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S01E46 《日光與黑潮》選詩 feat.詩人林梵/演員莫子儀 #獻給已乘海翁遠去的林瑞明教授
林老師有兩種身分,一個是學者林瑞明,台灣文學史的大師,在戒嚴時期就關心著台灣文學脈絡的學者,楊逵的知己與賴和研究的專家,也是成大歷史系的傳奇人物。另一個是詩人林梵,早年的苦吟與憂愁,在《日光與黑潮》中,轉成了花枝春滿、天心月圓那樣的平靜與希望,即便晚年的他身受病痛所苦,但在詩中,身體的痛苦不佔痕跡。
他也是一位積極熱情、毫無私心的組織者, 國立臺灣文學館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 與成大台文所的創立,都與他的大力奔走、不辭勞苦有關,可是任期一到,他老人家毫不戀棧,依舊做學問去。
老師是標準的台南人,他說過自己小時候騎過普濟殿的石獅子,每天早上要去永記魚丸,他不喜歡台北的繁華熱鬧,有一陣子系館整修,他就每天坐在吳園旁的 奉茶.十八卯 茶屋工作,因為天天去,初次去的客人還以為他是老闆。
我並不是林老師的學生,確切來說其實算網友(?),我沒有資格評價老師的工作,但我希望大家都能認識這位了不起的學者、了不起的詩人,大家也可以去 @林瑞明教授紀念專頁 看看老師的故事。
非常感謝金馬影帝 莫子儀 MO Tzu-yi Morning 獻聲相助,替我們朗讀了林瑞明老師詩集中的兩首詩:〈生活〉與〈時間哲學〉,我們不知道每一天會往哪裡去,但每一天,都可是充滿期待的一天。
*選自林梵,《日光與黑潮》,新北:印刻文學,
2015。
📙每天為你讀一點書 📙 👉️點開連結直接聽
https://sndn.link/readforyou/ZEhN6H
-------
由謝金魚主持、慈濟基金會獨家贊助
不論你在哪裡,我們都在這裡,每天九點,為你朗讀。
Sound On:
https://sndn.link/readforyou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0SwHu6Voc8eNV4trI8N0ZX
KKBOX: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KlHdUqx6AIr-Fdpprn
apple:
https://reurl.cc/a9vXVl
Google:
https://reurl.cc/zeWKpe
成大教授金魚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史泡泡 ㊙️㊙️㊙️㊙台灣五大奇案是如何形成的?🔥🔥🔥
引言、提問/ 與談:
謝金魚 / 謝宜安
🔥最近,曾經與我合作過的 阮劇團 Our Theatre 製作了一齣相當複雜、龐大的舞台劇《十殿》,據說設定是將「台灣五大奇案」合併在一棟廢棄的綜合大樓中上演,雖說故事發想的大樓是嘉義的一個廢棄冰宮,但身為台中人,我在看到這故事時,更容易聯想到台中的一廣,《十殿》在四月底也會到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演出,我想,可能也會有更多台中人聯想到一廣吧?
💡💡💡購票由此去:https://reurl.cc/pmok9x
🔥🔥但說起五大奇案,讓我想起從前在成大讀書的時候,聽石萬壽老師說起他所經歷的「神明告教授」事件,起因是老師當年採訪的廟公說了一些關於女鬼「陳守娘」的故事。陳守娘是清代府城三大奇案之一,原是一位守寡的婦人,遭到婆婆、小姑與一位師爺設計逼姦後,又被婆婆小姑凌虐而死,而後含冤復仇,殺爆全城,最後驚動神靈,她才善罷甘休。在日後流傳的鄉野傳說中,是廣澤尊王打贏了女鬼,但在廟公的說法裡卻是打輸了、不得不請出隔壁善化堂的觀音收拾。不過,這有損神威的說法在老廟公去世後引起了糾紛,後來老師因此被告上法庭,最後在地方有力人士出面協調後和解。我對此事的印象很深,除了事件地點、宮廟都是熟悉的地方之外,老師也提醒我們,這些地點之間的地緣關係呈現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圈。
🔥🔥🔥在2009年時,因為看到一篇討論神明吃案的文章後,我在ptt的古人八卦版(gallantry)寫下了「清末台灣最強女鬼陳守娘」這篇文章,當時的我,怎麼也不曾想到,這隨意寫下的「最強女鬼」稱號,在後來十多年間,隨著大家對於台灣鬼怪傳說的關注而慢慢發酵,如今「最強女鬼」已經成為陳守娘的專屬稱呼了。
🔥🔥🔥🔥雖然五大奇案究竟有哪五個,有不同的說法,目前比較常見的說法,就是府城三大奇案「陳守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加入發生在北部的「周成過台灣」和民國後才出現的「瘋女十八年」,但之所以為「奇案」,通常就是出了人命,前四者都與鬼神之說有關,「瘋女十八年」雖沒死人,但也有說法指出「瘋女」是助人驅鬼而遭到反撲。
🔥🔥🔥🔥🔥🔥在這些故事中,遭到迫害的、瘋癲的、冤屈難伸的女人都是主角,陳守娘身為寡婦卻被夫家逼迫受辱、林投姐帶著孩子等待負心的丈夫、呂祖廟燒金裡寂寞的女人藉由廟宇的掩護偷情、周成之妻渡台尋找丈夫卻被無情殺害、瘋女因為精神疾病被夫家禁錮,也不難看出在早期台灣社會中女性的困境。
🔥🔥🔥🔥🔥🔥她們或是大膽開放地追求情慾、或是服從傳統遭到虐待仍守貞守節,最終都似乎走向失控與瘋狂。但這些故事的根源與流傳實在令人好奇,專精於都市傳說的宜安對此也有研究,所以有了這次的紙上對談。
-------
🐳金魚:請問宜安,這些故事原本的源流是什麼?都是歷史事件嗎?
💖宜安:除了「瘋女十八年」明顯是真實事件以外,其他奇案都很難說是「真的」。「瘋女十八年」因1956年《中華日報》的報導〈十八年人間地獄〉而披露,當時事件本尊仍在世。至於其他奇案因為發生的時間點,跟現在知道的最早記錄,都有一段間隔。陳守娘是最接近真實的,被記下來的時間也很早。陳守娘遭逢小姑、婆婆暴力對待,堅持守節,最後下體被刺而死,官府一度企圖掩蓋,最後不敵民眾的怨氣。這故事初見於清代劉家謀的《海音詩》(1855),連橫的《臺灣通史》也提及。但是陳守娘死後、鬼魂大戰廣澤尊王等,就屬於民間傳說,難以確認真假。
其餘林投姐、呂祖廟燒金、周成過台灣,都是清朝故事,但是最早文獻記載都是日治時代。林投姐的故事見於片岡巖《台灣風俗誌》(1921),林投姐原是名寡婦,因錢財被情人騙回中國,因此氣憤自盡,冤魂繼續在林投樹下徘徊,使當地仕紳建祠祭祀。這座祠就在台南火車站附近。耆老曾經見過林投姐的祠,因此林投姐故事的來源也是可考的。呂祖廟燒金的初次紀錄,可能是1930年《三六九小報》上的〈呂廟燒金〉一文:一名貢生讓士人至外地工作,看上士人之妻的屠夫,便藉機請呂祖廟道姑安排他與士人之妻私通。士人之妻因此假藉燒金之名,到呂祖廟與屠夫相會。故事中的呂祖廟是真有此廟,但是故事有些疑點,當時臺灣貢生並不多,故事中貢生的真實性存疑。
至於周成故事,最早記錄就是戲劇。我們現在比較知道的故事情節,是周成來到台灣,締結新歡拋棄原配,原配來台灣尋周成卻慘遭殺害,鬼魂向周成復仇,另周成殺害新歡並自殺。這個故事在1911年,就有劇團演出。關於周成故事的真假,有個有趣的說法。研究者王釗芬訪問了大稻埕耆老,耆老說周成真有其人,但故事不一樣。周成故事是在周成生意失敗之後,怨恨他的人編出來的。
🐳🐳金魚:五大奇案究竟都是怎麼流傳的呢?
💖💖宜安:這些奇案故事,很早就以戲劇或唸歌的方式流傳。1911年報紙提到台南座有劇團演出「臺南大奇案」的陳秀娘故事(應該就是陳守娘),後來1935年也有歌仔戲唱片。林投姐、周成過台灣的歌仔戲都有被記錄在1927年《臺湾における支那演劇と臺湾演劇調》。看來這些故事都是歌仔戲的重要主題。除此之外,奇案也流傳在唸歌中。國寶楊秀卿老師會唱林投姐、周成過台灣、陳守娘這幾個奇案。
呂祖廟燒金以衍伸出的俗語「呂祖廟燒金。糕子未記提」流傳(意指婦女偷情後心神不寧,忘記將供奉的糕餅帶回家),也有改編電影《屠夫》。「瘋女十八年」是因為1957年的同名電影而轟動,最早報導叫做〈十八年人間地獄〉,如今稱為「瘋女十八年」,顯然是受到電影影響。後來還有很多翻拍版本。
🐳🐳🐳金魚:在周成、林投姐跟陳守娘的故事中,移民來台灣的男性都擔任了欺騙、邪惡的角色,當他們無法承擔時就拍拍屁股一走了之,這種對於移民的印象是怎麼形成的呢?
💖💖💖宜安:周成跟林投姐剛好是一組對照:周成是來臺灣經商後,辜負了在中國的原配;另一個是負心漢騙錢後回到中國,辜負了在臺灣的林投姐。在當時,男性會因為經商而在兩岸間移動,但女性要移動卻很困難。周成妻來臺灣要沿路乞討,林投姐要道士協助才能到中國復仇,這都顯示出女性移動的困難。男性的移動優勢,讓他們可以負心、作惡而不必承擔責任。這在安土重遷的中國傳統裡,也是令人不安的例外狀態。可能就是因此,必須要以故事教訓這些負心漢。楊秀卿老師講述的版本中,凌辱陳守娘的師爺企圖坐船逃走,卻在關鍵時刻被鬼魂呼喚,一回頭,人就落網了。這也是呈現「移動」跟「免責」兩者間的關係——但把人留下來了,他就必須負責了。
🐳🐳🐳🐳金魚:陳守娘的故事曾經被記載在台南的地方志中,在台南的節孝祠中也有陳守娘的牌位,但宜安好像有找到資料,在這之前還有類似的故事?
💖💖💖💖宜安:我之前看到過歸有光的〈書張貞女死事〉,事件與陳守娘幾乎相同:張貞女的婆婆賣身,往來家中的恩客看上張貞女,張貞女不從,被婆婆跟恩客用利器刺下體而死。張貞女事件發生在1544年,在當時就很有名,因為符合文人稱頌的節烈價值而被頌揚。陳守娘的經歷與她基本相同,只差賣身的是小姑。其實最早記載的《海音詩》只說婆婆小姑虐待守娘、刺守娘下體而死,是《臺灣通史》才增添小姑賣身、恩客脅迫等事,不知是不是受到張貞女的故事影響。陳守娘故事逐步演變成「寧死不屈」,也代表這類烈女故事更符合道德價值、更容易留存於文人記載中。
🐳🐳🐳🐳🐳金魚:說到類似的故事,呂祖廟呢?
💖💖💖💖💖宜安:呂祖廟燒金的故事,看起來太像馮夢龍《三言》等明清小說,充滿了姦情、淫亂的寺廟跟殺害姦夫。小說中,能夠以宗教名義親近婦女的尼姑與和尚,形象總與淫亂聯繫,淨土會是小說中的淫窟。因此「婦女以燒金為名,在寺廟裡幽會」的主題很常出現在小說中,《清平山堂話本》的〈戒指兒記〉,也是一個男子透過尼姑牽線,在庵裡與心儀女子幽會的故事。婦人「假燒金真通姦」的偽裝,也像是《水滸傳》裡,潘金蓮以做針黹為名去王婆家、實際上和西門慶私通這類情節。在前面所提〈呂廟燒金〉一文中,道姑跟行奸的屠夫下場是兩人伏法。但是如今的主流版本中,後面添了一段士人殺姦夫、殺道姑的情節,這可能是受到潘金蓮故事中,武松殺西門慶與王婆一段的影響。
------
奇案之所以為奇、之所以百年來被各種戲劇與說唱藝術不斷傳唱,一方面有其「警世」之意,另一方面,是不是也代表著那些壓迫得用這麼激烈的方式才能夠被聽見?所有的故事最後都有天道輪轉必有報應的結局,但我想當時肯定有更多的故事、更多壓迫沒有得到公平的對待,或許在聽到這些故事時,會讓受屈的人感到一絲快意吧?
那麼,放到今日,雖不能說沒有壓迫了,但可以有更多方式去尋求正義、替自己發聲的時候,五大奇案對我們的意義又是什麼?現代的台灣人又會怎麼樣闡述這五個看似老掉牙的故事?我很期待。
------
⚡️本節目由 臺中國家歌劇院獨具慧眼、熱情贊助,有興趣的朋友,現在在歌劇院還有仙女抽籤機可以玩喔!
Photo credit:
仙女抽籤機、角色劇照: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陳守娘牌位:藝術家陳飛豪先生提供
成大教授金魚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過年打麻將-信不信由你】
舊時光裡不怎麼允許報紙出現打麻將的內容
畢竟是強調腳踏實地認真打拼的一代
而今時代變遷
已無當年保守
分享32年前台南市長林文雄為推廣台南在地文物
實際示範麻將桌如何使用的老照片
似乎是真的打了一將
看圍觀的人們也興致勃勃
非常有趣
你過年也打麻將嗎?
你是親自參戰?還是從旁指導?
有沒有什麼禁忌還是招財法寶
一起來分享
圖說:賭博民俗文物生活化的實例,台南市長林文雄(入座,戴眼睛,中年)和書法家朱玖瑩(林市長左邊),以及國大代表蘇裕夫(正對林文雄),在文物展現場摸起麻將。
日期:1988/2/29
攝影:陳俊文
#不是正經讀書人應做的事
#一年一次的春節過年牌聚
#報時光UDNtime
歷史新聞節錄
【1988-03-01/民生報/25版/南部版】
高雄 台南 文物特展 猴頭銅像
國寶受矚目 前人舊物今人賞古意
【本報訊】台南市的文物展,由台南市藝術品研究會員提供二百四十件精美的民俗文物,以開放展覽的方式,供民眾撫今追昔。
台南市長林文雄、國大代表蘇裕夫、名書法家朱玖瑩,昨天在鄉韻民族樂團優美的國樂伴奏中,為此項活動剪綵開幕。
此次展覽會場,由成大歷史系教授何培夫規劃為極特別的開放式展覽;現場展出的文物以「家」為主題,包括廳堂、神案、供桌、書齋。再配合居家生活實際情形,擺上文房四寶、字畫、化?鏡、屏風、陶瓷品,以及茶儿、麻將桌、肚兜、衣飾、蚊帳掛鉤、樂器、石磨、金魚缸等,甚至還有前人考試作弊用的小抄。
何培夫說,開放式的展覽摒除櫥窗,可讓民眾直接體驗前人的生活,較具真實感,在無拘無束的情況下,更可接近真實人性。但在國內,這種展覽方式都不易為收藏家接受,也不易推動,因此,此次展覽可說是台南市古玩收藏家的「冒險」展出,也是少見的創舉。
昨天在會場,許多民眾隨意坐在古椅上,享受檀香的幽香,和現場琵琶即興演奏的悠揚;撫玩舊時的縫衣車和各類飾品,感覺與古人極為接近。台南市藝術品研究會總幹事王哲明則呼籲參觀的民眾,要愛惜古物,好讓古物以後都能以這種方式和大家見面。
【1999-02-13/聯合報/35版/流行風】
四個人一張桌
春節麻將大戲 嘩啦嘩啦登場
【許佳佳╱專題報導】不瞞你說,春節打麻將,已成為團圓拜年的戲碼之一,怎麼打才衛生、健康?
新年必勝遠離書呆子
麻將禁忌信不信由你
「股市無父子,牌桌無親人。」說到麻將、講到運氣,不少人斤斤計較的程度,己經到了六親不認的地步。不論你是觀戰或操盤,上牌桌前,都務必先弄清楚圈子裡的禁忌,免得得罪人而不自知。
一般人最熟悉的忌諱,就是牌桌周邊不提「ㄕㄨ」字。看書、翻書、寫功課,都不要在牌桌附近進行。就連好心請人喝飲料,也得注意別買錯了牌子,害人輸到要落跑。
上桌前挑位子,記得不要坐在鏡子前,道理很簡單,因為牌底很容易讓對面的人看出來。但一般人可能不深究的是,電視前、酒櫃前,也都不是好座位。因為從某些角度來看,玻璃還是會反射出周圍幾張牌的底細。面對電視也不是好位,很容易分心,搞不清楚別人剛打出什麼絕招。
牌桌擺放也是一個講究的重點。雖然麻將被視為中國國粹,可是傳統觀念總認為賭博消遣,不是正經讀書人應做的事。因此,若有專用麻將桌還好,可憑自已的意思擺放。要是利用書桌、飯桌將就著湊和,就要把桌子稍微移動成斜角,不要和平常方正格局相同,表示現在不是辦正事的時間,不用冠上儒學的禮教大帽。
牌桌上的飲食,也是有學問的。基本上,如果同桌的人不吃零食,最好不要主動發難。因為蜜餞、瓜子,都會在洗牌時把麻將弄得濕濕黏黏;加水添茶,最好自己動手,不然就是請不參加的人服務。切勿叫同桌的人順便幫你加杯水,因為中國沿海省分都把水視為財,幫人倒茶水,等於是將財富分散給大家。明裡不說,輸急了,難保不拿出來做為吵架的藉口。
手氣好、一路連莊的人,最好不要擅自離席,否則好運就會中斷;反之,連連放炮者,就要趕緊找個理由上廁所洗洗手,換個運勢走走。被牌友綁著不准下桌的人,也可以翻翻椅墊、靠背,象徵自己翻個身、換個靠山,同樣也有重新再來的意義。
至於這幾年被電影編劇炒起來的偏門,就是不論男女,紅、黃色,內衣都是招財秘密武器,紅色象徵大吉大利,黃色則是黃金萬兩。可是內、外衣上的花紋圖案,不要與烏龜雷同,免得「摃龜」到底。
此外,和長輩打牌還要記得,一餅(一筒)之後,不要接著打西風。因為「一餅」和「西」,有「一命歸西」的諧音不吉利。籌碼輸光逛花園(只打牌不再賠錢)的人,其他三人即使能贏,也盡量不要沾惹,因為既拿不到錢,還可能把霉運一併沾來,同樣落得輸個精光的結局。
30分鐘宣布暫停
麻將傷害別說你不怕
四人湊齊摸個八圈,速度再怏也要個把小時不能下桌。原本是怡情的小賭,一個不注意反而可能變成傷身害體的活動。醫師建議,不論牌桌較技或網路博弈,三十分鐘都是激戰上限,務必暫停休息一下。
一般人在雀戰之後,最容易發生的情況就是腰痠背痛。實和聯合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王健宇說,其實人體最怕不對稱運動,以桌上游泳為例,只有手肘、肩膀等關節在伸展,脖子、腰椎、雙腿都長期維持在同一姿勢。對於平常四體不勤的現代人來說,大約三十分鐘就會覺得肌肉僵硬。
預防之道就是,事先在脊椎、臀部放上墊子。不過要注意的是墊子務必要柔軟、透風,否則捂著一天下來,很容易導致痔瘡復發或背上起濕疹。端坐、跨腳坐皆可,但是幾十分鐘就要換一下坐姿。桌椅的高度也要因人而異,手肘保持×心臟同高,會是最舒服的狀態。
取牌、推牌時,手肘最好也要靠著桌面支撐,不要用力過度。如果是網上論戰,更要注意手腕不要懸空,因為不論是用鍵盤或滑巳,都可能在賽局之後,變成神鵰大俠楊過,僅剩一隻手臂堪用。
至於雀戰時的飲食也要特別注意。很多人為了謹遵傳統牌品守則中「少如廁」的規矩,幾個鐘頭都不敢去洗手間。王健宇說,如果再加上重鹹重辣的年菜、油膩的大魚大肉,幾個負面因素一相加,泌尿、消化系統都會抗議受不了。因此,在牌桌邊準備一些清淡的茶葉、白開水,都可以消消核桃糕、花生糖的火氣,熱量又較可樂、果汁低得多。
最重要的是,打牌時情緒雖難免起伏,可是務必避免太過興奮或生氣,冬天裡本來就是心臟宿疾、高血壓疾病的發作尖峰期,如果刺激太大血壓陡然升高,難保不會讓原本喜氣洋洋的新年假期,演變成驚愕收場。一缺三照常開圢
應景年貨湊一腳
麻將道具促銷中
開設一個牌局,除了麻將之外,最起碼還要準備籌碼、兩個骰子、四支量尺(洗牌時整理用)。如果是拿一般四方桌子充數,最好再鋪上一條薄毯作消音之用。至少也要多鋪一張光面紙,同樣方便洗牌時潤滑好推。
一般用壓克力、塑膠製成的麻將,在專賣店中的價格須一千元上下。往年在禮品市場上曾經出現過金箔、鑲水鑽等上萬元的特殊材質,但今年受景氣影響,類似的單品幾已絕跡。
而量販店年前促銷品中,都推出了麻將組合特惠。一副標準麻將,價格壓到約六百元,麻將桌的零售價也從以往的兩千元尺度,降低到一千元以下。對於僅在年節期間應應景的家庭,不失為價廉物美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