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一下我隨手綁的包子頭
今天綁的很圓🤣(無聊的紀錄)
只用了兩根橡皮筋+一隻髮夾
前陣子因為從梯子上摔下來撞到肋骨處(醫生說是軟骨受傷)
現在都還在養傷的階段
醫生交代不能搬重物、不能運動、不要舉高、不要作用力推跟拉的動作
還說會持續痛3-5個禮拜🥲🥲
比較無奈的是我也無法做什麼舒緩不適
藥也吃了一個禮拜沒什麼進展,預計這週再回診一次
原本以為不會影響生活太多
才發現生活當中處處會用到這裡的力氣
起床、沙發馬鈴薯模式要站起來、推門、拉門、曬衣服⋯都會動到這裡🤦🏻♀️
希望快點復原🙏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230的網紅王宥忻財富女神,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攀岩爬高高公益活動🌈 在今年5月份舉辦的公益活動「捐贈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 向日葵家園曾經輔導新北市地區「性侵家暴青少年」。17年來提供新北市3千多人次的少男少女的緊急庇護,特別發現少女安置人數大幅倍增,於是創立「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以「共生陪伴、創傷療癒、復原增能及自立生活」用「類家庭」照顧模...
復原 力 模式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痛苦與創傷雙箭理論
【例子】
在感恩節前的那個星期五,湯姆在下班時得知自己被裁員了,他簡直震驚到說不出話來。接下來的週末,他除了擔心錢的事情,還發現自己一直想著:「為什麼這種事會發生在我身上?我真是個廢人。每個人都知道我什麼事都做不好,還是在感恩節就要到來的這個時刻。我真的是全世界最倒楣的人。」
湯姆就這樣沉浸在憂慮和自責的想法中,不但無法好好睡覺,還一直對老婆和孩子擺臉色。當外地的親戚趁著假期來他家拜訪時,他也因為太沉浸在那些負面思緒中,幾乎和對方沒什麼互動。他已經期待這個假期好幾週了,但假期結束時,他完全沒有從中得到任何樂趣或溫情。
……
我們可以用湯姆的例子來說明人類應對生活困境的方式。具體來說,這個故事淸楚呈現了所謂「痛苦與創傷雙箭理論」(first and second arrows of pain and suffering)的概念。
第一支箭是事件本身。我們無法掌控這支箭,在這個例子中,湯姆丟了工作,這種事任誰也不願碰上,所以理所當然會感到恐懼、憂慮和焦躁。人生本來就處處潛藏著各種壞事,像是失業、生病和意外等,而它們也多多少少會讓我們不太好受。
第二支箭就是可以掌控的部分,它是我們碰上這件事時產生的想法。我們可能會過度自責、覺得自己倒楣,或是覺得這一切有失公平。換句話說,這第二支箭是我們根據情況的基本事實,進一步思考得到的結論和推斷;這份結果往往會因為過往的經驗和對未來的想像,把我們帶往一個充滿恐懼、憤怒、不安全感、憂慮、焦躁,甚至是憂鬱的境界。
通常這個反應會深受早期生活經驗的影響,因為當時我們已經透過反覆刺激某些神經迴路,讓那些神經迴路成為我們的基本思考模式。就跟湯姆一樣,第二支箭多半都是對自我的嚴厲批判。對湯姆而言,失去工作已經夠糟了,但他對自己強力指責的第二支箭,更是讓他的處境雪上加霜,使他完全失去了與家人共度假期、好好充電的心思。
有了這個概念後,我們就可以有效強化心靈的彈性,增進復原力。想想你最近碰到的任何一個困難,仔細思考那件事讓你受挫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例如:與重要的人關係緊繃、健康出狀況,或是你正在奮力完成一件大案子。這就是第一支箭,我們可以把它想成這個問題的客觀事實。
第二支箭是你對這些事實產生的想法。舉例來說,與某人關係緊繃可能會讓你冒出「這個人對我一點都不公平」或「為什麼我老是會碰上這種事?」的念頭;健康問題可能會引發你一連串的恐懼,害怕自己會因為這些病痛無法好好工作,或是照顧孩子;工作方面,你可能會擔心別人看不見你在職場上的價値,或是覺得這個案子會決定升遷機會。
在檢視第二支箭的時候,我們可以釐淸自己對這件事產生的擔憂和焦慮,其實都是源自那些不曉得是否為事實的假設。現在就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看上述的這些情況。當處於關係緊繃的狀態下,是人與人相處時本來就可能出現的正常狀況,無關乎公平性?會不會後來檢查結果顯示,這個健康問題沒有你想像中的嚴重,不會對你的能力造成影響?另外,你根本不淸楚屆時其他人會怎樣看待你的成果,或是你的老闆是不是很看重這個案子。畢竟,我們永遠都無法眞正預見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在這裡我要說的是,我們在碰到事情時,總會妄下結論,然後讓這些結論把自己搞得一團亂。
你在遭遇困難時,又用怎樣的第二支箭射向自己?
你能看見自己的想法會帶來怎樣的痛苦,會更難化解原本的主要問題嗎?
你會如何重新考慮或應對預設的假設?
一方面,你可能會準確預料到需要擔心的事,但另一方面,你也可能只是杞人憂天。或許你會在完成案子的過程中得到其他人的協助,或是可以想想自己過去成功完成的類似案子,藉此為自己建立信心。也許那個惹你不開心的人並非有意傷害你,或是他只是那天過得不太好。
許多第二支箭對個人造成的影響都是非必要的,它只是我們在面對受挫事件時產生的反應。
如俗諺所說:「我在生活中經歷過一些可怕的事,但絕大多數都是自己嚇自己。」以湯姆的例子來說,這裡的重點不是要責備湯姆用第二支箭二度傷害自己,因為我們都很容易落入這樣的狀態;這裡是要請你記住,「使身、心、靈不必承受非必要的折磨」也是我們對復原力的部分定義。
停止對自己射出第二支箭的舉動,可以大大降低不必要的壓力,幫助你心平靜氣地面對困難。
.
以上文字摘自
《#哈佛醫師的復原力練習書》
運用正念冥想走出壓力、挫折及創傷, 穩定情緒的實用指南
美國正念引導師30年經驗分享
Everyday Resilience
.
作者:蓋兒.蓋茲勒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2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儘管相關的書,我們在版面上分享了不少,這本書依然展現新意。尤其摘文中的理論,用在我們的生活中進行覺察,對我們的生活大大有助益。
祝願您,能練習思考的彈性,那能帶來力量與更多可能性!
復原 力 模式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找出深埋體內的復原力
我對復原力的定義是:「復原力是內在力量的泉源,能讓你安然度過困難和挑戰,使身、心、靈不必承受非必要的折磨。」
復原力不只能讓你從挫折中振作,它還是人體內建的一份力量、資源、智慧和養分。我們的復原力藴含強化心智所需的一切,所以人才能順利橫渡生命中的每道關卡。它總是伴我們左右,幫助我們走出不知所措的迷霧,認淸自己有能力化解這些困難。挑戰永遠不會間斷,它們是人生無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假如你知道怎樣提取自己的復原力,你就擁有面對這些挑戰需要的利器,不用擔心自己會被打倒。不論你碰上的逆境是大是小,復原力都會幫助你克服一路上的阻礙。
找出復原力是一段必須親力親為的歷程。我們每個人對生活壓力的反應都不一樣;也就是說,你面對挑戰的方式可能與其他人完全不同。對付挑戰沒有所謂的單一標準答案,也沒有什麼能一體適用的反應。最重要的是,你要發展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方法,用它幫助你面對人生道路上碰到的任何挑戰。
每個人都必須依據個人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摸索出一套最能有效運用復原力的方式。不過,你在努力追求日常復原力的同時,也請務必留意評估自身進步的標準。
大部分的人都會用很嚴苛的標準評判自己,但用寬厚、仁慈的態度對待自己,是強化復原力的重要基礎之一。你要成為自己最忠實的朋友和盟友,也要意識到你在這段旅程上走過的每一段路,都是當下最需要體會的際遇。
誠如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所言:「雖然這有點玄妙,但當我能接受自己現在的樣子,我就能改變自己。」
.
以上文字摘自
《#哈佛醫師的復原力練習書》
運用正念冥想走出壓力、挫折及創傷, 穩定情緒的實用指南
美國正念引導師30年經驗分享
Everyday Resilience
.
作者:蓋兒.蓋茲勒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今天(9/27)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在昨天的直播中,我們有談到,可以跟對方聊聊他的內在資源—這就是復原力的一部分。包括過去的成功經驗,還有現在的努力,相信自己的信念,身邊支持性的關係,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資源,這些常去整理出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大大幫助自己,也能循同樣的模式幫助對方。
這本書有些新的觀點,我想期待晚上跟大家分享,歡迎到時候一起來線上討論。
祝願您,能順利展開復原之路!
.
在直播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直播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直播影片下方留言公布贈書名單。
復原 力 模式 在 王宥忻財富女神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攀岩爬高高公益活動🌈
在今年5月份舉辦的公益活動「捐贈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
向日葵家園曾經輔導新北市地區「性侵家暴青少年」。17年來提供新北市3千多人次的少男少女的緊急庇護,特別發現少女安置人數大幅倍增,於是創立「向日葵少女復育家園以「共生陪伴、創傷療癒、復原增能及自立生活」用「類家庭」照顧模式,讓這群創傷少女獲得更全備的照顧,更感受到愛❤️
從女孩們的身上看見,每一個人都有無窮的生命力,遇到多大的挑戰也代表我們的人生有多大的力量可以去穿越💪
期待疫情過後齊聚一起做公益😇😇😇
#公益活動 #王宥忻財富女神 #豐盛富足生命學院
看到更多宥忻老師的影片歡迎👍➕追蹤我們
👇加入Line@取得獨家小禮物🎁
https://lihi1.com/9mkyI
👇訂閱Youtube頻道 掌握最新影片
https://lihi1.com/sy89r
👇追蹤ig 宥忻老師不藏私 私密生活大公開
https://lihi1.com/j8rh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UJM4NxqMw/hqdefault.jpg)
復原 力 模式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抗疫即戰力 #疫情 #別常掛嘴上 #銷售維他命
#銷售人 #不要再談疫情 #緊箍咒
#疫情有關 #合理 #理由 #藉口
#三級防護警戒 #居家辦公期間
#新世界 #新舞台 #新模式 #新節奏
抗疫即戰力| EP.01 疫情時別把疫情常掛嘴上 |【銷售維他命特輯】
疫情這段時間以來,有沒有覺得每天都是疫情的新聞「烏雲罩頂」啊…
新聞一打開全是疫情,好像沒有別的新聞可以報了!
看得連老師也覺得心裡好悶~
解老師想做一個提議:「我們銷售人,能不能從今天開始不要再談「疫情」這兩個字?」
為什麼老師會這麼說,你知道嗎?
因為…當我們習慣把疫情掛在嘴邊的時候,他就會好像在我們頭上框了一個緊箍咒,只要什麼東西跟疫情有關,好像一切都變得合理了?
情境1:因為疫情,老闆你就不要再要求我了啦!
情境2:因為疫情,我們就可以暫時放緩腳步啦!
情境3:因為疫情,我也莫可奈何啊!
大家有沒有發現,以上這些理由、藉口,全都冠上了「疫情」這兩個字,
我們都知道疫情很可怕,我們對疫情也都要戒慎恐懼,
但是,我們不能過度的擔心,各位你認同嗎?
解老師自從發現了這個秘訣後,老師再也不講疫情了,
我們可以把疫情稱做三級防護警戒、居家辦公期間都可以。
老師接著分享了一隻得了破傷風猴子的故事,
你知道嗎,得了破傷風,其實時間是最好的解藥,不要太理那個傷口,讓他自己慢慢復原,他遲早有一天會好的。
不料這隻後子見到同伴就跟他說自己受傷了,甚至還會把傷口掀開來給朋友看。就這樣來來回回,見到一個說一個,見到一個掀一個。沒多久這隻猴子掛了(死了),他是因為自己過度誇大、膨脹被感染死的,對嗎?
同理可證:我們都知道疫情很可怕,但是我們能不能不要再冠上「疫情」這兩個字,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好處1:不再被「疫情」這兩個字烏雲罩頂。
(2)好處2:疫情的世界就好像新世界、新舞台,我們就是來到新世界玩而已嘛!就好比人類如果搬到火星,是不是要學習新模式、新生活和找到新節奏,如此而已,不一定要冠上疫情這兩個字。
記得,從今天開始,不要再講疫情了,加油!
00:00 - 開場
00:10 - 提問:「疫情期間,有沒有覺得每天都是疫情的新聞烏雲罩頂啊?」
00:31 - 解老師對銷售人面對疫情的建議
01:38 - 分享破傷風猴子的故事
02:25 - 猴子故事對銷售人的啟發
03:10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VNaLuSnwvk/hqdefault.jpg)
復原 力 模式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ngela在鮮紅色的藥丸包裝擠出一粒圓扁的藥丸,這就是她每日服用一次的甲狀腺藥物。現年29歲的Angela,已經服食該藥逾兩年,至今依然未斷藥。她透露,醫生曾建議可轉飲碘水或做手術,但她仍沒有這個打算,並期望「希望我可以乖乖食吃藥就會冇事了」。
嚴重可致心臟衰竭 呼吸也會肥
甲狀腺亢進是都市人常見的慢性疾病,輕則會影響情緒及外觀,重則可導致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正。「連呼吸都會肥」,原本是一句女生閒話自嘲的句子,在當年只有25歲的Angela身上,卻是無盡折磨及絕望的始源。
情緒低落壓力大 健康每下愈況
Angela形容自己4年前的生活並不如意,與前男友關係及主要為名牌時裝品牌舉辦活動的工作開始碰壁,令她的情緒長期低落。當時Angela的工作非常忙碌,工作至凌晨三四時是常事。「但當時依然重視收入,當時對我而言,賺錢最重要。」最終,Angela還是與前男友分手,但之後她就開始發現自己的身體出現多種毛病。
有一日,當Angela行至一條每天上班都會途徑的樓梯時,發現自己走到一半已經開始氣喘,並心跳加快,「當時我只暗忖自己是否『虧虧地』,但我沒有意識到自己生病了。」
漸漸Angela亦開始聽到越來越多同事跟她說同樣的話:「你做咩肥咗嘅?」「你點解樣衰咗咁多嘅?」起初她以為是自己胖了,就開始比以前做得更多運動,例如跑步、健身,甚至近年熱門的減肥運動——HIIT高強度間竭性訓練。但每次Angela做高強度運動時,心跳都異常地快,「快得整個人都感到不適」。
頸部現浮腫 確診甲狀腺亢進
Angela慢慢發現自己身體更加浮腫起來,伴隨着同事及朋友日復日的關心與批評,她開始分不清是自己胖了,還是自己太在意別人看法而造成的假像,「有啲大話你講一百次都以為係真啦,何況每日都有人係咁重覆話你肥、話你腫」。
在半年後,Angela的朋友發現她的頸部開始浮腫,在朋友的勸告下,她終於看了第一次內分泌專科醫生,她當時已經確診甲狀腺亢進。然而,由於Angela曾有藥物敏感,所以她最初選擇了接受一年的中醫治療。但Angela的病情並沒有好轉,「後來發現自己的眼都開始凸出,那時就知道自己真的要再看西醫了」。一年後,她的甲狀腺指數如三碘甲狀腺素(T3)及四碘甲狀腺素 (T4)都過高。她的T3指數比正常人的1.88至3.88mmol/l高至30mmol/l,T4比正常人的0.7至1.8mmol/l高至4mmol/l。「當時醫生跟我說,如果我再不食藥,心臟就會負荷不到,就會死。」
荷爾蒙過盛致新陳代謝加快 成心跳加速症狀
內分泌專科醫生丁昭慧指,甲亢患者會因為荷爾蒙過盛而導致新陳代謝加快,一般病人會有心跳過快、脾氣暴躁、消瘦、水腫、食慾暴增、大便頻密等問題。若病人有眼球凸出的症狀,已算是較嚴重,必要時可能要以進行手術治療。
丁昭慧指,現階段醫學界未知道甲亢的明確成因,但有研究指壓力有可能誘發甲亢。甲亢患者年齡層廣,由20到60歲以上不等,而女患者人數比男性多約四分一。
甲亢主要分兩種,分別是免疫能力異常而造成抗體,刺激甲狀腺而造成過多甲狀腺素的格雷氏病 (Graves’ Disease),較年輕患者是這種原因誘發甲亢;另一種是甲狀腺結節,較年長的患者,尤其患有俗稱「大頸泡」的甲狀腺脹大也會誘發甲亢。
藥物可控制 手術可根治
Angela現在每天所吃一顆的甲狀腺藥物,是其中一個可以控制甲狀腺亢進的方法,但每人的身體狀態不一,故每位患者都要經歷試藥的階段。「一開始我需要一天食15粒藥,後來才慢慢減少」。
除了藥物控制外,病人也可在醫生建議下飲碘水,根據世衞所指,有研究指明碘鹽可以減少甲狀腺體積,減輕甲亢病情。醫生也可以手術切除部份或全部甲狀腺以根治問題。
甲亢女患者有可能因為荷爾蒙分泌而影響經期,丁昭慧指,經期不準確的確會令女患者較難懷孕,而女患者流產風險也會相應增加。Angela則指自己原本也希望生育,「當時聽到當然會感到不開心,但最重要還是男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減肥無助甲亢肥腫症狀
確診甲亢之前,Angela最在意自己在外觀上的變化。她形容當時的處境的確令自己感到很無助,「如果我真的胖了,至少我還可以去減肥」,當時Angela嘗試過控制飲食、戒酒及做運動,但身體都依然不停發脹,「但我當時都不知道原因為何,這才是我絕望的原因」。被問到會否期望自己食藥後,外觀會回復到原因的狀態,Angela表示「不敢想」,「有些人能夠回復原本的模樣,但我現在眼部還是有點凸出,有時看到還是會覺得有點點不高興」。
患甲亢喚醒健康生活模式
不過Angela指,她並不會抱怨自己患有這個病,「這個病令我更加正面」。甲亢讓她放棄了原本作息不定時的工作,當上瑜伽老師,令整個生活節奏都慢下來,她在考瑜伽老師牌的課程,學會調節自己的呼吸,在情緒波動時,一呼,一吸,就是令她放鬆的節奏。
現在Angela的甲狀腺素亦已經回落到正常水平。相對以前的生活,Angela形容現時的工作雖然都忙碌,每天都要游走三區教授瑜伽,但她形容現在的生活是「忙得有意義」,她亦開始享受現時結合運動與職業的健康生活。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甲亢 #甲狀腺亢進 #肥腫難分 #瑜伽 #減肥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_SOJWSQBL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