈,繼續以康樂市場的名義營業,但如今已漸沒落。
康樂市場曾是導演萬仁在《蘋果的滋味》、《油麻菜籽》、《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等電影的取景之地,反映了城市底層人民的生活,也展現了無窮的生命力;它記錄了來臺軍民的顛沛流離,也接納了北上打拼的中南部民眾,最後卻在都市發展的名義下,使這些居民不得不再次離開。
#都市發展史 #城鄉遷移史
#聽說有些屋子裡就有墓碑
#現在已完全看不出原樣了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
【1997-02-23/聯合報/16版/台北人】
超級市民 前途茫茫覓家園
面對即將拆遷 十四、十五號公園地上
千餘戶居民 面臨著「天人交戰」的惶惑
【記者楊金嚴】農曆年剛過,一般市民還沈浸在過年氣氛中,不過年初五市府一上班,社會局社工就開始調查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居民的安置意願,隨著公園開闢時間日益逼近,兩公園預定地上居民都知道,這次是真的要離開這個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
走在林森北路上,兩邊不少商家都貼出結束營業大拍賣的海報,希望在地上物拆遷前將存貨出清,因不少商家是租的店面,對公園拆遷大都沒有意見,像在林森北路南京東路口賣仙草的老闆就說已準備搬了,否則能怎樣?
陳才根故事 引發共鳴
曾被電影「超級市民」當做題材的十四、十五號公園用地,進入兩側低矮的巷內,有的住戶已在打包,一些高齡的老人則仍坐在室內,面對將被拆除的房子,及未來要開始的新生活,頗有前途茫茫之感。
目前兩公園內有一千零八十九家住戶,住戶中有高齡的榮民,也有三四十歲由中南部到台北打天下的本省人,因為戰爭、婚姻,讓這群人聚集在這裡,近五十年來,這群人歷經時代的大變動、兩岸的變化,目睹了台北的成長,早年台灣仍有省籍情結時,這兒早已默默的進行著省籍融合。
過年前關心兩公園拆遷的都市計畫學者,在十四號公園外的人行道舉行守歲活動中,放映以十四號公園內老兵陳才根由大陸至台灣轉戰一生經歷紀錄片,引起不少人共鳴。
其實在兩公園內,五百多名七八十歲的榮民,都有和陳才根類似的經驗,每人都經過了戰亂,目睹了生離死別,在九死一生中輾轉才到台灣,不過在離開軍中後,因為沒有一技之長或是學歷不高,只好在社會底層中求生存,睡在日本人的墳墓上活了下來。
生活雖貧苦 彼此照顧
最早到林森北路左側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的山東人,從小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長大的康樂里長禚淑雲說,她父親以前是國軍五十軍的尉官,卅八年大陸逆轉,五十軍經海南島轉進來台,眷屬隨部隊撤退到台北時,在舉目無親下只好住在當時只有墳墓和草叢的「郊外」。
稍後不少離開軍中自謀生活的老兵,在互相聯絡下,以山東人為主的卅二軍、五十軍的長官、部屬,不少人都住入十五號公園預定地上,稍晚到的江蘇、福建籍老兵,則住在對面十四號公園預定地內。
老兵們開始新生活時,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大都以拉三輪車或是賣饅頭為生,生活都相當辛苦;禚淑雲記得小時候,家裡地面是黃土,下雨時雨水潑進來,地上滿地泥濘,雖然生活辛苦,但彼此相互照應,共同度過艱苦的歲月。不過這群人生活雖不富裕,在中美斷交,各界舉行捐款購機運動時,康樂里是中山區各里中,捐款最多的。
在十五號公園預定地巷內做包子的呂作雲太太說,和呂結婚時丈夫身上只有六百元,如果有錢早就搬走了,誰想住在這種地方,已八十多歲的呂作雲也不反對公園更新,不過擺在眼前的也是房子拆後,不知要住那裡,只好向市府求助。
七十二歲的丁學故說,不少鄰居曾回鄉探親,但發現在相隔數十年後,不只兩地生活、觀念已差距太大,加上他們在台的生活不是很好,大陸親人也不見得歡迎,想回大陸的不多。
十四號公園預定地新生北路二段二八巷內的李金方,民國四十二年在離開部隊後,進住當地時,周圍到處是草叢,旁邊還有豬圈,他太太說,後來因為見到鄰居沒有住的地方,把門牌給對方搭房子,他們再重新申請門牌,想不到這次公園要拆遷時,因為門牌是七十九年設的,無法領取拆遷費,變成領不到一毛錢。
雖然有五十年交情的老戰友鄰居,自動要將拆遷費分一半給他,不過李金方認為,沒有必要為此傷了卅年的交情,也不想要錢,只是眼見拆遷將屆,仍沒有住的地方,他也不禁著急。
李金方對面的施三妹,已八十多歲又是素食,雖然在區內住了卅年,也有類似李金方情形,領不到一毛錢,這陣子他試著找房子,但同樣因為每月租金都要上萬元,讓每月只領一萬多元榮民津貼的施三妹,愈來愈急,在社工員上門時,又不知道說明自己情形,只有乾著急。
居住四十年 補償無著
原籍桃園的營業戶自治會會長吳坤明,因為姐姐嫁到當地,在退伍後到十四號公園預定地上打拚,早年他以手工彈棉被為生,他的棉被店開張時,林森北路只有三家商店。他說林森北路開發前叫九台街,底下是一條大水溝,路拓寬及欣欣大眾百貨開張後,林森北路才開始繁榮。
他記得早年區內還有本省人、外省人打架的情形,不過到民國六十年以後打架已很少,六十五年以後居民已打成一片,沒有本省外省人之分,這幾年對面十五號公園住戶有幾次火災,還是他們十四號公園一側的住戶協助撲滅的。
吳坤明很早就支持民進黨,在黃信介選立委時,康樂里只有三票投民進黨,其中一票就是他的;在陳水扁選市長時,陳在里內拿一千七百多票是歷來之冠,不過對陳水扁沒有履行先建後拆承諾,民進黨中央也沒有表示意見,讓他覺得很沒有意思,他說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家鄉在彰化的賴文筆,退伍後在朋友介紹下,到在康樂市場賣雜貨,一晃廿七年,賴文筆說,他到康樂市場時,就聽到市府說要建公園,但說了廿七年都沒有動靜,這次居然真要幹起來了,由預算通過到要執行拆除,前後只有一個多月,中間又卡著過年,拆遷戶怎麼來得及應變,對市府的作法,賴文筆直說太過分。
住宜蘭的林飛龍在區內住了廿年,也是到台北打天下的類型,他說有錢的人早走了,眼見家園即將拆遷,他擔心的是市府是否真的能做好八十多戶高齡單身住戶安置工作。
盼做好安置 免於恐懼
卅歲的韓鴻順,從小生活在這裡,是區內的第二代,父親早逝,母親又失明,負起家庭重擔,面對拆遷他已開始另找房子,但問到的房子幾乎每月的房租要兩萬元上下,讓他也覺得壓力很大,不過因為年輕,他也認為整個地區改建是時勢所趨,早晚他要搬出去,只是對市府沒有讓他們有太多的搬遷時間,讓他覺得很不平。
在兩地預定地上待了近五十年,不少人將這兒當作第二故鄉,大多數的人也同意這個人鬼雜居民的地方,是需要拆除改建,只是面對茫茫的未來,都希望市府在拆遷前能作好安置工作,讓他們能免於第二次的流離失所。
就像一名高齡榮民在市府說明會中曾激動痛訴的,他在大陸的家已被共產黨毀了,想不到臨老,又遇到市府要拆他房子,大半輩子居然要兩次被「掃地出門」的情況,第一次是戰爭,他無可奈何,不過這次只是為了「建設」,就要拆他房子,真是情何以堪。
五十年來,台北已由農田、水道遍布的地方,變成高樓大廈車水馬龍之地,在這個城市的核心,這群見證台北成長的人,隨著公園拆遷將離開這住了數十年的第二故鄉;以往市府在公共工程進行時,對拆遷安置往往說的多作的少,或是存有霸王硬上弓的心態,這次在學者和外界一直要求市府拆遷前一定作好安置工作下,市府正全力進行老弱的安置工作,希望市府能交出一分讓市民一新耳目的成績單。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92/7/22
攝影:胡國威
圖說:第14、15號公園預定地街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http://www.lcsd.gov.hk/parks/kwcp/b5/index.php)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
康樂里紀錄片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9月專題 #電影與城市 ▌紀實與虛構— #影像再現 介入台北都市拆遷保存運動的影響與侷限
「《我們家在康樂里》(1998),不但詳實地記錄了整個拆遷保存運動 的始末,也成為紀錄片參與這類抗爭的濫觴...此片深入弱勢族群的處境與地產權力運作的現場,不但成為 #台北都市拆遷保存運動 的影像再現經典,也引發社會大眾對於被拆遷者的同情,間接造成其後的寶藏巖聚落得以成為第一個被保存的案例。」
「Yomi Braester在分析影像媒體如何介入1980年代後中國與台灣都市發展進程之時,提出了一個名為「#都市契約關係(urban contract)」的概念,強調在近代都市發展權力結構與模式中,國家、地產商、規劃者、居民,以至於影像媒體皆應被視為行動者,透過互動甚至角力來創造屬於這個城市的願景。筆者認為...正是由於從過去到現在,國家與地產商在都市發展進程中,一直都佔據相對具有權力的角色,因此文化資產保存要成功,經常必須仰賴其他相對弱勢的行動者的合作,在這裡即是規劃者、居民,以及影像媒體/電影工作者。」
在電影技術門檻越來越低的今日,#影像再現 開始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甚至是輕易介入各種社會事件現場,作為紀錄歷史與公民發聲的主要力量。在都市發展的場域,如何藉由不同影片類型宣傳都市拆遷保存運動目標,也逐漸成為某種常態。此文試圖以台北都會區為地理界線,回顧電影如何介入歷來重要的保存運動歷程,藉此分析影像再現對其產生的各種影響與侷限,最重要的或許還是該回歸到 #對人與空間最基本的尊重與關懷。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9/23/15364/
康樂里紀錄片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段在臺南市拍攝的彩色紀錄片《臺南.文化古都》發表於1977年,由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所成立的「自由中國影片資料供應社」製作,拍攝時間橫跨1975年至1977年(市長為張麗堂),當時臺南市的面積為176平方公里,人口為53萬。
【製作團隊】
監製:丁懋時(時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製片:駱仁逸
助理製片:姚幼舜
音樂:阮鴻賓
攝影:丘成達
燈光:周杰
剪輯:迮芷江
導演:迮芷江
1975年是臺南「億載金城」建城一百週年,臺南市政府因而將該年定為「臺南觀光年」,大舉修復億載金城,以及辦理多項活動,以帶動觀光產業。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臺灣光復節全省運動大會在臺南市立體育場舉行的盛大場面、臺灣第一座孔廟、赤嵌樓、五妃廟、安平古堡、延平郡王祠、億載金城、臺南市區街景、臺南車站、臺南市各級學校之校園、國立成功大學、永福國小畫室、統一企業食品廠、臺南紡織廠、中華工程砂石場、安平工業區(1975年啟用)、正在鯤鯓湖營建中的安平商港、虱目魚養殖業、老年人康樂活動實況(慶祝結婚五十週年)、仁愛之家、省立臺南醫院、大量興建中的國民住宅、社區市場、製香、雕刻佛像、刺繡、寺廟祭典、成群的民眾在鯤鯓海水浴場戲水、端午節在臺南運河舉行的龍舟競賽、海安路的沙卡里巴(音譯日文「盛り場」,意即熱鬧的市集)(當時新鮮蚵仔仁15元、新鮮炸蚵25元)、位於赤崁樓兩旁,在民族路上綿延200多公尺,曾是臺南最大夜市的民族夜市(後經下一任臺南市長蘇南成決定拆遷而走入歷史,最後營業日為1983年8月31日)、民族路上的民族戲院(正在上映西片《大煞星與亡命客》(Shout at the Devil)以及國片《風流俠盜楚留香》,應為1977年之街景)、公園路與民族路口的遠東百貨(1976年開幕)內部景觀,以及1975年舉行的「臺南觀光年親善小姐選拔會決賽暨加冕典禮」實況(頒獎者為歌星尤雅)。
如此清晰的舊時臺南景象可謂十分珍貴,著實令人回味無窮啊!
(影片來源: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康樂里紀錄片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下文自http://www.lcsd.gov.hk/parks/kwcp/b5/index.php)
九龍寨城公園座落於本港最具歷史性的地點之一,原址為九龍寨城。它位於當年九龍半島東北角,毗鄰今日的九龍灣,位置曾具戰略性價值。早在十五世紀,它已被當時中國的官員使用,至一六六八年更在那兒建築了一座塾台。及至約於一八一零年在接鄰的沙灘盡頭興建了一座炮台。在一八四一年,英國佔領香港島後,該處在中國海岸防衛方面的重要性更大大提高。一座由堅固石牆、六座瞭望台和四道城門圍著,面積達六點五英畝的寨城於一八四六年十一月廿五日至一八四七年五月三十一日期間建成。
城內的主要建築物為大鵬協副將及九龍巡檢司的官署各一所,俗稱衙門。另有士兵營房、火葯倉、軍械庫等建築物十多座,以及一些民居。而寨城的駐兵數量亦不斷增長,由最初寨城建成時的二百五十人,增至一八九八至九九年的五百多人。
一八九八年,英國租借新界,為期九十九年,惟城內仍有清廷官員駐守。不過到了一八九九年,英國派兵佔領寨城,並將清廷官兵趕走。自此寨城便缺乏法治和管理,埋下後來漸漸變得殘破不堪及半無政府狀態的種子。
在一九四一至四五年日治期間,城牆被拆毀,石塊被用作擴建啟德機場的材料。當時所得的花崗岩的數量之巨可從城牆的體積計算出,該城牆闊十五呎、高十三呎,長約二千二百呎。而另一道宛如萬里長城由寨城北面沿山丘向上延伸本用作監察駐軍的副城牆,亦不能幸免。
二次大戰後,大量多層樓宇在沒有政府監管和欠缺穩妥地基的情況下如雨後春筍般在寨城內興建。樓宇密集、通道濕窄的寨城逐漸成為了罪惡的溫床,內有黃、賭、毒窟、罪犯匿藏的巢穴以及廉價的無牌牙醫等。
一九八七年,香港政府與中國政府達成清拆寨城的協議,並於原址興建公園。而公園將盡量保留寨城一些原有的建築物及特色。
清拆工程於一九九四年四月完成。在清拆期間,一些寨城的遺跡被古物古蹟辦事處發掘出來,並揉合在公園的設計中或予以保存成為展品,以供遊人欣賞。
整個發掘工作的最大收穫是兩塊於寨城南門(此乃寨城的正門)出土的花崗岩石額,它們分別刻有「南門」及「九龍寨城」字樣。
其他的遺跡還包括原來寨城城牆殘存的牆基、東南兩門的牆基、一條沿寨城內牆走的排水溝及旁邊的石板街。其餘的文物如三座炮、石樑、對聯及柱礎等亦被一一保留下來。
公園的發展
公園是以清初江南園林為設計模式,興建工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動工,由一群來自中國的資深技工負責,以確保傳統的設計和構思能再次在公園中展現。
興建工程於一九九五年八月竣工,並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由香港總督彭定康先生主持開幕儀式。
整個公園佔地三萬一千平方米,共分為八個不同景區,各有特色,但融為一體。
公園耗資七千六百萬元興建,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負責管理。
康樂里紀錄片 在 大新x大陸|紀錄片播映:我們家在康樂里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紀錄片播映:我們家在康樂里】 時間:9/27(四)1900 地點:活大238 ============== 這週社課我們將放映紀錄台北14、15號公園反拆遷運動的《我們家在 ... ... <看更多>
康樂里紀錄片 在 我們家在康樂里》_《台_中_港的城市再發展與居住正義》課程 ... 的推薦與評價
紀錄片 欣賞:《我們家在 康樂里 》_《台_中_港的城市再發展與居住正義》課程20161206_Part 1. 1.7K views 6 years ago. 楊友仁Daniel You-Ren Yang.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