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破、舌麻別輕忽,33種疾病會在口腔有徵兆,心血管疾病最多
【別小病拖成大病💊】知名歌手 #陳昇、急智哥王張帝的小弟 #張魁,都先因為發現嘴破久久不癒,經確診為「口腔癌」❎。不過至少33種以上全身大小疾病,都可以在口腔裡產生一些徵兆。看完本文快點去照一下鏡子看看,自己是否有這些症狀出現🪞!
-
搞懂282種小症狀,預防355種疾病!早安健康7月號《#居家百科》全通路轟動上市! 早安健康嚴選好物 獨家399免運特惠 🚛 >>> https://bit.ly/3w6InBG
成大口腔癌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或許是「病從口入」、「食療食補」的觀念深植我們文化中,當某種疾病,不論大小,被診斷時,病人總免不了慌張詢問,是不是自己吃錯了什麼東西?以後是否有什麼東西不能再吃?每次遇到這類問題,我總是會語塞,因為除了特定致癌食物,好比檳榔易導致口腔癌、個人性的過敏食材外,光吃某種食物就會得到特定疾病實在太不合理。我也注意到在眾多類似問題中,有一題最常被問到:我子宮有長肌瘤,以後是否該減少豆類食品的攝取、早餐也不能喝豆漿了?雖然我總斬釘截鐵地回答:「放心喝啦!根本無關~」,大部分的病人仍是半信半疑,不置可否。我想是因為這個迷思已千萬結,必須針對各層面來擊破。
大豆豆漿之所以被標籤污名化,和「大豆」異黃酮有很大的關聯。
大豆異黃酮是種更年期保健食品,因結構類似身體的雌激素,可稍稍緩解更年期
盜汗、熱潮紅等症狀。但它畢竟是食品不是藥物,也不是真正的雌激素,對於預防更年期後的骨鬆、心血管疾病並無療效。反過來講,也不會刺激子宮肌瘤長大。
而大豆只是食物,連保健食品都不算,要提煉成大豆異黃酮尚需生物製程技術用數字說話,若想用大豆緩解更年期症狀,那你需要每天吃進四公斤大豆,這在現實上根本就不可能。
雖然我們已可從學理和數字得知豆漿、大豆和肌瘤並無關聯,但不少醫藥新聞中,若提到肌瘤,媒體還是慣用「愛喝豆漿吃豆製品恐長肌瘤」、「日喝三千c.c豆漿,女竟長肌瘤不孕」等標題。我認為原因不外乎是,當標題有「食物名稱」時,搜尋點閱率較高 再來就是反正這些都是暗示性字句,根本沒有法律責任,當然寫得越離奇越驚悚越好。
簡單來說,新聞標題只說「恐」長,有肌瘤的女生是「愛」喝,並不是說喝豆漿會長肌瘤,藉此規避查證的責任。更糟糕的是,這類新聞的受訪醫師通常也會配合演出,甚至加油添醋。雖說新聞的初衷是在衛教病人不管哪種食物適量即可、不要過量,但在這個資訊爆炸講求快速年代、最終就會被大眾簡化成「喝豆漿會長肌瘤」的結論。
然而當迷思晉級成大多數人的信念,就會被一而再強化。
其實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發生率從三十歲的20%逐年提升到50歲的80%。肌瘤發生的主因是子宮肌肉細胞發生基因變異,因肌瘤本身會受體內賀爾蒙刺激,而隨時間越長越大,除非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目前醫學上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可預防肌瘤長大。
只可惜有時要承認醫療有極限是一件難事,與其直接說肌瘤就是無法預防,有些專業人士仍選擇便宜行事,隨口回答那就少吃刺激食品、少喝豆漿試試看。也或者當今醫療業已被定義成服務業,若是病人一直堅持就是喝豆漿才會害我長肌瘤,醫師有時也會迫於無奈,在不想反駁「客戶」的心態下,附和病人的說詞。
或許有人會認為,不過就是豆漿、大豆啊,也不是什麼非吃不可的食物,何不乾脆寧可信其有,有肌瘤的人就少碰啊!姑且不論大豆富含優質蛋白質,對於不喜歡肉類或吃素的朋友是不可或缺的營養來源,我認為這種不科學、模稜兩可的說法和態度長期綁架了許多女性朋友,似乎吃了什麼食物就可能會造成婦科問題,深怕吃錯了食物會傷子宮,影響生育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增添許多不必要的煩惱,甚至在面臨不孕或肌瘤需要手術時,還被無端責怪是不是吃錯什麼才導致這樣的結果。
最後我還是要強調,食物不是藥也不是毒,子宮肌瘤絕對不是吃出來的。如果真要我說出一套「養子宮」的菜單,我還是那些老生常談,多吃蔬菜、均衡飲食、少吃加工食品、紅肉、酒精不過量,不抽菸、維持運動量,畢竟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子宮啊!
同樣的道理,多吃一顆柚子、兩塊月餅也不會真的就讓你肥胖。健康飲食還是在日積月累,細水長流。
大家中秋節快樂啦!
成大口腔癌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從未上過這樣清楚直接的課程
#如此清楚的分析整個論文架構
上這堂課之前,我原本有兩件很擔心的事情:「聽過的評價都太好了,會不會上完發現有落差,而覺得失望或不值得?」以及「我這麼菜,會不會什麼都聽不懂,也沒辦法實際應用?」
不過上完課以後,發現所有的擔心都是多餘的 XD,真的只能說讚!
一開始的論文寫作指引,就讓我整個眼睛都亮了起來。從來沒有上過哪堂課,如此清楚的分析整個論文架構。蔡校長很明白的告訴大家,各個段落的重點與正確寫法是什麼,也很犀利的點出,寫作時各個段落大家最常犯的錯誤。
這堂課不只對於我自己的論文寫作很有用,也強化了身為新手的我,在未來讀他人文章時的分析能力。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快訊] 林楠瑾牙醫師團隊,使用槍管狀前臂游離皮瓣重建下唇之研究,獲 BMC Surgery 刊登!
[快訊] 林楠瑾牙醫師團隊,關於男性與女性口腔癌患者預後之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快訊] 陳柏成醫師團隊,以超音波彈性造影評估肩旋轉肌腱撕裂的可修復性之臨床試驗計畫,獲 Medicine 刊登!
[快訊] 陳科廷醫師團隊,使用神經導航系統配合聚焦超音波以打開血腦障壁之臨床試驗計畫,獲 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刊登!
[快訊] 劉沁瑜副教授團隊,關於 metformin 改善肥胖小鼠睪丸與產精功能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快訊] 林柏均醫師團隊,對青少年高功能泛自閉症患者,遭受老師騷擾之研究,獲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刊登!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成大口腔癌 在 成大口腔癌 :: 牙醫評價網 的推薦與評價
邱威智,一般牙科及口腔診斷、口腔癌篩檢門診、牙髓病科.,成大口腔醫學部為配合醫療業務實際需求,設有口腔診斷與一般牙科、齒顎矯正科、口腔顎面外科、家庭牙科、牙周病科 ... ... <看更多>
成大口腔癌 在 【免費癌篩】 四大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從免費篩檢開始... 的推薦與評價
成大 醫院 ... 癌症已連續30年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為維護全民的健康,政府積極推動癌症防治相關工作,提供免費四大癌症篩檢:口腔癌、乳癌、子宮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