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研究中國官方史料指稱“西藏自古不屬中國”
現居美國的前香港城市大學講座教授劉漢城,退休後花了將近十年時間,鉆研中國官方權威史料,印證“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劉漢城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說,他覺得中國共產黨稱“西藏自古是中國”的這種講法,很離譜、很丟中國人的臉,一般是沒有膽量可以撒謊到這樣,他認為,中共對西藏的侵略比日本對華侵略有過之而無不及。
香港城市大學管理科學講座退休教授劉漢城,日前在台北一場西藏研討會發表、雪域出版社出版的新書《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這本書厚達八百多頁,劉漢城接受自由亞洲電台專訪表示,他給這本書的定位是:“用中共自己承認的中國古典典籍證實,西藏1950年以前從來不是中國領土,是1950年中共用武力得到的領土。”
劉漢城:西藏元、清時期都不屬中國 是1950年以武力取得的領土
這本書聚焦明朝和清朝的官方典籍,如何描述西藏,他手邊還有元朝及中華民國時期史料待續。
劉漢城說,明朝時期,從政府、公文,學者或民間出版的書籍,都沒有說西藏是中國的。從朝貢和冊封官銜,也證明西藏當時不屬中國。
劉漢城說:“明朝固然有封西藏的人當官,可是事實上明朝也有封日本、也有封緬甸、也有封越南,甚至有記載明朝還有封法國的國王做國王,這當然可笑。這些紀錄只能反映那個時候中國的皇帝很喜歡到處送人家官銜,可是這完全不代表主權。至於朝貢更可笑,事實上那個時候,明朝是要送錢給這些西藏的喇嘛,讓他們不要再來騷擾中國的西方,這都是用明朝地位最高的政府那些文件來證明這點。”
至於清朝,他說,清朝初期很多史料沒有記載西藏屬於中國,後來有些文件明確載明西藏屬於中國,但清政府所言是否正確?值得商榷,就像日本政府宣稱釣魚台是日本的,中國並不承認。
劉漢城比對以下準則,包括清政府有沒有西藏人口紀錄、戶口紀錄?征稅證明?科舉制度?有沒有派遣官員?有沒有幫助西藏抵抗外敵?
劉漢城說:“結論就是清朝帝國在西藏沒有能力進行人口調查,沒有西藏戶口紀錄,在西藏沒有能力征稅,沒有幫助西藏抵抗外敵等等,所以證明很清楚,那個時候的西藏也不是清朝的一部分。”
清駐藏大臣公文:“籌收回西藏政權”、“將來必為我絕好殖民地”
《西藏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一書440頁引述清朝派駐西藏的駐藏大臣張蔭棠奏牘,記錄張蔭堂在光緒33年間(西元1907年)〈致外部電陳治藏芻議〉寫下:“……應亟籌收回西藏政權,練兵興學……。欲收政權,必趁達賴未回,得陸軍畢業百十人,密為布置,事半功倍……。芻議如下:一、擬達賴、班禪優加封號,厚給歲俸,如印度各藩王之制。一、如印(度總)督用王禮,則主國名義自定。……藏屬縱橫七千裏,礦產甲五洲,將來必為我絕好殖民地。經理得人,十年收效必倍,每歲商務所入,何啻千萬!”
劉漢城因此表示,從清朝駐藏大臣張蔭棠公文“亟籌收回西藏政權”、“將來必為我絕好殖民地”就可知西藏在清朝並非中國一部份。
劉漢城另提到,英國曾兩度派兵侵略西藏,清朝官方公文紀錄,清朝當時全力支持英國進兵西藏,而西藏堅持抵抗英國侵略。英國人寫的報告承認進軍西藏時,對西藏人進行大屠殺。大屠殺後,才通知清帝國駐藏大臣,當時清朝沒有出一分錢,也沒有派一兵一卒協助西藏抵抗英國,可是清朝駐藏大臣收到英國軍方報告,卻感謝英軍教訓這些“藏蕃”,並用了“造福西藏,有涯量哉”8字稱許英軍功德無量。
劉漢城說,“你聽了會不相信,清朝駐藏大臣,在英國人大屠殺西藏人之後,他會去感謝英國人,而且說他們造福西藏,有涯量哉。這不只是清朝自己的公文,而且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重新印刷出來的古典版本,顯然清帝國沒有將西藏當自己的子民、領土,否則怎麽會那麽稱讚英國軍隊進入西藏?”
劉漢城稱研究只采用中國官方權威史料 不考慮藏人和西方史料
劉漢城堅持用中國人自己的權威史料查核西藏是否以前屬於中國,並強調他采用的史料,完全不考慮西藏人和西方人的說法,只采用中國人撰寫的史料,包括1949年之前,由元朝、明朝、清朝、中華民國的作者或官方撰寫。再者,這些書必須後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之後重新出版印行。第三,必須可公開在圖書館查閱。他還參照元、明、清朝政府地理文件,看有無將西藏納入版圖,並驗證有無征稅,人口調查、戶口紀錄、調派軍隊、征兵,科舉等資料。
對於中共多年來強調,如果西藏流亡政府想和中共商談,藏方代表必須先承認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劉漢城:中國宣稱西藏自古屬中國 為掩蓋軍事侵占滅國
劉漢城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向來宣稱西藏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分,因為1945年聯合國憲章清楚規範,會員國必須承諾不用武力侵略別人的領土,中國是聯合國會員國,必須遵守。所以中共在1950年所謂用軍隊“和平解放”西藏,實際是侵占,但他不能承認自己派兵把西藏滅國,所以必須假造西藏自古是它的,而它只是承繼祖先“重新統一領土”。
劉漢城祖籍廣東花縣,從小喜歡中國歷史文學,當時因考慮出路而念理工。他說,退休後之所以花費近10年鉆研西藏歷史,是因為曾經跟英國人辯論“西藏自古是中國一部份”,他以從小被灌輸、深信不疑的所謂史學說法,卻沒辦法說服英國人,才驚覺自己從小受騙。
劉漢城說,1980年代他曾返回祖國定居免費講學,當時剛開放,需要很多外國人才,回國後,才發現外界都說中共建設多好,完全不是這麽回事,在中共的教育裏,撒謊不是壞事,尤其如果為黨、為國撒謊,反而是好事。
劉漢城認為,中國稱西藏自古是中國一部分,這種講法很離譜、很丟中國人的臉,一般人是沒有膽量可以撒謊撒到這個樣子。”
劉漢城還提到,光是“聖武記”,清朝版本講西藏有多少“老百姓”,中華人民共和國重印版本,直接把“老百姓”,竄改為“農奴”。
“哎!真是所謂嘆為觀止,就是說怎會有這樣大的不同呢?是誰在竄改、騙人呢?我都覺得不可思議,書上這類的舉例很多很多。”
劉漢城:出書為揭露真相 版稅收入捐給西藏流亡教育
劉漢城說,他出版這本書只為揭露真相,他不支領稿費,雪域出版社無償勞力編印,扣掉印刷工本費,收入捐給印度達蘭薩拉西藏流亡教育。
劉漢城提到,祖父曾是木匠,建了幾棟房子收租,抗戰時,房子全被日本人毀掉,之後在中共領導下,成了“工人無產階級”,可說沒吃過中共什麽虧。他的媽媽當年到南洋、新加坡做女工,媽媽對民族主義信奉比較深,對日本侵略中國、八年抗戰的記憶很差。
劉漢城透露,出版這本書還有一個原因:“我希望用這本書跟中國人說,我們覺得日本人對中國人這樣做是不對的,可是中國人對西藏人之不合理跟之殘忍,比起日本人對中國,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劉漢城說,日本跟中國還算同文同種,稱大東亞共榮圈還說得通,但是中國對西藏完全沒有共同點。他呼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日本做不對的事,中國不要學他。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 夏小華 台北報導 責編: 陳美華、安克 網編:瑞哲
本新聞由自由亞洲電台提供
張再興學甲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耶誕夜系友師生齊聚生機系新館 重溫舊館時光與校園青春記憶】
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生機系)於2018年12月24日下午舉辦一場特別且溫馨的耶誕校友重聚茶會暨系館時光走廊照片展活動。八十餘位來自各地、橫跨一甲子世代的系友(學號分佈從B50級以前到B00級以後)與師生同仁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生機新館(鄭江樓南棟)竣工啟用,同時回顧由校史館與資深教師提供的舊館紀錄照片,並聆聽精彩的90年系史故事與未來展望專題演講。這場活動標誌著陪伴許多系友學習成長、充滿青春回憶的舊農機館(二號館)已經以嶄新的面貌再現風華,並將引領更多新世代生機系師生持續為本校跨領域生物機電教育與研發開創新未來。
此次活動除系友與師生熱情參與,本校林達德副校長、生農學院盧虎生院長、徐源泰前院長、陳世銘副院長、工學院陳文章院長、生機系周瑞仁前主任(現為宜蘭大學副校長)、方煒前主任、鄭宗記前主任與化工系吳紀聖主任與王大銘前主任和生物產業自動化中心顏炳郎主任等多位促成鄭江樓興建的師長與進駐新館的單位主管均應邀出席。茶會活動在生機系陳林祈主任邀請林副校長、盧院長與陳院長致賀詞後揭開序幕,之後分別由盧福明名譽教授、陳世銘副院長與廖國基教授進行「農機到生機之回顧」、「生機4.0展望」與「生機系館空間再造」等系列專題演講,並安排系友師生參觀輔竣工落成的新系館。橫跨90年的系史演講中一段段剪報資料和新館走廊上一張張舊館紀錄照片相互映照、串接成時光列車,讓與會系友師生們穿越一個個時光隧道,在腦海浮起於現址已拆除的農機舊館中上課、討論、研究與共同解決農業機械課題的珍貴青春回憶。相應地,儘管重生的新館還有賴系友師生共同努力募款、規劃與建設內部每一個教學研究空間,與會的每一位農機與生機人已預見未來將有許許多多更精彩的創新與發展故事將在這棟新館發生。
雖然活動當天新館外飄著濛濛細雨、外面的空氣也始終帶著寒意,但正好襯托出新館大廳微黃燈光、耶誕樹旁喝著咖啡、看著老照片的系友師生敘舊溫馨畫面,也讓資深老師的往事故事格外有溫度。這場系友回娘家的活動就在一群群久違的老同學和師長與新館合影的耶誕夜傍晚時分圓滿落幕。落幕時分,一旁帶著麋鹿角耶誕裝扮的系學會同學還在熱情招呼路過的同學喝免費咖啡分享耶誕熱情。這群新生機人他們象徵著未來,和一旁新的生機系banner一樣brand new、充滿希望;他們心裡想必會由衷感謝捐款人無私興學的義舉,也會由衷感念過去90年學長姐為他們豎立的開拓精神與開放創新思維。耶誕夜系友們在臉書社群持續回味重聚活動,許久不見的同學也藉機聯繫起來並相約回系上探望師長,甚至發起募款資助新館建設活動。同時不少資深系友如美國農業生物工程學會會士、現任中國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學院副院長的丁冠中教授與臺灣藝術大學薛文珍副校長均透過不同方式表達祝賀與關懷母系之意。系友溫暖的支持讓生機系的師生感動萬分,同時這場耶誕校友重聚活動也將成為臺大90週年校慶的一份溫馨回憶。
註: 讀者若有意資助生機系進行新館空間建設與舊館空間改善、嘉惠年輕學子,歡迎與生機系系辦公室(02-3366-5339)聯繫或逕行捐款國立臺灣大學427專戶(https://giving.ntu.edu.tw/) 並指定捐助生機系館舍籌建基金(代碼FF94F002)。生機系師生由衷感謝您!
張再興學甲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交大電子研究所一甲子,60週年慶特與辦—甲子榮耀電子傳薪—傑出校友講座(2018.4.8—14:00~16:00),附上與談人簡介,竭誠邀請師長、校友、在校生及有興趣者一起來聆聽哦~
@@@ 前100名到場參加者可獲—電子研究所60週年紀念Polo衫 @@@
時間:2018.4.8(日)14:00——16:00
地點:交大工程四館˙B1合勤講堂
報名:2018年4月7日(星期六)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報名位址 https://goo.gl/forms/VtEIkEOxVHIP9xVX2
@@@@@ 傑出校友講座 與談人 @@@@@
邱再興學長/電研55級/鳳甲美術館董事長
施振榮學長/電工57級/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李進洋學長/電工58級/Apptog艾普客科技公司董事
林家和學長/電工59級/乒乓話網 YPCLOUD Inc.雲耕隊掘井人
張懋中校長/電博68級/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王震緯學長/電工67級/Janus Technologies, Inc. Co-Founder, Board Director Stumpf AG, Chairman Asia
易芝玲學姐/電工68級/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綠色通信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梁華哲學長/電工72級/貿聯集團董事長
---------------------------------------------------------------
聯絡人:交大電子系所友會秘書 陳秋雲 小姐 ( Patty Chen )
Tel : 03-5712121分機54107 Email : patty@mail.nctu.edu.tw
歡迎加入~交大電子系所友會Facebook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09486509377408/
交大電子研究所一甲子,60週年慶特與辦—甲子榮耀電子傳薪—傑出校友講座(2018.4.8—14:00~16:00),附上與談人簡介,竭誠邀請師長、校友、在校生及有興趣者一起來聆聽哦~
@@@ 前100名到場參加者可獲—電子研究所60週年紀念Polo衫 @@@
時間:2018.4.8(日)14:00——16:00
地點:交大工程四館˙B1合勤講堂
報名:2018年4月7日(星期六)前,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報名位址 https://goo.gl/forms/VtEIkEOxVHIP9xVX2
@@@@@ 傑出校友講座 與談人 @@@@@
邱再興學長/電研55級/鳳甲美術館董事長
施振榮學長/電工57級/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李進洋學長/電工58級/Apptog艾普客科技公司董事
林家和學長/電工59級/乒乓話網 YPCLOUD Inc.雲耕隊掘井人
張懋中校長/電博68級/國立交通大學校長
王震緯學長/電工67級/Janus Technologies, Inc. Co-Founder, Board Director Stumpf AG, Chairman Asia
易芝玲學姐/電工68級/中國移動通信研究院/綠色通信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梁華哲學長/電工72級/貿聯集團董事長
---------------------------------------------------------------
聯絡人:交大電子系所友會秘書 陳秋雲 小姐 ( Patty Chen )
Tel : 03-5712121分機54107 Email : patty@mail.nctu.edu.tw
歡迎加入~交大電子系所友會Facebook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409486509377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