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戲劇情結】
這次分享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談到他個人寫作上的「戲劇情結」的文章─在他的寫作生涯中,劇本寫作的經驗是至關重要的。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著名作家的經驗談吧。
-
我發表的第一個作品是小說,但1978年開始寫作時,最先寫的是話劇。那時候有一部話劇《於無聲處》非常火爆,受這個戲啟發,我借來曹禺、郭沫若、莎士比亞等很多戲劇作品,寫了一部話劇投稿。投來投去,投到自己都煩了,算了,燒了,但就此有了「戲劇情結」。
我轉而去寫地方戲曲,是因為從小看地方戲。我的小說也從中受益,比如《檀香刑》就直接受茂腔音樂滋養。地方戲讓我感到親切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語,鄉音鄉情原始、樸素,讓觀演之間沒有距離。我也很喜歡京劇,但京劇唱詞確實難寫,上一句仄聲收尾,下一句必須平聲,跟律詩平仄要求相仿。一段唱詞幾十句,首先要滿足韻腳,很多時候難以做到既表達作家原意又符合平仄要求。
小說家的劇本肯定和劇作家的劇本有區別,小說家寫戲總是按捺不住要描寫,比如場景和人物肖像。但因為缺乏舞臺實踐,費半天勁,有時候寫出來對導演毫無用處。演員動作在舞臺上具有多義性,劇作家下筆時要想清楚,但也要注意給演員和導演留出再創造的空間。這些都還是雕蟲小技,對一個好劇本來講,人物對話尤其重要,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寫歌劇《檀香刑》時,讓我對劇本寫作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體驗更深。我原以為只要押韻即可,但作曲、編劇李雲濤說:「莫言老師,你寫了很多好唱段,但是我必須在後邊加上一個開口音『啊』,否則歌劇演員沒法唱出來。」後來我觀察汪曾祺那一代人寫《沙家浜》《紅燈記》,開口音確實比較多。
寫戲曲文學劇本《錦衣》,故事最初來自我母親講的「公雞變人」傳奇。2016年暑假,我偶然看到有關山東留日學生的史料。這些留日學生,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回國的,很不容易,我就想能不能把「公雞變人」的故事放置到大歷史背景裡去書寫。純粹講一個神鬼故事,怎麼也編不過《白蛇傳》吧?所以乾脆弄個真真假假的故事來。
為寫《錦衣》,我研究了很多地方戲,算不上深入,初步瞭解劇本特點,也明白了支撐傳統戲的幾個精神支柱。比如,傳統戲的道德基石肯定是儒家思想,故事結構也有固定套路。我想突破這個模式,但也考慮到觀眾的審美習慣,如果完全按照小說方式寫一個悲劇,該團圓的人不得團圓,所有人最後沒有好報,也不行。所以在這個戲裡,我還是給人物創造團圓的機會,同時也埋下突破套路的伏筆。
我真正寫話劇是在1997年。王樹增聯合我給空軍話劇團寫劇本《霸王別姬》。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題材,當時也已經有了各種版本。我們最後寫了一個《鋼琴協奏曲霸王別姬》,我設置兩組人物:呂後、虞姬、項羽;鋼琴教師、音樂指揮、鍋爐工。一組古代,一組現代,對照來寫。雖然兩組人物相隔數千年,但人類情感是共通的,不同時代青年人都會在愛情問題上糾結、苦惱,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不過這兩組人物在舞臺上表現很困難,怎麼也捏不到一塊去,劇院就乾脆排成兩個戲,當代部分取名《鍋爐工的妻子》。進入新世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想重新打造劇本文學,委約我創作,我就寫了《我們的荊軻》,任鳴做導演。這部戲在國內外演出反響都還可以。
影視劇本我也寫,像《姑奶奶披紅綢》《英雄浪漫曲》《英雄美人駿馬》《紅樹林》《捍衛軍旗之戰》,電視劇劇本要真寫好很不容易。為什麼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缺少精品力作?就是因為作家自身沒有把電視劇視為藝術,而是當作短平快的賺錢方式,這樣自然寫不好。所以我一直呼籲,電視劇編劇也是劇作家,電視劇劇本本身也是藝術,即便沒被拍成電視劇,也可以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來讀。劇作家的重要性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話劇領域。在影視、歌劇、音樂劇甚至舞劇領域,劇作家都應該有重要地位。我參加歌劇《檀香刑》改編,深深認識到,好歌劇需要建立在好劇本基礎上。好唱段怎麼來的?首先得是編劇寫得好。
最近我在讀挪威當代作家约恩·福瑟的書。他的劇作高度詩化,跟傳統話劇不同,沒有莎士比亞戲劇裡那麼多人物、那麼曲折的劇情。他創作的現代戲劇,就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舞臺上說來說去。如果讓我去寫,我不會寫這種類型。演員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劇作家未必真能給自己寫的東西一個明確解釋,沒有明確解釋可能也正是作品張力特別大的原因。但是這樣的作品究竟能不能留下來,我很懷疑。已經取得經典地位的東西是不可撼動的,今天各種現代派作品未來未必會再演,莎劇再過數百年必然還在上演。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
律詩平仄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莫言的戲劇情結】
這次分享的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談到他個人寫作上的「戲劇情結」的文章─在他的寫作生涯中,劇本寫作的經驗是至關重要的。
以下讓我們來看看這位著名作家的經驗談吧。
-
我發表的第一個作品是小說,但1978年開始寫作時,最先寫的是話劇。那時候有一部話劇《於無聲處》非常火爆,受這個戲啟發,我借來曹禺、郭沫若、莎士比亞等很多戲劇作品,寫了一部話劇投稿。投來投去,投到自己都煩了,算了,燒了,但就此有了「戲劇情結」。
我轉而去寫地方戲曲,是因為從小看地方戲。我的小說也從中受益,比如《檀香刑》就直接受茂腔音樂滋養。地方戲讓我感到親切的另一個原因是大量使用方言土語,鄉音鄉情原始、樸素,讓觀演之間沒有距離。我也很喜歡京劇,但京劇唱詞確實難寫,上一句仄聲收尾,下一句必須平聲,跟律詩平仄要求相仿。一段唱詞幾十句,首先要滿足韻腳,很多時候難以做到既表達作家原意又符合平仄要求。
小說家的劇本肯定和劇作家的劇本有區別,小說家寫戲總是按捺不住要描寫,比如場景和人物肖像。但因為缺乏舞臺實踐,費半天勁,有時候寫出來對導演毫無用處。演員動作在舞臺上具有多義性,劇作家下筆時要想清楚,但也要注意給演員和導演留出再創造的空間。這些都還是雕蟲小技,對一個好劇本來講,人物對話尤其重要,要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寫歌劇《檀香刑》時,讓我對劇本寫作的特殊性和專業性體驗更深。我原以為只要押韻即可,但作曲、編劇李雲濤說:「莫言老師,你寫了很多好唱段,但是我必須在後邊加上一個開口音『啊』,否則歌劇演員沒法唱出來。」後來我觀察汪曾祺那一代人寫《沙家浜》《紅燈記》,開口音確實比較多。
寫戲曲文學劇本《錦衣》,故事最初來自我母親講的「公雞變人」傳奇。2016年暑假,我偶然看到有關山東留日學生的史料。這些留日學生,都是冒著生命危險回國的,很不容易,我就想能不能把「公雞變人」的故事放置到大歷史背景裡去書寫。純粹講一個神鬼故事,怎麼也編不過《白蛇傳》吧?所以乾脆弄個真真假假的故事來。
為寫《錦衣》,我研究了很多地方戲,算不上深入,初步瞭解劇本特點,也明白了支撐傳統戲的幾個精神支柱。比如,傳統戲的道德基石肯定是儒家思想,故事結構也有固定套路。我想突破這個模式,但也考慮到觀眾的審美習慣,如果完全按照小說方式寫一個悲劇,該團圓的人不得團圓,所有人最後沒有好報,也不行。所以在這個戲裡,我還是給人物創造團圓的機會,同時也埋下突破套路的伏筆。
我真正寫話劇是在1997年。王樹增聯合我給空軍話劇團寫劇本《霸王別姬》。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題材,當時也已經有了各種版本。我們最後寫了一個《鋼琴協奏曲霸王別姬》,我設置兩組人物:呂後、虞姬、項羽;鋼琴教師、音樂指揮、鍋爐工。一組古代,一組現代,對照來寫。雖然兩組人物相隔數千年,但人類情感是共通的,不同時代青年人都會在愛情問題上糾結、苦惱,甚至付出生命代價。不過這兩組人物在舞臺上表現很困難,怎麼也捏不到一塊去,劇院就乾脆排成兩個戲,當代部分取名《鍋爐工的妻子》。進入新世紀,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想重新打造劇本文學,委約我創作,我就寫了《我們的荊軻》,任鳴做導演。這部戲在國內外演出反響都還可以。
影視劇本我也寫,像《姑奶奶披紅綢》《英雄浪漫曲》《英雄美人駿馬》《紅樹林》《捍衛軍旗之戰》,電視劇劇本要真寫好很不容易。為什麼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缺少精品力作?就是因為作家自身沒有把電視劇視為藝術,而是當作短平快的賺錢方式,這樣自然寫不好。所以我一直呼籲,電視劇編劇也是劇作家,電視劇劇本本身也是藝術,即便沒被拍成電視劇,也可以作為文學藝術作品來讀。劇作家的重要性不應該僅僅體現在話劇領域。在影視、歌劇、音樂劇甚至舞劇領域,劇作家都應該有重要地位。我參加歌劇《檀香刑》改編,深深認識到,好歌劇需要建立在好劇本基礎上。好唱段怎麼來的?首先得是編劇寫得好。
最近我在讀挪威當代作家约恩·福瑟的書。他的劇作高度詩化,跟傳統話劇不同,沒有莎士比亞戲劇裡那麼多人物、那麼曲折的劇情。他創作的現代戲劇,就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在舞臺上說來說去。如果讓我去寫,我不會寫這種類型。演員說一些莫名其妙的話,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劇作家未必真能給自己寫的東西一個明確解釋,沒有明確解釋可能也正是作品張力特別大的原因。但是這樣的作品究竟能不能留下來,我很懷疑。已經取得經典地位的東西是不可撼動的,今天各種現代派作品未來未必會再演,莎劇再過數百年必然還在上演。
律詩平仄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稍早最新的消息,高中國文教學文言文比例維持原本國教院研修小組的方案,也就是兩年來經過各界專業學者多方討論、並經過一兩百場座談及公聽會得出的共識。在此特別要向在這次課審會企圖推翻原案的風波中挺身而出的老師、學者們致敬,這當中包括我曾在台大國文課上受教的中文系教授們,你們辛苦了!
在這裡並附上下午中視新聞來訪問我的片段。我指出,課審會提案要推翻國教院文言文比例者,說穿了其實就是要「去中國化」,因為一旦談起文言文的經典作品,無論是孔子孟子或唐宋八大家,都與中國古人切不斷、分不開,這就有礙於他們塑造獨立於中國的「台獨史觀」。
然而,文化本來就不能硬用政治意識型態來詮釋。任何文學素養的養成,當然要從她歷經時代淬煉的經典讀起。比如我出身外文系,我們在學習西洋文學的過程中,也必須要上溯到希臘神話、新舊約聖經,更何況是世界上唯一仍「活著」的古文明、老祖先傳給我們的中華文化。
當語文教育也要置入偏狹的意識型態時,自然就會有荒腔走板的說法出現,如所謂唐宋八大家是「造神」,讀文言文會被洗腦成封建腐朽的忠君思想......等等。因為找不到理由,又不好直接說是為了「去中國化」,於是便又拿出「台灣本土」作為正當性藉口。
然而,要談「台灣本土」,認識老一輩台灣文學家,就更必須打好文言文基礎,因為他們很多不擅長用以國語(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白話文」表達,但在書寫上卻是非常工整、正統的文言文。如日據時期台灣的仕紳代表林獻堂,當他與梁啟超在日本見面時,一個是台灣人,一個是廣東人,各自方言不同,但卻能用共同熟悉的文言文書寫溝通。又如連橫的《台灣通史》,絕對是台灣本地文學的經典之一,亦是以文言文寫作而成。
如果文言文底子不紮實,便很難走進老一輩台灣作家的「漢學」世界,甚至還會鬧出笑話,那便是年初總統府硬拗的「自自冉冉」,還說要以閩南語或客家話讀。但不論是閩南語、客家話或國語,「自自冉冉」與賴和所作的詩中的下一句「歡歡喜喜」在平仄上皆不合律,惟有「自自由由」的平仄才會正確,這便是對文言文不懂、卻仍要以政治凌駕文化的傲慢。
我在之前便已點破,這次課審會透過幾個小屁孩提案,就想推翻專業學者耗費兩年討論的結果,這場戲實在演得也太粗糙。也因為手法太過拙劣,才會引發海內外眾多中文學者看不下去,超越政治,共同發聲捍衛文化。從這點也可看出,民進黨全面執政大權在握,為了貫徹文化台獨,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這次的風波雖暫時告停,以民進黨的個性,未來勢必還要折騰,在此也奉勸你們這些人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
(有朋友看出我背後的那幅字寫的是什麼嗎?)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