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您知道嗎?在建中念一類組需要勇氣......】
黃春木是建中校友,他形容當初想考師大、當老師的自己已算「非常異類」。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黃春木實現理想,甚至回到建中任教,家長的想法卻仍如當年一樣牢不可破。
他決心大力推動設立人文社會資優班,讓人文素養融入長期偏向理工發展的校風環境。「教育不該是讓學生靠運氣,因為碰到哪個好老師,所以就得到機會」↘
🔴【參與數位轉型的教學革命】8/20智慧教育新生活論壇報名中
>> cplink.co/8hNc0SrS
🔴鍛鍊身心變強!建中老師推薦給準高中職生的口袋書單
>> cplink.co/YjvowHEN
建中書單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樣遊歐洲,不只是便宜,還真的是學到自助旅行﹞
我有個夢想,遊遍世界!而第一個要完成的就是歐洲。所以當高中死黨Sophia給我兩本書,說她三哥吳武明辦一個「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就超想一馬當先衝去報名。可是過去在上班,不好意思請超過10天的假,一直遺憾到今天。總算一年前從組織退下來,比較可以安排時間,今年又蠢蠢欲動…
在介紹這個旅行團之前,我先介紹這位三哥,就知道他是一個高度理想性格的人。我同學家遺傳輪廓深,男的帥﹑女的美,而且不是醫學院就是台大畢業,除了Sophia是中興大學。吳武明一路第一志願,從建中到台大電機,後來到美國讀博士,在美國當教授,可是他實在是太愛台灣,非得回台不可。做什麼呢﹖
參加選舉!
他是我認識的第一個參選市長與副市長﹑總統與副總統候選人,雖然滿腔熱血﹑滿腹抱負,可惜都落選。即使如此,仍然無法澆薄他愛台灣的心,不過這次轉了一個大彎,辦起「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帶台灣人用最省錢的搭鐵道方式認識歐洲,並且學習自助旅行。
吳教授辦的這個歐洲團,收費低廉又不收小費,行動自由又沒有購物行程,全程不包餐,飲食像自助旅行一樣依自己喜好選擇,非常自由!像去年45天包含鐵道與住宿三四星級飯店才13萬元,和一般旅遊團平均一天1萬元(含吃住)比起來,便宜到令人咋舌!
便宜的目的無他,為的是讓人人玩得起,但是千萬別以為吳教授是走低價格線,恰恰相反,他完全走100%知性路線。我每每跟別人提到他是怎麼辦團的,大家無不瞪大眼睛,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萬萬想不到這世界上還有人這樣辦旅遊團。
首先他自費出了兩本書,裡面資訊巨細靡遺,字體很小,我猜加起來至少有30萬字!如果要參加講習會,一來就給你這兩本沈甸甸的書,好像大學開學第一天,老師先開一長串書單再說。問題是現場還熱烈到不行,我參加過3場,都是大大爆滿!
接著,旅遊天數之長,也是「駭人聽聞」!吳武明教授是4年前開始舉辦,只做暑假,第1年辦42天,有125人參加;第2年辦64天,有130人參加;第3年辦88天,有118人參加。
當然,可以分段參加,但是後來拉長到95天,吳教授必須全程都在,身心之耗損可想而知。而且這麼龐大的團,每天都有人進出行程,事務之瑣碎複雜,令人難以想像,也難以負荷。
因此吳教授有一個新的發明:「行前訓練」,除了講習後要通過考試之外,還要求大家要參加4天3夜的日本、韓國、大陸等國外鐵路實務旅遊及聯誼活動,讓大家親身體體驗半自助旅遊的交通與團體、個人行動方式,以便在歐洲團出發前,團員都能彼此熟悉,也認同他辦知性之旅的景點取捨原則。
這樣的嚴格,我是嚇到了,卻沒有嚇到一些人,依然報名踴躍,吸引到不少退休人士!不過上班族怎麼辦﹖
為此,今年暑假他特別舉辦只有27天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只要參加過說明會,就能直接參加2020年的歐洲、日本、韓國或大陸的短期半自助團,直接透過體驗的方式學習半自助旅遊,而不必參加課堂舉行的講習會和考試。
今年暑假的歐洲波羅地海古都之旅,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開始,沿途搭火車或渡輪行經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最後到達俄羅斯古都聖彼得堡(1712年至1918年期間為俄羅斯帝國的首都)。請看附圖。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跟我一樣躍躍欲試﹖我特別請來去年剛走完95天的Gloria寫一篇文章跟你分享心得,她以前是報社記者,目前是華語教師,這一趟行程不僅讓她大開眼界,也進行了一趟身心改造之旅。
有興趣了解「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1月5日在台北有說明會,以及其他場次,並且請謹慎思考和決定,詳情請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59771057589279/
*** *** *** ***
﹝福杯滿溢 高鐵魔毯遊歐洲﹞
作者:Gloria Hsu
出國旅行以前,面對未知的95天漫長行程,我內心頗為忐忑不安。行囊內要塞幾套衣服才夠穿?聽說歐陸小手多,防不勝防,是真的嗎?姐姐則叨念我太貪心,如果半途生病了,怎麼辦?幸虧行前多次的講習會,鼓舞凝聚了團員們的士氣。我們就在2019年的暑期,展開了旅程。
旅行團的名稱是「2019歐洲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全程長達95天。拜現代科技之賜,以及受惠於歐盟大一統,高鐵路網巧妙串連了歐洲各國。在「歐洲申根地區免簽證90天」的框架下,高鐵這張現代魔毯,載著我們暢遊23國129個城市,也為我們打開一頁又一頁的美麗新視窗。
我們從南歐的義大利啟程,一路遊歷梵蒂岡、摩納哥、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接下來造訪西、中歐的比利時、德國、荷蘭。
之後往北到丹麥、瑞典、挪威、芬蘭。再搭乘遊輪前往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然後進入東歐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最後在奧地利畫下休止符。
《捕捉美麗一瞬間》
最讓個人感動的景點,為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由天才建築師高第設計的傑作。這座教堂歷經三代建築師的接力施工,散發聖潔美麗的高頻磁場。我參觀了一天還不過癮,次日仍有一股再回去逛的衝動!
拉脫維亞的首都里加,也讓我驚艷。建築物風格瑰奇,河道乾淨優美,不負「北方的巴黎」美名。「中央市場」規模冠歐洲,物價也相對低廉。它吸引我想去Long stay。
除了上述兩個城市,歐洲各國處處都有吸睛的亮點。例如:
• 德國的首都柏林,市區建築和街道壯闊雄偉,旅人只能肅然仰望。我們沿著「菩提樹下大道」,參觀了布蘭登堡門、博物館島、洪堡大學等著名景點。團長吳博士還帶隊去買德國豬腳,團友都咂嘴咂舌說好吃。
• 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擁有超級大的中央車站,月台數目超過十個手指;還有緃橫交錯的運河道,兩旁繽紛的磚砌老房林立。可以想見黃金年代經濟活動的蓬勃!
• 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地鐵月台竟然深入地下四層!我好不容易從地鐵迷宮脫身,回到平面陸地。只見路網立體交叉,上橋又下橋,複雜度更高!這個城市是由14座島嶼和一個半島所組成的,是「北方的威尼斯」,難怪有這麼多橋樑。
• 捷克的布拉格,街道上下起伏,綠地面積大,擁有一座「世界最美圖書館」,空氣中似乎仍嗅得到波希米亞昔日的風華尊貴。
• 奧地利的哈修塔特,是靈秀的臨湖小鎮,還有世界最古老的鹽礦。離開礦坑以前,必須通過長長的的溜滑梯及搭乘疾行的木造小火車,真的刺激好玩。團友相互的扶助,是我此行最美麗的回憶!
《身和心限時重塑》
帶團跋涉千里的靈魂人物是團長吳武明博士,專長是科技創新與管理,也是旅遊達人。我認為,他是可以立足國際,跨領域的傑出人才。吳博士開創了此種「半自助鐵路知性之旅」的旅遊新模式,圓滿了許多人「壯遊世界」的夢想。
90多天的旅程,平均三到五天,就要拉著重達二十公斤的大行李箱,移房換旅館,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奔波。時刻都要端詳手機的谷歌地圖,利用它超強的導航功能,試著確定火車站和新景點的位置。
到了火車站或地鐵站,當務之急就是判讀月台所在及尋覓升降電梯。上了火車之後,還要預覽行程表,或是上網搜尋相關資料。終於抵達了景點以後,我們忙著照相、上廁所之餘,還得留意身旁潛在的第三隻手…。
就是這樣,週而復始。在陌生的異鄉異地,每天腦袋都要「重開機」,不斷地清除,倒空對前一個風景名勝的留戀,以便迅速吸納全新的資料。身體也要立刻適應外界不同的環境、不同的交通工具。身體和心理的挑戰,其實是很巨大的。95天的旅程結束後,我瘦了四公斤,在家昏睡了一個星期,才恢復元氣。
《旅人百日初築基》
從歐洲回台灣以後,第一時間就向父母報平安。老爸送我一句話「旅行讓人變聰明!」是的,旅行讓我更靈活有彈性,也讓我更熱情、勇敢。
中國道家功法,強調「百日築基」。95天之旅乍看漫長,其實只是身心改造的熱身初階。我很驚喜地發現,雖然目前的工作量比以前倍增,但是身體反而變得更健康!有時候連日趕件,身體抗議了,就只是輕咳兩、三下,或是額頭微微發燒,但是很快就自我療癒了。現在的我,聲音比以前宏亮,腳步快速輕盈。量變真的可以帶來質變!
在大宇宙慈愛之眼的護持下,有緣人齊聚,高頻相互振盪。我通過了95天的重量訓練,杯子內注入了熱情與勇氣,幸福滿溢!我要攜帶著這個全新的「福杯」,繼續下一個旅程,因為,旅行會讓人上癮的。
建中書單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百人說書 #盛浩偉 #閱讀 #說書
💁🏻:閱讀對於你寫作之路有何影響?
👨💼:讀建中的時候加入校刊社,那時學長們都會開大批的書單,我就是在那個時候才開始比較有體系地接觸文藝,其實說起來也沒有太自然而然啦。
-
我還記得那個時候看了羅智成的〈光之書〉,第一次被震撼到,原來現代詩可以這麼厲害!〈光之書〉的內容主要是在談誕生、與世界連結,開頭就把「出生」這件事情寫得讓人很有感官衝擊,原來詩也可以有這麼豐富意象的技巧,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
💁🏻:最喜歡的作家?
👨💼:我沒有什麼「最」喜歡的作者,但最近在看小說家張亦絢的作品,應該可以用她來回答這一題。我覺得她非常厲害聰明,所以我自己還蠻喜歡的,不過通常睡前不能看她的書啦,因為會一直想要往下翻,就沒辦法好好睡覺。
-
💁🏻:在出版社工作的收穫?
👨💼:對我來說每本書都是平等的,沒有什麼書是沒價值的。身為主編除了要訓練自己想像書的樣貌之外,還要去想像讀者會是什麼人,出版社考量的是要如何把書送到適合的人手中。
-
💁🏻:對國文課選讀的文學有什麼看法?
👨💼:很多現代文學的篇章,雖然現在我們看會覺得寫得很粗淺,但編課綱的人所選用的內容,其實對那個時代是有歷史意義的,像是胡適、徐志摩這些人在民國初年的時候,提倡所謂現代的語言,要寫現代的詩、現代的文學,在文學史的面相上這是一個重大的里程碑,也代表了歷史的轉折,但是,把這樣的內容放在國中的教材,國中生其實也很難理解,而大多數的老師也教不了太多。
-
我認為國文課並沒有教會我們閱讀的方法,大部分國文老師也只會叫我們死背,但其實文本本身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讓學生讀出文本背後的東西,這才是我理想中的國文課。
-
文學是想像的共同體,文學力量就是可以讓讀者創造出共同記憶,可是當我們回想起國文課本的文章時,大概就是〈雅量〉、〈背影〉等等,這樣的內容變成我們的共同記憶,其實是有點可惜的,因為其實有更多更深刻的文學,值得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我覺得這是國文課本該有的使命感。
-
👨💼受訪者: 盛浩偉,一九八八年生,台大日文系、台大台文所碩士畢業,著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百年降生:1900-2000台灣文學故事》等。曾獲時報文學獎、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等,並曾參與編輯電子書評雜誌《秘密讀者》,現為衛城出版之主編。
-
購入盛浩偉的《名為我之物》☞http://bit.ly/2V0tWwo
百人說書IG👉🏼http://www.instagram.com/people_x_so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