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市府不要助長恐懼】
今天下午台北市的疫情記者會,公布了一張「確診個案分佈密度圖」,以5/14-5/25為區間,將確診者居住地分佈以紅點標注在地圖上。
柯市長說,不想公布確診者足跡給大家錯誤的安全感,因此透過這張圖讓大家意識到現在到處都危險,一出門都有感染風險。
我思考了一下這張圖代表的涵義,有以下幾點看法。
首先,確診者會好。
我認為公布確診者居住地恐怕會徒增當地恐慌,台北市每日更新各行政區的確診人數,其實已足以讓市民知道各區都有風險。確診者痊癒返家後,這些紅點是否會註銷?也就是說,這張圖密集度高的風險區,還必須搭配日期才能完整呈現目前疫情的區域變動、擴散情形。
第二,確診者會送往檢疫所、醫院、居家隔離。
我認同市長所說的,公佈足跡會帶來錯誤安全感,但這張圖同樣也會誤導大家。因為並不是在紅點所在的地方就極其危險,確診者會送往集中檢疫所、醫院或在家隔離,所以確診者的居住地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另外,確診者住家的環境周邊,也都會進行消毒作業,相較之下風險不一定比較高。
第三,恐污名化特定區域。
這張圖讓大家知道每個行政區都有確診者,但區域之間還是略有差別,會讓大家只想趕快離開有確診者出現的地方,反而造成人的流動,或者污名化特定區域。此外,圖中紅點還跨及新北市,這也會讓新北市民徒增緊張。
我明白市府想透過統計、圖像工具的輔助,來和市民傳達資訊,呼籲大家配合防疫政策。但也提醒市府,就像每當有首長喊話封城,我們就會看到傳統市場、生鮮超市出現群聚採買人潮。防疫成功需要的是人民的安心、安全感而非恐懼,當市民看到自己的住家所在地成為一個大大的紅點,心中會怎麼想?會不會變得更加恐慌?而若是幾個禮拜疫情穩定後,這些地方會不會還是在民眾心中留下唯恐避開的陰影?使商家更難以從疫情中重新站起來?
這些問題,我希望市長往後能夠更細緻的處理,別讓疫情滋生的恐慌蔓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介紹 訪問作者: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想買這個,最後卻買了那個? 為什麼這東西我不需要,看一看還是拿起來? 早就列了購物清單,手推車為何越來...
心安 生鮮 市 集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介紹
訪問作者: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想買這個,最後卻買了那個?
為什麼這東西我不需要,看一看還是拿起來?
早就列了購物清單,手推車為何越來越滿?
其實……這中間都有人動了手腳!
身在臺灣,幾乎人人都去過量販店;
乾淨明亮的空間、井然有序的陳列、物美價廉的商品,
光是推著購物車行走其間,就令人有種幸福的錯覺。
沒錯,這就是大賣場讓你不知不覺越買越多的祕密之一。
目的就是要你甘願掏錢,還慶幸自己撿了便宜!
不說你不知道,量販賣場的每個安排都有邏輯。
從來沒注意過?因為你總是:
►被俗擱大碗的價格迷惑→不買不行!
►被限量超低價商品吸引→我還不買爆!
►都特地跑一趟了,手推車還很空→沒裝滿太可惜,再買一點!
►貨架塞滿商品,走道綿延不絕→前面還有好東西,過去看看!
►蔬果鮮豔繽紛、魚蝦閃閃發光→不管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本書作者何默真,曾先後任職於臺灣三大量販店;
從愛買基層員工做起,當過大潤發客服、行銷,最終出任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
她同時也是全臺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的零售業公關;
於業界任職期間,平均一年的新聞露出超過700次;
超過20年的工作資歷,讓她得以潛身於量販現場,一窺商品暢銷的祕密。
★量販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走進去就買不停?
征戰業界20年的量販女王何默真,以職涯經歷精準解密,
大賣場裡各種讓商品周轉更快、顧客搶著買、客單價更高的做法。
她說:「顧客不愛被打擾,卻渴望被引導。」為此,
她曾大量下單祭出破盤價,並複製傳統市場的叫賣聲,短短一天就讓高麗菜多賣10倍;
也曾徹底研究泡麵口味、細讀銷售報表,找出真正暢銷的品項;
甚至為了擴大貨架陳列(且不必整天忙著補貨),不惜槓上直屬主管。
而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客訴,何默真卻視為把過路客變常客的大好機會。例如:
賣場鄰居抗議噪音,她挺著孕肚登門調停;過年期間來客暴增,她預先安排上百個車位。
碰上電視機自燃、美國瘦肉精牛肉、三鹿毒奶粉等黑心事件,她一樣沒在怕,
危機處理得當、後續回饋夠誠意,你就會更離不開——這些,也是量販店默默在做的事。
本書集結了何默真從賣場基層做起,
一路升遷至公司核心的職場觀察與銷售心法,
透過她的敏銳觀察與詳實敘述,
徹底解密量販店逆勢操作、長年熱銷的關鍵祕密。
★女王帶逛:行家帶你找門路,這樣買才真便宜:
►大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氣味、燈光、空間都有學問?
►何時進賣場,才能買到最新鮮的生鮮食品?
►什麼是真買一送一?什麼是假買一送一?
►特價檔期怎麼來的?哪些東西在量販店買反而貴?
►即期品的定義是什麼?除了日期外,還應該注意什麼?
本書帶領你跳脫消費者身分,改從量販員工視角,
看見賣場人員、客服、行銷、公關等多面向的操作。
回過神來,你會發現過去自己竟如此無知,
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走進量販店的各種精心安排!
換句話說,讀完這本書,
你會更清楚自己是怎麼在量販賣場中招的!
作者簡介:何默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企業管理碩士。1997年進入量販界,職涯歷經全臺三大量販店:愛買3年半、大潤發10年半、家樂福7年,資歷超過20年。從基層生鮮管理起步,經歷雜貨、客服等單位;2003年從賣場進入總公司工作,負責全臺行銷與對外公關、外商公司管理核心職務,並出任全國公關經理。堪稱全臺灣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處理過最多食安危機的零售業公關。
作者粉絲頁: 何默真 粉絲團
出版社粉絲頁: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心安 生鮮 市 集 在 高虹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國慶連假前的最後一天委員會議程,虹安列席了司法法制、內政、經濟三個委員會,分別針對科技偵查法、原鄉紓困、校園食材食安檢驗等議題發言質詢。
#司法法制 #法務部 #科技偵查法公聽會
科技偵查法草案考量人權保障過少,應審慎斟酌規範科技工具權力,平衡執法第一線的需求和人權期待。
虹安認為,本草案當初提出時程倉促,已衝擊社會對政府的信任。不論何種科技運用都應受到完備的法規約束,法務部應該了解本法的高度爭議,以及公眾對科偵工具的高度疑慮,與公民團體和廣大國人進行細緻的對話對話。任何國家對人民施以強制力的法規,都應該以憲法對人權的保障為前提,堅持 #法官保留原則、#必要性原則 等,而非只看到使用上的便利性,形成恣意濫權的溫床。
本次法案中允許應用 #植入程式 的方式於個人的終端通訊裝置,擷取通聯資料,對於個人的隱私侵害風險遠比傳統監聽嚴重,科技偵查手段因為有主動且隱匿的特點,犯罪者固然防不勝防,但無辜者也更難自濟,需要更高強度的法官審查程序與更嚴厲的違法究責機制。此外,近年政府接連遭逢資安外洩事件,科偵法一旦實施,政府是否有能力保障蒐集來的人民隱私資訊不致外洩?
#內政 #原民會 #原鄉紓困計畫
原鄉紓困計畫執行執行不力、宣傳不佳,偌大台中和平區僅4家認證商店,振興原鄉經濟迫在眉睫。
在今年2月27日三讀通過的紓困振興特別預算中,原住民委員會編列了1.5億元補助旅客至原住民認證店家消費,用以紓困並振興遭受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包括觀光旅遊在內之原民經濟,以消費滿百回饋五十的比例,鼓勵旅客到認證之原民店家消費。截至9月11日全台已有732家申請、401家通過認證,通過比例並不高。而且,以幅員遼闊的台中市和平區共有13個部落來說,通過認證、登錄網站公告的店家居然只有4家,顯見原民會此項政策在原鄉落地情況不佳,以致在地商家鮮少受惠。虹安日前走訪和平區,曾和當地原民朋友分享此一原民紓困政策,但不論是民宿業者、旅宿業者、溫泉業者、手工藝品業者,都表示未曾接獲訊息,根本不知道有此政策,更不要說去申請認證了。
本項政策從四月開放申請到七月開始支付回饋,至今已近三個月,現在台灣疫情相對國際和緩,國內旅遊已已經相當興盛,許多原鄉商店卻還沒得知訊息,未能獲得政策協助。鼓勵原鄉商店來申請認證這件事真的得再加把勁,該筆預算到明年六月即截止,原民會真的要再加油,具體落實紓困振興政策之美意。
#經濟 #農委會 #校園食材抽驗率
目前校園食材蔬果抽驗件數比率僅約0.25%、肉品0.18%,難以展現政府捍衛食安決心,應檢討如何加強校園食材檢驗量能。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天邀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進行業務報告,虹安於質詢時指出,108年蔬果田間集貨場農藥殘留抽驗統計中,學校午餐抽驗為3312件。若以衛福部資料所示學校自設午餐與團膳家數共2164間,以一餐三種蔬菜,每學年200天計算,就有129萬8400件蔬菜待驗,但去年農委會只驗了3312件,只佔了百分之0.25,至於肉品,雖然每年有800件的檢驗數字,以每餐一肉的計算標準,抽驗率更低,是0.18%。教育部統計資料則顯示,全國共有4069所國小、國中、高中、大專院校等各級學校,若每校均有餐食,則以此為分母之抽驗比率還會更低!
對此,陳吉仲主委表示,雖然看起來的抽驗比例很低,但事實上農委會在田中抽驗的更多,只要在田中抽驗沒問題,就可以避免消費者吃到有問題的食材,農委會做的是上市前的抽驗,至於到學校抽驗食材,則主要是針對供餐的業者進行抽驗,因為供餐業者實際上會供應很多學校,抽驗一家業者可能涵蓋多家學校。但即便如此,除非完全建立物流產銷追蹤鏈,據以勾稽查驗,否則難以確認各階抽驗之聯集涵蓋率,學生與家長依舊難以放心。虹安建議陳主委,以近日國人對食安高度關注以及政府高舉保護國人、禁止風險食材進入校園之大旗,農委會應增列預算,提升對學校生鮮食材的查驗量能,方能展現決心、安定人心。
心安 生鮮 市 集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量販解密:愛買、大潤發、家樂福,20年資歷專業達人,完全破解量販店讓人狂掃貨的暢銷祕密」介紹
訪問作者: 何默真 (Margery Ho)
內容簡介:
為什麼我想買這個,最後卻買了那個?
為什麼這東西我不需要,看一看還是拿起來?
早就列了購物清單,手推車為何越來越滿?
其實……這中間都有人動了手腳!
身在臺灣,幾乎人人都去過量販店;
乾淨明亮的空間、井然有序的陳列、物美價廉的商品,
光是推著購物車行走其間,就令人有種幸福的錯覺。
沒錯,這就是大賣場讓你不知不覺越買越多的祕密之一。
目的就是要你甘願掏錢,還慶幸自己撿了便宜!
不說你不知道,量販賣場的每個安排都有邏輯。
從來沒注意過?因為你總是:
►被俗擱大碗的價格迷惑→不買不行!
►被限量超低價商品吸引→我還不買爆!
►都特地跑一趟了,手推車還很空→沒裝滿太可惜,再買一點!
►貨架塞滿商品,走道綿延不絕→前面還有好東西,過去看看!
►蔬果鮮豔繽紛、魚蝦閃閃發光→不管什麼都給我來一點!
本書作者何默真,曾先後任職於臺灣三大量販店;
從愛買基層員工做起,當過大潤發客服、行銷,最終出任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
她同時也是全臺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的零售業公關;
於業界任職期間,平均一年的新聞露出超過700次;
超過20年的工作資歷,讓她得以潛身於量販現場,一窺商品暢銷的祕密。
★量販店究竟有什麼魔力?讓人走進去就買不停?
征戰業界20年的量販女王何默真,以職涯經歷精準解密,
大賣場裡各種讓商品周轉更快、顧客搶著買、客單價更高的做法。
她說:「顧客不愛被打擾,卻渴望被引導。」為此,
她曾大量下單祭出破盤價,並複製傳統市場的叫賣聲,短短一天就讓高麗菜多賣10倍;
也曾徹底研究泡麵口味、細讀銷售報表,找出真正暢銷的品項;
甚至為了擴大貨架陳列(且不必整天忙著補貨),不惜槓上直屬主管。
而一般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客訴,何默真卻視為把過路客變常客的大好機會。例如:
賣場鄰居抗議噪音,她挺著孕肚登門調停;過年期間來客暴增,她預先安排上百個車位。
碰上電視機自燃、美國瘦肉精牛肉、三鹿毒奶粉等黑心事件,她一樣沒在怕,
危機處理得當、後續回饋夠誠意,你就會更離不開——這些,也是量販店默默在做的事。
本書集結了何默真從賣場基層做起,
一路升遷至公司核心的職場觀察與銷售心法,
透過她的敏銳觀察與詳實敘述,
徹底解密量販店逆勢操作、長年熱銷的關鍵祕密。
★女王帶逛:行家帶你找門路,這樣買才真便宜:
►大賣場的購物氛圍心理學:氣味、燈光、空間都有學問?
►何時進賣場,才能買到最新鮮的生鮮食品?
►什麼是真買一送一?什麼是假買一送一?
►特價檔期怎麼來的?哪些東西在量販店買反而貴?
►即期品的定義是什麼?除了日期外,還應該注意什麼?
本書帶領你跳脫消費者身分,改從量販員工視角,
看見賣場人員、客服、行銷、公關等多面向的操作。
回過神來,你會發現過去自己竟如此無知,
就這樣毫無防備地走進量販店的各種精心安排!
換句話說,讀完這本書,
你會更清楚自己是怎麼在量販賣場中招的!
作者簡介:何默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EMBA企業管理碩士。1997年進入量販界,職涯歷經全臺三大量販店:愛買3年半、大潤發10年半、家樂福7年,資歷超過20年。從基層生鮮管理起步,經歷雜貨、客服等單位;2003年從賣場進入總公司工作,負責全臺行銷與對外公關、外商公司管理核心職務,並出任全國公關經理。堪稱全臺灣能見度最高、資歷最雄厚、處理過最多食安危機的零售業公關。
作者粉絲頁: 何默真 粉絲團
出版社粉絲頁: 方言文化‧Babel Inside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ixJTvf5FR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