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與俗】#巨大又便宜的華麗 | 西成玉出超市(スーパー玉出) // 李長潔
.
大阪西城區,近年受到台日等各國Youtuber青睞(三原Japan、MaoMao Tv…等),幾乎都會有某集選題為此,前往「冒險」、「獵奇」、「懷舊」,這裡有全大阪最便宜旅館,也有全大阪最激安的超市,因為這裡是被現代大阪遺忘的空間,是「領人難以啟齒」的地方。西成區,舊稱「釜ヶ崎」的邊緣區域。在西成,有大量的臨時工聚集在西成労働福祉センター周遭,每日清晨等待工頭來領人前往工地,工事完畢後則返回到西成,隨意地睡在堪可安頓的租屋,甚至街角。
.
■ #被視為異世界的地方
.
從史料上看來,飛田、天王寺、西濱等幾個大阪南邊,充滿「惡所」。所謂「惡所」,是江戶人對妓院、戲院、與貧民居所的通稱。在日本的身分制度下,妓女、戲子與遊民,都是飽受歧視的低邊階層。對於大阪城而言,此處是邊緣地帶,也奇妙地被阪堺電車、JR關西本線、與南海電鐵本線包圍起來,像是畫出了一個無法管轄的區塊,被現代大阪隔離或排除了(沖浦和光,2006)。
.
這樣一來,西成便作為一種「內城」(inner city),意指城市邊緣化、衰敗化的都市發展現象(吴娅丹,2010),尤其是西濱、釜ヶ崎、飛田三處,在官方的角度上,它們總是被隱匿的。而整個西成地區,其實由四種類型空間構成—藩政舊集落型態的住宅區(天下茶屋、玉出等),商業地區的遺留(飛田、釜ヶ崎等),其他準工業區,如三開、鶴見橋,或是津守(水内俊雄,1997)。與大阪市區不同風格與速度的都市發展,讓西成的特質時常被側視為異界。
.
■ #狂妄華麗的便宜攻勢
.
其中一個西成「異世界」的知名特徵,就是大阪名產「超激安超市」-- #玉出超市。玉出超市對於其他城市居民而言,具有強烈的衝擊:華麗的霓虹燈、眼花撩亂的鮮豔色調,「玉出」兩的超級巨大的字體,用力地打印在你的視網膜上。筆者第一次看見黑夜中閃閃發光的玉出超市,大膽而俗氣,簡單而粗暴,反倒讓我著迷了。
.
但真正令人著迷的,是咋舌的超低價標籤,貼在各種蔬菜生鮮、醃漬物、炸物的塑膠封膜上。一個炒麵麵包才100円!還有一堆「1円セール」的標價!其實不只是便宜,偽小編自己試過好多商品,就連海鮮也絕對算是新鮮。這樣接地氣的超市,乃有鑑於該地區的居民人口學特質、租金地價與店舖經營方式,用最好康的價格,支持著西成地區貧困階層的日常生活。
.
■ #玉出超市的逆襲
.
近年,玉出超市大量展店於關西地區,目前共43間分店,住在大阪的叔叔說,如果有人說:「我要去玉出」,他其實是說要去玉出超市(スーパー玉出),而不是「玉出」這個地方。超便宜的玉出超市,成為關西地區的觀光特色之一,廣傳為「大阪名物」、「大阪珍風景」。
.
玉出超市的美術設計,也是非常奇杷。例如在店外的牆面,繪上類似村上隆、迪士尼所設計的人物與圖樣—米奇、小熊維尼、微笑小花等,姑且不論著作權的問題,這也算是一種「文本盜獵者」(textual poachers)(Jenkins, 2012)?修旦幾勒,在12月2日時,連村上隆自己都來「參與」這個文本的戲擬,也太後現代了吧XD(https://twitter.com/2SHINARIFREEDOM/status/1334072196705054723/photo/1)
.
用Instagram、Twitter查詢「#スーパー玉出」關鍵字,也可以找到許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便宜、可愛、奇觀、關懷),來到玉出超市打卡上傳,一家超市的種種可以讓大眾願意分享到社群媒體上,也算是很厲害的行銷與公共參與。
.
■ #觸探底邊社會
.
「底邊階級╱底邊社會」是人類學者喬健教授提出的一組重要學術概念。之前上他的課提到,「底邊階級」指的是處於社會底層及邊緣的群體,他們所屬的社會便是「底邊社會」,不了解它們,便不能真正理解社會的全貌。
.
為了要了解西成區的污名化歷史與現階段的困境,某些NPO組織開設了見學活動,舉辦「大人的社會科學in OSAKA~親眼看見釜ヶ崎」(大人の社会科見学 in OSAKA〜自分の目で見る〜釜ヶ崎ホントノトコロ),帶著社會工作者、教育者等相關人士,前往釜ヶ崎,了解該區的經濟、勞動、福利、環境等問題。也有其他像是帶著小學生在寒冬中發放物資給該地臨時工的社會行動。
.
從底邊社會的角度來看,或許更多的「歷史性」、「脈絡性」思考,可以讓我們避開平面的敘述,避開單純覺得「西成區好亂、好髒、好可怕」的汙名化標籤,用互時性的共感來理解社會事件,讓我們有機會關懷這個日本社會的一部分。
.
好啦,我只是要蹭鄭雋立的流量,賤民歷史的部分看👇
|
▲ #延伸閱讀
.
#鄭雋立談日本的陰暗面:部落民『穢多、非人』歧視現象與文學描寫 | https://www.facebook.com/208541192666847/posts/1643246405862978/
.
#李長潔談熱鬧的四条河原町與卑賤的河原 |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796939963826964
.
#鄭雋立的鬼滅之刃的文化導覽 | 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posts/1603622909825328
|
▲ #相關網站
.
#玉出超市 | http://www.supertamade.co.jp/index.html
.
#村上隆「 毎日! 激安! スーパー玉出ェ〜!! 酒ェ〜!! 」| https://twitter.com/2SHINARIFREEDOM/status/1334072196705054723/photo/1
.
#大人の社会科見学 in OSAKA | https://www.servicegrant.or.jp/event/index.php?id=73
|
● #參考文獻
.
①. 水内俊雄. (1997). インナーシティは異世界か-都市住環境と大阪西成. 都市住宅学, 1997(18), 36-41.
②. 沖浦和光. (2006). 「悪所」 の民俗誌: 色町・芝居町のトポロジー (Vol. 497). 文藝春秋.
③. 吴娅丹. (2010). 从内城理解城市-内城研究的起源, 发展及概念辨析. 甘肅社會科學, 2010(2), 56-60.
④. Jenkins, H. (201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Routledge.
⑤. 乔健. (2002). 底边社会-一个对中国社会研究的新概念. 西北民族研究, (1), 27-33.
後現代社會特徵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認真聽】#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自我療癒的一集 | 李長潔 😖
.
你覺得每天都打不起精神工作嗎?是不是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積極正向、邁向成功的貼文就想要摔手機?是不是才剛放假就在想週一已經要來了!很好,那你存在。最近,偽小編因為開學太過厭世,每天哀哀叫,叫到好友特地傳訊給我說:「你也厭世太久了吧~有完沒完?」讓我開始認真思考,「厭世」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情緒?為何我的生活會感到如此的無力與匱乏?甚至感受到憂鬱。如果說,厭世與憂鬱無可迴避地作為當代普遍的集體感情與情緒,我們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貫穿個人與社會的問題,並且承認厭世視為一種存在的姿態。
.
📌 #今天的內容有:
.
▶ 天啊我超級厭世der
▶ 當代厭世文化的誕生
▶ 厭世與憂鬱的思想
▶ 憂鬱的政治
▶ 精神痛苦跟馬克思主義有甚麼關係
▶ 厭世作為一種存在方式
.
📣 #firstory 聽這裡: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f0t2lh12x608360yw9xojg
.
📣 #spotify 聽這裡: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6wAF4BvDon7VWFyeUKfKI
.
📲 #FB 完整版: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576226469231639&id=208541192666847
----------
//// 完整論述 ////
.
▓ #所謂厭世的文化
.
「厭世文化」是1990年至2000年後一代人所流行的次文化,其核心是顛覆過往推崇的正向思考與積極價值,並以戲謔嘲諷的方式在網絡空間發放負能量,調侃現實生活的缺憾。各種以「厭世」為主軸的內容、梗圖、金句充斥在生活之中,像是「每天睡醒張開眼睛,就是想著我要離職」、「人生三階段:出生、不知道活著幹嘛、生命結束」、「我就爛」、「大家一起爛」。其他像是《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等。
.
從關鍵字搜尋來看,「厭世」開始大量出現於2016-2018年,一開始為真的「厭世」(想死),後來在「厭世動物園」、「厭世哲學家」出現後,「厭世」與社會處境與流行文化關聯在一起,相關詞彙如「風格」、「表情」、「臉」,主題例如「年輕人低薪厭世」、「厭世少年」、「厭世臉」樂團等。憂鬱當然是一直都有的詞彙,並且與「症狀」、「藥物」、「醫生」、「患者」,主要被表達為一種疾病,常見主題如「情緒容易失調,出現憂鬱的反應臨床上」。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稍做定義,憂鬱是一種情緒(emotion),而厭世是一種處世狀態(situation)。
.
未來學研究所的鄧建邦教授,在《台灣年輕世代對未來2030年的意象》的調查中發現,如果以戰後世代與現在年輕世代在工作態度與實踐上相互對比,有完全不一樣的條件。新型態社會對勞動者要求更多的「彈性」(flexible) ,其可能是在時間、空間、能力與報酬上不確定性與反脆弱性之間的拉扯。我們晚期資本主義社會,一方面鼓勵個人積極邁向解放、彈性移動,但另一方面卻更加重了多重結構性的經濟與地位的競爭。於是,厭世、憂鬱成為一種無能為力下的逃避手段。
.
既然努力失效,那就不要太努力,總之你認真就輸了。如果說憂鬱是一種情緒的內容,那厭世應該就是它的表現形式。厭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歸因於個人、受制於制度結構、沒有出路的未來,也是一種對「正向思考」、「成功價值」的嘲諷與反擊。而厭世的表現,或是憂鬱的充盈,有著複雜的社會與文化脈絡。
.
▓ #厭世的思想脈絡
.
從《瘋狂簡史》(Porter, 2002)的討論來看,可以見到人類精神痛苦的歷史可以分成三大階段:希臘時代的體液論、中古世紀的靈魂論、啟蒙時期以降的主體論。也就是說,康德(Immanuel Kant)在啟蒙時代建立「理性主體」之後,人之所以為人,是以「理性」作為標準,而這個標準測量的背後則是「工作倫理」的運作,也就是說,如果你無法好好負責地把手上的工作完成,你可能就是一個「失常」的「人類」。
.
更遑論19世紀精神醫學的機制建構與技術介入後,精神正常與失常的人類,成為現代人主體無時無刻審視自己本體安全的一種存在手段(Foucault, 1961)。「厭世」態度或許成為對峙個體失常與社會失序的一種策略。
.
這裡不得不提到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對前述理性的人類社會之衝擊與質疑,現代社會的陰影產生了悲觀主義思想,尤其像是存在主義。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結合了海德格對於人獨特存在模式的看法,以及馬克思對於階級的批判,思考了活著的意義是什麼?
.
在作品《嘔吐》(La Nausée)中,主角感受到每日的無聊無奈(ennuyer),便陣陣作嘔,這個噁心的感覺,使他察覺自身的存在。所以今天的我們,每天都焦慮到胃痛,是因為我們存在(?)而存在的本身,就是地獄,在(新)自由主義的情境中,就是永無止盡的與他人共處與競爭。
.
其他的厭世作品,像是波特萊爾(Ch. Baudelaire)《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對現代性乍現的感受紀錄,或是,莎岡(Françoise Sagan)《日安憂鬱》(Bonjour tristesse)。都在在指出現代性出現後,人在情感與情緒上的複雜情愫,以及表現在憂鬱上的政治性。
.
▓ #厭世代的憂鬱政治
.
為何要將憂鬱政治化?因為這個憂鬱、厭世的個人情緒主題,反映個人主義的趨勢,在現代社會的晚近發展中,深深地被鑲嵌在個人抉擇、身體健康、社會制度、醫療知識、工作倫理之間。令我們感到痛苦的地方,正是我們要突然發現要面對自己之處。
.
這種憂鬱的政治,可以分成四大類型:一般心理學解釋、強的社會建構論、佛洛伊德馬克思主義、弱的社會建構論。我們傾向最後一種憂鬱中個人與社會關係的理解。即個人心理有深層無意識結構,隱含著個人生命史的偶然因素,但同時也包含了有意識的生物、社會、心理、身體納入到現代性反思中。
.
甯應斌和何春蕤(2012)在《民困愁城:憂鬱症、情緒管理、現代性的黑暗面》中提出賴希(Wilhelm Reich)的「民困愁城」觀點(people in trouble)。這個說法不只是說people客觀上處於一個有trouble的具體困境中,同時還描述了people的心理情緒,也就是為這些trouble而憂愁困擾的情緒。民困愁城因此不只是佛洛伊德的「愁」,還有馬克思的「困 」,它同時關注了社會現實條件以及心理情緒狀態。people in trouble不但有著弗洛伊德馬克思理論的豐富蘊涵,並且洞悉了一個時代的症候,似乎更為普遍與貼切地描述了人類現況。
.
我們的情感與情緒的痛苦狀態,跟著資本主義社會環境在勞動著,兩者產生互動的關係。例如我很討厭一句話「在壓力中成長」、「離開你的舒適圈」等等,看重表現效能、生產性與積極性,人們生活在忙碌、焦躁、過動的氛圍下,「焦躁」、「過動」的情緒某程度上,被視為可增加生產力與效能。
.
但情緒上揚後則無可避免地反跌到谷底,這個「抑鬱」的「不能動」就會被視為產能的缺乏、不負責任等。然而,此兩種各走極端的情緒,在當代卻成為普遍現象。
.
▓ #馬克思主義與精神痛苦
.
而個人的身心(個體),就成為自我與結構交鋒之處,各種「自我表達」、「自我品牌」、「正向思考」等等的觀點,都顯示出,我們要求一個人需要展現出完整、良好的個體化,其是世俗的、現實的、自由的、解放的,但同時卻也是一種被囚禁、被要求,充滿正負情感交雜。既然人是因為資源的獲得而能存活著,那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勞動(labor)的實施,它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移動途徑、追求解放的形式與生命評價方式。
.
於是你可以看到,無論許多感到憂鬱的人,其憂鬱程度被衡量的方式,常常會首先關連到「還可不可以工作」,工作倫理成為承受精神痛苦的理由。因為,人們害怕失業,擔心工作能力被削弱,恐懼社會地位下降,害怕失去自由與自主的權力。
.
▓ #精神分裂的我們 在社群媒體裡幸福與厭世
.
啟蒙時代以來的社會情感就是憂鬱,我們在個體解放又囚禁的愛恨交織中生長成現在的模樣,我們一路認得自由主義、批判主義、社會主義,面臨巨大現代資本主義體制與權力關係,自己要痛苦地做出決定。而進一步到當代社會的後現代情境中,他衍伸出來一種矛盾弔詭的、認真又不認真的生命態度。其試圖讓「意義」懸空擱置,流動飄盪(葉啟政,2005)。「精神健康」的要求變成一種嘲諷,「精神分裂」的表現則成為一種遊戲。
.
上述的個體特徵在人我關係加倍密集的數位時代變得更加劇烈,我們渴望招喚公共,卻又想保持個體自由。在某個作用下,正向積極的形象治理,就成為一種表現出個體化的重要顯現。諷刺的是,英國公共衛生皇家協會於2017年根據1500位青年(18–24歲)的調查數據發現,社群媒體的使用,對心理健康有負面作用。
.
某社群媒體在兩年前推出了限時動態功能。限時動態的出現,雖然降低了發文壓力,但也因為發布變得輕鬆且具時效性,用戶們分享生活的頻率會更頻繁、更瑣碎,刷新內容的次數也更多。難怪大家都想要用限時動態,適當的貼文與刪文手段,這似乎有助於人們躲避在線上和線下不必要的關注,一方面可以建立自我形象,另方面又能夠開闢一條逃脫壓力的路線(周妏蔆,2019)。
.
▓ #那就我厭世所以我存在
.
社群媒體裡的情感與情緒流體,快速湍急,變化莫測。在數位社群媒體中,時時刻刻「忽悲忽喜」。數位環境所提供給人們的「理想的自我」,像是一種揮別傳統社會的自由解放,但在自我籌畫、情緒管理、與面對惡的世界的失敗可能下,卻更加導致一種厭世與憂鬱的狀態。
.
在這樣的正負情愫交融下,我想,「厭世」搞不好是一種最安全的存在方式。想到葉啟政老師在《愛情的正常性混亂》的導言提到,進出個體與集體之間的愛恨交織,無入而不自得,那是一種處世的修養(范綱華,2014)。一方面放下自我,感人身受,一方面貞定地與世間的悲喜保持距離。
.
厭世無敵。
|
#參考文獻
.
1. Foucault, M. (1961). History of madness. Routledge.
2. Porter, R. (2002). Madness: A brief history.
4. 何春蕤、甯應斌著(2012)《民困愁城》。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5. 周妏蔆(2019)。我寫故我在—年輕女性社群媒體之憂鬱貼文實踐。
6. 范綱華(2014)。本土理論再想像 : 葉啟政思想的共感與對話。群學。
7. 游家權(2019)。不只是貧窮:淺談厭世的幾種成因。ROUTER文化研究。
8.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 : 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群學。
後現代社會特徵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簡單說,中共若勝,世界文明將在一種聲音下,通通被扼殺
對於一個非基督徒的我,要理解根基於喀爾文清教的美國保守主義,除了閱讀文獻與歷史,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覽的古典哲學起了很大作用。
雖然從高中起因研讀存在、後現代、結構、解構主義,而開始思維左傾,並以進步左派自居;但由於對個人主義的理解與堅持,意即自我實現的追求,對集體主義已不只是反感,更是厭惡。在2016年川普競選開始獲得啟發與反思,藉由個人主義而回歸原是右派的本我。
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方案幾乎是以畜道對待人類,編織出烏托邦理想社會,帶來的卻是思想監控、肉體毀滅。中國共產黨甚至妄想將全人類納入一體化管理,並美名為「新世界秩序」、「人類命運共同體」。20世紀極左翼國家社會主義德國納粹黨、蘇聯共產黨造成的無界侵略、圈養、大屠殺,如果沒有美國的引領與對抗,世界大部份國家可能早已歸於極權統治。
而這個趨向世界極權一體化的可能性又在21世紀初開始具現,因為中國共產黨和美國民主黨的利益結合,或者說是以民主黨為主的左派扶持、餵養了共產黨,先是蘇聯,接著以中國為實驗種植園,並以全球化分工與經貿獲取利益。
當獲得的利益龐大到不可想像時,這些政客、資本家,及其圍繞的利益集團為了追求慾望與快感,墮落到集體做出暗網才可能看到的各種變態、泯滅人性行為。而這個全球化利益分贓集團,除了把14億中國人當成韭菜收割,甚至妄想把全球也變成韭菜園。
由川普帶領的「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不僅關乎是否能阻止美國社會主義化,更關係到全人類的命運。這也是我開始寫本專頁,繼之創辦右派網站《對觀點》,期望成為華文(使用華文不與主張台灣獨立相悖)右派的一個虛擬據點,並支持川普連任。
川普舉著聖經,以清教徒美國傳統價值對抗所謂的自由派,這些意圖以人造天堂引誘人類進入社會主義地獄的左派領袖。我並不是討厭或排斥左派大眾,因為我過去也是其中一員。我厭惡的是利用左派烏托邦理想誘導希冀人類社會進步,引人踏入精心設計美麗陷阱中的那些陰謀領導者。
全球學術界已有8成以上被左派佔領,他們多數堅信自己的理念,沒意會到自由派思想帶來的危害。正如耶穌被釘上十字架時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關於自由派思想的危害,文末連結到網站的【西方文明的危機與醫治】,文章所介紹的沃格林可以說是先知。
埃里克·沃格林( Eric Voegelin , 1901-1985 ) ,美國政治哲學家。1973年,沃格林在愛爾蘭都柏林的一次演講中預測說,十年之內,蘇聯將從內部崩潰。1991年12月26 日蘇聯解體,與沃格林的預測僅相距8年,這代表他對於極權與共產主義危害人類的深刻理解。
沃格林一生致力於研究二十世紀的地方性政治暴力,這一努力相關於政治、歷史或意識的哲學。根據沃格林的世界觀,他「指責對基督教的惡劣的烏托邦式解讀,因為會導致像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樣的極權主義運動」。沃格林不接受任何讀者和擁護者給他貼上的意識形態標籤或分類。
沃格林最經常被人引述的一段話是:「因此,只有當基督徒的先驗充實(fulfillment)被現世化的情況下,歷史中的本質(eidos)問題才會出現。然而,這樣一種關於末世的現世化假說是一個理論上的謬誤。」有個口號出自這段話:「不要把末世現世化!」,意思是:「不要嘗試讓來世的事情發生在此刻、此處」,或者「不要嘗試在地球上創造天堂」。
本文作者王志勇提到沃格林一生致力於尋求真理和秩序,他對政治學和人文學術做出了七大突出性貢獻:
一、批判實證主義,使政治學重新成為一門科學。
二、診斷西方文明的危機,強調靈魂的疾病。
三、批判極權主義和現代各種意識形態運動。
四、恢復對秩序的重視,強調失序和秩序的重建。
五、為人提供了一套歷史哲學。
六、為人提供了一套意識哲學。
七、為人提供了向超驗保持開放的哲學框架,用於醫治西方文明。
關於西方文明危機,作者指出:
西方文明的危機不僅僅是思想的危機,而是來自靈魂的疾病,也就是人的意志和意識的危機。這種意志的危機就是個人意志的叛逆,不願意降服在上帝及其所設立的秩序之下;這種意識的危機就是對超驗者上帝缺乏認識、敬畏和愛慕的意識,人的意識中充斥的是自己的慾望,成為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的信徒;而少數野心家則是瘋狂地想成為上帝,扮演救世主的角色,要把自己的意志和觀念強加給麻木不仁的大眾頭腦。
十九世紀興起的各種各樣的意識形態就是對上帝和他人的叛逆,就是想通過政治宣傳和武力征服的方式實現個人所設想的烏托邦夢想,不管是法西斯主義,還是馬克思主義,都是如此的路徑。
因此,沃格林強調,許多自由派知識分子反對極權主義,但是,他們並沒有認識到,他們自己的意識形態傾向與邪惡的共產主義和納粹主義是完全一致的。他甚至明確地說:「不容置疑的是,自由主義向邪惡的共產主義的過渡有著內在的一致性和誠實性;如果我們把自由主義理解為主張對人和社會的內在性拯救,那麼邪惡的共產主義顯然不過是自由主義最激進的表達方式。
二十世紀中,從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建設邪惡共產主義的蘇聯、中國和柬埔寨,這些極權共產國家以「現代化」、「科學化」的名義下主導了大規模屠殺。表面上,造成這種大屠殺的根源是阿倫特所強調的極權主義,但是沃格林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極權主義背後意識形態的因素,就是自由主義、實證主義等各種以人為本的意識形態的陰暗性、虛偽性、暴力性和醜陋性。
這些意識形態的普遍特徵就是攻擊上帝的超驗性,藐視上帝在人的心靈中和社會中所設立的基本秩序和法則,從而摧毀文明所賴以存在的精神根基,為那些無法無天的思想與政治狂人的倒行逆施鋪平了道路。既然沒有上帝,當然也就沒有上帝所設立的秩序和法則,那麼人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知識和能力來重新塑造自己和這個世界。各種各樣的烏托邦夢想及其實踐就是出於這樣的思路。
全文請點閱網站連結閱讀,對於非基督徒者如我,這篇立論深刻嚴謹的文章,讀後具有很大啟發。
https://rightpoint.site/column-wang-200920/
後現代社會特徵 在 嘿,我是專輔- 【後現代取向】... 的推薦與評價
【後現代取向】 一、概述:後現代主義者相信「真實」是被人們所採用的語言所決定,特定生活環境的函數,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語言本身和故事中所使用的語言會創造出意義 ... ... <看更多>
後現代社會特徵 在 社會學與後現代社會(17)如何在後現代社會安頓自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介紹鮑曼的流動/液態 現代 性以描述 後現代社會 脆弱和多變的形態,與及在不確定的情愛和工作環境中如何保存主體意識。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