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連假都在做什麼呢?
來分享一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所報導的最新研究:女性地位和國家治理的關係,相當有趣,值得一讀喔😄
----
#壓迫女性會造成國家不穩定和貧窮?!
#分享外國學者研究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有兩篇相似的文章,一篇的標題為 #為什麼讓女性失望的國家會失敗,另一篇為 #壓迫女性的代價。
兩篇都是在談「父系社會」壓迫女性,對於國家整體不利,主要是對「減少社會衝突」、「維持政治穩定度」有不利影響。
他們引用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Hudson、楊百翰大學Bowen與Nielse三位學者的研究指出,壓迫女性傷害的不會只有女性,男性也會受到波及。
三位學者提出了 #父系社會症候群(patrilinealsyndrome)的概念,症狀包含:
在財產權及家庭法中對女性的不公平待遇、女性過於早婚(童婚)、女性婚後與男方家族同住、一夫多妻制、結婚的聘禮制度、重男輕女、對女性的暴力,以及社會對這種暴力的態度。
這研究將176個國家以症狀的嚴重程度,打0-16分的分數。0代表無症狀,16代表病入膏肓。
例如:
澳洲、瑞士、瑞典皆為0分;
伊拉克、奈及利亞、葉門和塔利班奪權之前的阿富汗被評為15分;
南蘇丹則獲得最糟的16分。
他們估計,約有120個國家還是受到父系社會症候群不同程度的影響。
#父系社會症候群與脆弱國家指數
接著,學者們借用智庫和平基金會Fund For Peace所做的2021年 #脆弱國家指數 (註)的數據,來探討該國家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程度,和脆弱國家指數之間的關聯性。
統計分析的結果顯示:
父系社會症候群和一個國家的劇烈動盪高度相關(比「收入」、「都市化程度」甚至是「世界銀行用來衡量良好政府治理的標準」都更相關)!
例如,脆弱國家指數中前20名最動盪的國家,#都有實行一夫多妻制。
這可能是因為重男輕女、實施一夫多妻制的國家,容易造成大量適婚年齡男性找不到配偶,進而導致社會問題。
研究證據也指出,家父長制和貧困息息相關。
因為傳統父系社會常為了聘金把年輕女孩「嫁掉」。
少女早婚極有可能造成學業中斷;假如她面對的是一個惡質的丈夫,也較難起身抵抗。
這些年輕女孩們,在艱困的情境下,也較難養育出健康、受到良好教育的下一代。
台灣女性結婚平均年齡達30歲,我們恐怕很難想像,這世界上仍有五分之一的年輕女性,未滿18歲即步入婚姻;有二十分之一的少女,結婚年齡更是不到15歲。
#父系社會文化在全球衰退中
#性平上的進步仍需小心呵護
經濟學人文章指出,若從全球整體趨勢來看,父系社會文化正在式微中。
針對女嬰的選擇性墮胎已經大幅減少。過去性別比高度不均的國家,如南韓、喬治亞、突尼西亞,都已回復到正常水平。中國和印度的失衡情形也在趨緩中。
童婚的問題也受到正視。2000年以來,有超過50個國家將法定結婚年齡提高到18歲。
即使如此,近期 #塔利班在阿富汗、#美國德州心跳法案 的例子,也提醒我們,女性權益上的進步並非不會倒退。
值得注意的是,政治相對穩定但父系社會症候群嚴重的國家,也可能存在較高的社會動盪風險。
——-
#台灣的父系社會文化也在衰退中
#我們還可以做更多
讀完後,回想台灣,台灣在各種國際性別平等指數上,一直名列前矛。
「父系社會症候群」的童婚、一夫多妻制等「症狀」已經很少見,民法對女性的不公平也大幅改善,雖然還是有結婚聘禮習俗、婚後夫家期待,以及性別暴力等問題。
做為立委,我在立法院已提出《跟蹤騷擾防治法》、《性別工作平等法》、性私密影像條例、刑法權勢性侵相關條文、行政院組織法內閣三分之一性別比例原則等法律提案。
上會期處理到一半的《跟蹤騷擾防治法》非常迫切,本會期ㄧ定要三讀通過💪,補上台灣性別暴力防治法治的重要一塊拼圖。
當然,法律是社會的共同道德底線,落實性別平等的文化,還是需要我們大家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共同反思與努力😄
-----------------
註:脆弱國家指數由美國《外交政策》等每年根據政府的控制能力、人權、治安、經濟等12項指標,評估各國的不穩定程度。指數愈高,意味該國家的不穩定程度愈高
成大經濟分數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們不是要求各位改變國家,不必法庭允許,改變已經發生,我們是請各位保護國家改變的權利,法律擅自對能力做出假定,使我們的兒女受限,失去機會,要是本案的這種法律可以存在,他們如何證明這些假定是錯的?我們都必須為了他們去挑戰這些法律,一條一條慢慢來,而你們有權利立下先例讓我們起步,你們可以撥亂反正。」
⠀⠀⠀⠀⠀
——《法律女王》
⠀⠀⠀⠀⠀
當初幾乎是差不多時間一起在台灣上映的傳記電影《#法律女王》與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皆以這位承先啟後的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一生致力於為性別平權奮鬥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 Ruth Bader Ginsburg 為主,縱使她已於 2020 年 9 月 18 日不敵胰臟癌侵蝕而遁入長夜,享壽 87 歲,在整個美國的不捨與悼念中,為轟轟烈烈、披荊斬棘的傳奇人生旅程劃下句點。
⠀⠀⠀⠀⠀
兩部電影相當適合對照觀賞,《法律女王》劇情主線著眼於她窒礙難行的求學與起步過程,柔中帶剛且充滿希望;而《RBG:不恐龍大法官》並沒有過於浮誇的歌功頌德,也沒有濫情強調女性飽受壓迫的痛苦,從成長背景、戀愛過程、婚姻生活與重大官司訴訟等角度探究她何以逆流而上,穿插許多珍貴畫面,再次重現那持續蛻變的身影與披荊斬棘寫下的歷史性時刻,並從親朋好友、枕邊人與支持者的訪談中捕捉旁人眼裡萬綠叢中一點紅的女法官。此二部作品皆與她溫柔、內斂而飽滿的力量如出一轍,紀錄空前的豐功偉業與美滿的家庭生活,深入淺出透過女性角度和官司個案寫下這位瘦小的女性,如何率領美國發起一場邁向種族與性別平權的長期革命,格局並不僅限於女權意識抬頭,而是整個社會為公平正義奮鬥的歷史過程。
⠀⠀⠀⠀⠀
人人都有可能成為改變時代的拓荒者,只有寥寥幾位能耐著性子作足萬全準備,靜待跳上那輛從不靠站的列車。真實影像裡的她,伸出微微顫抖的雙手,細弱的聲音少了點中氣,身軀蒼老瘦削,前進速度稍緩,卻不顯一絲吃力,那理應是承受了兩次惡性腫瘤折磨的風中殘燭,Ruth Bader Ginsburg 卻彷彿中流砥柱,無論闖出巔峰或置身谷底,只見她喜怒不形於色,一步一腳印成為美國法律的精神象徵,從此屹立不搖。她是美國史上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大法官,也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美國猶太人女性大法官。
⠀⠀⠀⠀⠀
「媽媽教我的兩件事:當個淑女、要獨立自主。要懂得生命永遠掌控在自己手上。」
⠀⠀⠀⠀⠀
Be a lady and be independent,這是母親希望她銘記於心的一句人生體悟,一則是永遠不要讓情緒蒙蔽理性,別讓不可理喻、感情用事等諸多成見持續成為打擊女性的藉口;二則是努力保持獨立自主的生存能力,無論是否有幸覓得良緣,都要追求自我價值,並能憑著雙手養活自己。在女性被視為次等公民的年代,她學生時期就有幸遇見一位無條件支持彼此的終生伴侶,一冷一熱相互包容,牽了手便走了一生一世。心思細膩縝密的她從未看走眼,正如時常耳聞的一句話,欲衡量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最重要是觀察他所挑選的對象而定。Marty不在乎妻子的成就、光環更為耀眼,不介意顛覆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對另一半更是打從心底尊重、肯定、理解與寬容,一起從紐約搬到華盛頓,挑起家務事、教養責任,並成為妻子最忠實的支持者與助選員。
⠀⠀⠀⠀⠀
總有人說,女強人不出盛氣凌人造就婚姻失敗,因為太過能幹而不懂留給男人舞台,然而,一位足以成就大事業的女性也並非凡夫俗子能相匹配,Ruth Bader Ginsburg 親身寫下了最漂亮的範例,唯有在思想與價值觀皆臻至夫妻同心的狀態,創造出無比緊密的連結,以及毫無後顧之憂的堅強後盾。
⠀⠀⠀⠀⠀
從求學生涯到試圖謀職,處處碰壁的社會環境可以說對女性極度不友善,男女同工不同酬,女員工懷孕可以合法解僱,津貼補助往往只有男性職員才能申請,諸如此類的荒謬狀況滲透了各個政府機關與民間企業,當時的人們認為唯有男性才能成大事,女性有工作貼補家用就應心懷感激。她鏗鏘有力地宣告握有一切資源的男性們性別歧視真有其事,以法律引領追求平等的集體意識。即便當風向開始轉變時,女性所作所為都會被放大檢視,為了證明並非能力不如人,她更努力在法律領域裡做到無懈可擊,徹底發揮手中唯一一項武器的最大值。
⠀⠀⠀⠀⠀
《法律女王》帶領觀眾走入她的人生,《RBG:不恐龍大法官》記錄著一場一場性別歧視的訴訟串起她驚人的生涯成就,如何漸漸引領美國落實兩性平權的歷史過程,是因為她選擇了人煙稀少的那一條路,從未輕率躁進或求好心切,穩扎穩打才奠定了當今社會的平等基礎。Ruth Bader Ginsburg 最為知名的官司更翻轉了多數人對女權主義的既定印象,她無懼為性別歧視之下的男性受害者發聲,畢竟,追求平權的同時,就是真正落實公平正義。人皆生而平等,卻因生理條件有所差異,所以這種平等不是齊頭式的平等,而是從各個族群先天的不足,適時提供應有的協助與照顧。
⠀⠀⠀⠀⠀
「身為女性,我從未要求過特殊禮遇,我只希望社會上的兄弟們不要再將腳踩在我們的脖子上。」
⠀⠀⠀⠀⠀
過去多少代表性人物包括拿破崙、墨索里尼都強調女性的無能與低下,似乎透過貶損女性才能展現男性的偉大與優越。曾經多數掌權者認為性別歧視無中生有,曾經女性被明令禁止進入學校圖書館,曾經每位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女性犧牲自己的夢想和人生。時至今日,女性並非少數,但有時卻像弱勢族群,自己無法替自己發聲,只能透過他人之口為自己表達才會被聽見, 我們這一生中有很多不同的身份轉變,也必須扮演很多角色,好比乖女兒、好學生、完美妻子、孝順媳婦、模範母親,種種合乎父權社會規範之下的價值,可以見得,絕大多數的歧視者幾乎不認為自己有歧視心態,卻在毫無惡意的言行舉止中處處流露根深蒂固的偏見。
⠀⠀⠀⠀⠀
身為現代女性,誰都有滿腹的苦楚渴望宣洩,但世界從未真正公平,根據 World Bank 長期以來追蹤 128 個國家的變化,截至2018年為止,全球只有六個國家真正立法保障男女的平等工作權,分別為比利時、丹麥、法國、拉脫維亞、盧森堡與瑞典,十年前甚至沒有一個國家明文落實,但平均分數在這十年前間普遍都有明顯上升,共有三十九個國家已經高達九十分以上,台灣也名列其中之一,數據顯示性別平權不僅是必然趨勢,也帶動了經濟成長,而眼前這一切,都始於這個偉大的身影。
⠀⠀⠀⠀⠀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或大或小,都被不公不義所圍繞,許多人對於如此不公不義感到無能為力,但這塊土地正是由你與我所組成,許多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一切,是前人留給後世的貢獻,是前人曾歷經的折磨,也是前人來不及實現的夢想。透過 Ruth Bader Ginsburg 鼓舞人心的一生,會發現與其怨天尤人不如著手改變,與其忍氣吞聲不如自我提升,大時代的改革與進步並非一蹴可幾,必須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一次一次爭取而來;因為她的崛起,重新定義了女性的人生樣貌,請成為一位淑女,請活得獨立自主,人人都有資格掌控自己的生命。
成大經濟分數 在 養鴿 180Yo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嗨,我是養鴿,這是20201124改版懶人包及見解,我只講我覺得需要知道的地方。
【戰場改動】
1. 輔助裝尾刀不分經濟
改版前若尾刀小兵者為輔助,會影響附近隊友的金幣獲得,改版後不會影響。
● 舉例說明:改版前輔助跟一名隊友正在吃兵,輔助不尾刀小兵時,隊友獲得50元,輔助尾刀則隊友只能獲得40元。改版後不論輔助有沒有尾刀到小兵隊友皆為獲得50元的概念。
2. 備戰中相同裝備可重複購買
例如改版前玩悟空,備戰放了四件指虎,在遊戲中你買了一件指虎後就不會再幫你預購下一件指虎,必須手動一件一件的買。改版後備戰有幾件就會讓你買幾次。
3. 結算金銀牌
遊戲中不論你有沒有拿MVP,只要你玩的角色的各項數據超越該段位玩該角色的玩家一定幅度,則會獲得金牌/銀牌,這個金銀牌在排位賽可以獲得多一點的勇者積分,在巔峰賽可以獲得額外巔峰賽分數。
● 不確定敗方能否獲得金銀牌。
4. 新增預選位換位系統
在預選賽選角時可以跟隊友交換預選位,不確定是否只有禁英雄階段時才有。
5. 不當發言判定改善
如果挑戰者被判定有發言不當行為,會被系統禁言1天,並扣除信譽積分2分。
6. 消極遊戲判定
MVP分、KDA、參團率、傷害承傷四項中超過兩項不達標,則根據模式和段位的不同及該局勝負結果,扣除信譽積分1~6分。
● 「你不會四一分推你要先講啊」「隊友就不會打會戰啊,這樣都可以輸,那我就單機啊」分推是把雙面刃,贏了好棒棒,輸了消極態度先檢舉,無法從數據量化分推價值。
7. 一鍵出售功能改善
已擁有英雄、造型的體驗卡,將會被自動加入一鍵出售的出售列表中,且獲得時間過久的兌換類道具也會被加入建議出售的列表中。
【英雄改動】
1. 刀鋒寶貝 (大改)
跑速:400 → 380
被動
刀鋒寶貝擊殺英雄會獲得2層【刺殺印記】,助攻或者擊殺野怪、小兵會獲得1層:疊至3層時,下個施放的技能不會進入冷卻。
一技能
刀鋒寶貝拔刀橫斬,對附近敵人造成 200/240/280/320/360/400(+0.6 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每多擊中一個敵人,傷害提升25%)。
獲得一個可以吸收400/480/560/640/720/800(+1.2 物理攻擊)點魔法傷害的護盾,持續2秒,期間跑速提升50%。
冷卻時間:6 秒 → 8 秒
二技能
刀鋒寶貝向前擲刀,對路徑上的敵人造成 200/240/280/320/360/400(+0.6 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首個敵人受到1.5倍傷害並且降低50%跑速,持續1.5秒。
擊中敵人提升自身 25/30/35/40/45/50% 攻擊速度以及10%的暴擊率,持續5秒,可以疊加2層。
冷卻時間:9/8.4/7.8/7.2/6.6/6 秒 → 6秒
大絕
刀鋒寶貝迅速躍向(期間不可選中)指定敵人,造成 400/500/600(+0.9 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如果目標已被標記,還會附帶12%已損生命的真實傷害),同時將其標記,持續3秒:結束時,期間對其造成傷害的35%(非英雄單位10%)將會作為生命恢復,如果目標死亡,還會立即重置大招冷卻。
擊中目標後的3秒時間,自身受到的普攻傷害降低50%。
普攻擊中標記單位還會縮減一、二技能冷卻 0.5/0.75/1 秒。
冷卻時間:13.5/12.3/11.1 秒 → 18/15/12 秒
● 技能重點資訊
被動移除擊殺/助攻刷新全技能冷卻
被動改為疊層數,擊殺英雄兩層,擊殺/助攻小兵/野怪一層,三層後下一次技能不會進入冷卻
你摸到小兵後小兵短時間內自然死亡或被隊友擊殺也會疊到層數
一技能人越多打越痛
一技能施放後會獲得魔法傷害護盾及跑速兩秒
二技能打到的第一個人會比較痛且緩速
二技能打到可以提升攻速跟暴率五秒,可疊加兩層
大絕跳人中間短暫無敵
大絕減傷效果移除
大絕使用後受到的「普攻」傷害減少50%三秒
大絕三秒內刀鋒對該目標造成的35%(非英雄10%)的傷害量會在大絕三秒後轉為刀鋒的回血量
大絕三秒內該目標若死亡可以刷新大絕冷卻
大絕三秒內刀鋒對該目標普攻會縮減一二技能冷卻
大絕三秒內再次使用大絕跳該目標則會造成對方血越少打越痛的真傷
● 點評
魔紋要改成絕地死鬥或死亡詛咒,不要用惡魔覺醒,因被動機制改成印記刷新,大絕先手刷冷卻效益大於一或二技能起手
會戰前先疊三層印記
會戰要打AOE傷害則131進場
單抓/強抓/一般進場 3A1A2AAA3(三秒內重複刷該目標會有斬殺傷害)
順風強度下降、單抓強度上升、小會戰能力小幅上升、逆風強度小幅上升,綜合評比後角色強度大約落在T1-T1.5
2. 牛魔王 (大改)
被動
牛魔王在技能施放期間免疫控制。
一技能
牛魔王向前衝鋒,對路徑上的敵人造成(0.8 物理攻擊)(+4% 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並擊飛0.75秒。
擊中敵人獲得一個護盾,吸收250/360/470/580/690/800(+8% 最大生命)點傷害,持續3秒。
位移距離:5m → 6m
冷卻時間:9/8.5/8/7.5/7/6.5 秒 → 8 秒
二技能
牛魔王仰天怒吼,期間獲得 60/64/68/72/76/80% 減傷,接著對四周敵人造成(1.0 物理攻擊)(+5%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並降低50%跑速,持續1.5秒。
可被一技能、大招打斷。
冷卻時間:10/9.4/8.8/8.2/7.6/7 秒 → 7秒
大絕
牛魔王躍向指定位置連續砸地三下,前兩下造成(0.4 物理攻擊)(+2/3/4%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並且附帶50%減速,持續1秒,第三下造成雙倍傷害,同時擊飛四周敵人1.5秒。
可被一技能、二技能打斷。
冷卻時間:40/35/30 秒 → 45/40/35 秒
位移距離:5m → 7.5m
● 技能重點資訊
移除使用技能時的25%減傷
現在一樣使用技能途中免控
現在血量越多則全技能的傷害都會越高
一技能擊飛+撞到敵人自身會有三秒護盾
二技能期間超高減傷及一點傷害跟緩速
二技能可以用一技能或大絕來取消施法動作
大絕敲三下,前兩下傷害加緩速,第三下兩倍傷害跟擊飛1.5秒
大絕跳得挺遠的
● 點評
凱薩坦角守邊選擇+1
以前牛有很長的減傷時間,現在只有二技能有減傷,整體坦度小幅下降、傷害量上升、機動性上升、輔助強度T1-T2、凱薩路強度有待測試
3. 穆加爵(大改)
被動
穆加爵使用普通攻擊以及一、二技能擊中敵人都會添加1層巫毒印記:每秒造成27(每級+1)(+0.05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並且降低4%魔法防禦以及6%治療效果,最高5層,持續5秒。
一技能
穆加爵朝指定位置投擲毒瓶,爆炸造成 130/144/158/172/186/200(+0.24 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並降低30%跑速,持續2秒。
留下一灘毒液,每秒造成 65/72/79/86/93/100(+0.12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持續3秒。
穆加爵每隔一段時間可製作1瓶毒劑(受冷卻縮減影響),最多儲備3瓶。
毒瓶儲備時間:14/13.2/12.4/11.6/10.8/10 秒 → 13/12.4/11.8/11.2/10.6/10 秒
二技能
穆加爵朝指定方噴出一團蠱毒,對接觸的敵人造成 100/120/140/160/180/200(+0.3 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並降低30%跑速,持續2秒。
每擊中一個敵人還會為自己增加1層治療印記:每秒恢復12/15/18/21/24/27(+0.04 魔法攻擊)點生命,並且提升4%跑速,持續5秒。
大絕
穆加爵以自身為中心,對大範圍內的所有敵人造成 200/300/400(+0.5 魔法攻擊)點魔法傷害,目標身上每層巫毒印記都會額外增加50%傷害。
同時會將自己身上的治療印記擴散至範圍內的所有隊友。
自身獲得一個護盾,吸收 400/600/800(+0.4 魔法攻擊)點傷害,並且每層治療印記額外增加20%,持續5秒。
冷卻時間:18/15/12 秒 → 27/24/21 秒
● 技能重點資訊
疊滿可降20%魔防跟30%治療(內建小拘魂)
一技能可以儲三瓶
二技能要打到人才會疊加回血印記
二技能一次打到多名目標可轉換成相對應層數的回血印記
大絕在沒有層數下引爆也會痛
大絕自身護盾值會因二技能回血印記層數影響
大絕可以將二技能回血印記轉移給隊友
● 點評
穆加爵在改版後前中後期的傷害量大幅上升,後期更是可怕,配一把密咒之刃或詛咒之刃21A3可以秒殺七千多血的後排角,疊五層開大可以秒九千多血的後排角,現在也不需要用二技能一層一層慢慢疊,會戰中連人帶兵一起打丟一次就是四五層,後期疊滿每秒可以回五百左右的回血量。
整體角色強度估計從T3爬到T0.5-T1.5之間,是改版後最值得測試的一隻角色。
4. 勇
被動傷害小幅下降
5. 神力女超人
一技能傷害小幅下降
6. 筱清
生命回復小幅上升
一技能傷害量小幅上升
二技能傷害量及扣物防量小幅上升
7. 菫
一技能傷害量小幅上升
8. 歐米茄(重置)
被動
技能可以對防禦塔造成傷害,歐米茄每隔6秒會為右手的聖槍充能,下次普攻附帶衝鋒效果並施放聖雷。聖雷對範圍內的目標額外造成4%自身最大生命值的物理傷害,對小兵和野怪額外造成200(每級+30)(+8%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對防禦塔額外造成2秒的暈眩效果。
一技能
魔力消耗:50/55/60/65/70/75
冷卻時間:9秒
歐米茄進入暴走狀態,持續4秒。期間歐米茄獲得 150/200/250/300/350/400(+8%最大生命) 的護盾和額外20/24/28/32/36/40%跑速,並對觸碰到的敵人造成100/140/180/220/260/300(+0.5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並短暫擊飛0.5秒。
被動:暴走開啟瞬間,歐米茄獲得12%~40%(隨人物等級成長)在2秒內持續衰減的跑速加成。
二技能
魔耗:65/70/75/80/85/90
冷卻時間:10/9.4/8.8/8.2/7.6/7 秒
歐米茄施放5個能量採集器圍繞周身旋轉,每個採集器對敵方英雄造成自身最大生命值1%(+0.2物理攻擊)點物理傷害。能量採集器在命中敵方英雄後為聖光盾蓄能,減少暴走冷卻時間0.5秒和被動冷卻時間1秒。5個採集器都命中對手後,歐米茄會揮動聖光盾進行一次強力的旋風斬擊,對身邊敵人造成50/100/150/200/250/300(+1.0物理攻擊)(+5/6/7/8/9/10%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並眩暈1秒。
大絕
魔耗:100/115/130
冷卻時間:50/45/40 秒
歐米茄啟動核心,用強大力量牽引聖盾環繞自身高速旋轉,創造一個不可入侵的絕對領域,持續2.5秒。期間對任何想要進入侵領域的敵人持續造成40/60/80(+0.4物理攻擊)(+2%最大生命)點物理傷害和短暫擊退(擊退效果對同一目標最多生效4次),並格擋原本會命中領域內歐米茄或友方英雄的遠程普攻攻擊。
● 技能重點資訊
六秒一次突進範圍普攻,對塔可暈兩秒,對塔以外單位不會暈眩
一技能使用後「撞」到人會有擊飛效果
一技能使用後會有護盾及跑速增加的效果
一技能使用後該次內只能對同一目標造成一次傷害跟擊飛
二技能開啟後周圍會有東西轉圈圈
二技能打到敵方英雄可減少被動跟一技能冷卻
二技能打到敵方英雄/塔總計五次後會對身邊敵人造成傷害及暈眩效果
大絕開啟後周圍會有東西轉圈圈
大絕的圈圈可以擋掉各種遠程傷害/防禦塔傷害,招式不能擋
大絕的圈圈打到小兵/野怪/英雄 會有擊退效果(同一單位最多四次擊退)
大絕途中可以使用一技能及召喚師技能但無法使用二技能與普攻
二技能途中可以使用一技能,若使用大絕的話會取消二技能的圈圈直接轉換成大絕的圈圈
● 點評
冷卻滿配合大絕可讓塔在十秒內只攻擊成功一次
輸出裝無兵線一分鐘內可拆三塔加主堡,且不會死
傷害量是明顯增加了沒錯,但對英雄的控制能力下降不少,肉搏能力提升,輔助強度估計T1-T1.5,凱薩強度估計T2(待測)
#穆加爵大改後起飛
#刀鋒大改資訊必看現在無法全技能刷新
#牛大改後只有二技能會加減傷但大絕第三下會擊飛很久很久
#歐米茄重置後大絕可以擋遠程普攻跟塔攻擊
改版序號:F7MSYFY7G7WCKR
成大經濟分數 在 台大爆跌19級分!?學測個人申請入學爆跌校系選到賺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111申請醫學系審查資料採計項目揭秘》 成大 、陽明、輔大醫學系備審資料會看這些? · 111學測放榜落點分析》成績五標趨勢即時掌握,教你輕鬆選填6志願-甄戰 ... ... <看更多>
成大經濟分數 在 #問學測考58級分拼指考成大有機會嗎 - 新生季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本人學測考得不怎麼好只考了58級分國文11 英文13 數學9 想拼拼看成大1類 ... 我當年考六顆學測59 指考上成大經濟系國英數學測是12 14 10 指考是72 82 ... ... <看更多>