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兒子有些煩躁,任何事情的口氣不是很好。
弄早餐給他,「啊~吃這個喔。」
要穿衣服的時候,「媽~只有這一件嗎?厚~這件很臭耶。」
提醒他某件事情,「算了,算了,算了。」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準備帶安全帽時,「吼~爸,你戴過了是不是,把他給弄大了啦。」
我說:「喔,對啊,我昨天有戴。來,我來替你條緊。」正在調整安全帽的鬆緊時,我緩緩地對他說:「兒子,你就好好的跟我說就好了,語氣中不用帶著指責。」說完,也調整好了,起身出發。
—
在路上,我關心他:「兒子,你怎麼啦?還好嗎?怎麼感覺你一早的心情就不太好。」
「嗯!」他回。
「是因為今天要打疫苗嗎?」因為他平時很少會這樣,所以我猜測。
「對啊,我好緊張喔。」
「緊張什麼呢?」
「我會不會就這樣死了啊?」
「是喔,你這麼擔心啊?」
「爸,如果我因為打疫苗就死了,你拿得到錢嗎?」
「會不會有錢,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死了,任何錢都彌補不了。怎麼?是什麼原因會這麼問呢?」
「因為,如果我就這麼走了,超不值得的啊,至少要拿回一點東西吧!」
「哈哈,你的想法真有趣。反正,對爸爸而言,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你的。」我接著問:「感覺到你真的很擔憂,有需要試著深呼吸?」
「嗯,沒關係,要打疫苗之前再做吧。」
「好。打疫苗一定會擔心的,爸爸之前打AZ的時候,也跟你一樣。雖然擔心,但爸爸相信會沒事的。」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腿,也正到學校了。
—
放學了,全校的人都提早到校門口,準備回家。
「如何?打完疫苗了,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啊?」兒子騎上了車子,我立刻關心他。
「還可以,沒什麼感覺。」兒子回。
「那就好。施打的時候,有很緊張嗎?」
「有啊,那個注射進去的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
「那麼,現在不安的感覺,有比較減少了嗎?」
「沒事啦!就看這幾天有沒有症狀囉。」
「太棒了。看你的心情比較放鬆,爸爸也放心了。」我再接著講:「不過,你有發現到,早上的時候,你的口氣不是很好喔。」
「有嗎?!」他似乎解除緊張後,全都給忘了。
我舉了一些例子後,他說「對耶,好像真的有。」
「兒子,爸爸能明白你是因為擔心跟不安,我跟媽媽都是可以理解的,並沒有責怪你,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心情再怎麼煩躁,跟任何人說話,還是要試著顧慮他人的感受喔, 知道嘛!」
「喔~好。」我們都對著彼此笑了一下。
—
很多人以為接納孩子就是不要管他,任他如此。其實不是,接納孩子的意思,是允許並接受孩子目前是如此的狀態,但是該教的依然要教。
在我的新書《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裡有提及,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要一起提升,是要兩個人的共同進步。而孩子的進步,需要大人帶著溫和的方式點出來,並且告訴他,下一次可以怎麼講會更好。
孩子的心情不佳時,可以對話;心態放鬆了,日常對話;需要教養時,更要對話。
真的很妙,他的心情放鬆了,又恢復成以往的模樣了。😄😄😄
======
日常生活的深度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暢銷榜第一位)
momo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引導說出內心話」的推薦目錄:
引導說出內心話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孩子在學校會講髒話,我們知道了,該如何回應呢?】
有場實體的講座,有位媽媽問我:「我兒子(小六)在學校會講髒話,我該怎麼教,才能讓他不講呢?」
「妳是怎麼知道的呢?」我問。
「因為他被老師處罰,回來跟我說。」這位媽媽說。
「妳知道了,是怎麼跟他說的呢?」
「先問他幹嘛講髒話,然後,就跟他說講髒話不好聽,希望他改。」
「效果如何呢?」我猜想,這位媽媽會特地來詢問,應該是發生過好幾次了。
「當然不好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於是,我邀請這位媽媽與我模擬對話。他扮演自己的兒子,而我扮演成她。
--
「兒子,怎麼啦?」我扮演成媽媽率先發問。
「今天被老師處罰了。」媽媽扮演的兒子,帶有生氣的樣子。
「發生什麼事被老師處罰啊?」我先詢問事件。
「因為我講髒話。」
「講髒話喔,老師怎麼會聽到呢?」好奇著事件的細節。
「是A同學先說的,我只是在旁附和,然後,別的同學就跑去跟老師告狀。」
「你氣什麼呢?」
「我又不是故意說的,而且是A先講的,但是,我們的處罰卻都一樣。」
「所以,你覺得不公平,感到委屈,是嗎?」我試著理解他的感受。
「對。」
「你希望老師要怎麼做呢?」我想知道他感到委屈背後的期待。
「提醒我一下,或是比較輕一點的處罰,都好。」
講到這裡,有感受到他原本生氣與沮喪的情緒,因為我的理解之下,而漸漸地緩和了。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中有提及,下層情緒腦在運作時,是聽不進任何話的。所以,『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原因,就是要讓下層情緒腦感到安全,才會換成上層理智腦來與我們對話。
--
「你有跟老師解釋嗎?」我問。
「有啊,我講了。」
「老師怎麼說呢?」
「老師認為我也是有說髒話,所以,一視同仁。」
「了解。媽媽能夠明白你的委屈。只是,老師的觀念,很難去改變。」我稍稍地停頓一下,想確認一下孩子他這次找我對話的目的,接著詢問:「你跟媽媽說這些,是單純向我抱怨呢?還是希望我去老師說什麼嗎?」
「你聽我抱怨就好。」
明白了孩子的目的,對話的方向就可以朝向孩子感受與想法為主。至於,是否需要找老師討論的部分,則可以緩一緩。
--
「好,我知道了。你剛剛抱怨了一下,心情有沒有好一點啊?」我關心著他。
「有。」
「那就好,不過,如果下次在學校又發生了類似的狀況,是別人先講了髒話,你只是附和,但是,老師卻是一起處罰,你又會感到委屈的話,怎麼辦呢?」
「唉~我就試著忍住囉。」孩子輕聲地嘆了口氣。
「你認為自己能辦到嗎?」
「不知道。」
「媽媽有個提議,你想不想聽聽看呢?」他會回答不知道,也表示是帶有願意的成分。
「好啊。」
「可以試著換成其他不是髒話的詞,來表達相同的感覺,這樣就可以避免囉,像是,原本你說的是“X的!”,可以換成“真的很可惡耶!”。」不是只有要求孩子不能說,而是引導他可以怎麼說。
「好,我試試看。」
「兒子,謝謝你願意嘗試。」我肯定他的意願,因為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
「對了,兒子。媽媽好奇喔,你平時在家是不會說髒話的,你也知道媽媽注重這類的事情,是什麼原因,讓你在學校還是會有一些髒話的語助詞出現呢?」我問。
會如此地詢問,因為通常孩子在家裡與學校有著不同的行為表現,內心深處肯定有著否種的原因與動機,讓他在明知不好的情況下,還是想要去做。
「嗯,不知道。」兒子回。
「是跟學習(課業壓力)有關?還是跟同學(同儕認同)有關呢?」我試著用『有範圍的選擇題』的對話技巧,來幫助他釐清思緒。
「跟同學有關吧!」
「跟同學有關的意思,是因為別人說,你也想跟著說嗎?」我核對他的想法。
「嗯。」
「是什麼原因別人說了,你會認為自己也必須要跟著說呢?」
「想要展現跟他們是同一夥的吧!」
「你跟這些朋友的關係好嗎?」我問。
「有的時候會覺得格格不入。」
因為這位媽媽所知道的狀況,也只到這邊,所以,我們的模擬對話也停在這裡了。
雖然並沒有深入到她的兒子在學校人際關係的狀況,但是,也明白到,原來,孩子會在學校講髒話的原因,是為了要融入同儕。
知道了孩子的背後動機,假使能再使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裡的對話方法,相信就能夠慢慢地讓孩子明白,不用說髒話,也是可以交到真心朋友的。
======
讓更加了解孩子的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7日暢銷榜/新書榜第一位)
momo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引導說出內心話 在 澤爸 : 親職教育講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孩子說將來想當YouTuber,我們該如何回應呢?】
「澤爸,怎麼辦?我兒子說將來想要當YouTuber,要怎麼跟他說呢?」我的朋友來問關於他那國二的孩子-恩凱(化名)。
「你是怎麼跟他講的呢?」我反問朋友。
「我跟他說YouTuber其實不好當,是很辛苦的,而且要賺到錢也不是那麼容易。」
「他怎麼回你呢?」
「他就一直在反駁我,還說我不相信他,搞到最後都變成吵架了。」
因為恩凱對我也不陌生,所以,願意直接跟我聊一聊。
--
「恩凱,爸爸說,你有跟他講將來想要當YouTuber啊?」我問,前面見到面的閒聊就不贅述了。
「嗯,對啊。」恩凱回。
「你想要當什麼類型的YouTuber呢?」
「我想要拍打電動的。」
「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畢竟,YouTuber的類別還挺多的。」我好奇著。
「因為,我看了OOO(某YouTuber)的影片,覺得好有趣喔,想要像他一樣。」
「喔~OOO,我知道,是專門在玩某個遊戲的。」
「挖~~叔叔你知道OOO喔,酷耶!!」
「我的兒子女兒也都有在看啊,他們還會邊看邊大笑呢。」我接著問:「所以,你跟OOO一樣,打電動很厲害囉?!」
「還好啦,我沒有很厲害。」
「既然覺得自己沒有很厲害的話,怎麼會想跟他一樣呢?」我好奇他的想法。
「因為我想要跟OOO一樣,讓其他人看了我的影片,心情會變好。」
聽到了這句話,覺察到恩凱想當YouTuber的背後,可能有一些心事。
「恩凱,(稍稍地停頓了一下),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這樣的想法的呀?」
「大概是國一吧。」
「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事呢?」
「就段考沒有考好,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還是不理想。」
「當時,你的心情很不好囉?」
「嗯。」他點點頭。
「所以,就是看了OOO的影片,才使得心情變好了,是嗎?」我核對他的想法。
「對啊,笑一笑,煩惱的事情似乎就消失了。」
「喔~原來如此。考試不如預期,心情的確會低落。恩凱,當你的心情煩悶的時候,除了看影片之外,還有別的方式能讓自己的心情好轉嗎?」
「還有,打電動、滑IG,或者是跟朋友在Line上面哈拉吧!」
.
「了解。你有想要拍影片,帶給其他人歡笑,叔叔很欣賞你的這個念頭。只是,如果你打電動的能力又沒那麼厲害,要怎麼拍出自己的風格呢?」
「我有想過耶。」恩凱突然整個興致來了。「既然我沒有辦法像OOO一樣,打電動這麼厲害,我則用完全相反的方式,以『打電動超爛的YouTuber』來當作號召,“想不到這樣的關卡也會失敗”、“想知道這關還能打得有多爛嗎?”,反正我的目的是讓看的人心情變好,能讓他們笑一笑,我也覺得很開心。」他在說明的時候,非常的興奮。
後來,我稱讚著他的創意後,還一起討論如何『當一個打電動超爛的YouTuber』,聊了好久好久,還邊講邊笑呢!
--
我把這些內容跟恩凱的爸爸說了,他很驚訝地表示,這些怎麼都不知道。
恩凱的有些回應,我都認為還可以繼續往下挖掘,也因為我並非他的爸爸,所以,點到為止即可,不宜再挖掘更多。
如果與我對話的是自己的孩子,會對於幾點做出繼續探索的可能性。
1. 考試不理想的挫折感,有跟誰訴說呢?有跟爸媽說嗎?如果沒有的話,是什麼原因不說呢?
2. 孩子放學後的作息是如何安排的呢?怎麼他的放鬆方式,都是圍繞在3C之上呢?有時間去探索適合自己的運動或嗜好嗎?
3. 他想讓其他人笑的貼心念頭,爸媽有察覺嗎?有發現嗎?有欣賞他嗎?
我也把上述的幾點與恩凱的爸爸分享,請他找機會再來與孩子對話一番。
--
要讓孩子願意跟我們說出內心的話,首先要懂得『好奇』與『關心』。好奇他的想法、關心他的感受。並且,在對話時,隨時保持的敏銳度,察覺到有前因後果的可能性,或是還能再繼續往下挖掘的連結點,都能讓我們更加的了解孩子喔,在溝通上暢所欲言呢!
記得,往孩子內心挖掘的道路上,通往死胡同的,就是包含”否定”意涵的說教與講道理了。
是否真的會當YouTuber也很難講,但是,當孩子開始選擇不說了,他未來想當任何職業,我們再也不會知道了。
======
挖掘孩子內心的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7日暢銷榜/新書榜第一位)
momo 👉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引導說出內心話 在 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 的推薦與評價
自從《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於7月上市後,印刷量已經突破萬本,在各大排行版上均名列前茅。不過,我不時常收到這個疑問「這本書適合學齡前的孩子嗎?」 答案是: 適合的。 ... <看更多>
引導說出內心話 在 愛情裡,我們都要講心裡話- 感情板 的推薦與評價
... 說出想法會永遠不知道與真實的差異就像我以為明明我還可以做事你卻支開我是為了做一些不能給我知道的事但跟你溝通後我才知道你是要讓我先休息然後把 ... ... <看更多>
引導說出內心話 在 [寶寶] 引導孩子說話的技巧+實例解析-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網址圖文版
https://0rz.tw/yffjj
之前有PTT上的網友詢問我如何引導孩子說話,
所以今天就出了一篇分享文,
提供給大家做參考,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唷!
或許各位爸媽有更好的方法,
但這是我的陪伴過程,
與你們分享。
一、製造說話機會
我們也可以讓孩子「選擇」。
舉例來說:
你要吃米餅還是蘋果?
你要去遊戲室還是公園?
提到問問題,
讓我想補充說明一點,
當你在問問題的時候,
切記一定要說到做到,
做不到的不要說,
說了就要執行。
有一次晴晴鬧脾氣不收玩具,
晴晴爸爸告訴晴晴:「好,妳不收,以後都不能玩這樣玩具。」
當下我非常驚啊!
(我的作法會是跟她堅持到底,最後一定得收,養成收玩具的習慣)
但爸爸既然說出這種話,
我只好無奈地跟他說:「她不收以後,這樣玩具就要收起來囉!」。
畢竟我們要說話算話,
有時候不要隨便跟低齡的孩子開玩笑,
她是會當真的唷!
二、將物體名稱與物體作連結
當教導孩子指認物品時,
盡量與生活經驗作結合。
例如:
平常在吃蘋果時,
我都會跟晴晴說:「蘋果」、「麵包」,
而且指著蘋果(麵包)讓她看,
再讓她吃、摸、聞等。
藉由五感體驗、實際接觸後,
加深孩子對物體的印象,
且讓孩子更能理解那樣物品的功用。
再舉例來說:
我們從書上看到許多動物,
但如果能實際走訪動物園,
看一看動物的模樣,
了解該動物吃什麼?怎麼走路?
更能讓孩子在腦中有該動物的畫面。
三、從簡單、具體的詞、短語開始
晴晴在嬰兒時期,
在她差不多兩個月時,
我就陪她一起看「黑白卡」,
給予視覺刺激,
在看圖卡的過程,
我會一直跟她說話:「杯子」、「車子」等,
等到大一點便可以加長語句:「這是杯子」、「這是車子」,
一歲多開始有形容詞概念時,
可以告訴孩子:「這是黑色的杯子」。
四、動作結合語言
從剛出生開始,
在跟晴晴互動的時候,
我都會事先告訴她,
我們現在要做什麼了。
舉例來說:
在換尿布前,
我一定會說:「晴晴,換尿布囉!」
換好以後:「我們要洗屁股了。」
洗澡前也可與孩子對話:
「晴晴,我們要去洗澡囉!」、「這是水龍頭」、「準備洗頭嚕!」等。
在開始動作前與孩子對話,
不僅可以讓孩子有心理準備,
且在透過對話的過程,
讓她提升動作理解能力。
從一歲前就可以先建立,
拿、給、放的概念。
拿什麼東西給媽媽。
給媽媽球等。
一開始孩子還聽不懂物品名稱時,
我會拉著她的手去拿取物品,
等到她稍微理解以後,
我再改成用指的方式。
當她錯了也沒有關係,
我們再用:「正向」口氣幫孩子做修正。
盡量少用「不對」、「錯了」、「不是」等用字回應孩子,
我知道很難,
連晴晴爸爸都抱怨,
這怎麼可能?
但我們盡量讓孩子聽到「正向」的用語。
舉例來說:
拿遙控器給媽媽,
晴晴拿了「電話」。
我:「晴晴,那是遙控器。電話在這裡喔!」
我便請她將目光放在電話,
並再度引導她拿給我,
再次強調:「這是電話」。
五、生活隨處是教材
當您試圖帶著孩子觀察生活周遭事物,
孩子便能學到更多。
從晴晴1y9m開始,
我在接送她回家時,
剛好都會遇到垃圾車。
我就特別跟她說:「噹噹噹噹!垃圾車來了」。
可能一開始頭幾天講沒反應,
但經過幾天反芻後,
她會突然蹦出:「垃圾車耶!」
我回:「對!垃圾車,大家出來倒垃圾了」。
我會順便說:「垃圾車在前面耶!」、「垃圾車在後面耶!」,
順便帶入「前面」、「後面的概念」,
過幾天她過然自己說:垃圾車在後(前)面。
散步時,
偶爾會聽到救護車的聲音,
「歐伊!歐伊!」
晴晴你聽聽看,
這是救護車耶!
救護車要去醫院囉!
過一陣子後,
她果然看到救護車會開始注意,
主動說:歐伊!救護車耶!
但我現在試圖將救護車與醫院做連結,
所以我會故意加上:「對!救護車,要去醫院了。」
下雨時,
我們開始拿出傘撐傘,
這又是一個好機會。
一開始我告訴晴晴:「下雨了」。
結果好玩的事情發生了,
每次我從保姆家接晴晴從地下室出來時,
若下雨天,
她就會主動說:「下雨了」,
甚至在1y8m時,
她突然說:「下大雨了」。
看來,
我對語言的引導,
似乎就是這樣不滿足,
她會了短語以後,
我會試圖幫她拉長語句。
告訴孩子下雨了。
生活中任何東西都能教,
摸到冰涼的飲料,
我會對她說:「冰冰的」。
1y7m逛costco時,
她拿到冰涼的飲料,
主動說:「冰冰的」,
還笑得好開心。
主動說冰冰的。
散步的時候,
突然發現有「苦瓜」,
我非常開心且驚奇,
因為我住的環境比較少看到,
但我又覺得孩子與大自然的互動相當重要,
我很開心的馬上跟晴晴分享,
指著苦瓜趕快告訴她:「苦瓜」。
當下次有機會在餐桌上吃苦瓜時,
我還可以跟她聊聊上次我們看到苦瓜的事。
生活的任何經驗,
許對我們來說,
是再稀鬆平常不過的事,
但很多事情對孩子來說,
都是「第一次」。
第一次晴晴陪我一起帶狗狗打預防針,
我會帶著晴晴進去,
在旁邊觀察狗狗打針的樣子,
順便跟她說:「你看,狗狗在打預防針。」
第一次聽到放鞭炮的聲音(聽到鞭炮聲,會說鞭炮耶!),
第一次過耶誕節布置聖誕樹(看到聖誕樹、老公公特別有反應),
第一次和鄰居一起烤pizza(大賣場看到pizza很會指認),
第一次看到中元普渡拜拜(以後看到香或廟,都說拜拜啦!),
第一次和晴晴一起吃八寶粥(以後到了7-11看到八寶粥,都給我說晴晴的啦!讓我哭笑不
得
嘴巴張超大 這麼驚奇啊!
第一次,
太多的第一次,
對孩子來說都是新鮮,
我們可以熱情的帶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許多「第一次」,
經過不斷重複對話後,
讓第一次內化為孩子的腦中記憶,
自然脫口而出妳曾帶領她體驗過的事物。
六、仔細聆聽孩子說話
孩子開始試圖與大人對話時,
或許一開始無法表達清楚,
但我會努力且試圖傾聽她想表達什麼,
當然有時候也會聽不懂,
我會試圖看她指的東西或方向,
問她看到什麼東西?
或是想要什麼。
其實與孩子互動久了,
就會自然有默契知道孩子要什麼、表達什麼?
只要您願意花點心思,
很快可以進入孩子語言王國。
七、對於有音律、節奏的東西學得特別快
從一歲多開始,
保姆在幫孩子洗澡時,
便邊洗邊唸讀「三字經」給晴晴廳。
雖然孩子不懂唸讀的內容意涵,
但是聽久了自然而然也跟著背誦了。
晴晴在1y8m會跟著唸三字經尾音(到養不教、父之過,繼續背誦中)。
從晴晴在月子中心的時候,
我就會唱兒歌給她聽,
抱著邊走邊唱。
唱歌這件事一直不斷持續到現在(1y10m),
1y9m已經會獨自唱「小星星」,
跟唱「兩隻老虎」、「泥娃娃」、「ABC? SONG」等。
最近一期的巧虎有「小老鼠唸謠」,
真的在聽過幾遍以後就朗朗上口了呢!
小老鼠、上燈檯,
偷油吃、下不來,
叫媽媽、媽不來,
(每次唸到這裡,她自己都給我亂加台詞:叫媽媽:媽媽!媽媽!來!)
機哩咕嚕滾下來。
八、重視戶外經驗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我超級重視出去走走這件事,
書中閱讀了許多人、事、物,
但無法連結生活與實際經驗都枉然。
建議爸媽每周帶孩子出門走走(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也可在家中附近散步),
因為晴晴目前還算低齡,
所以我盡量挑選像是動物園、溜滑梯、能戲水、逛賣場、親子館等地方。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木柵動物園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清境農場看羊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綠盈牧場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埤塘公園
和動物的親密接觸-猴硐看貓體驗
九、親子共讀
從兩個月開始的黑白卡,
一歲前的布書,
到一歲後的繪本。
從小我就希望培養她閱讀的習慣,
她現在也真的非常非常喜歡閱讀。
很常從保姆家回來第一件事,
就是從櫃子上拿書給我,
跟我說:「媽媽念」,
讓我想偷懶都不行。
陪孩子唱兒歌、唸讀故事時,
盡量抑揚頓挫,
如果能加上表情、動作那會更好。
舉例來說:
像我如果講到坐咖啡杯的時候,
我會讓晴晴坐在我腿上,
然後抱著她旋轉,
讓他體驗坐咖啡杯的感覺。
當我唸讀最很狠夯的帕可系列時,
我邊點出笛子的音樂,
邊做吹笛子的手勢,
當我點彈鋼琴的音樂時,
我雙手也會跟著做彈鋼琴的動作。
補充說明:
在這裡我提到家長多用表情、手勢與孩子溝通,
讓她能理解您說的話。
但是家長使用非語言及語言的方式與孩子互動,
不是孩子多用表情、手勢表達,
畢竟我們希望她能說。
(避免孩子只用非口語替代口語表達)
挑書的原則,
盡量色彩鮮明、言簡意賅,
比較吸引低齡孩子目光。
一本繪本陪讀方式隨著孩子年紀而調整,
一開始可以把重點放在圖片,
孩子不會表達時,
就由爸媽唸讀給孩子聽,
用簡短的語句告訴孩子:貓咪、狗狗等。
也可以用問的方式,
請孩子指出在哪裡。
等到孩子會表達詞彙、句子時,
再將語句長度做調整。
現在當晴晴在繪本唸讀到以前知道的東西,
會試圖去找出來。
好比說唸讀到以下繪本時(WHO'S THERE BEWARE!),
她突然想到前幾天在面紙盒上看到的怪獸,
所以興奮的跑去拿給我說:怪獸,還加上動作、聲音(搞笑咖來的)。
十、同儕互動、陪伴
因為晴晴在一個月左右就送保姆(Angel),
雖然送保姆有好有壞(我的保姆很好,我蠻幸運的唷!),
但我認為的其中一個好處在於,
保姆家有很多孩子,
晴晴對於比自己低齡的孩子不太有興趣,
但她會注意比他年紀大的小朋友。
透過遊戲、模仿互動的過程,
從大孩子的示範,
讓晴晴有機會學習說話,
透過人際互動過程,
學會情緒控制及語言表達,
她現在可是非常會形容事件發生經過(愛告狀啦!苦笑),
一開始不太會講的時候,
遇到小朋友搶她東西、推她的時候,
她可是手勢、表情加上動作呢!
十一、透過遊戲過程學習
晴晴從出生到現在(1y10m),
我透過教具、玩具,
以遊戲的方式陪伴,
在親子互動的過程中,
不僅能提升親子間情感,
還能增進語言能力,
但前提是,
父母適時的引導,
而非僅僅丟玩具給孩子獨自玩或操作。
扮家家酒是不錯的陪玩活動。
陪玩活動可以參以下兩篇文章:
一歲前陪玩活動及玩具使用心得分享:點這裡。
一到兩歲陪玩活動:點這裡。
注意事項
一、孩子在開始學講話時,難免口齒不清,千萬不要笑他。
二、使用正確的語詞與孩子對話,避免使用疊字。如:喝水不要說喝水水。
三、不要過度滿足孩子需求,適時製造說話情境。
以上就是我陪伴晴晴說話的過程,
希望透過分享這些技巧,
對各位爸媽有幫助唷!
--
Sent from my Window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9.180.17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04761407.A.D4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