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在判詞中,說我們「太天真」,相信佔領行動,可以爭取到普選。但有比相信「#一國兩制」,更天真嗎...?』佔中三子之一的香港中文大學陳健民,被控「串謀犯公眾妨擾罪」、「煽惑他人犯公眾妨擾罪」兩項罪名,遭判刑16個月,於去年出獄。
多次婉拒海外學者救援的他,認為面對審訊也是抗爭的一部分,是公民抗命 #爭取民主必須付出的代價,雖然獄中艱難,但沒有一刻感到後悔,爭取民主不是一蹴可幾,要帶著希望堅持下去。
.
#雨傘運動後的回望與省思 #公民抗命的代價
《 #我們有雨靴》記錄2014年至2019年間,香港兩波大型抗爭運動 —— #雨傘革命、#反送中運動。以及抗爭者為公民抗命付出的代價。包括周庭、黃台仰、周永康、佔中發起人戴耀廷、陳健民、行動藝術家黃國才、立法會議員邵家臻、民陣召集人岑子傑等人,社運領袖們的心境轉折,省思和掙扎,以及對社會體制改變的期盼。
⠀
⠀
他們之中有人流亡海外尋求政治庇護,
有人面臨判刑入獄,
有人在壓迫中仍吟詠詩歌,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望....
⠀ ⠀⠀
【我們有雨靴】☔ 𝐖𝐞 𝐇𝐚v𝐞 𝐁𝐨𝐨𝐭𝐬
📺公視13 台┃06/24 週四 𝟐𝟐:𝟐𝟕┃紀錄觀點
📍 影片開始前小驚喜
22:15 搶先看【香港的回歸之路】短片
🈶網路直播┃https://bit.ly/30PaMj6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www.ptsplus.tv/ (6/24-7/1)
🎬導演:陳耀成┃2020
⠀⠀ ⠀ ⠀⠀
⠀
▊紀錄觀點》中國結・香港結・台灣結 系列紀錄片
https://www.pts.org.tw/chain/index.html
⠀
══相關報導══
▍佔中發起人陳健民:
香港已是一個大監獄,港人要學著保持理智
https://reurl.cc/Gm4LYy
▍陳健民:獄中日子艱難 但沒有後悔
https://reurl.cc/gW4pbN
#從雨傘革命到反送中
#港人抗爭之路
#反送中兩周年
#七一大遊行 #反送中
#真普選 #逃犯條例 #雨傘革命
#香港國安法 #香港 #自由
#pSharp #新聞實驗室 #紀錄觀點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Milk&Honey Worship,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好感謝原作者三吉給了我們這首歌,讓我們用自己領受的方法和訊息演繹出來。這歌本是收錄在我們想推出的第一張專輯中,不過專輯沒有面世,但我們依然用方法讓大家可以聽到。編曲沒有用上華麗的full band, 卻只有一把女聲和琴鍵聲。這是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沒有澎湃的激情,卻有細水長流的感動。這一點點微弱的感動...
悔罪 詩歌 在 SU YANG , 蘇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週的開始
一樣要打起精神
用信心盼望迎接這一週
昨晚吃了肯爺爺讓我又開心又罪惡的「炸雞餐」
今天媽媽要節制了~🥰🥰
媽咪跟女兒
只喝一杯咖啡跟一顆白煮蛋🥚☕️
那個培根蛋沙拉三明治🥪
當然是給大胃王的兒子🥰🥰
不管情況多糟糕
你可以決定你的心❤️
要放垃圾還是一朵花🌹
每天早晨我都會從讚美的音樂開始
特別喜歡古老詩歌演奏
https://youtu.be/LARRgrsA8lo
🕊🙏🕊🙏🕊🙏🕊🙏🕊🙏🕊🙏🕊🙏
(詩篇 51:15) 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張開,我的口便傳揚讚美你的話!
(Psalms 51:15) O Lord, open thou my lips; and my mouth shall shew forth thy praise.
(詩篇 51:16) 你本不喜愛祭物,若喜愛,我就獻上;燔祭,你也不喜悅。
(Psalms 51:16) For thou desirest not sacrifice; else would I give it: thou delightest not in burnt offering.
(詩篇 51:17) 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 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Psalms 51:17) The sacrifices of God are a broken spirit: a broken and a contrite heart, O God, thou wilt not despise.
🌹❤️🕊🌹❤️🕊🌹❤️🕊🌹❤️🕊🌹❤️
悔罪 詩歌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 ◎王治澤
摘要
柏樺是第三代詩人的代表,盡致的平凡抒情使他獨具個人風格特色。在敘事詩歌上,不乏抒情作為連結,但其敘事特色依然顯而可見。其關於記憶、歷史以及現實的模擬,使得他的敘事詩歌呈現多重敘事的維度。本文將從這三部分,分別處理柏樺敘事詩歌「記憶素」\「從史素」\「模擬素」之敘事元敘事素,論證其敘事詩歌的多重建構與意義。
關鍵詞:敘事元敘事素、第三代詩人、平凡抒情
壹、前言
《夏天還很遠:柏樺抒情詩集1981—2019》收錄了第三代詩人的傑出代表,柏樺創作的抒情詩歌200餘首,時間從1981年至2019年,跨度四十年,分彆為 《夏天還很遠》\《麥子:紀念海子》\《禮物》\《生活,真好》\《年少是一種幸運》\《祖國或前世今生》\《江南來信》\《今夕是何夕》等八輯,是詩人編訂得最全面最滿意的一本抒情詩集。
柏樺寫於1981年的成名作〈表達〉,從出道便以抒情著稱。前行研究者們多著重於柏樺詩歌的抒情主題與身體美學的研究頗多,其期刊研究論文兩百餘篇,多有創見之研究者,不外乎黃粱、李商雨、李慶華等人。他們對柏樺詩歌語言、風格、意象多做闡釋與解析。就「抒情」而言,黃粱對其象徵個體化抒情特性,情境空間特徵與漢詩風格,論證了柏樺早期詩歌的特色與關懷。後者承續如是李慶華,在原先抒情層面,更深入論其柏樺詩歌終而的抒情歸宿。就「語言」而言,李商雨從柏樺對其詩歌的現代性審美切入,提出柏樺詩歌的元語言,更加確立柏樺詩歌的藝術自主性,以及柏樺對美孜孜不倦的追求。李商雨也對柏樺詩歌的身體性,立基於尼采的身體哲學和透視主義,論述其中呈現的快感、頹廢、逸樂的風格特色。
柏樺敘事詩歌比重雖不高且少,單就敘事詩歌的前行研究更是鮮見。其一方面重在敘事詩歌的作品並不多;二方面,大部分詩歌作品融於抒情中敘事,使得敘事效益來得沒抒情高。如果就《夏天還很遠》這本精選集,放諸在其四十年的時間跨度中,能見其殊異的多重性。柏樺在這類重在敘事的詩歌,對其處理方式,有著一定的敘事本根。美國敘事學家傑拉德·普林斯提出的元敘事(metanarrative)概念。其元敘事有其敘事信號,即之於從柏樺敘事詩歌文本中清釐出其背後一如語境或意識等之敘事本根主題。
普林斯提出的元敘事有兩層可能性的界定。一層是「當一個話語的主題是敘事,我們就可以說該話語是元敘事。」這層是相對語言表面或話語表面的一種界定。另一層是相對嚴謹並且更意義的界定,因為它是複合式的,接近傅柯所言之「話語」(discourse)。把話語當成一個事件(event)而不僅是傳訊的媒介,同時更要認清意義符號在話語中的主宰地位。因而在面對柏樺敘事詩歌時,其相關的「語境」或「意識」得以含括進來,其敘事意義也得以延展。
筆者將瑞士語言學家斐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相關於構成語言的另一個主要單位:詞素(morpheme),借用過來形成論文的結構進行論述與辨證,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
貳、敘事三重要素
如果說閱讀顯然依賴於被閱讀的文本,那麼同樣顯而易見的是,它也依賴於閱讀該文本的閱讀者。「素」是構成語言與詞彙的最小單位,而其敘事元雖不是最小單位,但確是其鞏固敘事的元素(或作中心),這些幾重元素構築成柏樺敘事詩歌的特色。故而,柏樺敘事詩歌中的敘事元筆者將其大致歸結為三類:記憶素、從史素與模擬素。「三素」構築了柏樺敘事詩歌的面貌,而其三素的含括指涉意涵則顧名思義。
一、記憶素
〈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高山與流水〉\〈風在說〉即為敘事元記憶素。這類記憶素相關記憶。
〈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1984)帶出記憶等於幸福的意味,詩中的受話人「我們」,其人應是友人。
1983年,西南農業大學任教前夕與張棗在四川外語學院見面半小時。讀到張棗的幾首詩,但不肯相信竟然有一個人與我寫的一樣好。匆匆離去,知道半年後,我在寂寞中試探著把他作為一個對話者向他發出了召喚。
這時的柏樺雖才不到三十歲,但足見他對過往的懷念與感慨時間的流逝,這無疑是為何柏樺詩歌重於抒情的原因之一吧。
〈高山與流水〉(2010)柏樺1975年作為知青下鄉到巴縣白市驛區龍鳳公社(現龍鳳鄉)公正大隊(現村)務農。這段知青歲月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令他縈繞又難忘,真是美呀!「唯一的欠缺就是日出而作後的寂寞」(每日晚間知青點組織政治學習),從此對這類學習感到恐懼,神經也極度脆弱。他說交談需要天賦,他也的確有這樣一個不畏風雨地與他往來50公里奔波的好友張棗,他們寫詩、談詩、改詩。「現在他已到退休的年齡了(還剩最後一週)」\「而我終於抵達!我終於走過了人生多少艱難……」作者所帶出的感慨一如題記:「昔年種柳,依依漢南;今看搖落,悽愴江潭;樹猶如此,人何以堪!」過去的光陰單剩下回過頭「昏昏燈火話平生」,供人留念。
〈風在說〉(2011)講了三個故事:老師的死、父親的死、友人之死。全詩分成三部分,分別代表了「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以各種味道構建記憶的階梯,「你越逼近死亡,越愛聞香」\「臘豬頭在灶膛已煨了一晝夜」\「他獨有的尿味、皮膚味、香水味」。一切都像風一樣從青(少)年時代,穿行到中(青)年時代,再穿行到老年時代,柏樺敘事的多愁善感盡致體現。
敘事元的記憶素敘事詩歌除了明顯的取用記憶外,其「外在物件」作織網構結形成他的記憶素的敘事風格。〈唯有舊日子帶給我們幸福〉「掛鐘\椅子\信封\書籍\日曆\樹幹」;〈高山與流水〉「斯巴達克斯\電影台詞\炊煙」;〈風在說〉「學校\剪刀\臘豬頭\睡衣\醫院」等的外在物件,帶給閱讀者極強的畫面感,而於柏樺這些物件就像鉤子串聯勾勒出帶著溫度的記憶圖騰。
二、從史素
〈路易十六之死〉\〈查理一世之死〉\〈嘉靖皇帝的的一生〉這類即為從史素,相關著冰冷的歷史。
〈路易十六之死〉(2011.9.19)一個尋找與自己命運相同的人,無非就是英國的查理一世。根據史實「我從來沒有起過與人民為敵的念頭」登上斷頭台時「滔滔說道:我是無罪的而死的,我寬恕我的仇人;你們,不幸的百姓們……」然後「十點十分,他三十九歲的生命結束了」「一個最善良又最軟弱的國王,經過了十六年半一心謀求幸福的統治之後,被他的祖國斬首」。
而於〈查理一世之死〉(2011.9.20)一個從容上斷頭台的國王。「我的頭髮礙事嗎?」「劊子手鞠躬道:請陛下把頭髮塞在小帽裡。」「無論陛下幾時給我信號,隨陛下尊意,我願意等著。」「不到一分鐘,國王伸出兩手,劊子手一斧下去就將國王的頭砍掉。」注意尾端創作日期,可以發現,寫了〈路易十六之死〉隔天才寫了〈查理一世之死〉,要尋找命運相同的人的路易十六微妙地,與查理一世聯繫在一起。而查理一世又是歐洲第一個被送上斷頭台的國王。柏樺透過國王與侍衛或劊子手的來往對話,伸延了敘事素的空間。
兩國王之間,存在的同質點在於,一方面歸咎於女人,即他們的妻子。路易十六偏愛他的妻子成了法國國王中的一個另類,不耽於美色,唯一沒有情婦的國王。也不喜歡治理國政,愛好鑽研機械原理。當時路易十六夾在強勢的貴族勢力和洶湧的人民勢力當中,加上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麼建樹和能力。在政治立場方面,他或許是同情平民境遇的。原因在於路易十六想通過削弱貴族,來加強皇權,所以他更有可能跟平民聯合,而不是跟貴族狼狽為奸。法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弗朗索瓦-奧古斯特-瑪麗·米涅(François Auguste Marie Mignet)說,如果路易十六當時堅決抵制改革,當一個暴君的話,他起碼能保住皇位,至少不會被送上斷頭台。
相比於英國的查理一世,自從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後,英國成為了一個信奉新教的國家。可是查理一世卻娶了個信奉天主教的王后——亨利埃塔·瑪麗亞(法國國王路易十三的妹妹)。後來在王后的影響下,查理一世逐漸變得開始偏向於天主教,這就讓信奉新教的英國人感到非常惱火,畢竟新教才是英國的國教,查理一世還是其最高領導者。後來他長達十一年的暴政,在經過多年激烈角逐後,最終國會派打敗了保皇派,查理一世也因此成了階下囚。
二方面,兩位國王的歷史風評好壞不一,但大部分仍歸結於好的方面。就其柏樺的處理:一個是為國而死的善良又最軟弱的路易十六;一個是原有結實身軀,長命希望的查理一世。這兩位也許有著必死的必然性,直到生命最後一刻也沒有落下作為國王的尊嚴。若說是為他們翻案,難免落入偏執的窠臼,倒是他們的生命,都為各自的國家開啟了新的篇章。
〈嘉靖皇帝的一生〉(2012)如同前兩位國王處理死亡。從一開始的不死藥到各種追求永生的學問,最後卻略帶追悔莫及地發出「我想回去、去、回去!回到我的出生地。」他感到恐懼,這恐懼是十七歲時就已釀造好的。
柏樺取用真實歷史的線性發展年表作各種敘事填補,讓兩位在現今只活在冰冷歷史長河裡的國王,經過對話或設計,兩位國王猶如活生生地展現在閱讀者眼前,在他們生命的最後,也留下了為人的那種溫度。而對於嘉靖皇帝似有似無地彌補了他十七歲的缺憾,即使「人們看到我哭了又笑了,人們也注定看到我的死」也罷。
三、模擬素
〈七天日記〉\〈臨行前的一生〉\〈五十年後〉為第三類敘事素:模擬素。「模擬」具有「模」與「擬」,是一個相互對立的對象。「擬」是對「模」進行仿擬刻畫,再生出模的「擬像」,故而存有虛實辯證的意味。
不同於前兩者敘事素,模擬素筆者認為更接近於小說敘事情境,雖然前兩者也都能如此,但不同之處也許就偏重取向而言,一個記憶、一個從史。模擬素更像是兩者的結合體,形成多元且龐雜的敘事素,並帶有一種超現實的敘事,這也是我為何將其定義為模擬素的因由。
〈七天日記〉(2014)以七件小事「那退了休的男教授忙兩件事」\「女人並非只為自己哭泣」\「體會了五十歲的反烏托邦」\「一個男人要是沒有肚子,那就是殘廢」\「照片上的你並非現實中的你」\「那年輕的岳父走路像少女」\「那裡浸信會的人層出不窮」透過對現實或現象仿擬出其「模」物,來對其現實或現象作出他的看法。
〈五十年後〉(2016)在按語上,就提示了「不是此地,不是此時:他們殺的是時間,一個未來的窮苦貧民。」而為何要殺時間?
一天,五十年後的一個晚間
在本市一家小超市收銀台邊,
你發現一個紅臉白鬍子矮男人
你一下町住了他,看了很久……
在回家的路上,你哭出聲來:
「中學時他身上有股橙子味。」
主角仿佛穿越到了五十年後的世界,從「紅臉白鬍子矮男人」嗅到了「他身上有股橙子味」。從十五歲畢業分手時,到五十年後的晚間,這中間只是一線之隔,哭聲飽滿了期間的無盡意味。
〈臨行前的一生〉(2016)「那對母女臨行前兩個半小時還在吵架……」柏樺道出「三千年後,你們乃屬於同一考古層。」這樣的不爭事實。「老年人談論死亡不是恐懼而是迷信。」柏樺對現實拋以冷絕的眼光或視角呼籲現世,就像別以為「屁股是充滿拯救的彌賽亞」似地。
柏樺的敘事詩歌,立基於其上三個敘事素:記憶素\從史素\模擬素。各有其獨立的指意系統,即敘事學所談的「敘事要點」(the point of narrative)。此三種敘事素因其敘事要點也帶來了不同的敘事效益。敘事元記憶素,柏樺身體性的自主是很強烈的,畢竟攸關他的經驗,多在處理箇中情感,偏於抒情。敘事元從史素,重描歷史先人,將其活化賦予溫度,彌補缺憾,有著一定的歷史意義。敘事元模擬素:則映照世事現實更深,就像我前面談及的,前兩者的結合形構了第三者的存在,對現實與現象的仿擬,訴諸柏樺的價值關懷取向。
叁、結語
如是柏樺這一批五〇年代出生的詩人,他們歷經文革與商品化的過渡,而毛時代氛圍是他們共同的經驗。朦朧詩派的出現應了文革(1966-1976)後,政治道德秩序、價值觀念混亂且頹荒情緒漫瀰時候,但那個時代卻養育了柏樺,柏樺後來也才深切感受到「什麼叫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
柏樺被劃分在第三代詩人群,也就是朦朧詩之後的先鋒派,單從柏樺敘事詩歌的文字與辭藻,多少見得漸沒有毛時當下那種含蓄的象徵主義主義特徵。他的成名作〈表達〉還是看得到一些影子,如含蓄的意象。承如李商雨言:「柏樺對象徵主義的偏離更體現在他對詩歌中書寫平凡的看中。平凡是他對詩歌最重要和最具標示性的特徵之一」。確實,無論是抒情詩歌還是敘事詩歌,柏樺更趨向表達他對現實予以的真實的訴諸,從以上的論述例子可而得之。因此對於柏樺敘事詩歌的多重敘事元研究,得以建構出他的敘事詩歌架構與取向,即三種敘事素取向。
肆、主要參考資料
一、柏樺著作
柏樺,《夏天還很遠:柏樺抒情詩集1981—2019》,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2020。
二、近人論著
(一)專書及專書論文
【美】查爾斯·E·布萊斯勒(Charles E.Bressler)著,《文學批評理論與實踐(第五版)》(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趙勇、李莎、常培傑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4。
【美】傑拉德·普林斯著,(Gerald Prince)《敘事學:敘事的形式與功能》(Narratology: The Form and Functioning of Narrative),徐強譯,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3。
羅振亞,《朦朧詩後先鋒詩歌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二)期刊論文
李慶華,〈回憶、意象與抒情的三重變奏——柏樺詩歌個人化寫作初探〉,《區域文化與文學研究集刊》,2012年00期。頁209。
李商雨,〈精緻的詩、「輕」之美與審美現代性的追求——柏樺詩歌的詩學、社會學討論〉,《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19年01期。頁205。
李商雨,〈快感·頹廢·逸樂——柏樺詩歌的身體美學初探〉,《安慶師範學院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2月第35卷第1期。頁61。
柏樺〈柏樺自選文學年譜〉,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第1期。頁229-233。
黃粱,〈大塊抒情,坦蕩吟詩——漫步在柏樺詩歌的溫潤境界裡〉,《青年作家》2007年02期。頁309-315。
(二)網路資料
智慧士官,〈法國歷史唯一被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2018.4.3)《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history/pnn5m5e.html。2020年12月20日點閱。
夜讀史書,〈查理一世為什麼被送上斷頭台?選錯另一半導致的悲劇〉(2019.12.5)《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history/rnkzj2n.html。2020年12月20日點閱。
--
美術設計:游佳真
圖片來源:游佳真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12.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柏樺 #敘事詩 #敘事元 #第三代詩人 #平凡抒情
悔罪 詩歌 在 Milk&Honey Worship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好感謝原作者三吉給了我們這首歌,讓我們用自己領受的方法和訊息演繹出來。這歌本是收錄在我們想推出的第一張專輯中,不過專輯沒有面世,但我們依然用方法讓大家可以聽到。編曲沒有用上華麗的full band, 卻只有一把女聲和琴鍵聲。這是我們腦海中的畫面。沒有澎湃的激情,卻有細水長流的感動。這一點點微弱的感動,引領我們去尋求神,尋找這個會將我們重新興起,擁我入懷的主!
\\ 如有感動,歡迎自由奉獻。每一首歌大約需要港幣大約 $10000 製作。歡迎電郵聯絡查詢。 //
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憂傷痛悔的靈
曲詞:三吉
主唱:Mandy Li @Milk&Honey
編曲 / 鋼琴:Stanley Tong @Milk&Honey
聲樂指導:Gabby Yeung
錄音:Philia Yuen
錄音室:Haverstock Hill Studio
混音:Ki Mak@KM PRODUCTION
場地借出:中華基督教會灣仔堂
MV:Christy Cheung @Milk&Honey
項目監製:麥濬思Matches @Milk&Honey
======
神啊 為我造一顆清潔的心
讓我在裡面有正直的靈
求祢別棄掉我 收走祢聖靈
深知我罪數不清
憂傷痛悔的靈 祢不看輕
枯乾軟弱生命 如何能誇勝
祢是愛 我唯一盼望
憑十架方可走出罪綑綁
憂傷痛悔的靈 祢不看輕
醫好敗壞生命 全人潔淨
我要得勝 作美好見證
靠祢每步成聖
更多粵語詩歌,請訂閱同follow我們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milkandhoneyhk
FB : https://www.facebook.com/milkandhoneyworship/
IG : https://www.instagram.com/milkandhoneyworship/
歡迎 Share & Like
►►索譜、使用申請或出隊邀請,請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我們的原創粵語詩歌◥
http://bit.ly/2EWaRUL
◣我們的粵語Cover詩歌◥
http://bit.ly/2EUBIQO
悔罪 詩歌 在 Milk&Honey Worship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粵語詩歌,請訂閱同follow我們的 Youtube /FB / IG : MilkandHoney Worship
歡迎 Share & Like
索譜或使用申請,請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我們的原創粵語詩歌◥
http://bit.ly/2EWaRUL
◣我們的粵語Cover詩歌◥
http://bit.ly/2EUBIQO
憂傷痛悔的靈
曲詞:三吉
原作者Channel: https://youtu.be/9ZkpXA9KHH0
譜: (版權主有,歡迎電郵: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拿譜)
神呀 為我造一顆清潔的心
讓我在裡面有正直的靈
求祢別棄掉我 收走祢聖靈
深知我罪數不清
憂傷痛悔的靈 祢不看輕
枯乾軟弱生命 如何能誇勝
祢是愛 我唯一盼望
憑十架方可走出罪綑綁
憂傷痛悔的靈 祢不看輕
醫好敗壞生命 全人潔淨
我要得勝 作美好見證
靠祢每步成聖
cover by Milk&Honey Worship
Vocal: Matches / Alex / Mandy / Christy
Piano: Stanley / AG: Alex / EG: 楊興 / EP: 庭章
Bass: 銘賢 / Drums: 輝輝
#MilkAndHoneyWorship #原創粵語詩歌 #粵語詩歌 #粵語敬拜 #廣東話詩歌 #廣東話敬拜 #原創詩歌
#流奶與蜜 #敬拜讚美
悔罪 詩歌 在 Milk&Honey Worship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我們的原創粵語詩歌◥
http://bit.ly/2EWaRUL
◣我們的粵語Cover詩歌◥
http://bit.ly/2EUBIQO
更多粵語詩歌,請訂閱同follow我們的 Youtube /FB / IG : MilkandHoney Worship
歡迎 Share & Like
►►此曲收錄在「玻璃海2 重建大衛的帳幕」中,如需樂譜,請到以琳購買。 索取簡譜及使用申請,請聯絡: milkandhoneyworship@gmail.com
遮蓋我
曲/詞: Mandy Li / Matches Mak
編曲:Stanley Tong
錯了 徹底的錯了
哪可得赦免
離開這罪孽
痛了 跌倒傷透了
悔改 得釋放了
靠祢光照
是我放縱自由 玷污兩手
為祢撇棄污穢念頭 決心要等候
願我靈被充滿 持續熔解我冰封的信
被祢牽引 塗抹更新
從罪中伸手牽我走 是祢犧牲釘上拯救
荊棘圍頭 愛我源由 舊我已被主祢釘死
從祢的一生可看到 靠祢終得誇勝咀咒
重新前行 與祢同行
神祢血滴淚流 遮蓋我罪疚
靠著那加給我力的 無盡可能 靠祢牽引
靠著那加給我力的 無盡可能 靠祢更新
靠著那加給我力的 無盡可能 靠祢牽引
靠著那加給我力的 無盡可能 耶穌 遮蓋我
#MilkAndHoneyWorship #原創粵語詩歌 #粵語詩歌 #粵語敬拜 #廣東話詩歌 #廣東話敬拜 #原創詩歌
#流奶與蜜 #敬拜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