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六抵奧,在清早的冷冽寒風中,閒步維也納市區,體會再度站在這片土地的感覺,也在心裡與在台灣逍遙度過的二個多月道別。
返家後,略事休息了,馬上為週一的工作準備。其中一樣是為著每週一必要呈示的PCR檢測結果,及時出門前往檢驗所。
因為自始至終都不想以侵入式的方法維護健康,願意盡一切可能養護身心,不想隨主流意識觀點起舞,也不因鋪天蓋地的信息而恐懼與做出背離身心靈情狀的不自主決定。
所以,我與另一半,依法規,每週要至特定檢驗場所做三次檢測,週一必定要是PCR,其他二次則任意,並得次次及時提出證明,才能順利上班。
週六傍晚做一次PCR,有效期限72小時,在週二晚間結果到期後,於週三再做一次快篩,才能順利進出音樂院,而週三也同時做一次PCR,好讓我週五可以工作。
麻不麻煩?是有點麻煩,但甘之如飴。
上週六晚間開始伏案工作至午夜,歷經週日的準備,這週一回到睽違二個多月的工作崗位。這當中,學務秘書又交托一位剛考完入學考,因著他人推薦,無論如何都想進來我班上的學生。家長明確表示,寧可不立刻入學,也要等待到我有位置能收孩子為學生為止。謝謝他們的信任,加上當時擔任主審的鋼琴部主任也稱讚學生的天賦,因此我東挪西湊了,硬是擠出半小時給這個小孩。
隔日,在鋼琴部會議上,因為一場臨時入學考,主任徵求願意擔任評審的同事,雖然我那時是有課的,但莫名奇妙地直覺應該要在場,加上很喜歡我們這位主任老太太,就想支援她,好讓學務順利進行。
所以承應下此事,並立刻聯絡學生們調課。
這個心血來潮的決定,居然讓我又收下一個天份好到讓我與主任雙雙下巴掉下來的小小孩。沒正式學過,才在家隨意彈了三四個月,就能完整雙手背彈出二首不短的曲子。
小小孩彈完後,主任把我拉出琴房急切地密談,「快!快收他!這個學生好適合妳!無論無何擠出一個位置!」
在還沒能完全確認有時間前,就決定收了再做打算。
離開考場,進入我自己的琴房,教了半小時後,迎來下一位青少年學生。
然後,他突然告訴我,「我想,我應該不繼續學了。」😱
這顯化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其實,確切來說,應該是,因為有學生想離開了,所以宇宙事先安排了另一個新學生,只是發生順序是顛倒著來的。
若我不夠信任大我指引,不聽從直覺地主動調課參與額外入學考評審,或馬上放棄收入新生,也不會與接下來的一連串人事物相逢。
最終結果就是,今年超乎預期地收了八個新學生,共計幾十名學生,外加一個音樂劇專任伴奏鐘點,工作時數滿到不能再滿,忙到了姥姥的姥姥家。(扶額)
但很安慰地,這學年數十個學生的鐘點安排,這件學期初總讓全音樂院同仁們談之色變的頭等大事,卻奇蹟式地順利完成。雖然熱門時段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但迂迴曲折地後來都盡可能讓所有人皆大歡喜及各取所需。
一週工作下來,每日總在晚間十點半前就不支倒地,誤打誤撞地,讓我過上了久違的,早睡早起的精實生活。😂
*回到我的王牌教授級別雙平台鋼琴豪華琴房(好長的琴房暱稱),與親愛的帥氣李斯特先生再次合照。
快篩有效期限三天 在 Men's Game 玩物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沒有得肺炎死,但我會被這個疫情氣死,因為疫情的關係,所有住院都不能探病,除非病人有重大的原因才能接受家屬探病,而且一天只能30分鐘時間,一次只能二人,快篩費用另外自付,有效期限是三天,三天後再自費驗一次,我還沒說完,如果病危時非探訪時間,家屬也不能來送別…對!你沒聽錯,病人不是因為肺炎而住院,一樣不准,不能就是不能,我們全家都要崩潰了,爸爸加油,我們來篩檢了。
快篩有效期限三天 在 公視有話好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詹長權談疫情》Delta 流感化,青少年打 BNT 是當務之急嗎?
近期國內 #疫情 的兩大重點,分別是入侵 #幼兒園 的 #Delta 病毒看似獲得控制,以及疫苗保護力將往下覆蓋 #國高中 族群。我們能期待更高的青少年疫苗覆蓋率,有效防堵來勢洶洶的 Delta 病毒嗎?有話邀請台大公衛學院教授 #詹長權,談疫苗對疫情的真正影響。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 詹長權:
🔺 防死亡不防感染,是對疫苗的正確認知
我想我們要回歸疫苗的本質。
當初這幾支疫苗在這麼短的時間開發成功,很重要的成效是避免 #重症、避免 #死亡,「降低感染」並不是它最主要的指標。所以想讓疫苗發揮最大功效,就是要去保護那些感染後會重症、住院、甚至死亡的人。
世界各地疫苗打得比較多的國家,用幾百萬人的經驗和數據告訴我們:疫苗對避免重症、住院和死亡仍是很有效的。到了 Delta 以後,則是需要 #兩劑,才會比較有效。
很不幸,台灣從打疫苗開始,一直給大家的印象是 #用疫苗減少傳染。#北農事件,趕快篩檢完就通通打疫苗,給民眾一個錯誤的觀念,好像這樣打完就能減少傳染。但是疫苗是打完 14 天才有效、打完兩劑才更有效。
一而再、再而三產生這種錯誤見解,讓我們一看到幼兒園確診 Delta 就緊張了。大家忘了,幼兒重症、死亡的案例 #非常少,我看到的周邊幾個國家也都是這樣。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我們就要討論:當疫苗有限時,怎麼讓整體社會減少重症、死亡?當然是要 #把老年人打好打滿。你去看所有疫苗打得快的國家,它的進程都是把 50 歲以上打到一個程度,才會去想青少年──不是青少年不重要,而是青少年疫苗的核准確實較慢,這也表示要完全了解它的 #安全性 和 #效果 比較困難。
我們是一個後進的施打國家,我們可以跟著其他國家按照年齡的打法。更何況我們是一個疫苗不足、供需失衡的國家。雖然現在只有 #BNT 可以給年輕人用,但不代表年輕人就是第一優先。
🔺 八成高齡者打滿兩劑,給社會更多韌性
施打疫苗有 #機會成本。現在究竟是動員大量醫護,到校園去施打學生重要?還是將高齡者的第一劑、第二劑給鋪蓋好?國家就必須做決策。
以 Delta 來看,我們就是要把老年人保護好。 #澳洲 的例子告訴我們,對 Delta 來說,一劑是無效的。大約在我們發生 #屏東枋山 個案的時候,剛好也是 #雪梨 開始面對 Delta,當時澳洲兩劑的覆蓋率相當低,整個擋不住,直到今天單日確診還是一千多人,死亡數也還在攀升。這是澳洲加快施打第二劑的原因。
現在我們有 #將近三成 高齡者連第一劑都不願意打,這是非常難克服的問題,但一定要去克服。像新加坡逐年齡層一歲一歲檢視,組成 #居家接種隊,即便只為了一個老人,他們也要去打。
克服這些問題,社會才能更有韌性、走向 #新常態──當整個社會高齡族群的疫苗覆蓋到達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比較能承受年輕人的感染。
我一直認為,我們的目標是以 #年底 為期限,讓八成的 60 歲以上人口都 #打滿兩劑。然後,以此為基礎,回推現在疫苗進了多少、能不能混打、該怎麼搭配等細節問題,而不是有疫苗就這個打、給那個打,給年輕人打了一劑,就不夠給老年人打第二劑,常常捉襟見肘。
我們要想:現在給青少年打第一劑 BNT,那他們的第二劑什麼時候打?國際上青少年的 #施打間隔 不像成年人可以延長,多是隔個 3 到 4 週就馬上打第二劑,這樣將會用掉很大量的疫苗。現在,打過 #莫德納 的高齡族群,已經等了快 12 週還找不到第二劑,很少國家會再延下去。原因在於沒有明確的抗體檢測,很難知道隔了這麼久效果剩多少。
🔺 從清零迷思到流感化,學習與病毒共存
要對付 Delta,我們只能 #不斷篩檢,鼓勵所有自認為有可能症狀的人,都出來篩檢;同時也進行對環境的篩檢,例如 #紐西蘭 和 #澳洲,就對 #社區廢水 持續做核酸的監測。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才能達到所謂的「控制住」──但我並不這麼樂觀。我覺得,現在仍很像只是一個疫情的開始。
從 #英國、#新加坡,到現在完全解除防疫限制的 #丹麥,他們的策略是讓疫情 #流感化。所謂流感化,就是讓族群中最需要保護的人打滿九成,其他人則要將近八成。這是他們的目標。在此之後,就是允許感染,但不允許死亡。
像現在新加坡單日確診破 500,但他們不害怕,因為死亡很少,每天頂多 1 例。這是走上新常態社會、讓疫情流感化的必經之路。種種的理由都讓我覺得,在分配這麼重要的 mRNA 疫苗時,是有機會再想一下的。
快篩有效期限三天 在 金門縣衛生局 的推薦與評價
診所、健康診所、台大中心診所、三大診所、陳水湖診 所提供接種服務。 🅰️接種COVID-19疫苗#任一劑可獲得500元禮券; 🅱️ #65歲以上長者再加發 COVID-19 #快篩試劑10劑。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