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好笑,今天我仍持續在寫抗戰文章,而且正好就是寫南京保衛戰的一部分,但完全沒意識到今天是南京保衛戰的結束之日(大家也可以說是南京大屠殺的開始)。
於是我決定......再發表一次部分抗戰文章的草稿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了戰車部隊,炮兵等重裝備原先也在從挹江門撤退的部隊序列之中。但由於情況混亂,這個命令卻沒能很好的傳達給各部隊。
當時防守高射炮陣地的國軍,一直等到友軍撤退時,才知道城防已經崩潰。負責領導的沈咸副連長在請示上級後,急忙喊:「弟兄們,炸毀高射炮,大家感到浦口集合。」
在即將炸毀的前夕,突然有士兵哭出聲來:
「這炮是國家的心血,我們還用這炮打下過鬼子的飛機。它們沒有被鬼子摧毀,怎麼我們自己要摧毀它呀?嗚嗚嗚~~~」
這話讓沈咸聽到也是心如刀割,但他只能硬起心腸的喊:「炸毀。」
摧毀完裝備後,高炮連趕緊乘車往挹江門撤退,卻沒想到在半路上……
嗖嗖嗖
一串子彈打來,當場就有七、八名士兵被擊斃,原來日軍已經進城了!
「趕緊下車找掩蔽!」
沈咸一聲大吼,所有高炮連士兵趕緊棄車逃入一棟樓房中,而此時他們身上,除了幹部擁有盒子炮手槍,也只有兩支步槍而已。眼看自己火力不足,就要坐以待斃……
砰砰砰
一輛的國軍一號坦克竟然衝出(這正是先前不願意隨部隊後撤,而堅決返回城內作戰的戰車營弟兄們),對著日本軍隊一陣開火,這不禁讓進城的日軍停下腳步,也讓高炮連的弟兄趁機衝出。
在經過將近一天的步行,13日下午,高炮連的倖存人員只剩16人了。正當他們仍試著規避日軍搜索時,卻看到
「支那人去死吧!」
6名日軍正在肆意的屠殺倖存平民,看著敵軍忝不知恥的暴行,沈咸轉過頭跟他的弟兄們說:「準備好,打鬼子。」
有士兵忍不住回答:「連長,這樣我們可能曝光行蹤呀。」
沈咸毫不猶豫的說:「出擊!」
一聲令下,高炮連的國軍猝然開火,遭到襲擊的日軍在驚叫及還擊後,全數被擊斃。
沈咸走向百姓說:「快走。」
又回過頭向部下說:「把鬼子的槍帶走,另外報告傷亡。」
手下的班長回答:「報告連長,有兩名弟兄犧牲了……」
沈咸一陣難過,但他知道自己根本沒多少時間可以傷感。於是馬上說:「接著走。」
國民革命軍砲兵第42團第1營第3連,全連將士在沈咸副連長的帶領下,最終只有3名成功逃出南京城並抵達徐州向高炮連歸建。每每想起在南京城陣亡的戰友,沈咸仍壓抑不住自己傷心的情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情節,我個人覺得有被改編在張藝謀導演的「金陵十三釵」當中。
謹以此文,紀念戰火下的亡魂。
圖片為:抗戰時的國軍高射炮部隊
張藝謀讓子彈飛 在 波波研究室 Popo Lab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就在今晚!看直播前不可不知的 #金馬備忘錄】
台北的同學,最近經過西門町,有感受到夭壽多的人潮嗎?
這群神色匆匆の喪屍(X)大半是衝著一年一度的 #金馬影展 而來的——蛤,你說你沒在看影展?那麼金光閃閃的 #金馬獎 你可就不陌生了吧?今晚,金馬獎將在國父紀念館舉辦,新一屆的影帝、影后就要出爐。不過,今年 #沒有任何一部中國電影參賽,中國、香港的大咖藝人,也可能 #通通不來了⋯⋯為什麼會這樣?
🏃 參賽片銳減、贊助商收手?一起看看金馬56的困境:
🔴 撞期+禁令=中國花式打壓法?
今年,中國電影最高獎項「#金雞奬」頒獎典禮 #剛好 選在金馬獎當天舉辦;中國國家電影局更在八月宣布「#暫停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2019第56屆台北金馬影展」——這個公告在華語影壇炸開,除了公告的中國大陸影片,許多港片也自動取消報名,只剩下三部獨立片商維持參賽⋯⋯ 而許多中、港、台藝人也必須決定參加 #金雞 還是 #金馬,可說是一場集體的政治表態⋯⋯
🤔 為什麼中國電影局要下此禁令呢?讓我們把時間倒轉回去年的金馬獎
🔴 金馬55的 #統獨爭議?
去年金馬獎,紀錄片導演 #傅榆 上台發表得獎感言時提到:
「希望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一個 #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身為一個台灣人最大的願望。」觸動中、台的敏感神經。
中國演員 #涂們 在頒獎人引言時馬上還擊:「特別榮幸再次來到 #中國台灣 金馬獎頒獎,我感到了兩岸一家親。」最佳導演張藝謀、最佳男主角徐崢,也在致詞中強調「#我們中國電影」。
不只如此,當天晚上的金馬慶功宴除了導演婁燁一人外, #完全看不到中國電影人的蹤影,連評審團主席鞏俐也在記者訪問時不發一語,全部都由李安代為發言。出席金馬的中國影人 #孫儷、#周迅 、#胡歌 等人隨後更在微博上轉發「中国,一点都不能少」自清。
那晚之後,許多人都在猜測中國政府不會再讓中國電影來參賽,雖然起初一直遭到官方否認,但最後還是證實了大家的猜測是正確的。被問及公告禁令的原因,中國官方表示:「台灣現在的政治情形、政治生態,#會帶來很多問題」更不諱言是與民進黨當局有關。
🔴 台灣怎麼反應?
文化部得知消息後則回應,「中國官方無疑是扼殺其國內電影工作者的長年努力。對於中國影視人員參展的自由權利被限縮,文化部深感遺憾,並呼籲中國勿以政治因素干預文化交流。」台灣民間也興起了關於「#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的論戰⋯⋯
究竟——
☑️ 中國電影無法參加公認 #華語奧斯卡 的金馬獎,對中國和台灣電影圈有什麼影響呢?
☑️ 為何有中國導演哀嚎:參加金雞,但 #好想拿金馬?
☑️ 金馬影展的贊助商如何受到中國壓力而退出?
千萬別走開,下一篇文章,一起搞清楚、弄明白!
(此文同步發表於 台北政經交易所!)
#大象席地而坐
#七月與安生
#讓子彈飛
#還有什麼你超愛的中國電影?
張藝謀讓子彈飛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下推薦】
『2018你該期待的8部重量級華語電影』✨✨
前幾天寫了一月電影的推薦,這次寫在「CATCHPLAY ON DEMAND」介紹未來即將問世的重量級華語片。
包含姜文繼《讓子彈飛》、《一步之遙》後,『北洋三部曲』的收關之作《俠隱》,賈樟柯找來柏林影帝廖凡、自己老婆兼女主角趙濤合作的《江湖兒女》,婁燁轉戰商業之作的《地獄戀人》和瞄準各大影展的《蘭心大劇院》,當然還有以《路邊野餐》大膽使用長鏡頭而技驚四座的畢贛,張藝謀、翁子光、麥浚龍也寫在裡面。
總共寫了七位導演介紹了八部新片,希望他們這些作品都能夠順利,並帶給我們精彩的一年。
CATCHPLAY ON DEMAND
#每一部演員陣容都強到不行
#其實有新作的還有陳果和陳冲
#礙於篇幅就不寫了
#但我超愛陳果的
#今年華語電影保證精彩
#不知道大家最期待哪部作品
張藝謀讓子彈飛 在 英雄電影、張藝謀長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張藝謀讓子彈飛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nittakutsp也提到WTT澳門冠軍賽2021中國之星https://i.imgur.com/iEhej0w.jpg 時間:2022/1/19-2022/1/23 ... ... <看更多>
張藝謀讓子彈飛 在 英雄電影、張藝謀長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張藝謀讓子彈飛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nittakutsp也提到WTT澳門冠軍賽2021中國之星https://i.imgur.com/iEhej0w.jpg 時間:2022/1/19-2022/1/23 ... ... <看更多>
張藝謀讓子彈飛 在 [轉錄] 《讓子彈飛》的一些暗線﹐隱喻﹐野心和吹捧-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4534425/
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到來.《讓子彈飛》的一些暗線﹐隱喻﹐野心和吹捧
2010-12-18 19:33:39 來自: 溪流
讓子彈飛的評論 5
提示: 有關鍵情節透露
“由於對姜文過於卑躬屈膝﹐厚顏無恥的吹捧﹐該影評已被和諧。”
這句是我在去看電影之前﹐已經準備好的影評(還是抄來的)。
吾輩俗人﹐花錢去影院隻圖消遣。回來吹吹水﹐網上吐吐槽。嚴肅客觀的評價電影
於我如浮雲﹐就是帶著這麼強烈的偏見去看的電影。國產片導演就那麼幾位。考慮到他們
近年的發揮驚人地穩定﹐ 吾輩觀影前﹐早已選擇好了態度。
比如趙氏孤兒﹐陳凱歌肯定給我們帶來悲劇。他就活在自己的那點小悲劇情懷裡﹐
老想拍一悲劇﹐還肯定又玩現了﹐整個一純悲劇。我們買了電影票﹐聚精會神地盯著屏幕
﹐唯恐事後罵得不夠尖刻戲謔不夠振聾發聵。 再比如讓子彈飛﹐ 姜文肯定給我們帶來驚
喜。我們買了電影票﹐就等著讓他他媽的給我們翻譯翻譯什麼叫他媽的的驚喜。 看不懂
﹐就說這片真有深度﹐可惜太小眾了。 看懂了﹐便把他當神來捧﹐唯恐自己的態度不夠
卑賤﹐拜倒得不夠迅猛。 隻恨“願為姜文門下走狗”這種結構已在王小波徐文長身上用
濫了。
人總是渴求被認同。所謂“人生得一知己﹐死而無憾”﹐描繪的就是這種渴求被滿
足時的快感。人性若此﹐無以抗衡。這群大導演大玩家﹐亦不能脫俗﹐隻是口味略有偏好
。馮小剛張藝謀什麼的活明白了﹐追求票房認同。陳凱歌自負才華﹐追求帶點文藝腔的裝
B青年的認同。吾輩小裝青年﹐層次低﹐為與不裝B的大眾拉開差距﹐大家緊緊抱成雞蛋狀
﹐追求蛋內認同﹐人稱蛋同。還有些大裝青年﹐最愛唱反調﹐追求與小裝們拉開差距﹐顯
得層次高﹐自會有人貼過來膜拜他們﹐叫他們大神。
姜文拍電影﹐也圖個被認同。他的四部風格各異的電影﹐都有強烈的自我表達欲望
。每一個片中的“我”﹐包括夏雨演的﹐都是他內心的部分投射。其前三部電影表現出來
的選本、選角的眼光﹐節奏、鏡頭的把握﹐講故事談思想的水平等硬實力﹐在吾等小青年
心中已然封神入聖。但姜文不滿足﹐他追求更廣闊的認同。《鬼來》被禁﹐《太陽》票房
不佳﹐這些不認同的聲音在姜文心裡絮絮叨叨揮之不去。
兩年多後﹐姜文射出來的﹐是經過精心構化﹐尋求破局的子彈。他的野心是得到同行
﹐大眾﹐小青年﹐大神和官府共同的認同。一言以蔽之﹕
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賺了。
我從沒見過國產導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這野心聽起來又如此的不可實現。同行是
冤家﹐小青年想脫離大眾﹐大神要高於小青年。 最重要的是﹐官府認同的﹐小青年和大
神就不認同。大眾同行還算容易同時取悅。但小青年﹐大神和官府這三群﹐在態度上冰炭
不容。
現實正是如此﹐在官府放行﹐喉舌大讚之後﹐電影自身素質迅速贏得了同行和大眾
的青睞。 廣大小裝青年們在短暫的觀望後﹐看到寧財神同學的一句“姜文王朝來了﹗”
後立即拜倒投誠。羅永浩﹐今何在等大神迫不及待地跟跳出來﹐“日﹐評價這麼高﹐不至
於吧。(這電影沒啥思想啊)”﹐“下次拍個更有追求的電影”﹐“你們到底為什麼激動
啊”。更極端一些的人開始咒罵﹐“姜文背叛了我們背叛了理想﹐腐化了拜金了追求票房
了”。“站著﹐也能掙錢”這種事在他們眼裡是沒門的。 “你媚俗了大眾﹐讓大家都看
的懂﹐你就已經跪下了。”“你媚俗了官府﹐不玩政治諷刺了﹐你就已經跪下了﹗”。
連我這個不合群的小裝青年﹐看完後也充滿了疑惑。前兩小時被導演帶著高速狂飆
﹐爽透了﹐結尾的節奏變化卻讓我無所適從。張麻子打倒了黃四郎﹐ 最後卻一無所得﹐
兄弟女人也離他遠去。他騎著白馬緩緩離去的場景讓我十分落寞。雖然最後的那場“起義
”傾向危險…但這就是姜文電影裡想說的麼﹖
子彈呼嘯而來﹐透體而過﹐我卻沒一點感覺﹐好像沒打中一樣。搞的我連影評都不想
寫了。
姜文說﹕“讓子彈飛一會兒”。
電影的開頭﹐張麻子對著白馬開了一槍﹐這槍瞄準繩結﹐打中卻不打斷。白馬繼續
跑﹐繩索已不能吃力。讓“子彈飛了一會”﹐繩索終於斷裂﹐白馬才四散跑開。電影的結
尾﹐姜文對我開了一槍。 白馬在我腦中奔馳一夜一天﹐繩索終於斷裂﹐ 我才舒服了。
如果你看見了那思緒拖出來的暗線﹐就會明白寧財神說錯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
會到來”
影評這麼多﹐吐槽點最多的就是周潤發飾演的黃四郎了。這個地主惡霸﹐說單詞﹐玩
“介錯”﹐還總要拽拽文﹐錢也多的離譜。這些特質可笑﹐不必要﹐也不合理。 但揭開
暗線的線索﹐就在於這些“不合理”。 影片的暗線﹐幾乎都巧妙得埋在笑料之下。
問題1﹕故事發生在什麼時間﹖ 1920.
葛優演的馬縣長﹐在剛進鵝城不久就說﹕“不好﹐我們來晚了﹐前任縣長已經把稅預
征到90年後了﹐都到2010年了”。 原著中故事發生在193X年﹐是姜文特意改到1920年的
。
問題2﹕黃四郎隻是個地主惡霸麼﹖ 沒那麼簡單
黃四郎交給假麻子(胡軍)地雷時﹐說了很多﹕“北中國我不知道﹐但這種限量版地
雷﹐整個南國隻有兩個”﹔“第一個在辛亥革命時炸了第一響”﹔“驚天﹐動地﹐還泣鬼
神”﹔“1910﹐made in U.S”
辛亥革命發生於1911年﹐這1910年才生產。 黃四郎不但知道辛亥革命的地雷是什麼
型號﹐還擁有唯一一顆雙胞胎地雷。 請問﹐黃四郎在辛亥革命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黃四郎參與了在武昌起義的核心策劃﹐是辛亥革命的老資格革命黨﹗不信﹖下面還有
佐証
問題3﹕張麻子隻是個土匪麼﹖ 當然不是
電影裡很明白的說了﹐ 張牧之﹐早年追隨鬆坡將軍(蔡鍔)﹐17歲時即為其麾下手
槍隊長。是講武堂出來的(考慮到蔡鍔﹐應為1909年成立的雲南陸軍講武堂)。蔡鍔在日
本死後(1916)﹐張牧之回國﹐落草。
蔡鍔何人﹖樑啟超高徒﹐民國開國元勛﹐護國軍神。 1911年辛亥武昌起義後20日﹐
蔡鍔就在雲南發動重九起義響應革命。1915年又發動護國討袁並取得勝利。張牧之早年即
追隨他﹐也算是 辛亥革命黨對老資格。
張牧之和黃四郎還曾是革命戰友﹖ 影片給出了明顯的線索
問題4﹕1900的一面之緣﹖
張牧之與馬邦德赴黃四郎的鴻門宴時﹐ 黃四郎說。“20年前﹐我和張麻子曾有一面
之緣”。從影片可以看出﹐黃四郎一開始就知道假縣長就是張牧之就是張麻子。這句一面
之緣﹐是他刻意點開的敲山震虎。影片確鑿的發生在1920年。 20年前就是1900年。
黃四郎和張牧之在這一年見過面﹖ 那一年發生了什麼﹖ 我們繼續從張17歲當上蔡鍔
手槍隊長入手。
問題是﹐張牧之現在多少歲﹐又是那一年遇上蔡鍔的呢﹖
蔡鍔1882年12月出生﹐1899年在時務學堂的老師唐才常德資助下赴日本留學﹐1904年
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 回國後先後在湖南廣西雲南等地練兵。
如果張是1904年後見到的蔡鍔﹐那麼1900年時張牧之不超過13歲。 這樣的孩子不應
引起黃四郎的注意。且1920年時33歲﹐似乎又嫩了一些。蔡鍔活到此時也不過三十七歲。
1899年之前的蔡鍔不過是個16歲不到的學生﹐雖然已經聲名不弱﹐但也不至於配個手槍隊
長吧。 張蔡相逢﹐應為1899-1904年蔡鍔留學時發生。17歲的張牧之﹐又為何會給一個留
學生作手槍隊長呢﹖
查了一下﹐1900年時﹐唐才常策劃在武漢發動“自立軍起義”。 蔡鍔聞訊即回國響
應老師。但唐看他年紀小﹐就派他去湖南送信。 後來唐才常被張之洞拍平﹐ 蔡鍔身在湖
南躲過此劫﹐又回了日本(其實這時候他才改名叫蔡鍔﹐才去學軍事)。我以為﹐張牧之
當上蔡鍔手槍隊長﹐正是這一年。 估計是唐才常不放心蔡鍔一個人走﹐派了張牧之這個
同齡毛頭小伙子﹐給他當的保鏢--”手槍隊長”(估計是光頭小隊長)。 這樣算﹐1920
年影片發生時張牧之37歲﹐也很符合人物形象。
黃四郎會在1900年認識張牧之﹐兩種可能。1是黃也參與了自立軍起義﹐在武漢或者
湖南見過蔡鍔與張牧之。 2是蔡鍔把這個手槍小戰士一起帶到了日本﹐然後在日本和黃有
過一面之緣。
我更傾向於後者﹐ 因為黃四郎和張牧之﹐顯然都在日本混過不短地時間。
問題5﹕張牧之黃四郎都混過日本﹖ 應該是﹐他們都對介錯很熟
先來介紹一下介錯﹕
日本人不愛上吊愛切腹﹐他們覺得切死自己挺光榮的。 但切腹挺難操作﹐一刀捅進
去﹐一時死不了還特別疼。身體倒得七扭八歪﹐掙紮起來滿地的血﹐死相難看﹐特別不體
面。故很多時候切腹者會讓一個信賴的朋友當「介錯」。介錯人手持長刀站在其身後﹐在
自殺者的短刀切腹的一瞬間砍下他的腦袋。
切腹大家都熟﹐但介錯就相對冷僻。 更別說在沒網絡和電視的1920年﹐ 如果不是對
日本文化相當熟悉的人﹐根本說不出這倆字吧。
黃四郎在鴻門宴上說“要是這三個人供出我來﹐我就切腹﹐請兄台當我的介錯”。
張牧之說“你搞錯了﹐介錯人用的是長刀”。兩個人應該都在日本待過相當長的時間。尤
其是黃四郎﹐好端端的中國人沒事誰能扯到切腹去。張牧之要在日本混﹐隻能是1900-190
4年。因為1904年蔡鍔回國後就沒怎麼去日本(其實我也不熟﹐蒙的)﹐作為蔡鍔的手槍
隊長﹐張牧之也不能去日本。等1916年8月﹐蔡鍔病重去日本治病﹐當時張牧之一定跟著
去了日本﹐但估計這段時間他可沒興趣研究什麼切腹。何況11月初蔡鍔就病逝了。
回答了這5個問題後﹐ 我們重新看黃四郎這個人。 他留過西洋﹐也留過東洋。說話
愛拽文﹐冒成語﹐國學功底算不錯。你若把他看作一個土財主﹐這些設定顯然有很蹩腳﹔
但若把他看作早期便追隨孫中山的革命黨﹐ 那些設定就很恰當。
黃四郎﹐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土財主。 他是一個腐化的前革命者﹐現當權派。 在鵝
城﹐他是“官府”的代言人。
我總結一下暗線﹕
1900年﹐張牧之追隨蔡鍔到日本﹐並與黃四郎有一面之緣。
1900-1911年﹐張牧之和黃四郎在同一個革命陣營﹐但無交集。
1911年10月10日﹐ 辛亥武昌起義﹐黃四郎為核心成員。 10月30日﹐蔡鍔在雲南發動
重九起義﹐張牧之也算核心成員。
1911年-1920年﹒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黃四郎﹐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斂財。他投靠了
實力軍閥張敬堯(還是張宗昌﹖ 其實我沒聽清楚。 總不能是張孝準吧)這座靠山後﹐癒
發肆無忌憚﹐橫征暴斂﹐更以故鄉鵝城為根本苦心經營﹐控制了民國小半的煙土交易﹐大
發其財。
辛亥勝利後﹐革命者張牧之﹐不求權錢﹐繼續追隨蔡鍔。 1916年蔡鍔死於日本﹐此
後張牧之對時局失望﹐幹脆落草為寇。
1920年﹐ 張牧之馬邦德來到鵝城﹐電影開始。張黃鬥法﹐掀起了一個小小的鵝城起
義﹐勝利後張牧之分文不得﹐心愛的女人和他的兄弟們一起走了。這場“革命”﹐正如當
年的辛亥革命﹐ 他什麼也沒得到﹐甚至失去了很多。 他坐的chair﹐ 也被別的man抗走
了。
這就是姜文在此電影裡內藏的政治隱喻。 誰會投入革命﹖蔡鍔這樣的英雄會﹐袁世
凱這樣的梟雄會﹐但最後得權的一定是袁世凱﹔張牧之這樣的爺們會﹐黃四郎這樣的投機
者會﹐但最後得利的一定是黃四郎。 當張牧之再次掀起鵝城革命﹐他不為財也不為權﹐
不為女人也不為大眾。他對黃四郎說﹕“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如果你們覺得這個隱喻還不夠過癮﹐ 鴻門宴上還有句台詞。“彼時彼刻﹖” “恰如
此時此刻”(謝絕聯想﹐請勿跨省)。
問題6﹕姜文要幹什麼﹖ “讓子彈飛一會”
解決了前5個問題﹐我們就明白姜文如何同時取悅小裝﹐大神和官府三個群體了。 那
就是打時間差。這是一部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被解讀出的電影﹐子彈中的火藥藏在喜劇和
商業的外殼之下﹐躲過了官府的剪刀手。 他若明白無誤的指出黃四郎是由XX手段走上統
治階級的惡棍﹐配合最後的“鵝城運動”﹐那這片死的絕對比寧浩的《無人區》還慘烈。
等子彈飛完﹐官府醒過神兒來﹐影片都下映了。
從技術手段來說﹐姜文為追求這個飛一會兒才明白的效果﹐刻意的將每一條重要的線
索後埋一個包袱以轉移注意力。 比如張牧之剛剛自陳身份﹐說自己跟鬆坡將軍混過。 觀
眾還沒轉過筋想清楚鬆坡是誰﹐葛優就跳出來插科打諢﹕“那一年﹐我十七歲﹐她也十七
歲...”。在逗笑大家之余﹐將觀眾的注意力從“鬆坡”﹐“十七歲”這樣的線索上轉移
開。避免影片立刻被看懂。
姜文的電影愛悄悄的牽扯些政治﹐但要把子彈對著官府打﹐未免自討死路。他準備打
向誰﹖ 這就是本文最後要討論的問題﹐也是姜文更大的野心所在。 看官們可以把他野心
想的特別不怕死﹐但我可不敢胡寫。我覺得他把槍口對準時下電影界﹐對準某位電影界的
官府代言人。
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姜文那句“我姜文站著﹐也能把錢掙了”。這點野心﹐觀眾都看的
出來﹐也不難理解這句有點揶揄悶頭掙錢的馮小剛。馮導豈是在於這點揶揄的人﹖還主動
客串了湯師爺﹐和葛優聯袂出演賺錢眾。(馮導不但拍片賺錢發揮穩定﹐客串也是穩定的
頭五分鐘就死。)湯師爺落水而死﹐ 葛優演的馬邦德為求活命﹐一直在冒充湯師爺。 可
以說﹐在電影裡﹐葛優代表了馮小剛。馬邦德說的﹐就是湯師爺說的。也是馮小剛說的。
湯師爺要賺錢﹐他向誰跪﹖ 官府代言人“黃四爺”。 他怎麼著掙錢﹖ 黃四爺帶頭
出錢﹐其他人就得跟著出錢﹐回頭把錢還給黃四爺﹐得利三七開。
張牧之要站著掙錢﹐也得在湯師爺的配合下﹐先忽悠“黃四爺”先出了一百八十萬兩
銀子才行。
關鍵問題來了﹐湯師爺想賺錢得跪官府代言人黃四爺﹐馮導演想賺錢得跪那位爺﹖
時下電影圈裡﹐ 有沒有一個“爺”﹐是公認的官府代言人呢。這位爺﹐如果像黃四
爺一樣惡劣﹐已成中國電影的毒瘤﹐就夠好了。這位爺﹐如果像黃四爺一樣發家﹐先投身
於“導”﹐一步步的向官府靠攏﹐終究成“爺”﹐就再好不過了。
有沒有這樣的一位爺﹐讓姜文這種爺們電影人覺得。“X爺﹐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線索還在電影裡
理解子彈的政治隱喻﹐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故事發生時間的改動。
理解子彈的現實所指﹐突破點在於姜文相對於原著﹐對角色姓名的改動。
在原著裡﹐黃財主的原名叫黃天榜﹐”黃天棒”. 在電影裡﹐叫作黃四郎﹐“黃四爺
”。
韓三爺﹐您得多麼的無畏﹐才敢於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這片兒的出品人上﹖ 您給這
電影投了多少錢來著﹐ 別是一千八百萬
(原著師爺姓陳﹐沒縣長這人。 電影裡分別安上湯﹐馬二名。將將是個“馮”字﹐
有點附會﹐放括號裡圖個好玩吧)
在電影後半﹐ 張麻子對著黃四爺派出來的馬車﹐虛射一槍﹐“讓子彈飛一會”。 片
刻﹐槍聲四起。
《讓子彈飛》上映一會後﹐終會成燎原之勢。其它手裡有槍的導演﹐編劇﹐演員﹐雜
志﹐評論家們﹐都會迫不及待的把肚子裡藏了多年的子彈打出去。
姜文必將瓦解一個“三爺的王朝”﹐“剪刀手的王朝”。讓黑馬們倒下﹐白馬們得以
掙脫沉重的束縛。但”姜文的王朝”﹐永遠不會來臨。他會從容的從椅子上站起來﹐讓別
人搬走。自己騎上白馬﹐悠然的離開我們的視線﹐化為一個傳說。
讓子彈飛一會兒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6.49.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