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太多梁家傑》
梁家傑金句:「估唔到共產黨咁衰……」, 我都有金句:「估唔到梁家傑咁天真」
警方大舉拘捕泛民,保安局局長李家超交代:「呢班人歹毒心腸要癱瘓特區政府…… 令香港萬劫不復」 幾乎在場所有記者立即高聲追問法律條文法律依據…… 局長馬上轉身離去。
[唔知點解佢套西裝領呔顏色喺港台(左)同無線(右) 差咁遠?]
記者全部捉錯用神,問題應該是「中國有沒有權力這樣做?」
我可以代答:有!
完。
就算未讀過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也應該讀過小學生都懂的成語 :「連根拔起」、「一網打盡」、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斬草除根」……
我只作客觀分析:在中國眼中去年發生的不是星星之火,而是森林大火。
個人在patreon文章早已指出,第一浸是黃之鋒黎智英…… 等、 第二浸是林卓廷胡志偉……等、第三浸是……
一切事情的發生並不突然,只是順序。
不錯,香港已跌入萬劫不復深淵……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懂的成語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翻譯 #電影翻譯
我那本銀快撕特價貼紙的時候也把書皮撕壞了,買這本的千萬不要撕阿,書皮破了超心痛的QAQ
【閱讀ING】
你不認識Sara,但很可能看過好幾部她翻譯的電影!
記得自己在美國念書時,挑戰去戲院看電影,當地是沒有英文字幕的,偏偏又選了科幻燒腦電影《Inception/全面啟動》,只知道是神片,但是看不懂啊!所以多虧隱身幕後的電影字幕譯者,我們才能看懂許多好電影。
Sara(陳家倩)大學念公共行政系,畢業後工作一陣子,又到日本留學兩年,但發現最愛歐美文化,棄學之後先返回台灣上班,就讀中英文翻譯所的在職專班,並且翻譯電影頻道的影片。後來又攻讀英國的電影研究所,回國再念輔大的比較文學博士班,一邊修課一邊翻院線片,五年後畢業,專職電影翻譯,十五年來翻過近六百部電影。
字幕翻譯一句話七到八元,一部電影兩千句台詞,就可以賺一萬四千到一萬六千元,但需要語感、技巧和策略,而且急件一天,普通件三到十天要交稿,難怪擠入美商認證名單的譯者,全台灣才十幾個人!
《我的職業是電影字幕翻譯師》除了介紹她成為電影譯者的過程,還有專業譯者的生活、注意事項、養成方法、收支管理,是對於此行業有興趣者必看的入門書。喜愛電影的讀者也會有興趣,能知道關於翻譯的有趣大小事,原來譯者要看狂新聞、PTT或網紅影片,記下流行用語,適時運用在翻譯之中。
我在上市之前就注意到這本書,因為自己定期會買台灣沒有或尚未出版的原文書,翻譯精華內容和分享感想,經常遇到翻譯不到位的問題,只好放上中英文書摘,翻錯的話有網友可以指正。
分享Sara 提到字幕翻譯與書籍翻譯的十三點差異:(僅節錄部分書摘,完整內容請看書本 Part 2 的"電影字幕翻譯的獨特屬性")
1.字幕翻譯有其獨特性:字幕譯者要懂得斷句(因為有字數限制),要翻得口語…有別於其他種類的翻譯經常要求用字嚴謹,字幕翻譯則要求完全口語,甚至夠「俗」,讓文字「放得開」,但口語又不重言簡意賅,有違字幕翻譯講求的精簡原則,所以這反而更需要譯者懂得在用字上的拿捏,才能恰如其分地跳脫原文框架又忠於原意,並控制在字數之內。
2.字幕翻譯可大量使用流行用語:由於電影一翻完過不久就會上映,用字一定要跟得上潮流,才容易引起觀眾共鳴,所以適合使用大量的流行用語…書籍通常會流通很久…並不適合使用壽命可能不長或不確定能否禁得起時間考驗的最新流行用語。
3.字幕翻譯較常出現粗話或粗俗用語:在西方國家中,英語粗話如「shit」、「fuck」等經常出現在對話中。由於電影腳本大多是由對話組成,所以比起書籍翻譯,粗話或粗俗用語在電影字幕中會出現得更頻繁。
4.字幕翻譯較無翻譯腔:為了讓觀眾一目了然,還可適時刪除次要訊息,加上人物的對白一定要像一般人說話,所以字幕翻譯幾乎每句都是意譯,少有直譯。因此,相較於書籍翻譯,字幕翻譯比較不會出現翻譯腔。至於何謂可刪除的次要訊息?例如一些影像畫面中已交代的資訊就可適度省略或不須翻得太仔細,或者像是「Well」、「So」、「Now」、「You know (what)」、「I think…」。
5.字幕翻譯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字幕翻譯與書籍翻譯相較,最大的差異可能是有「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一行字幕通常以不超過十四個全形字為原則,包含標點符號…字幕必須配合畫面,要跟對白或旁白同時出現或消失,也就是字幕和聲音必須同步。
6.字幕要按語序翻譯,聽到與看到的內容保持一致:如果某個角色說了一句很長的話,翻成中文變成兩行時,字幕必須拆成前後兩句出現,這時字幕就要盡量按照聲音的內容順序翻譯。
7.字幕翻譯可刪去虛詞:翻譯時善用中文裡的虛詞,可充分傳達人物的語氣,不過一些表示轉折語氣的虛詞,如「但、卻、雖、則」等,由於字幕翻譯注重精簡原則,所以在不會造成語句拗口難懂的情況下,可適時刪去。書籍翻譯則可多利用虛詞,使行文流暢通順。
8.字幕翻譯不一定要跟著原文押韻:因為觀眾無法像看書一樣一次看到所有韻腳,所以譯者無須執著於一定要翻出有押韻的句子。
9.字幕翻譯少用四字成語:雖然字幕翻譯注重精簡原則,而成語言簡意賅,當然有助於減少字數,但字幕翻譯更重視易讀性和口語化,成語出現在字幕中,有時會妨礙閱讀上的流暢度,使得對話變得咬文嚼字,所以要避免使用過度文言或晦澀難懂的成語。
10.字幕翻譯無法使用注解:由於字幕在畫面上稍縱即逝,一晃就過去了,不像書籍翻譯能夠使用注解加以說明,還能讓讀者反覆閱讀,因此翻譯字幕時要能適時簡化文字訊息。
11.字幕翻譯有影像輔助:因為有影像輔助,有時翻譯字幕時便可省略部分文字,也能清楚交代劇情。例如,畫面中分配給三人不同顏色的工具時說:「Tom, green. Peter, blue. Mary, red」,若是依照字面全部翻出「湯姆,拿綠色,彼得,拿藍色,瑪莉,拿紅色」,可能會超出字數限制…所以便可精簡為:「你們各拿一個顏色」。
12.字幕翻譯無法挑選作品類型:從事書籍翻譯時,譯者若是遇到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的主題或類型,通常可以選擇不接案。電影字幕翻譯的情況則相當不同,譯者通常無法挑選自己喜歡或擅長的影片類型,而且最好也不要推掉不接...也因為不能自行挑選接案類型的這個特性,字幕譯者會比書籍譯者更常遇到專業術語,所以字幕譯者可要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心理準備。
13.字幕翻譯講求速戰速決:一般來說,書籍翻譯可說是一場長期抗戰,翻譯一本書經常要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字幕翻譯則完全相反,講求速戰速決,通常幾天內就必須完成。
購買《我的職業是電影字幕翻譯師》:
https://www.books.com.tw/…/assp.php/ry…/products/0010830043…
P.S.
1.很罕見的職業,迫不及待在今天早上八點和晚上八點搶先分享(一般是每周三和五早上七點分享看過的書),明天早上八點會再分享電影字幕譯者的注意事項。
2.撕下打折貼紙時不小心撕到封面,好心疼。
#我的職業是電影字幕翻譯師
#電影翻譯
懂的成語 在 張士佳 - Sky Si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仕佳:空升,升空?】
隨著日子一日一日地過去,十一月已到下旬,距離我在十月時說十月見了近期低位,「十月底十一月不會穿」這話實現的機會愈來愈大,不過,如果你日日有睇市,應該知道不無暗湧。
星期一收市跌到星期二晚上,一天不到便跌了近千點。升得辛苦,跌得容易,熊市是這樣的了。
我星期一寫道:「大家不要日日估,市場不是每日有得比你估。」言猶在耳,星期二跌得倉促,很多朋友事後問「為什麼跌得如此狠?」喂!事後都唔知點解,事前又如何能猜得中呢?
撫心自問,我也沒猜中,因為我根本沒猜,我覺得升跌都不需要理由,如果你不同意,我也很想知道「昨天由低位反彈至夜期升600點以上,你知道原因嗎?」我相信大部份朋友也不知道。
很多時,原因都是知道結果後,再找出來,放上去的;近日即市波幅大,大戶在左劏右殺,散戶投資者心驚膽顫,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對不起!我懂的成語已全用上了),你硬要每日猜,不是廁所點燈(歇後語倒是還有的!)有見及此,我先前早已拋下了錦囊「空即是升,升即是空」不正正是近日的寫照嗎?有聽話的朋友縱然沒賺,也不至於高揸低沽。
我寫專欄,從不騎場,甚麼升穿26500,便會挑戰27000,如果升不上26500,就會跌,一堆廢話,但我亦唔喜歡講得太白,我希望讀者睇完,有所思考及引證於圖表,星期二,我沒猜中大跌,亦沒去猜,但卻有所斬獲,如大家說我無「事先講」,那我應該說你們沒「細心看」。
我星期一已寫如升高於26224,不會跌低於25006兩天,其實看法已寫得很清晰,星期一收市我有買,但由於值博率不足買很少,因為跌不低於25006不等於大升,可以係橫行,但星期二晚美期跌那麼多,值博率就來了,我放了25600,25500,25400,25300,25200,25100各買些少,但只中了部份,同學閒聊,我也說輕微加了,昨晚已升回到26200附近水平,一天700點利潤,很開心了,我沒有每日去猜,只係事前做足功課,然後等機會的來臨。
我的文章,用膽汁去寫,夠膽在24700點時寫十月底24526點不穿,夠膽寫不會跌低於25006兩天,不是不會錯的,但已寫了止蝕位(前者是跌穿十月底,後者是跌穿25006兩天囉)。所以,讀者喜歡怎樣做,交讀者決定,但請「細心看」。
寫了一段,早餐都已吃了兩個,還未寫後市,霸著茶餐廳太久,老闆已「啤」著我,今日e線金融網講,但我也不會不放下些錦囊就擱筆,放下的都是我操作的重點,「空不再升?升不再空!」
接收更多最即時資訊,請關注微博「sky财经工作室」或關注公眾號「sky財經工作室」 (ID: sky_788hk)
懂的成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公務人員回覆民眾的公函,是不是既八股又很敷衍呢?台中市長胡志強,今天以一份回覆民眾的公文來舉例,裡面寫著「迥不相侔」的這句成語,其中的「迥」,還寫錯成「迴」這個字。其實,這個成語就是「完全不相同」的意思,不過卻用這些民眾看不懂的成語、甚至是一堆官話,令人傻眼。
拿著台中市府回覆民眾的公文,胡志強表情無奈一邊苦笑,考考現場有誰知道""迴不相侔"",究竟什麼意思?
文章後的""迴不相侔'',看起來是文言文,不過還打錯字,第一個字迴,其實應該是迥,迥不相侔,或也可說是迥然不侔,其實就是迥然不同的意思,不過這樣的用詞不僅讓拿到博士的市長胡志強看不懂,一般民眾更是看的一頭霧水。
看似客氣的公文,胡志強認為根本沒給民眾答案,一大篇的文章看不出幫市民解決了什麼問題,讓人無奈又生氣,其他還有引經據典的公文書,像是""潭言高見"",是稱許對方言論高人一等,還有""知關錦注""這句話,意思是已經明確、了解了,但這些用詞,就連中文系教授也認為,儘管用詞優雅,不過民眾如果看不懂,還是一點效果也沒有。
學者認為,以""迥然不侔""這句話為例,既然要說的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為何不乾脆就直接用白話文比較簡單清楚,為了遷就嚴謹和優雅,用字艱澀沒人看得懂,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引來更多民怨。"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QaONqodsSM/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