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知道《守護者》要推出影集版時,第一是期待,第二是小緊張,當時抱著有點忐忑的心情,決定先觀望一下、想說先看看有跟著追的觀眾的評價是什麼。最後一季九集,普遍看的評價都還不錯,擱著擱著,到了今年年初才起心動念,終於看了延續十幾年前《守護者》電影的影集版。
先說,第一次知道《守護者》這個故事,是在2008年人生第一次去大直美麗華的imax看《黑暗騎士》,所以當時在正片前面的預告就是隔年冬天要推出的電影版,那時的好奇點,是那個光頭肌肉藍人──也就是名字從「曼哈頓計劃」來的、如神般的超級英雄,期待了幾個月,終於看到這個不被原著作者艾倫摩爾承認(但當時導演查克史奈德也因為「仿製原著漫畫的分鏡構圖」的作法不斷被詬病)的《守護者》。
關於故事,說實話,我是沒有太多感想,因為在艾倫摩爾改變真實的「越戰已勝」世界觀裡,除了曼哈頓博士,超級英雄只不過是穿著奇裝異服、擁有比凡人稍勝一籌的力量(包括腦力)的尋常人,他們所謂的「正義」,有著人性裡再真實不過的謊言,而那底下,有著他們各自的私情私慾。
笑匠與變臉羅夏,二代靈絲及夜梟,還有那個俊美的馬修古迪(但我覺得他在《慾謀》才真的師到不行)飾演的智謀者,各種人物情慾糾葛,我一直都覺得那個電影版本,就像是把場景設置在架空八零年代美國的武俠片,而他們的武功,只能在戴上面具的那瞬間才能舒展開了,不過,那電影裡我印象最深的,果然還是「曼哈頓博士誕生」的奇觀場景(看到這七個字,腦裡應該會響起Philip Glass為紀錄片《機械生活》編寫的那段配樂吧),透過艾倫摩爾的驚人想像力與查克史奈德的影像執行能力,真的具現化了一位、也許俗世真的會誕生的神祇。
因為那樣的神,與那些有如身懷絕技的超級英雄們相比,像是超脫了人性,即將不再有七情六慾──但有趣的是,他有,而且多情──語調溫潤,但一言一行冷淡,有如他外表深藍的那種冰冷感,但偶爾間仍會流露出對人的憐憫。是我第一次在影視作品裡覺得,如果這個世界有「人為」的神,在個性上,十之八九一定是像他這樣,對任何事物的情緒已經淡化,但對創造自己的理念仍有崇敬(額頭上的符號)也不自大的神。
所以,抱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隔了一年多才看《守護者》影集版(期間有看到好評不少),結果,出乎意料的好看,甚至覺得比2009年的電影版本(包括那三個半小時、特別加入動畫片段的Ultimate Cut版)好看。
為什麼?
因為《守護者》影集版,直接把故事線拉到原著的三十年後、也就是2009年電影版的十年後,2019年,在與現實議題相互影響的完美時間點推出。
先爆一個小雷,也是我覺得改編最棒、最符合社會寫實的細節:那就是偏頗的白人至上主義,在劇裡是延續在電影版已死的「變臉羅夏」的那張「面具」,甚至可以說,他們斷章取義了變臉羅夏蒙面的主因,轉化成三K黨那著名的白色蒙面挖孔服裝。
這樣的聯想,劇裡劇外,這簡直就是裏表一體(當然,這其實也是艾倫摩爾在創作時已經想到的概念)──特別是我們都知2020年美國的各種民族對立紛爭,黑人主角(而且她還是警察、後來成為變裝超級英雄),我自己在看《守護者》影集版的第一集還原「1921年土爾沙種族屠殺」時,我突然有點「等等,去年美國就是這樣吧...」的感覺──包括主創戴蒙林道夫在第六集(這集已經值得一座艾美獎了,因為我在這集看到今敏的精髓),用這樣的思維,去解釋最早的超級英雄蒙面俠客,「他為什麼要成為蒙面英雄?」這個問題的解答,是真實的痛苦及悲傷。
更不用說《守護者》影集版講述那些已經老去的超級英雄們的後續發展,非常有意思,特別是曼哈頓博士──再爆一個雷,劇組用了一首老歌給曼哈頓博士當作插曲,是1959年的The Fleetwoods的抒情老歌〈Mr.Blue〉,以前在電影聽到這首歌,還是在楊德昌意圖還原六零年代老台北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記得是王柏森翻唱),而無論是歌名(太讚嘆了,真的太神),或是歌詞內容,劇組把這首歌套用在如神的曼哈頓博士,講述他那細微且矛盾的情感。
無論怎麼看,《守護者》影集版不管是延續未來或是解釋過去,都做了一次非常漂亮的想像展示,不管是喜歡電影前作的粉絲,或是沒看過的觀眾(你甚至不用知道這些漫畫角色,因為那無妨劇情敘述,只是先知道會更有感),單看社會議題,都非常值得看的DC影集。
--
《守護者》影集版現在CATCHPLAY+獨家上架:http://bit.ly/39LSofv
另外,CATCHPLAY+現在有新年優惠活動,在活動期限內看電影或影集可以抽PS5等獎項: http://bit.ly/2N6PYiZ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想像 的具現化 在 Zen大的時事點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之前一個工作讀過這本深度造假講的一些東西,從理論上來解讀,那真的是布希亞的擬像與超真實的具現化,至於真實世界的應用,已經有一些災難性的展開,但也因為疫情有一些正向的活用!
只是無論你喜不喜歡,合成技巧已經在當代人類社會落腳,而且技術之成熟遠超過一般人的想像~
想像 的具現化 在 狐狸姊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近看R18物越來越用不起來,
不知道是不是忙事業,自己也開始「性趣缺缺」。
直到昨天偶然看到一本碧藍航線的本子,叫做:
Blossoming and Withering
中文可以翻譯為朵朵凋零
開頭的故事,是從長門欣賞櫻花樹,接著重櫻的艦娘們進入酒池肉林的空間。
原本以為只是一本群交的故事,但是看到後面出現了「最期」、「最後の夜」等漢字,讓我眉頭忽感不對,這應該不是普通的群交本。
因為我的日文程度沒有很高,所以看日文本只能猜出部分意思,所以對於R18物,通常都是看過就算了,不會深入了解故事。
但是看到「最期」、「最後の夜」,還有赤城跟加賀從來賓的口中得到某個消息,繪師畫出她們驚訝的神情真的是震驚到我。
看完本子後,赤城跟加賀的神情我一直無法忘懷。
我就知道這本子絕對不是單純的群交,而是揭露了可怕的故事。
所以我就反覆看了好幾次,看到不懂的日文字也輸入字典查群,總算是硬啃完這本同人誌。
作者居然是用如此讓人「心痛」的故事,來呈現這一次群交。
裡面幾名重要艦娘的心境,也很讓人值得玩味。
我在一邊為自己翻譯的時候,也仔細品嘗了作者在每個細節的作畫,比如說赤城如何含、舔來賓的男根時,其實我還滿代入赤城的。
「嘛呀!我居然再度打開了具現化能力。」
所謂的具現化能力,主要出在創作者身上,如果你也是創作者,不管是美術、音樂、小說、攝影,甚至是Coser,在特定時候,你會有那麼幾分鐘,完全融入那個世界。
這也是身為創作者,才能享有的樂趣,你必須要有夠強大的想像力與理解力,才有辦法進入「另一個世界」。
所以姊代入了赤城,參與了群交派對,瞬間我從「性趣缺缺」,變成了「性致勃勃」,也獲得了至高無上的「高潮」。
而這本書的赤城,也是眾艦娘中最先體認並接受「可怕事實」的鋼鐵少女。
不愧為一航戰,眾空母的表率,就算來到了艦娘的最期,依然是大家的模範。
pixiv=2224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