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第10屆有線電視金采獎頒獎典禮,今(2)晚於新板希爾頓酒店登場,市長侯友宜親臨頒獎鼓勵優秀新聞從業人員,感謝各家有線電視業者用心製播優質新聞節目,並恭喜所有入圍者及得獎人。今年共有13家有線電視業者、48件參賽作品角逐9項大獎,「評審團特別獎」由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拿下,「公共議題參與獎」從缺。
侯友宜表示,新北市有線電視業者秉持公共服務精神,以細膩專業態度製播優質新聞節目,十年來一步一腳印,記錄著新北市的發展與人事物。「因為有您們,新北市不斷的改變、進步與成長,也正在脫胎換骨中;從各位的報導裡,不管是婦幼、環境、公衛、公安、治安等議題,都是帶動新北市往前走的最大力量,非常感恩有線電視的貢獻」。
今日侯市長除了到場鼓勵新聞從業人員,更是這屆「最佳新聞節目獎」、「社會光明面節目獎」的頒獎人。這屆金采獎,最高金額的「最佳新聞節目獎」由家和有線電視製播的《中嘉新聞》奪得,天外天數位有線電視製作的《有夢的人》也從侯市長手中接獲「社會光明面節目獎」。侯友宜說,「十年迴響、有目共睹」,今年全球雖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有線電視業者仍堅持新聞專業及不放棄的精神,綻放在地媒體的生命力。
不同於主流媒體,侯友宜指出,地方電視台深耕地方融入民間,在幼托、銀髮族、醫療 公衛等攸關庶民議題,洽可作為民眾與公部門最有力的連結,也善盡社會責任及發揮新聞專業,能聚焦公眾議題促進討論,引導更正向的市政服務。
新聞局長蔣志薇表示,受疫情影響,即使在大環境劇變下,我們仍可從今年參與評選的48件作品中,看見影視從業人員的信念,不管是事前的田園調查工作、拍攝規格、內容深度與廣度,以及運鏡取景都令人讚嘆,深具紀錄片水準,也帶領受眾領略人生、關注社區,讓更多人認識新北這塊土地。
今年頒獎典禮並邀請三立新聞台主播李文儀、台視新聞部經理左燕妮、社會作家林立青、淡江大學大傳系副教授楊明昱、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理事長李祐寧擔任頒獎人,勉勵所有入圍者及得獎者堅持對新聞傳播的專業。
新北市第十屆金采獎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新聞節目獎:《中嘉新聞》/家和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光明面節目獎:《有夢的人》/天外天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專題獎:《城角微光》/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主播獎:沈菁華/《中嘉新聞》/家和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採訪獎:江智群《永不放棄 看見愛的復原力》/全聯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節目企劃獎:李一凡《傾城》/觀天下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攝影/剪輯獎:李一凡《傾城》/觀天下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評審團特別獎: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議題參與獎:從缺
廣華中醫名單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新北市第十屆有線電視金采獎
【新北市訊】「新北市有線電視金采獎頒獎典禮」辦理至第十屆,新北市政府新聞局今(2)日邀請在地13家有線電視業者出席共襄盛舉。市長侯友宜親臨現場,頒獎表揚獲獎的從業人員,感謝所有人的付出與貢獻,運用文字與鏡頭,努力不懈地發掘新北市的活力與文化底蘊。
2020年新北市第十屆金采獎得獎名單如下:
最佳新聞節目獎
《中嘉新聞》/家和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社會光明面節目獎
《有夢的人》/天外天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專題獎
《城角微光》/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主播獎
沈菁華/《中嘉新聞》/家和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新聞採訪獎
江智群《永不放棄 看見愛的復原力》/全聯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節目企劃獎
李一凡《傾城》/觀天下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最佳攝影/剪輯獎
李一凡《傾城》/觀天下有線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評審團特別獎
新視波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
公共議題參與獎
從缺
市長侯友宜頒獎致詞表示,新北市有線電視業者與市府緊密合作,在有限資源下,仍以細膩、專業的態度,同時抱持公共服務與關懷的精神,製作出一系列優質作品,十年來一步一腳印,從不懈怠地記錄著新北市的更迭。侯友宜不僅肯定業者的表現,也在典禮中頒發金采獎最高金額的「最佳新聞節目獎」給家和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中嘉新聞》,以及將「社會光明面節目獎」頒給天外天數位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製作的《有夢的人》。「十年迴響、有目共睹」,在疫情風暴中,這些業者都讓人看見影視人員的堅持與不放棄的精神,撐起了新北市有線電視的生命力。
新聞局蔣志薇局長指出,今年金采獎共有48件作品參與評選,角逐9項大獎,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造成整體經濟環境改變,大家不僅面對了全新的生活體驗與工作方式的轉變,也相對影響到影視產業的發展。即使遭遇大環境的劇變,我們仍可從今年的作品,看見影視從業人員的信念,不管是事前的田調工作、拍攝規格、內容的深度與廣度,以及鏡頭運鏡取景都令人讚嘆,已然具備紀錄片的水準。在地方關懷、小人物生命經驗分享的主題中,也帶領觀眾領略人生、關注在地社區、投入公益、發揚地方特色文化,讓更許多人深刻地認識新北市這塊土地的風土人文。
不同於主流媒體受限收視率的束縛,地方電視台深入民間與地方結合的特性,在幼托政策、銀髮族、醫療 公衛等議題,做為民眾與公部門強而有力的連結,發揮媒體社會公器的精神,進而在公眾議題上進行聚焦與討論,為市政服務帶來正向循環。
今年典禮頒獎人邀請到三立新聞台主播李文儀、台視新聞部經理左燕妮、社會作家林立青、淡江大學大傳系副教授楊明昱、中華電影製片協會理事長李祐寧擔任,現場勉勵所有入圍及得獎者們堅持對新聞傳播的專業,建立後輩的學習典範,發揮專業影響力,讓社會變得更加溫暖美好!2020/12/02
廣華中醫名單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站在第一線上醫護人員,他們不是無懼,而是選擇奉獻。悼念新冠病毒6名醫護殉職 人員
【根據中國國務院2月14日做出的最新統計,從 2019年12月開始至今,全中國已知1,716名醫務人員感染,包括 「吹哨醫生」李文亮在內,至少6名醫護人員「殉職」死亡。目前中國各省城縣市,已陸續接到「醫事動員命令」,要向以 武漢市為首的湖北省疫區,持續從後方增補「醫護人力」。這恐怕會造成更多醫護人員傷亡,武漢市政府已經承認醫療用品急缺,例如專業的N95口罩, 護目鏡和防護服。武漢各地的醫院已多次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捐贈更多的防護裝備,這對於保護一線員工避免從患者身上感染病毒至關重要。】
{內文}
肆虐了近兩個月的新冠病毒,截至2月14號中午12點,已經造成1381名患者死亡,其中就有為了救人,不幸感染的前線醫護人員。2月7號晚間的武漢市哨聲響起,眾人用這樣的方式,紀念疫情爆發初期,率先對外發出警告的吹哨者,卻被警方當作造謠者法辦的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師李文亮。
(李文亮母親)
這我兒子回的,好的 我估計還要住一兩周就可以回家的意思,我們聽了可高興了,這是最後我和我兒子的(聊天),再也沒有信息了
讓李文亮母親痛心的是,他們連兒子的最後一面也沒見著。
(李文亮母親)
拉我兒子屍體的車不能讓進,這個都是傳染病的,不能讓你們進,我們去醫院搶救室也不讓我們看,上殯儀館我們也沒見到最後一眼兒子,沒澄清事實以前,孩子半夜就被武漢公安局叫去了,又簽訓誡書,不給我們一個交代是不行的
眾多網友在網路上,寫下他們對李文亮之死的哀傷 憤怒和反省,有人用"微信給平民的國葬",來形容李文亮過世所引發的舉國哀悼現象。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他是中國的英雄,我也同意,我非常以他為榮,他在12月30號就告訴人們真相
投入抗疫戰爭以來,從未在鏡頭前掉淚的大陸國家衛健委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卻在談及李文亮時忍不住哽咽。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這就是中國醫生,我想大多數的中國醫生都像他一樣
就在李文亮過世後三天,2月10號,武漢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科的林正斌教授,也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情惡化離世,享年62歲。兩位醫師的死令人警醒,根據大陸國家衛健委的數據,截至2020年2月12日0時止,大陸全境確診武漢肺炎的醫護人員病例,一共1716起,佔總確診病例的3.8%,其中湖北省的醫護感染數字,就高達了1502人佔比87.5%,武漢則有1102名醫護感染,佔醫護感染總數的64.2%。
(CNN新聞片段)
中國官方跟官媒對於醫護人員的辛勞大力稱頌,CNN跟一名醫護人員談過,她感覺她們是"手無寸鐵被送上戰場",她跟同事原本在治療病患,結果自己也成了患者之一,一名武漢醫院的護士拜託我們,不要洩漏她的身分,因為她是不能接受媒體訪問的,她透過簡訊說,現在問題很嚴重,我們醫院已經有超過100名醫護被隔離在家,而她也是其中之一,她說她的肺部影像顯示她是疑似患者,至於這名護士也感染了病毒,現在住進她工作的醫院接受治療,她寫道,"我住的樓層基本上都是我醫院的同事","我擔心我體內的病毒會散播出來","感染這些仍堅守在前線的同事"
根據美國醫學會雜誌,最新發表的一份研究論文顯示,武漢市第七醫院由於資療資源短缺,有2/3的重症監護病房工作人員被感染,而醫務人員的感染,不僅在武漢的定點醫院內發生,《中國新聞周刊》指出,在湖北省最大的精神科醫院,武漢精神衛生中心爆發院內感染,至少有50名患者和30名醫護人員,確診感染了新冠肺炎。在重大疫情爆發時期,醫務人員長期面臨著高感染的風險,而醫務人力不足和醫療資源匱乏,讓許多病患無法及時得到救治。
(民眾)
哇裡面車有好多屍體耶媽媽,媽媽裡面好多屍體耶,(看到了 看到了),那個車裡面 車裡面,(看到了 媽媽看到了),兩個(屍體)有很多
這樣的畫面讓人不寒而慄,在大陸官方以外的另一個平行宇宙裡,不少人說,武漢市的死亡人數遠遠高於官方的通報數字,而2月13日的最新數字,更讓人們心頭一驚。
(白岩松/央視評論員)
坦白的說,早晨起來我一看,新增確診病例對於湖北來說是14840(例),當時第一 一瞬間的反應,錯了,後面多了一個0,因為1484才符合按過去的這種邏輯,但是再一看的確是14840,但是含臨床診斷病例13332
官方解釋,這是根據大陸國家衛健委第五版診療方案的建議,將"臨床"診斷納入確診方式所致,華中科大同濟醫院院長王偉說,更寬泛的診斷標準,更有助於臨床醫師判斷執行。
(王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院長)
在最初確診的時候,實際上那時候主要以實驗室為主,核酸檢測陽性,但是要知道核酸檢測這個,它本身的陽性率只有30%到50%,第二個在咽拭子取樣的時候,又會讓這個數據下跌。所以的話,我們很多臨床有經驗的醫生,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很多確診的病人,他甚至一次兩次三次檢測,這個核酸陽性 還是陰性,所以這樣的話就讓我們很多重症病人,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另外一部分還有很多確診,確實是臨床診斷陽性的病人,但是他核酸是陰性,這一部分可疑的病人會散落在其他的地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這樣也會增加它的傳染
(白岩松/央視評論員)
做到這種轉變一下子就完成了一網收盡,這樣的話就減少了社會的危險
有評論認為使用新的診斷標準,帶來統計數字上的巨變,預示著此前統計的缺陷,一些等不到核酸檢測的市民死去被當成其他死因,或籠統稱之為重症肺炎,沒有納入新冠病毒死難者名單,紐約時報則認為,報告病例數的急劇上升表明了,要掌握中國冠狀病毒疫情規模,和嚴重程度有多麼困難。
(護士長)
46床 病毒性肺炎,2型糖尿病的新病人,患者於昨日下午16點33分住入病房。(患者)房間我們都是有做標示的就是核酸檢測陽性的病人,我們是放在一間的,然後這個門我們都是反鎖的,病人的活動區域僅僅是在病房,他是不能到走廊上去的。準備打針啊,你覺得戴著三層手套這個針好打嗎?非常不好打,不過你還是一針見血了 技術很不錯喲
在濱臨失控的疫情面前,大陸官方媒體則呈現出,一個又一個敢為人先的白衣戰士的故事。
(方斌/武漢市洪山區青菱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
(你今天工作多長時間了),今天工作多長時間了,我從昨天早上到現在就沒回去哈哈。
(陳紅/火神山感染七科一病區主任護士)
只能看見人影,我的汗都往底下流反正在不斷的流
像水一樣
sb
樊安芝
重慶市公共衛生醫療救治中心護士長,5個小時在裡面,萬一想要上廁所了怎麼辦啊,實際上那個尿都沒有了,水都從汗液裡排出來了
(朱海秀/廣東醫療隊護士)
(給家裡人報個平安吧),我不想哭,我眼淚在眼睛裡打圈,我一哭的話我的護目鏡就花了,就幹不了事情了一會兒,對不起
為了盡早打贏這場病毒戰爭,大陸全國各地派出最精銳的醫療隊奔赴湖北支援,而在武漢行醫的醫療人員中,來自法國的克萊因是標準的逆行者,他放棄兩次撤僑機會只為了盡己所能。
(Philippe Klein/武漢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醫師)
我尊重安全條例,但我想我留在武漢會比在法國更加有用,這不是英雄主義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這是我的工作 我的專業
克萊因是武漢協和醫院國際門診部的醫生,已經在武漢工作6年,面對新冠病毒肆虐,他只安排了妻兒搭撤僑包機回國,自己則是每天全副武裝,走遍武漢三鎮幫助需要的患者。
(是誰出門身上帶著一道光,是誰奔赴現場帶著醫藥箱,疲憊讓他們倒頭就睡,撕碎了病毒傳播群眾的機會,依偎在冰冷的椅子上等著下一班的任務,逆風追著光在我的肩上,風浪 我為你擋)
湖北省新任衛健委主任王賀勝2月15日出席記者會說,目前各地共派出217支醫療隊,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達25633人,已超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醫療救援的調動規模和速度,不過這不包括解放軍派出的醫療隊和隊員,然而持援的醫療團隊越多越讓人懷疑,這是一場漫長的醫療人力消耗戰,在官方公布的1716名感染確診的醫護人員中,至少有包括李文亮 林正斌在內的6人"殉職"。
(CNN新聞片段)
1月31日李文亮透過電話接受CNN訪問,很艱難的跟我們溝通,你甚至能聽到醫療維生機器的聲音,我現在幾乎不能呼吸,一周以後他過世了,李文亮的死跟醫護人員,正在面對的這場戰役,提醒我們阻止病毒擴散的艱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