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在法國數十年發展 #電視動畫來助攻 🇯🇵🇫🇷
在台灣,日本漫畫的市占率高達九成,日漫的表現形式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灰階網點、沾水筆線條、斜格破格應用,幾乎已成為我們對「漫畫表現」的既有想像。
表現形態相對極為不同的法語漫畫市場,過去多半以平穩的四段布局、48頁精裝彩稿聞名,目前也已大大接受了日漫的圖像敘事。日漫在法國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2010年法國成為 #世界第二大日漫消費國,如今的日漫市占率更攀升到近四成(2020年相較前年便漲了18%),且銷售額仍有大幅成長的趨勢。
.
70年代,彩色電視機剛普及不久,法國電視台的Anime熱潮來得特別兇猛,《#金鋼戰神》、《#宇宙海賊哈洛克船長》、《#小甜甜》等作品引進,使觀眾對日本漫畫與動漫造型也逐漸熟悉起來……
而日漫在法國真正享有普遍商業上的成功,得歸功於1990年12月電視節目《多蘿帖俱樂部》所播映的《#七龍珠Z》系列。這個節目自1980年代末即專門播映日本動畫,1988年就播出了前作《七龍珠》,不過內容多有修改。
格雷納出版社因為《#阿基拉》的好評對日漫有了信心,1993年決定買下《七龍珠》的原作版權,也進一步引入其他動畫原作如《亂馬1/2》,逐漸成為法國日漫出版社的權威品牌,更帶動了其他出版社對日漫的興趣……
────
👉訂閱電子報,收信掌握本刊完整報導:https://lihi1.com/EbuBe
👉追蹤Openbook IG:https://goo.gl/Enkzy3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
彩色電視普及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日本著名作曲家菊池俊輔病逝 】
你未必聽過菊池俊輔這個名字,但你一定聽過他的音樂作品:「人人期望可達到」的《叮噹》(即《多啦A夢》/《ドラえもん》/1979:https://bit.ly/2QQIIKf) 、「靈感IQ稱得上十分之高超」的《IQ博士》(《Dr.スランプ》/1981:https://bit.ly/3nDsmAG) ,也可以是「龍咁威特種警衛」(原曲為《面影》/日劇《猛龍特警隊》第一集至第58集片尾曲/Gメン'75:https://bit.ly/3vCdi97) ,還有《幪面超人》(仮面ライダー)那句「蛇麻Lu,Short㗎」(https://bit.ly/2SgjmFP) ,以及你甚至不知道作品名字,聽落卻相當耳熟的《龍珠》配樂,統統都是菊池俊輔的經典作品,可惜一切已成絕響。
據日本傳媒報道,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日本音楽著作権協会/JASRAC)周三(28/4)在官網公布,指菊池俊輔於4月24日在東京一家療養院裹病逝,終年89歲,生前他因為吸入性肺炎已入院醫治多時,而葬禮僅安排家族成員出席,追思會安排則未有定案。
菊池俊輔於1931年在日本青森縣弘前市出世,大學時代就讀日本大學藝術學部,主修作曲。1961年,即菊池俊輔30歲的時候,他以電影音樂作曲家的身份出道,主力負責東映的電影音樂,處男作是為佐藤肇導演的電影《第八位敵人》(八人目の敵)創作,及至1963年,他為劇集《野菊之墓》首次創作配樂。
隨着1962年彩色電視機於日本普及,日本電視製作起飛,連帶菊池俊輔的音樂作品,包括主題曲和配樂,亦因為透過電視台播放連續劇、特攝片和卡通片,而漸漸成為極重要的日本流行文化產物,《虎面人》(タイガーマスク/1969)、《三一萬能俠》(ゲッターロボ/1974)、《沙漠神童》(即《巴比倫2世》/バビル2世/1973:https://bit.ly/3gWpIEE) 、《忍者小靈精》(忍者ハットリくん/1981)、《Q太郎》(1985)、日劇《赤的疑惑》(1975)和日劇《赤的衝擊》(1976)等等,數之不盡。菊池從事作曲逾半世紀,1983年至2019年間,曾多次獲得日本音樂著作權協會表揚,2015年獲頒日本金唱片成就獎。
對香港人而言,最熟悉的應該是《猛龍特警隊》和《叮噹》吧,前者是同名日劇的第一代片尾曲《面影》,原唱是島崎由理(しまざき由理),1977年因為無綫購入版權,順理成章推出廣東話版,由盧國沾填詞(https://bit.ly/3uporty) ,曾經有汪明荃、石修,而徐小鳳在1976年已率先翻唱佐藤純彌作詞的原裝日文版,但令到新一代認識這首經典,不得不提2003年谷德昭執導的《龍咁威》,因為主角鄭中基翻唱此曲(https://bit.ly/3nIoKNz) 。至於《叮噹》的港版則由鄭國江填詞,第一代主唱是小太陽兒童合唱團,想當年真正做到全香港人人都識唱,後來陳慧琳亦重新演繹,但歌曲散發的味道已跟80年代的版本相差甚遠。
菊池俊輔音樂大集合介紹:https://bit.ly/3vCcTn7
圖片來源:twitter
(0305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菊池俊輔 #幪面超人 #叮噹 #多啦a夢 #龍珠 #IQ博士 #日劇 #猛龍特警隊 #龍咁威
彩色電視普及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還記得當年《少年Pi的奇幻漂流》正紅時,新竹市影像博物館(前身為新竹有樂館)為慶祝80周年落成紀念,在館前的廣場繪製了栩栩如生的老虎3D電影地景嗎?那幅作品就是出自魏老師之手!
當初為了呈現最好的成果,老師還把自家客廳地板當畫布練習呢!(照片在文章中)
在彩色電視和電腦輸出普及之前的年代,魏老師可是包辦了所有新竹各大戲院的電影看板繪製工程!即便現今已年過古稀,老師仍活到老學到老,一刻也不得閒。
⩥ 來了解更多魏老師精彩的人生故事吧:https://vocus.cc/citilens/5cda46b5fd89780001ce6270
彩色電視普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介紹
訪問作者: 王振愷
內容簡介:
臺南全美戲院是李安導演電影的啟蒙地,
顏振發師傅手繪看板的保存地,
「兩片同映,一票價」在地影迷流連的二輪戲院,
全球媒體爭相報導的老戲院。
說到全美戲院,許多人都會想到手繪看板師顏振發師傅,以古早的手工方式繪製電影海報;還有國際導演李安,在青少年時期背著父親,偷偷到全美戲院觀摩西方電影製作拍攝的技巧。
故事從1950年臺南富商與政要歐雲明先生在永福路投資興建的「全成第一戲院」說起,這間戲院與其他兩間「大全成、小全成戲院」結合為三家全成戲院系統,見證了「電影時代」的興起。之後由吳家接手經營,在1969年4月12日改名為「全美戲院」,從此進入全美的時代。
為求生存,當時全美戲院採取「插片」的運作方式,後來因無法取得首輪電影的配額,而改為「二輪電影院」,甚至採「兩片同映、不加票價」的策略,開始邁向全然迥異於同業倒閉的命運,1970年代中後期是全美收入最豐厚的時期。到了1983年,吳家接手原小全成戲院,改名為「今日戲院」。於是「今日.全美戲院」成為臺南二輪戲院的代表。
歷經1980年代彩色電視的普及,1990年代第四台、錄影帶、VCD、DVD、盜版光碟的猖獗及網際網路的崛起,2000年前後「影城」進駐百貨公司,2010年初電影放映機全面從膠捲汰換成數位,2020年全美戲院邁入古稀之年,七十年來全美戲院孕育了李安導演和顏振發師傅,也在每個階段絕處逢生。全美戲院距離大井頭不到十公尺,如果說大井頭帶給臺南庶民的水源與商業的興盛繁榮,那麼全美戲院就是帶給臺南人電影劇場的文化養分。
這間擁有獨棟戲院配置、保存相當多電影文物的大戲院,在臺灣已所剩無幾。本書以近兩年的時間製作,以過去今日.全美戲院所累積的資料、及經營者對於戲院歷史的詮釋作為基礎,然後透過大量口述訪談及作者在文創、藝術與電影評論的專業訓練,以嶄新的觀點爬梳今日.全美戲院的歷史。
當全美戲院老闆和員工述說七十年來如波浪般起伏的辛酸歷史時,我們從書中看到的不只是全美戲院史或臺南市的戲院史,也是整個戰後臺灣的戲院史。
作者簡介: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臺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彩色電視普及 在 Yutopia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我來說,80年代是時尚史中另一個最輝煌年代,浮誇的墊肩、半屏山、存在感極重的修容、Disco Style...電視的普及,讓音樂、藝術與時尚透過媒體更加快速的渲染,在那個年代,時尚真正落實到了生活裡,人人皆可參與。
在這WILD與POP蓬勃發展的年代,寶格麗第三代傳人與Andy Warhol相遇了。一位是彩色寶石專家,一位是普普藝術大師,怎能不迸出火花?
生於80年代尾的我,對於錯過這樣的輝煌年代,總感到扼腕,然而在今年度的寶格麗頂級珠寶展「WILD POP」中,我不僅看見被Andy Warhol所啟發的設計,音樂、流行文化與80年代時尚皆一躍成為色彩豐富、絢麗華美的頂級珠寶,在亮橘色的空間中,彷彿回到過去,大膽的做一位80浮誇女子。
我與凱特王首次在影片中對話,在我們兩個都熟悉的80年代風格中,與頂級珠寶的加持下,玩得真是太開心了!你是不是也覺得如此浮誇的風格,真是太適合我了呢?
#浮誇945
#往左滑看英文版
#你喜歡中文還是英文
🎬 壹十一影像製作工作室 for Bulgari
#BVLGARI
#WILDPOP
#HIGHJEWELRY
#BVLGARIHIGHJEWEL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